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澄如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999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79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716页
- 主题词:儿科学:泌尿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小儿泌尿外科简介1
二、血尿2
一、泌尿系感染2
第一节 门诊常见病及常见症状2
六、睾丸未降4
五、尿道下裂4
三、遗尿4
四、腹部肿物4
第二节 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5
十、小阴唇粘连5
七、阴囊肿块5
八、尿道口狭窄5
九、尿道外口囊肿5
一、分子生物学基础与基因的研究6
第三节 治疗与研究工作的进展6
六、输尿管膨出症7
五、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7
二、影像学检查7
三、尿流动力学在小儿下尿路病变中的应用7
四、腹腔镜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7
九、隐睾症8
八、尿道下裂8
七、膀胱输尿管反流8
(一)急性肾衰竭9
一、肾衰竭9
十、后尿道外伤9
十一、小儿泌尿生殖系肿瘤9
第四节 小儿肾衰竭的处理与肾移植9
(二)慢性肾衰竭12
二、肾移植13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6
第二章 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6
(三)DNA和RNA17
(二)等位基因17
一、染色体、基因和遗传密码17
(一)染色体17
(五)遗传编码18
(四)基因结构18
(一)信号传导系统19
二、基因表达的调控19
(六)基因突变19
(一)AR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0
一、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20
(二)启动基因20
第二节 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相关的分子生物学20
二、肾母细胞瘤21
(二)AR基因突变21
(二)PAX-2基因和泌尿生殖系的发育22
(一)WT-1基因和泌尿生殖系的发育22
三、胎儿泌尿系梗阻的分子生物学变化22
一、检查方法24
第一节 超声检查24
第三章 影像学诊断24
(二)先天性异常25
(一)正常声像图25
二、肾及输尿管25
(三)结石37
(四)外伤40
(五)肿瘤42
(六)感染44
(九)肾血管异常45
(八)肾髓质钙质沉着45
(七)肾实质病变45
(三)膀胱异物47
(二)膀胱畸形47
三、膀胱及尿道47
(一)正常声像图47
(六)膀胱肿瘤49
(五)膀胱结石49
(四)膀胱炎49
(一)正常子宫、阴道声像图51
四、子宫、阴道及卵巢病变51
(七)后尿道瓣膜51
(二)子宫畸形52
(三)先天性阴道梗阻性病变53
(四)肿瘤54
(六)睾丸损伤56
(五)睾丸扭转56
五、阴囊内容物及前列腺病变56
(一)鞘膜积液56
(二)隐睾症56
(三)急性附睾、睾丸炎56
(四)附睾结核56
(十)前列腺横纹肌肉瘤58
(九)精索静脉曲张58
(七)睾丸微石症58
(八)睾丸肿瘤58
一、泌尿系平片60
第二节 X线检查60
二、静脉尿路造影61
三、逆行肾盂造影62
五、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63
四、经皮肾穿刺造影63
(二)螺旋CT扫描65
(一)常规CT扫描65
六、肾血管造影65
(一)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65
(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65
(三)肾静脉造影65
第三节 CT检查65
一、CT诊断技术65
(三)多层或多排螺旋CT66
(一)肾肿块67
三、肾脏病变67
二、正常CT检查所见67
(一)常规CT扫描67
(二)正常CTU所见67
(二)肾损伤71
(三)肾畸形73
(四)肾感染性疾病76
(二)重肾双输尿管畸形77
(一)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狭窄77
四、输尿管病变77
(一)神经母细胞瘤78
六、肾上腺病变78
(三)尿路梗阻78
五、膀胱病变78
(三)嗜铬细胞瘤79
(二)神经节细胞瘤79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泌尿系和阴囊显像80
七、隐睾80
(四)肾上腺皮质肿瘤80
(三)分肾肾小球滤过率与有效肾血浆流量测定81
(二)显像方法及正常所见81
一、肾动态显像81
(一)显像剂81
二、利尿肾动态显像83
(四)主要异常类型及其临床意义83
(三)异常类型及其临床意义85
