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金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金融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069641.jpg)
- 王健,张孝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780140420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金融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金融学基本理论3
第一章 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体系3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3
一、货币的起源3
二、货币的种类5
三、货币的职能6
四、货币制度9
一、金属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12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12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13
三、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14
四、区域货币一体化与欧元15
五、美元化16
第二章 货币信用理论18
第一节 当代货币基本理论18
一、凯恩斯的货币基本理论18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基本理论20
三、中立货币说25
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8
第二节 当代货币需求理论28
二、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30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31
四、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33
第三节 当代货币供给理论36
一、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36
二、现代凯恩斯主义的货币供给理论37
三、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40
第四节 当代利息利率理论41
一、利息理论41
二、利率的决定42
三、利率的作用46
第五节 银行信用理论47
一、信用媒介论47
二、信用创造论49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理论50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50
一、理论的主要内容50
二、理论的主要结论53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54
第二节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55
一、理论的主要内容56
二、理论的修正58
三、金融约束论60
第三节 金融创新62
一、金融创新理论62
二、金融创新的诱因65
三、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66
第四章 国际金融理论70
第一节 汇率理论70
一、国际借贷说71
二、购买力平价说72
三、利率平价说73
四、汇兑心理说74
五、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75
六、汇率目标区理论77
第二节 国际收支理论79
一、价格—现金流动机制80
二、弹性分析法81
三、外贸乘数说83
四、收入吸收分析法83
五、政策配合理论84
六、货币分析法85
七、蒙代尔—弗莱明模型86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93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93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94
第五章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97
第一节 有效市场假说97
一、有效市场假说概述97
二、有效市场的类型99
三、三类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101
四、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102
五、有效市场假说的异常情况105
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08
一、无风险借贷108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109
三、分离定理110
四、资本市场线111
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证券市场线112
第三节 套利定价理论(APT)115
一、套利和套利证券组合115
二、多因素套利定价模型117
三、套利定价理论的应用118
第二篇 金融组织与管理121
第六章 中国的金融机构121
第一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沿革与发展121
一、1949年~1979年中国的金融机构122
二、1979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123
第二节 中央银行124
一、中央银行概述124
二、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126
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127
第三节 金融监督管理机构127
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28
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30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131
一、政策性银行概述131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132
第五节 商业银行134
一、商业银行概述134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135
第六节 在中国的外资银行138
一、保险公司140
第七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140
二、信托投资公司141
三、证券公司142
四、财务公司142
五、金融租赁公司143
六、投资基金143
七、邮政储蓄机构144
第七章 国外的金融机构146
第一节 西方的金融机构146
一、美国的金融机构146
二、日本的金融机构152
三、英国的金融机构15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158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158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金融风险159
第八章 国际金融组织163
第一节 国际金融组织的架构与运行机制164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4
二、世界银行167
三、国际开发协会171
四、国际金融公司172
五、亚洲开发银行173
第二节 中国与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178
一、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178
二、中国与世界银行集团的关系179
三、中国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关系182
第九章 金融管理185
第一节 资本充足率管理185
一、资本充足率的含义185
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指标186
三、我国的资本充足率制度188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191
第二节 流动性管理192
一、流动性管理的意义193
二、流动性的来源——资产和负债194
三、银行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195
四、衡量流动性的核心指标196
五、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状况及指标体系构建199
第三节 盈利性管理202
一、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性202
二、金融机构盈利性分析203
三、我国金融机构盈利状况分析208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发展210
第四节 资产负债管理210
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的发展214
三、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内容218
第五节 利率风险指标分析220
一、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220
二、利率风险的衡量222
三、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225
四、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经验227
五、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229
一、资产质量是决定商业银行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前提232
第六节 资产质量232
二、资产质量的等级划分233
三、我国银行资产质量状况235
四、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模式236
第三篇 金融市场241
第十章 金融市场概述241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功能与类型241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241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242
三、金融市场的类型244
一、金融市场的主体247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主体、客体与金融中介247
二、金融市场的客体248
三、金融中介250
