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3091894.jpg)
- 陈功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2033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现代计算机网络概论1
1.1 序言1
1.2 计算机网络演化发展史1
1.2.1 网络发展史1
1.2.2 网络操作系统发展史5
1.3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特点7
1.4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目标7
思考题9
第2章 现代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0
2.1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0
2.1.1 数据通信及分类10
2.1.2 数据通信的参数与技术指标12
2.1.3 各类数据通信方式与应用15
2.2 编码与调制19
2.2.1 信源编码与数字传输调制技术19
2.2.2 信道编码与同步23
2.2.3 检错与纠错编码28
2.2.4 复用技术30
2.3 数据交换技术33
2.3.1 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33
2.3.2 数据交换技术的种类33
2.3.3 各类数据交换技术比较37
2.4 传输媒体39
2.4.1 传输媒体的类别与特性39
思考题44
2.4.2 各类传输媒体的选择44
第3章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分层结构与组成45
3.1 概述45
3.2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的结构与类型47
3.2.1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的组成与传输手段47
3.2.2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的拓扑结构49
3.2.3 计算机的耦合方式53
3.2.4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法55
3.2.5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形式56
3.2.6 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处理方式57
3.2.7 现代数据通信网控制方式60
3.3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与规程层次60
3.3.1 网络分层结构的意义和工作原理60
3.3.2 ISO的OSI七层结构各层功能63
3.3.3 OSI层次结构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情况67
3.4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的组成设备与功能68
3.4.1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硬件设备组成68
3.4.2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软件系统组成84
3.5 网络传输协议簇TCP/IP90
3.5.1 TCP/IP的研制开发历史90
3.5.2 TCP/IP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特点90
3.5.3 TCP/IP报文组格式96
3.5.4 TCP/IP的应用98
思考题99
第4章 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终端设备与标准接口100
4.1 概述100
4.2 数据通信系统构成形式及设备100
4.2.1 数据终端设备101
4.2.2 数据通信设备106
4.2.3 DTE与DCE之间的接口标准106
4.3 EIA-RS推荐接口标准110
4.3.1 EIA-RS系列标准110
4.3.2 RS标准应用要点116
4.4 SCSI接口标准116
4.4.1 SCSI简介116
4.4.2 SCSI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17
4.4.3 SCSI的应用与其他接口标准比较119
4.4.4 SCSI的升级版及控制卡120
4.5 USB接口标准122
4.8 实用于网络的G、H、I、J、M、Q系列接口标准简介123
4.7 光纤通道仲裁回路FC-AL123
4.6 IEEE1394接口标准123
思考题125
第5章 现代计算机通信网控制规程126
5.1 数据通信引论126
5.1.1 规程综述126
5.1.2 协议内容127
5.2 数据通信控制规程的形成与类型128
5.3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129
5.3.1 基本字符和扩充字符129
5.3.2 信息电文的传输形式135
5.3.3 基本型传输协议的差错控制方式137
5.4 独立码传输控制规程137
5.5.2 HDLC/SDLC规程的帧结构形式138