(二)正常所见85
三、肾静态显像85
(一)原理和方法85
四、膀胱输尿管反流显像86
(一)先天性肾畸形和位置异常87
五、放射性核素泌尿系显像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87
(二)肾积水89
(三)泌尿系感染90
(四)其他92
六、阴囊显像及其临床应用93
(二)肾上腺髓质显像94
(一)肾上腺皮质显像94
七、肾上腺显像94
(三)泌尿系统水造影成像(MRU)技术95
(二)膀胱检查方法95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检查95
一、概述95
二、检查技术95
(一)肾及肾上腺检查技术95
(一)正常肾脏MRI表现96
三、正常MRI所见96
(四)磁共振血管成像(MRA)96
(五)磁共振造影剂96
(六)灌注成像96
(三)泌尿系统MR水成像造影正常表现97
(二)正常膀胱MRI表现97
(二)反流性肾病98
(一)先天性畸形98
四、小儿常见泌尿系疾病的MRI表现98
(四)盆腔横纹肌肉瘤102
(三)肾母细胞瘤102
(五)神经母细胞瘤103
(一)膀胱106
一、与排尿有关的肌肉结构106
第四章 正常排尿生理及尿流动力学检查106
第一节 正常排尿生理106
(二)尿道107
(一)中枢神经108
二、与排尿有关的神经结构108
(二)周围神经109
(一)储尿期110
三、排尿生理110
(二)排尿期111
(二)利尿肾图112
(一)静脉尿路造影动态观察112
第二节 尿流动力学检查112
一、上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112
(一)膀胱压力容积测定113
二、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113
(三)肾盂内压测量法113
(二)尿流率测定115
(四)括约肌肌电图测定117
(三)尿道压力分布测定117
(六)多导程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测定119
(五)影像尿动力学检查119
第一节 上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121
第五章 尿流动力学在小儿上、下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121
(三)利尿性压力/流率123
(二)评价持续压力灌注下压力/流率123
(一)个体化压力/流率123
第二节 下尿路尿动力学检查124
(四)影响上尿路尿动力学的因素124
一、尿流率测定125
(一)膀胱压力/流率测试条件126
二、膀胱压力/流率126
(四)充盈期膀胱压力/流率的内容127
(三)膀胱灌注速度127
(二)充盈期膀胱压力/流率127
第三节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128
三、排尿期膀胱压力/流率128
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测定条件129
一、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设备129
(二)复杂的神经源性膀胱130
(一)下尿路梗阻130
三、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30
(四)可控性尿流改道131
(三)膀胱输尿管反流131
一、排尿功能不良的临床表现133
第六章 排尿功能不良及遗尿症133
(三)重度排尿功能不良134
(二)中度排尿功能不良134
(一)轻度排尿功能不良134
(一)行为疗法135
三、排尿功能不良的治疗原则及方案135
二、排尿功能不良的临床诊断135
(三)其他治疗136
(二)药物治疗136
第一节 应用腹腔镜的基本原则138
第七章 腹腔镜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138
(二)正常人的内环口所见143
(一)操作方法143
第二节 腹腔镜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143
一、腹腔镜在触及不到睾丸的隐睾中的应用143
(五)腹腔内睾丸处理144
(四)对于腹股沟型及位于内环口的未降睾丸处理144
(三)对上述情况的相应处理144
(二)腹腔镜的操作方法145
(一)腹腔镜的适应证145
二、腹腔镜性腺探察145
三、腹腔镜在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145
(二)腹腔镜肾切除的操作方法146
(一)腹腔镜肾切除的适应证146
四、腹腔镜在小儿肾切除中的应用146
五、腹腔镜在其他肾脏手术中的应用148
(三)腹腔镜肾切除术后并发症148
八、腹腔镜的并发症149
七、气膀胱手术149
六、经腹腔镜前列腺囊切除149
一、超声检查范围151
第一节 产前病变与超声检查151
第八章 围生期与婴儿泌尿外科151
二、产前检出病变的转归152
二、麻醉155
一、母婴关系155
三、出生后处理155
第二节 新生儿与小婴儿泌尿外科问题155
四、新生儿腹部肿块156
三、排尿与尿量异常156
七、肾上腺出血165