第三节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251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与联系251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253
第四节 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254
一、保险市场254
二、黄金市场256
一、货币市场的概念259
第一节 货币市场概述259
第十一章 货币市场259
二、货币市场存在的原因261
三、货币市场的功能262
第二节 短期国库券与回购协议264
一、短期国库券264
二、回购协议269
第三节 同业拆借市场271
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71
二、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272
三、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273
四、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274
五、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内容275
六、同业拆借利率的确定275
第四节 商业票据与银行承兑汇票277
一、商业票据277
二、银行承兑汇票279
第五节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282
一、CD的历史282
二、CD的种类283
三、CD的风险与收益283
四、CD的创新284
第六节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285
一、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历史285
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概述285
三、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风险286
四、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当前趋势287
第十二章 资本市场288
第一节 股票市场288
一、股票市场的概念与结构288
二、股票市场的性质与职能289
三、股票发行市场291
四、股票交易市场295
第二节 风险资本市场301
一、风险资本市场的界定和特征301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304
三、二板市场307
第三节 债券市场309
一、债券的特征与类型309
二、债券的信用评级314
三、债券的收益与定价316
一、外汇326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326
第十三章 外汇市场326
二、外汇汇率328
三、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333
四、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336
第二节 外汇市场339
一、外汇市场概念及其作用339
二、外汇市场的结构与参与者340
三、世界主要外汇市场343
第三节 外汇交易348
一、即期交易349
二、远期交易351
三、套汇交易355
四、套利与利率平价关系357
第四节 外汇风险管理363
一、什么是外汇风险363
二、外汇风险类型364
三、交易风险的管理365
四、经济风险的管理366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370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和特点370
第十四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370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371
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参与者372
四、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定位375
五、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背景376
六、金融衍生工具的诞生和发展377
七、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379
第二节 金融期货市场381
一、金融期货概念381
二、期货市场结构383
三、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区别384
四、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原理385
五、金融期货套期保值策略389
第三节 金融互换399
一、金融互换概述399
二、金融互换产生的理论基础400
三、金融互换的种类401
四、金融互换的功能405
第四节 金融期权405
一、期权的概念与特点405
二、期权的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407
三、看跌与看涨期权之间的平价关系409
四、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411
五、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413
六、期权的交易策略416
第四篇 金融调控与金融体制改革429
第十五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429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429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429
二、货币政策目标430
第二节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430
一、货币供求431
三、货币政策工具432
二、货币政策类型432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征434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434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434
第四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435
一、国际收支435
二、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436
三、汇率政策438
四、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440
五、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442
一、金融风险的种类444
第十六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444
第一节 金融风险444
二、金融风险的测量448
三、金融风险管理453
第二节 金融危机455
一、历史上重要的金融危机456
二、金融危机的有关理论458
第三节 金融安全462
一、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462
二、加入WTO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465
三、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466
附录: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特点与主要方法468
一、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468
二、当前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新特点469
三、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发展的主要方法及新发展471
第十七章 中国金融市场的培育与发展475
第一节 中国货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475
一、中国货币市场运行绩效总体评价475
二、中国货币市场存在的问题478
三、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的措施479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481
一、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绩效总体评价481
二、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483
三、大力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对策486
第三节 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489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内在均衡关系489
二、非均衡发展——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491
三、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的负面效应493
四、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模式的转变494
一、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与建立外汇市场497
第四节 外汇市场的建立和发展497
二、深化外汇体制改革与外汇市场发展501
第十八章 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开放与货币政策调整509
第一节 WTO关于金融市场开放和货币政策的规则509
一、WTO关于金融服务的规则509
二、WTO关于货币政策的规则512
第二节 中国政府有关金融市场开放和货币政策的承诺513
一、中国政府关于银行业的承诺513
二、中国政府关于证券业的承诺514
四、中国政府关于货币政策的承诺515
三、中国政府关于保险业的承诺515
第三节 加入WTO后金融业开放和金融市场发展516
一、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516
二、积极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517
三、稳健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518
四、促进外汇市场的发展522
五、顺应WTO规则促进金融业混业经营和金融企业改革524
第四节 加入WTO后货币政策的调整527
一、加入WTO对货币政策的影响527
二、加入WTO后货币政策的调整537
后记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