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据通信基础
  • 国林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065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

1.1.1 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1

第1章 概述1

1.1.2 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6

1.2 计算机通信的发展8

1.2.1 计算机通信产生的背景8

1.2.2 计算机通信的发展过程8

1.3 计算机通信的应用12

1.4 数据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12

1.4.1 数据通信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2

1.4.2 数据通信的层次结构14

1.5 数据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15

1.6 制定数据通信标准的机构17

习题118

2.1.1 信息20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20

2.1 信息、数据与信号20

2.1.2 数据21

2.1.3 信号21

2.2 数据通信系统分析24

2.2.1 通信系统模型24

2.2.2 通信系统分析25

2.3 编码与码型28

2.3.1 编码28

2.3.2 码型29

2.4 信道31

2.4.1 信道的类型31

2.4.2 信道的容量34

2.5 光纤信道36

2.5.2 光纤的传光原理37

2.5.1 引言37

2.5.3 光纤信道的组成39

2.5.4 光纤信道的传输特性40

2.6 微波信道41

2.6.1 地面微波中继信道41

2.6.2 卫星中继信道42

2.6.3 铱星移动通信系统42

习题244

第3章 传输技术45

3.1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45

3.1.1 模拟传输45

3.1.2 数字传输46

3.2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48

3.2.1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48

3.2.2 脉冲编码调制(PCM)53

3.2.3 语音压缩编码技术57

3.2.4 数字复接技术60

3.3 数字调制技术61

3.3.1 数字幅度调制61

3.3.2 数字频率调制64

3.3.3 数字相位调制66

3.3.4 调制解调器69

3.4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71

3.4.1 数字基带信号71

3.4.2 基带脉冲传输的相关技术75

习题377

第4章 同步技术78

4.1 同步的基本概念78

4.1.1 计算机数据通信同步的分类78

4.1.2 同步通信方式与异步通信方式78

4.1.3 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方法79

4.2.1 插入导频法80

4.2 载波同步80

4.2.2 直接法81

4.3 位同步82

4.3.1 外同步法82

4.3.2 自同步法84

4.4 群同步88

4.4.1 异步通信系统中的群同步——起止同步法88

4.4.2 连贯式插入法89

4.5 网同步90

习题491

第5章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92

5.1 数据透明传输的基本概念92

5.2 转义字符填充法93

5.3 零比特填充法95

5.4.1 IEEE 802.3标准:CSMA/CD96

5.4 采用特殊的信号与编码法96

5.4.2 IEEE 802.5标准:令牌环97

5.4.3 IEEE 802.4标准:令牌总线98

5.5 确定长度法99

5.5.1 面向字节计数的规程99

5.5.2 固定数据段长度法101

习题5102

第6章 差错控制103

6.1 差错的类型103

6.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法104

6.3 差错控制的方式105

6.3.1 反馈重发纠错105

6.3.2 前向纠错106

6.4 采用检错码的差错控制107

6.4.1 奇偶校验码107

6.3.4 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107

6.3.3 混合纠错107

6.4.2 定比码110

6.4.3 循环冗余校验码111

6.4.4 其他校验码114

6.5 采用纠错码的差错控制114

6.6 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115

6.7 关于帧或分组顺序的差错控制116

习题6117

第7章 信道共享技术118

7.1 信道共享技术的原理118

7.2 信道共享技术的分类120

7.3 时分多路复用121

7.4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122

7.5 频分多路复用124

7.6 波分多路复用126

7.7 码分多路复用127

7.8 总线结构多机系统的信道共享技术128

7.8.1 选择型总线接入控制129

7.8.2 预约型总线接入控制131

7.8.3 竞争型总线接入控制132

7.8.4 令牌总线的接入控制136

7.8.5 有限冲突接入控制139

习题7139

第8章 数据交换技术140

8.1 数据交换技术概述140

8.1.1 什么是数据交换140

8.1.2 公用交换电话网140

8.1.3 公用数据网142

8.1.4 租用线路网142

8.1.5 数据交换技术的类型144

8.2 电路交换145

8.3 报文交换146

8.4.1 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147

8.4 分组交换147

8.4.2 分组交换的特点148