六、性别畸形165
五、阴囊肿物165
八、肾静脉栓塞166
(一)分类167
九、肾功能衰竭167
(三)诊断168
(二)病理生理168
(一)典型膀胱外翻169
十、新生儿期的其他严重尿路问题169
(四)治疗169
(五)预后169
(四)髓脊膜膨出170
(三)梅干腹综合征170
(二)泄殖腔外翻170
(五)肛门闭锁171
(一)细菌因素173
病因及发病原理173
第九章 非特异性尿路感染173
第一节 发病情况173
(二)宿主因素174
(二)尿常规及尿培养175
(一)标本采集175
第二节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175
第三节 尿路感染的诊断175
一、尿液检查175
一、抗生素治疗176
第四节 肾瘢痕形成的预防176
二、影像检查176
三、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177
二、有合并症的尿路感染177
二、细菌疫苗177
第五节 治疗177
一、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177
三、后肾179
二、中肾179
第十章 肾发育畸形179
第一节 肾脏的发生179
一、前肾179
(一)双肾不发育180
一、肾不发育180
第二节 肾数目异常180
二、附加肾181
(二)单侧肾不发育181
第四节 肾囊性疾病与肾发育不良182
第三节 肾发育不全182
(一)婴儿型多囊肾183
一、多囊肾183
(二)成人型多囊肾184
二、单纯性肾囊肿185
三、髓质海绵肾186
四、肾发育不良187
五、肾多房性囊肿188
(二)胸腔异位肾189
(一)盆腔异位肾189
第五节 异位肾、肾旋转异常与融合肾189
一、异位肾189
(三)交叉异位肾190
二、肾旋转异常191
三、融合肾192
(五)蹄铁形肾193
(四)盘状肾193
(一)乙状肾(或S形肾)193
(二)块状肾193
(三)L形肾193
第六节 肾血管异常195
(一)肾外型肾盂196
二、肾盂异常196
第七节 集合系统异常196
一、肾盏异常196
(一)肾盏憩室196
(二)肾盏积水196
(三)巨肾盏症196
(二)分支肾盂197
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因198
一、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发病率198
第十一章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98
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理202
四、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畸形203
五、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表现204
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205
七、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与预后209
(一)新生儿肾积水的治疗212
(四)肾盂成形术213
(三)先天性肾积水合并输尿管远端病变的治疗213
(二)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的治疗213
(七)腹腔镜肾盂成形术215
(六)肾下盏与输尿管吻合术215
(五)异位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矫治术215
(八)肾盂成形术后梗阻的治疗218
一、正常输尿管芽的胚胎发育223
第一节 输尿管的发生223
第十二章 输尿管异常223
(三)高位输尿管芽224
(二)低位输尿管芽224
二、输尿管芽发生异常致输尿管、肾脏畸形224
(一)输尿管芽分支224
(四)双输尿管芽227
(五)输尿管膨出228
二、双输尿管229
一、输尿管未发育229
第二节 输尿管数目异常229
三、输尿管三、四重畸形232
五、倒Y形双输尿管233
四、盲端输尿管233
(一)病理与伴发畸形234
二、输尿管远端闭锁及先天性巨大输尿管积水234
第三节 输尿管结构异常234
一、输尿管闭锁及发育不全234
(三)巨大输尿管积水诊断235
(二)巨大输尿管积水临床表现235
(一)巨输尿管症分类方法236
三、巨输尿管症236
(四)治疗及预后236
(三)巨输尿管症的诊断237
(二)巨输尿管症的临床表现237
(五)梗阻性巨输尿管症238
(四)反流性巨输尿管症238
(六)非梗阻非反流性巨输尿管症240
(七)巨输尿管症手术治疗241
一、输尿管口异位242
第四节 输尿管末端异常242
四、输尿管憩室242
(三)异位输尿管口的分类243
(二)合并上尿路畸形243
(一)输尿管口异位发病率243
(四)输尿管口异位的临床表现245
(五)输尿管口异位诊断246
(六)输尿管口异位的治疗247
(一)胚胎学248
二、输尿管膨出248
(二)输尿管膨出发病率249
(三)输尿管膨出的分型250
(五)输尿管膨出的诊断251
(四)输尿管膨出的临床表现251
(六)输尿管膨出的治疗252