5.5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138
5.5.1 HDLC/SDLC规程产生的背景138
5.5.3 HDLC/SDLC规程使用细则139
5.5.4 I帧、S帧和U帧的结构特点和帧功能141
5.5.5 HDLC规程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讨论146
5.5.6 HDLC协议的扩展148
5.5.7 HDLC在通信中的应用举例149
思考题151
第6章 局域网152
6.1 局域网概况152
6.1.1 局域网发展史152
6.1.2 局域网的构建方法153
6.1.3 局域网的特征与分类154
6.1.4 局域网的组成155
6.2 LAN网络协议157
6.2.1 概述157
6.2.2 IEEE802小组协议标准简介157
6.3 总线型LAN159
6.3.1 总线LAN的组成与特点159
6.3.2 CSMA/CD协议162
6.3.3 工程总线网/以太网167
6.3.4 IEEE802.4 标准与令牌总线网194
6.4 令牌环LAN196
6.5 FDDI LAN204
6.6 星型LAN217
6.7 交换LAN218
6.8 Novell LAN219
6.9 虚拟局域网223
6.10 无线局域网226
6.11 校园网和家庭网229
6.11.1 概述229
6.11.2 校园网229
6.11.3 家庭网231
6.12 企业网Intranet232
6.12.1 概述232
6.12.2 Intranet的体系结构与特点233
6.12.3 Intranet工作模式的更新237
6.13 虚拟专用网240
6.13.1 虚拟专用网概况与组网技术240
6.13.2 虚拟专用网的业务类型和运营管理242
思考题243
第7章 城域网244
7.1 城域网发展历程244
7.1.1 概述244
7.1.2 城域网的特点244
7.1.3 城域网的种类245
7.2 X.25网245
7.2.1 概述245
7.2.2 X.25网的特点和应用场合246
7.3 DDN250
7.4 帧中继253
7.4.1 概况253
7.4.2 FR的帧结构254
7.4.3 FR在城域网中的服务应用新技术257
7.4.4 在FR上运行多重LAN协议260
7.4.5 虚电路管理261
7.4.6 FR中的ISDN及信令262
7.5 交换型多兆位数据系统264
7.5.1 概述264
7.5.2 SMDS接口协议及帧格式264
7.6 SMDS与FR间的接口269
7.7 城域网中的波分复用技术269
7.7.1 综述269
7.7.2 城域网中的WDM技术272
思考题272
8.2 广域网传输技术与类型273
8.1 广域网概述273
第8章 广域网及互连设备273
8.3 网络互连及设备275
8.3.1 概论275
8.3.2 网络互连的设备及应用技术277
8.3.3 网络互连接口与系统软件305
8.4 计算机通信网的设计原则307
8.4.1 网络规模308
8.4.2 网络功能及成本指标308
8.5 网络互连具体方案309
8.5.1 概述309
8.5.2 互连形式310
8.5.3 互连工作原理311
8.6.1 网址的两种形式315
8.6 网址315
8.6.2 IPv4向IPv6过渡325
8.6.3 网址的意义与使用326
8.6.4 域名服务器328
8.7 Internet入网方式328
8.7.1 有线入网方式328
8.7.2 无线入网方式338
8.7.3 ISP的作用341
8.8 Internet今后动态342
思考题343
第9章 综合业务服务数字网345
9.1 概论345
9.1.1 综合业务服务数字网的诞生与特点345
9.1.2 ISDN技术的基本概念347
9.1.3 信息高速公路352
9.2 ISDN的传输技术——ATM355
9.2.1 ATM技术基本概念355
9.2.2 ATM协议结构和内容360
9.2.3 ATM的信令362
9.2.4 ATM网络技术与应用371
9.3 多媒体计算机372
9.3.1 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372
9.3.2 多媒体通信网的组成373
9.3.3 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374
思考题376
10.1.1 工控网综述377
10.1 工控网概述377
第10章 工业控制网络377
10.1.2 ICN的有关技术概念378
10.2 ICN软件特点与选取378
10.2.1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及相关概念378
10.2.2 调试软件及工具平台软件选取382
10.2.3 应用程序的编制调试与固化383
10.3 ICN硬件技术综述386
10.3.1 主站工控机387
10.3.2 前置机模板功能与配置387
10.3.3 从站硬件设备要点391
10.3.4 远程站396
10.3.5 硬件选取与设计准则396
10.4 现场控制总线技术397
10.5 工控网应用设计实例398
10.5.1 变电站应用设计398
10.5.2 ZXS10后台软件系统403
10.5.3 远程监控单元404
10.5.4 ZXS10可靠性设计要点406
10.5.5 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工控网应用设计408
10.6 楼宇自动化与智能小区413
10.6.1 智能楼宇小区的概念和组成413
10.6.2 智能楼宇小区系统功能综述414
10.6.3 智能小区系统功能的实现417
思考题419
参考文献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