8.4.3 分组交换网的构成149

8.4.4 分组传送业务和用户业务类别153

8.4.5 X.25建议书153

8.5 帧中继154

8.5.1 帧中继概述154

8.5.2 帧中继所提供的服务156

8.5.3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158

8.5.4 帧中继的接入控制159

8.5.5 帧中继的帧格式160

8.6 ATM交换162

8.6.1 引言162

8.5.6 帧中继的优点与应用162

8.6.2 ATM技术的基本特点163

8.6.3 ATM网的体系结构164

8.6.4 ATM的信元格式166

8.6.5 ATM交换原理167

8.6.6 服务质量(QoS)168

习题8169

第9章 寻址与路由技术171

9.1 计算机通信的地址171

9.1.1 IP地址的理解172

9.1.2 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174

9.1.3 IP地址的扩展176

9.1.4 Internet的组播180

9.1.5 Internet群组管理协议181

9.2 端口与套接字182

9.2.1 端口183

9.2.2 套接字186

9.3 域名系统187

9.3.1 Internet的域名187

9.3.2 正式与非正式的Internet域名187

9.3.3 已命名项目与名字的语法189

9.3.4 将域名映射到地址189

9.3.5 域名转换191

9.3.6 高效率的转换192

9.4 路由技术193

9.4.1 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193

9.4.2 路由选择算法195

9.5 路由原理及路由协议209

9.5.1 路由原理209

9.5.2 路由选择协议210

9.6 路由表211

9.6.1 什么是路由表211

9.6.2 路由表的生成213

9.7 路由器214

9.7.1 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214

9.7.2 路由器的功能215

9.7.3 路由器的分组处理215

9.7.4 路由器的应用216

9.7.5 新一代路由器218

习题9218

第10章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219

10.1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基本概念219

10.2 拥塞控制221

10.2.1 拥塞产生的原因221

10.2.2 拥塞控制的策略222

10.2.3 拥塞所产生的危害227

10.3 分组交换网的拥塞控制229

10.4.1 帧中继拥塞控制的目标与方法231

10.4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231

10.4.2 许诺的信息速率233

10.4.3 利用显式信令避免拥塞235

10.4.4 利用隐式信令进行拥塞恢复235

10.5 ATM网的拥塞控制235

10.5.1 ATM通信量与拥塞控制的要求236

10.5.2 信元时延偏差236

10.5.3 通信量与拥塞控制框架结构236

10.5.4 通信量控制237

10.5.5 拥塞控制237

10.6 流量控制240

10.6.1 引言240

10.6.2 结点-结点流量控制240

10.6.3 源结点-宿结点流量控制244

10.6.4 结点与主机之间的流量控制244

10.6.5 源主机-宿主机流量控制245

习题10249

第11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250

11.1 引言250

11.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251

11.2.1 ISDN的发展251

11.2.2 ISDN的国际标准251

11.2.3 ISDN的业务和功能252

11.2.4 ISDN的结构252

11.2.5 ISDN的协议模型254

11.3 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255

11.3.1 SDH的产生背景255

11.3.2 SDH的概念与特点257

11.3.3 SDH的帧结构与开销功能258

11.3.4 SDH基本复用原理263

11.3.5 同步复用基本结构264

11.3.6 映射方法265

11.3.7 定位与指针269

11.3.8 复用方法274

11.4 7号信令系统简介275

11.4.1 从信令到控制275

11.4.2 SS7的体系结构与协议集276

习题11277

第12章 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简介278

12.1 引言278

12.2 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279

12.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缺陷280

12.4 怎样实现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282

12.5 密码技术284

12.5.1 现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284

12.5.2 密码攻击概述284

12.5.3 网络加密方式285

12.5.4 几种著名的加密算法286

12.5.5 数字签名287

12.5.6 报文的鉴别288

12.6 防火墙简介289

12.6.1 防火墙的基本知识290

12.6.2 防火墙产品设计的要点291

12.6.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293

12.6.4 防火墙的关键技术297

12.7 虚拟专用网技术简介302

12.7.1 引言302

12.7.2 虚拟专用网分类303

12.7.3 虚拟专用网安全协议305

习题12306

附录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307

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