一、下腔静脉后输尿管254
第五节 输尿管位置异常254
(一)胚胎学255
(三)其他伴发畸形256
(四)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表现256
(二)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发病率256
二、髂动脉后输尿管257
(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治疗257
(五)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257
(一)脐尿管囊肿260
二、脐尿管异常260
第十三章 脐尿管与膀胱其他畸形260
一、膀胱胚胎发生260
(二)脐尿管瘘262
三、膀胱憩室263
四、重复膀胱264
五、膀胱不发育及发育不全268
六、先天性大膀胱270
一、胚胎发生271
第一节 膀胱外翻271
第十四章 膀胱外翻与尿道上裂271
三、膀胱外翻的临床表现272
二、膀胱外翻发病率272
(一)功能性膀胱修复274
四、膀胱外翻的手术治疗274
第二节 尿道上裂281
(二)尿流改道281
一、尿道上裂分型282
二、尿道上裂的手术治疗283
一、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率292
第十五章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292
二、膀胱输尿管反流病因及病理293
三、膀胱输尿管反流临床表现296
五、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自然过程297
四、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影响297
六、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诊断298
(二)手术治疗300
(一)药物治疗300
七、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300
(三)内镜下输尿管口旁注射某种物质305
第二节 尿道重复307
第一节 尿道缺如及先天性尿道闭锁307
第十六章 尿道异常307
(一)后尿道瓣膜症的病理及胚胎学309
一、后尿道瓣膜症309
第三节 巨尿道309
第四节 尿道瓣膜、憩室309
(二)后尿道瓣膜症病理生理311
(四)后尿道瓣膜症诊断313
(三)后尿道瓣膜症的临床表现313
(五)后尿道瓣膜症治疗315
(六)后尿道瓣膜合并症的处理318
(七)后尿道瓣膜症预后319
(一)前尿道瓣膜及憩室的病因与病理320
二、前尿道瓣膜及憩室320
(四)前尿道瓣膜及憩室的治疗321
(三)前尿道瓣膜及憩室的诊断321
(二)前尿道瓣膜及憩室临床表现321
第五节 尿道息肉322
第七节 先天性前尿道憩室323
第六节 阴茎及尿道外口囊肿323
一、尿道下裂发病率324
第十七章 尿道下裂及阴茎下弯324
(一)胚胎学325
二、尿道下裂的病因325
三、尿道下裂的临床表现326
(三)激素影响326
(二)基因遗传326
四、尿道下裂伴发畸形327
六、尿道下裂的治疗329
五、尿道下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29
(二)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选择330
(一)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简史回顾330
七、尿道下裂术后合并症的治疗348
(一)尿道瘘349
(二)尿道狭窄351
(三)切口敷料352
(二)手术器械、缝线352
(三)尿道扩张352
八、与手术有关的因素352
(一)手术年龄352
(八)术后活动不当353
(七)切口与排尿时间353
(四)出血控制方法353
(五)尿液引流方法353
(六)术后用药353
十、女性尿道下裂354
九、随访与心理治疗354
(九)术后应用激素354
(十)合并其他疾病的手术时间354
(一)包茎临床症状356
一、包茎356
第十八章 阴茎异常356
第一节 包茎与嵌顿包茎356
(二)包茎的治疗357
(二)嵌顿包茎的治疗358
(一)嵌顿包茎的临床表现358
二、嵌顿包茎358
第二节 阴茎阴囊转位359
第三节 阴茎阴囊融合361
第四节 隐匿阴茎362
第五节 阴茎扭转364
第六节 重复阴茎365
一、阴茎长度测量366
第七节 小阴茎366
(一)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性腺功能减退367
三、小阴茎病因367
二、阴茎正常发育367
(五)脑垂体前叶筛查试验368
(四)常规检查染色体核型368
(二)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的性腺功能减退368
(三)原发性小阴茎368
四、诊断与实验室检查368
(一)病史368
(二)体格检查368
(三)影像学检查368
(七)腹腔镜369
(六)促性腺激素检查369
一、睾丸发育的胚胎学372
第一节 隐睾372
第十九章 隐睾与附睾畸形372
