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 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 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
  • 王艳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46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阿马蒂亚·森-贫困-经济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 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导论1

第1章 森的生平、研究领域及主题、研究方法、政治立场1

1.1 生平1

1.2 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研究主题3

1.2.1 主要研究领域4

1.2.2 研究主题6

1.3 研究方法7

1.3.1 实证与规范相结合8

1.3.2 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9

1.4 政治立场10

第2章 福利经济学(上)12

2.1 概况12

2.1.1 研究背景12

2.1.2 基本主张19

2.1.3 理论贡献21

2.2 社会选择理论24

2.2.1 代表著作和论文24

2.2.2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25

2.2.3 森对“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突破28

图表索引36

表1 非确定福利指数36

表2 非确定福利差别37

2.2.4 “自由悖论”与社会选择39

2.2.5 简单评述45

第3章 福利经济学(下)48

3.1 福利的测量48

3.1.1 “能力方法”49

图1 物品-能力-功能50

3.1.2 个人福利水平的测量52

图2 能力集与最佳选择点52

3.1.3 简单评述54

3.2 不平等55

3.2.1 不平等的测量55

图3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58

图4 度量的图形说明60

3.2.2 不平等的考察70

3.2.3 简单评述78

3.3 贫困和饥荒82

3.3.1 贫困的含义及原因82

3.3.2 贫困的度量89

3.3.3 饥荒的实证研究101

3.3.4 简单评述105

第4章 发展经济学113

4.1.1 思想来源114

4.1 概述114

4.1.2 研究历程116

4.1.3 代表作122

4.2 发展理论123

4.2.1 发展观124

4.2.2 自由与发展131

4.2.3 文化与发展134

4.2.4 市场、民主与发展139

4.3 阿马蒂亚·森与《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140

4.3.1 森对《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影响141

4.3.2 “能力方法”与“人类发展分析路经”142

4.3.3 超越人类发展指数144

4.3.4 人类发展分析路径与未来的人类发展战略145

4.4 简单评述147

4.4.1 森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147

4.4.2 森的发展观对中国的启示148

第5章 经济学与哲学154

5.1 研究背景154

5.2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156

5.2.1 思想来源159

5.2.2 对西方经济学中的伦理“复归”163

5.3 经济学中的哲学164

5.3.1 权利165

5.3.2 平等169

5.3.3 自由170

5.3.4 公正174

5.3.5 简单评述180

6.1.1 姚洋的批评和拓展182

第6章 批评与拓展182

6.1 中国学者的批评与拓展182

6.1.2 李仁贵、党国印的批评与拓展185

6.2 外国学者的批评与拓展186

6.2.1 关于“能力方法”187

表3 努斯鲍姆:主要的人类功能性能力190

表4 瑞典衡量贫困的典型指数194

6.2.2 关于不平等200

6.2.3 关于贫困的度量以及饥荒的成因201

图5 贫困曲线202

图6 森指数的几何解释203

图7 SST指数的几何解释204

6.2.4 关于经济学与哲学207

6.3.1 饥荒发生的成因210

6.3 本书作者对森的观点的质疑210

6.3.2 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211

6.3.3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212

6.3.4 不平等的历史原因217

7.1.1 融批判与发展于一体219

7.1 森的学术特点219

第7章 结论219

7.1.2 融思想性与技术性于一体221

7.1.4 融多学科研究于一体222

7.1.3 融国际性与本土性于一体222

7.2.1 “增长”与“发展”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223

7.2 森的理论对中国的重要启示223

7.2.2 发展指标要体现“以人为本”224

7.2.3 信息基础应该成为政府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225

7.2.5 政府对消除贫困和不平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26

7.2.4 效率与公平兼顾可以扩展低收入者的自由226

7.2.6 贫困的界定以及测量不能仅限于收入227

7.2.7 不能忽视教育和健康对贫困的影响228

表5 收入水平与文化程度结构(1)229

表6 收入水平与文化程度结构(2)229

7.2.9 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农村贫困230

7.2.8 机会和能力是减轻贫困的基本而有效的战略230

7.2.10 能力培养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231

7.2.11 权利、平等、自由和公正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232

参考文献234

中英文人名对照258

后记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