图书介绍
战前之中国宪政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战前之中国宪政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110418.jpg)
- 董霖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68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前之中国宪政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清末至北京政府时期1
第一章 清末立宪1
一 清末立宪与中国民主政治1
二 立宪之起因2
革命运动之勃兴2
民主潮流之激荡3
三 立宪之准备4
宪法大纲与立宪程序5
资政院7
谘议局9
四 地方自治之举办12
城镇乡地方自治13
府厅州县地方自治14
五 十九信条之颁布15
第二章 民初法治20
一 民国临时政府20
临时政府之筹备20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之分析21
临时政府之成立22
二 临时约法22
临时约法之特点23
制定临时约法之原因23
临时约法之批评24
三 总统改选与政府北迁25
四 国会之成立26
国会职权26
议员产生方法27
两院内部组织28
会期及议事29
两院制与一院制之比较29
制宪经过30
五 国会之制宪30
大总统选举法及其选举31
天坛宪法草案32
六 地方制度33
地方行政33
地方自治34
第三章 袁氏改制39
一 袁氏之毁弃法治39
二 新约法下之中央制度41
新约法制定经过41
新约法之特点42
参政院与立法院43
政事堂与各部44
大总统选举法之修正45
三 地方制度46
地方行政46
地方自治47
四 帝制之兴覆49
帝制运动之经过49
帝制之覆灭50
法统之恢复与毁弃53
一 纷扰中之北方政府53
第四章 南北分统53
新国会及其议宪54
二度恢复后之国会及中华民国宪法55
二 西南护法政府57
国会非常会议与军政府57
改组后之军政府58
护法国会及其议宪59
正式政府与大总统选举60
大元帅府60
临时政府61
三 段氏执政后之北方政府61
善后会议62
临时参政院63
十四年宪法草案64
段氏去职后之北京军政府65
四 地方制度65
省制66
县制67
市制69
乡制71
一 中国国民党75
中国国民党之由来75
第二编 中国国民党党治时期75
第五章 党治基础75
中国国民党之组织77
中国国民党与政府之关系79
二 中央政治委员会81
中央政治委员会之性质81
中央政治委员会之沿革81
最近期之中央政治委员会83
三 党治最高原则84
建国方略84
三民主义85
五权宪法86
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87
建国大纲87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88
训政基本纲领89
第六章 五权宪政95
一 国民政府组织法95
初期国府组织法95
五院制国府组织法96
二 国民会议与训政约法100
约法运动100
国民会议101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03
三 五五宪草与国民大会105
结束训政问题105
五五宪草106
准备召集中之国民大会108
国府主席114
国府委员会114
一 国府内部组织114
第七章 国民政府114
国府直属各处115
主计处与预算决算116
二 五院及其所属机关119
行政院119
立法院121
司法院123
考试院125
监察院126
军事机关128
三 五院以外之国府直辖机关128
其他机关129
第八章 地方政府137
一 地方政府总述137
二 地方行政组织138
省138
行政督察专员140
市141
县143
三 地方自治148
地方自治法规148
市县参议会149
市县下级自治组织152
民国二十三年后之自治组织156
第九章 吏治制度163
一 吏治制度总述163
二 任官与考试164
任用甄别164
考试分发168
三 官吏之权利义务172
官吏之义务172
官吏之权利174
考绩175
四 考绩与监察175
弹劾176
惩戒177
第十章 法制司法186
一 法律之制定与施行186
法律之制定186
法律之施行187
二 行政处分之救济188
诉愿188
行政诉讼与行政法院190
制度沿革194
三 法院之组织194
现行组织196
第十一章 国籍归化203
一 中国国籍法之制定203
二 取得中国国籍之方式204
出生204
归化205
结婚207
自愿脱籍之撤销208
复籍208
收养208
认知208
三 丧失中国国籍之方式209
结婚209
认知209
自愿脱籍209
取得或回复国籍之撤销210
丧失中国国籍之限制210
四 国籍上之重要问题211
双重或多重国籍211
无国籍211
参考资料提要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