(一)睾丸引带的牵拉373
二、睾丸下降的理论373
(一)大体检查374
四、隐睾的病理374
(二)腹内压374
(三)附睾发育与睾丸下降374
(四)重力作用374
(五)内分泌因素374
三、隐睾的病因374
六、隐睾的并发症375
五、隐睾的临床表现375
(二)组织学检查375
八、隐睾的诊断376
七、隐睾的并存症状376
九、隐睾的治疗377
(一)激素治疗378
(二)手术治疗381
十一、影响预后判断的因素387
十、隐睾治疗的效果387
十二、睾丸固定术的禁忌证388
三、附睾畸形形态分类389
二、附睾畸形的发生率389
第二节 附睾畸形389
一、附睾畸形病因389
六、附睾畸形的治疗391
(三)附睾及输精管的医源性损伤391
四、异常附睾组织学检查391
五、附睾畸形的临床意义391
(一)对生育能力的影响391
(二)并发睾丸扭转391
二、鞘膜积液病理394
一、胚胎学394
第二十章 阴囊异常及病变394
第一节 鞘膜积液394
三、鞘膜积液的分类395
六、鞘膜积液的治疗396
五、鞘膜积液的诊断396
四、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396
(一)非特异性感染397
二、急性附睾炎的病因397
第二节 急性附睾炎397
一、急性附睾炎的发病年龄397
四、急性附睾炎的辅助检查398
三、急性附睾炎的临床表现398
(二)特异性感染398
一、睾丸扭转的病因399
第三节 睾丸扭转399
五、急性附睾炎的诊断399
六、急性附睾炎的治疗399
(一)非手术治疗399
(二)手术治疗399
七、急性附睾炎的预后399
三、睾丸扭转的病理生理400
(二)鞘膜内型400
二、睾丸扭转的病理类型400
(一)鞘膜外型400
四、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401
六、睾丸扭转的治疗402
五、睾丸扭转的诊断402
二、睾丸附件扭转病理403
一、睾丸附件扭转的病因403
第四节 睾丸附件扭转403
(二)非手术治疗404
(一)手术治疗404
三、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表现404
四、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404
五、睾丸附件扭转的鉴别诊断404
六、睾丸附件扭转的治疗404
二、精索静脉曲张的解剖与病因406
一、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406
第二十一章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症406
(一)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407
五、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分级407
三、精索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407
四、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407
七、精索静脉曲张的预后408
六、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408
(二)精索静脉曲张的分级408
二、梅干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41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10
第二十二章 梅干腹综合征410
三、梅干腹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412
四、梅干腹综合征的预后414
第二十三章 性别畸形415
四、内分泌的作用416
(二)女性416
第一节 正常性别分化过程416
一、性别发育的基础因素416
二、染色体性别的确定416
三、性腺的形成416
(一)男性416
(一)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418
一、染色体性别异常418
(一)内分泌对男性的作用418
(二)内分泌对女性的作用418
第二节 性别分化异常418
(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419
(二)XX男性419
(五)真两性畸形421
(四)混合性腺发育不全421
(一)女性假两性畸形423
三、表形性别异常423
二、性腺性别异常423
(一)纯性腺发育不全423
(二)无睾丸综合征423
(二)男性假两性畸形429
(二)体格检查430
(一)病史430
第三节 性别畸形的诊断430
(五)其他检查431
(四)生化方面的检查431
(三)染色体检查431
第四节 性别畸形治疗要点432
(二)手术方法433
(一)手术年龄433
第五节 性别畸形的外科治疗433
一、女性假两性畸形433
第六节 术后处理440
二、男性假两性畸形440
一、卵巢的发生441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胚胎发生441
