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保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8706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泵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泵送混凝土及其性能特点1
第二节 国外混凝土泵与泵送技术的发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三节 国内混凝土泵送技术概况3
第四节 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标准4
参考文献5
第二章 原材料6
第一节 概述6
一、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6
二、泵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选择6
一、硅酸盐水泥水化8
第二节 水泥8
二、工程常用硅酸盐水泥种类15
三、散装水泥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18
第三节 集料20
一、细集料20
二、粗集料24
三、防止碱-骨料反应30
四、泵送混凝土集料的选择30
第四节 矿物掺和料30
一、活性掺和料31
三、泵送混凝土中矿物掺和料的选择46
二、非活性掺和料46
第五节 混凝土外加剂47
一、外加剂的分类及应用48
二、泵送混凝土中外加剂的选择56
第六节 水泥与化学外加剂适应性57
一、适应性的概念57
二、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58
三、改善适应性的主要措施59
四、高性能水泥与化学外加剂的适应性59
第七节 水68
一、我国天然水质特征68
参考文献69
二、泵送混凝土拌和用水69
第三章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71
第一节 概述71
一、对泵送混凝土拌和物的要求71
二、影响混凝土泵送的因素72
三、管道和泵送压力的影响74
四、泵送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要求75
第二节 配合比设计76
一、水泥用量的限制77
二、坍落度取值78
三、合理的水灰比79
四、泵送混凝土砂率问题80
一、普通粉煤灰泵送混凝土的特征81
第三节 粉煤灰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1
二、高强粉煤灰泵送混凝土84
第四节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7
一、概述87
二、实现混凝土高强化的技术途径89
三、高强混凝土强度方程90
四、配制强度92
五、水胶比93
六、单位用水量93
一、C40后张法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4
第五节 配合比设计实例94
二、C50~C60级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6
三、C50泵送高强混凝土用于广东番禺大桥工程100
四、C60高强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用于青岛中银大厦工程103
五、C20泵送混凝土应用于大朝山水电站104
六、泵送钢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07
七、大体积抗渗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10
八、C60粉煤灰泵送高强混凝土113
参考文献116
第四章 可泵性117
第一节 概述117
一、国内外对混凝土工作性研究117
三、泵送混凝土工作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119
二、泵送混凝土工作性的定义119
四、混凝土可泵性的定义123
第二节 泵送混凝土流变学原理125
一、泵送混凝土流变学原理125
二、混凝土拌和物流变方程130
三、流变学原理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134
第三节 混凝土可泵性的评价方法及可泵性区间138
一、可泵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138
二、坍落度试验139
三、受压泌水试验142
四、受压泌水试验的可泵性区间143
五、其他评价方法144
一、原材料对可泵性的影响147
第四节 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因素147
二、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两大因素153
第五节 坍落度损失161
一、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机理161
二、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因素163
三、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控制171
参考文献173
第五章 泵送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175
第一节 引言175
一、泵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175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176
二、实验方法177
第二节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177
一、原材料177
第三节 LC-HPPC设计理论与原则181
一、LC-HPPC设计理论基础181
二、LC-HPPC设计原则185
第四节 外加剂兼容优化186
一、高效减水剂兼容优化186
二、不同早强剂优化186
三、粉煤灰对强度发展的影响187
第五节 LC-HPPC的体积稳定性187
一、水化热188
二、收缩开裂194
第六节 LC-HPPC的耐久性197
一、氯离子侵蚀198
二、抗硫酸盐侵蚀203
三、碱集料反应204
四、抗冻融循环破坏205
第七节 LC-HPPC成本分析与调整207
一、原材料207
二、LC-HPPC配制技术路线207
三、LC-HPPC配合比调整208
四、经济成本分析210
一、LC-HPPC设计原则211
二、体积稳定性的增强211
第八节 本章小结211
三、耐侵蚀能力的改善212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212
五、经济效益显著212
参考文献212
第六章 泵送设备及管道214
第一节 概述214
第二节 泵送设备214
一、活塞式混凝土泵215
二、活塞式混凝土泵主要组成218
三、其他形式的混凝土泵224
一、输送管和配件226
第三节 混凝土输送管道及配件226
二、输送管道设计227
三、配管与布管230
四、输送管中泵送压力变化231
第四节 混凝土布料装置及混凝土泵车235
一、布料杆235
二、混凝土泵车242
第五节 混凝土泵的使用与维修247
一、使用注意事项247
二、常见故障及其维修247
参考文献254
第一节 概述255
第七章 泵送施工255
第二节 泵送混凝土的运输256
一、泵送混凝土的运输256
二、泵送混凝土运输时的注意事项258
第三节 混凝土泵的选型与布置259
一、混凝土泵的选型260
二、混凝土泵的布置262
第四节 混凝土输送管道的配置263
一、输送管和配件263
二、输送管的选择264
三、输送管的水平换算长度计算264
四、输送管道的布置265
五、混凝土泵与输送管的连接方式267
第五节 泵送268
一、泵送前的准备工作268
二、混凝土的泵送269
第六节 浇筑及布料271
一、混凝土的浇筑271
二、混凝土的布料273
参考文献274
第八章 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275
第一节 泵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275
一、影响外观质量的因素275
二、外观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277
三、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检测281
第二节 混凝土强度控制281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281
二、施工配制强度的控制283
三、配合比设计与调整的控制284
四、拌和物质量控制285
五、生产工艺过程控制286
第三节 新拌混凝土质量快速检测与评估288
一、混凝土质量水平评估288
二、混凝土强度的快速检测288
三、混凝土水灰比的快速检测290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快速检测292
五、混凝土不同物料含量的快速检测293
第四节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295
一、模板质量控制296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298
三、混凝土质量检查及评定303
参考文献304
附录305
附录Ⅰ 国产部分混凝土泵和泵车305
附录Ⅱ 国产部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308
附录Ⅲ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