第二十四章 女性生殖系畸形及外阴疾病441
二、生殖管道的发生442
第二节 先天性阴道缺如或发育不全443
三、外生殖器的发生443
(二)子宫阴道积液的病理444
(一)子宫阴道积液的病因444
第三节 先天性阴道梗阻性疾病444
一、子宫阴道积液444
(四)子宫阴道积液的治疗445
(三)子宫阴道积液的临床症状与诊断445
第四节 双子宫及双阴道446
二、阴道横膈膜446
三、纵隔子宫447
二、双子宫并双阴道447
一、双角子宫447
一、额外卵巢448
第五节 卵巢畸形448
四、弓形子宫448
五、双阴道448
二、泄殖腔畸形449
一、胚胎发生449
二、副卵巢449
三、卵巢异位449
第六节 泄殖腔与尿生殖窦畸形449
三、尿生殖窦畸形452
第七节 阴唇间肿块454
第八节 小阴唇粘连455
第九节 尿道粘膜脱垂456
第十二节 外阴阴道炎457
第十一节 先天性膀胱阴道瘘457
第十节 尿道旁囊肿457
二、真菌性外阴阴道炎458
一、细菌性外阴阴道炎458
五、淋球菌性外阴阴道炎459
四、病毒性外阴炎459
三、滴虫性阴道炎459
七、阴道淋巴溢漏460
六、坏疽性外阴炎460
一、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病率461
第二十五章 肛门直肠畸形和尾端退化综合征461
三、肛门直肠畸形的胚胎学462
二、肛门直肠畸形的病因学462
四、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分类464
五、合并畸形466
六、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表现467
七、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469
八、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471
九、术后并发症475
十、肛门直肠畸形的预后476
第二十六章 神经源性膀胱478
一、功能性临床分类479
第一节 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与病理生理学479
(一)贮尿障碍(尿失禁)480
二、尿流动力学分类481
(二)排空障碍(尿潴留)481
(一)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482
三、神经病理学分类482
(二)盆底肌损害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关系483
(一)盆底肌在贮尿和排尿中的作用483
(二)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483
(三)混合性神经元性损害483
四、盆底肌损害与下尿路功能障碍483
(二)尿潴留484
(一)尿失禁484
第二节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与评价方法484
一、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症状484
(二)骶髓反射及肛门外括约肌张力异常485
(一)湿裤及肛门污粪485
(三)便秘和大便失禁485
(四)下肢畸形及功能障碍485
(五)其他症状485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检查与体征485
(二)静脉肾盂造影(IVP)486
(一)X线平片486
(三)会阴部皮肤感觉减退或丧失486
(四)背部中线的病损或手术疤痕486
(五)下肢不对称畸形及功能障碍486
(六)腹部包块486
三、神经源性膀胱的实验室检查486
四、神经源性膀胱的X线放射学检查486
(三)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487
五、神经源性膀胱的下尿路尿流动力学评价489
(二)尿流率测定490
(一)残余尿量和漏尿压测定490
(三)膀胱测压491
(五)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测定493
(四)尿道压力描记493
六、神经源性膀胱的B超检查497
(六)动力学和膀胱尿道造影同步录像497
一、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498
第三节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98
七、神经源性膀胱的放射性核素检查498
八、神经源性膀胱的膀胱尿道镜检查498
九、神经源性膀胱的盆底肌功能的评价498
(一)耻肛尾(PAC)三角的测定498
(二)会阴体抬高试验498
(三)VCUG评价498
(三)有何并发症和合并症?499
(二)是何种类型的神经源性膀胱?499
(一)是否为神经源性膀胱?499
(二)功能性疾病500
(一)器质性疾病500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鉴别诊断500
二、生殖系异物502
第四节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502
(二)清洁间歇性导尿术503
一、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的应用503
(一)间歇性导尿术503
(一)药物治疗原则504
(三)留置导尿术504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药物治疗504
(三)常用药物505
(二)复杂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药物选用问题505
(一)改善贮尿功能508
三、神经源性膀胱的外科治疗508
(三)增加出口阻力509
(二)消除逼尿肌异常收缩509
(四)改善排空功能513
(六)尿流改道515
(五)加强盆底肌的功能515
(一)间歇性导尿516
四、神经源性膀胱的排尿功能再训练与康复516
(一)CrUde手法与Valsalva动作517
(二)Kegel训练517
(三)生物反馈技术517
五、辅助排尿方法及外部集尿装置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的作用517
一、尿路感染518
(二)扳机点排尿法518
(三)外部集尿装置518
第五节 神经源性膀胱的并发症与相关疾病518
四、反流性肾病519
二、肾盂输尿管积水519
三、膀胱输尿管反流519
一、脊髓神经管缺陷和脊髓发育不良520
五、尿路结石520
六、神经源性肛门直肠功能障碍520
七、神经源性下肢畸形及功能障碍520
第六节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学520
(二)脊髓发育不良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521
(一)脊髓神经管缺陷的病因学521
(四)显性脊柱裂522
(三)脊髓发育不良和脊髓神经管缺陷的诊断与防治522
(五)隐性脊柱裂524
(六)骶骨发育不全527
三、脊髓损伤528
二、大脑性瘫痪528
四、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529
(二)肠膀胱扩大术的目的531
第二十七章 小儿膀胱扩大术及尿流改道531
第一节 膀胱扩大术531
一、膀胱扩大术的适应证及术前评估531
(一)膀胱扩大术的适应证531
二、肠膀胱扩大术533
(一)外科操作技术534
(二)术后治疗535
(三)回肠膀胱扩大术及结肠膀胱扩大术的疗效及并发症536
(一)胃的解剖及生理537
三、胃膀胱扩大术537
(四)胃膀胱扩大术的手术效果538
(二)胃膀胱扩大术的优缺点538
(三)操作技术538
(二)外科操作技术539
四、膀胱自体扩大术539
(一)膀胱自体扩大术的优缺点539
五、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540
(三)膀胱自体扩大术的手术效果540
(三)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效果541
(一)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优缺点541
(二)外科操作技术541
七、组织工程膀胱542
六、输尿管膀胱扩大术542
(一)输尿管膀胱扩大术的优缺点542
(二)外科操作技术542
(三)输尿管膀胱扩大术的效果542
(一)带管改道543
第二节 尿流改道543
一、临时性尿流改道543
(二)临时性不带管改道544
二、管道式尿流改道545
(二)结肠膀胱术546
(一)回肠膀胱术546
(一)术前评估547
(三)回盲肠膀胱术547
三、可控性尿流改道547
(二)可控性尿流改道的原则548
(五)抗反流机制的制作549
(三)建立顺应性储尿袋549
(四)选择肠段549
四、术后处理554
(一)继发性结石556
第二十八章 小儿尿路结石症556
一、小儿尿路结石症病因556
(四)酶代谢缺陷557
(二)高钙血症557
(三)胱氨酸结石-肾小管综合征557
二、小儿尿路结石症的临床表现558
(五)尿酸结石558
(三)结石的处理559
三、小儿尿路结石症的诊断559
四、小儿尿路结石症的治疗559
(一)一般防治559
(二)药物治疗559
第二十九章 小儿泌尿、生殖系损伤564
(三)肾损伤的分类与病理565
第一节 肾损伤565
(一)肾损伤的病因565
(二)肾损伤合并损伤565
(四)肾损伤的诊断568
(五)肾损伤的治疗571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573
(六)肾损伤并发症573
(三)输尿管损伤的诊断574
(一)输尿管损伤的病因574
(二)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表现574
(四)输尿管损伤的治疗575
(二)膀胱损伤的诊断578
第三节 膀胱损伤578
(一)膀胱损伤的病因578
第四节 尿道损伤579
(三)膀胱损伤的治疗579
(四)膀胱损伤并发症579
(三)后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580
一、后尿道损伤580
(一)后尿道损伤的病因580
(二)后尿道损伤的病理机制580
(四)后尿道损伤的诊断581
(五)后尿道损伤的治疗583
(三)前尿道损伤的治疗590
(六)后尿道损伤的合并症590
二、前尿道损伤590
(一)前尿道损伤的病因590
(二)前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590
(一)女性尿道及外阴损伤的特点591
三、女性尿道及外阴损伤591
(三)女性尿道及外阴损伤的临床表现592
(二)女性尿道及外阴损伤的原因592
(四)女性尿道及外阴损伤的治疗593
(一)睾丸损伤的病因596
第五节 阴囊内容物损伤596
一、阴囊损伤596
(一)阴囊损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596
(二)阴囊损伤的治疗596
二、睾丸损伤596
四、阴茎损伤597
(二)睾丸损伤的病理597
(三)睾丸损伤的临床表现597
(四)睾丸损伤的治疗597
三、附睾、精索损伤597
(二)膀胱异物600
第三十章 泌尿生殖系异物600
一、尿路异物600
(一)肾内异物600
(三)尿道异物602
一、肾母细胞瘤603
(一)流行病学603
第三十一章 小儿泌尿生殖系肿瘤603
第一节 肾肿瘤603
(三)肾母细胞瘤病理605
(二)肾母细胞瘤病因605
(四)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608
(六)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609
(五)肾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609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611
(八)肾母细胞瘤的治疗612
(九)双侧肾母细胞瘤治疗618
(十二)肾外型肾母细胞瘤619
(十一)先天性肾母细胞瘤619
(十)转移与复发瘤治疗619
(十四)胎儿横纹肌瘤型肾母细胞瘤620
(十三)囊性部分分化性肾母细胞瘤620
(十五)影响预后因素623
(一)先天性中胚叶肾瘤626
二、其他肾肿瘤626
(三)透明细胞肉瘤627
(二)恶性横纹肌样瘤627
(四)肾癌629
(六)其他原发肾内肿瘤630
(五)多房性囊性肾瘤630
(三)皮质醇腺瘤的诊断631
(二)皮质醇腺瘤的临床表现631
第二节 肾上腺肿瘤631
一、皮质醇腺瘤631
(一)皮质醇腺瘤的病理631
(五)皮质醇腺瘤的预后632
(四)皮质醇腺瘤的治疗632
(四)醛固酮腺瘤的治疗633
(三)醛固酮腺瘤的诊断633
二、醛固酮腺瘤633
(一)醛固酮腺瘤的病理633
(二)醛固酮腺瘤的临床表现633
(二)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表现634
(一)肾上腺皮质癌的病理634
三、肾上腺皮质癌634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635
(五)肾上腺皮质癌的预后636
(四)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636
(一)流行病学和遗传学637
四、嗜铬细胞瘤637
(二)嗜铬细胞瘤的病理638
(四)嗜铬细胞瘤的诊断639
(三)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639
(五)嗜铬细胞瘤的治疗640
(一)流行病学和遗传学642
第三节 神经母细胞瘤642
(二)发病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特征643
(三)神经母细胞瘤的病理645
(四)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647
(五)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648
(六)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筛查650
(八)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651
(七)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651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横纹肌肉瘤655
(九)预后与展望655
(一)青春期前睾丸肿瘤分类665
第五节 睾丸肿瘤665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666
(二)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671
(一)卵巢肿瘤的分类671
第六节 卵巢肿瘤671
(五)卵巢肿瘤的外科治疗672
(四)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期672
(三)卵巢肿瘤的诊断672
(六)常见小儿卵巢肿瘤673
索引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