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上
  • 魏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ISBN:75008364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9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944页
  • 主题词:基层组织-工会工作-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3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

第一编 工会理论业务篇3

第一章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3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4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

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根本指针5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就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会员和职工利益代表者的重要地位与作用6

第三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6

二、中国工会要肩负起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就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7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9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11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1

第二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11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3

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18

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19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20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20

第二节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20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战略引导和目标任务21

第三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21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21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21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2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23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时代背景26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26

第三章 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6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27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33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36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37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39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40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2

三、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43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43

第三节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和特征43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43

一、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异同点44

第四节 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关系44

一、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其特点45

第五节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45

二、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关系45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47

第六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其现实依据47

二、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47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49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依据50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51

第七节 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51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52

一、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所为53

第八节 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53

二、工会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54

三、工会是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劳方代表者56

二、工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耕耘者56

第九节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56

一、工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者56

八、工会是劳动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者57

七、工会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参与者57

四、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57

五、工会是职工参与管理的组织者57

六、工会是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当事者57

二、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活动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含金量”58

一、正确处理好维护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8

第十节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作用的发挥58

五、加强源头参与,积极创造协调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政策法律环境59

四、把握好劳动关系双方的经济利益平衡点,从战略上有效地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59

三、突出工会维护重点,着重解决劳动关系领域中的基本问题和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59

七、强化教育引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社会稳定60

六、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60

八、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树立工人阶级伟大形象61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62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2

第四章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62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4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6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65

二、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66

三、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67

四、坚持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70

五、坚持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75

六、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对外交往76

七、坚持推进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77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工会的工作方针80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中国工会的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80

二、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的目标任务83

二、基层工会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90

一、做好工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90

第五章 工会组织工作90

第一节 工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主要任务90

一、民主集中制是工会的组织原则92

第二节 工会的组织原则与组织体制92

二、工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93

三、切实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94

四、工会的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96

五、工会的组织体系和组织结构97

六、工会的联合制、代表制100

一、基层工会组建的工作原则和方法102

第三节 基层工会的组建工作102

二、基层工会委员会组建的基本程序104

三、基层工会组建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111

一、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发展与创新115

第四节 新形势下“职工之家”建设115

三、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17

二、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重要意义117

四、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目标和基本要求118

五、积极开展建设“职工小家”活动119

六、加强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组织领导121

一、职工民主管理的发展历程122

第一节 职工民主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实现途径122

第六章 职工民主管理122

二、职工民主管理的实现途径124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特点126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126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和职权127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和提案128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129

五、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131

一、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重要意义134

第三节 厂务公开制度134

二、厂务公开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和实施范围135

三、厂务公开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137

四、厂务公开的实现形式和组织领导139

一、职工董事监事的性质与作用143

第四节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143

二、职工董事监事的条件及其产生144

四、职工董事监事工作实务147

三、职工董事监事的权利与义务147

一、新形势下职工民主管理要有新的突破150

第五节 新形势下职工民主管理的创新与发展150

二、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151

一、劳动就业概述160

第一节 工会与促进再就业工作160

第七章 促进再就业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160

二、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161

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163

四、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165

一、困难职工群体的由来169

第二节 工会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169

二、困难职工群体的特征170

三、工会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对策171

二、基层工会宣教工作的特点和主要内容174

一、宣传教育工作是工会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174

第八章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174

第一节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概述174

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175

第二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新闻宣传工作175

二、工会新闻宣传工作176

一、工会职工文化工作177

第三节 工会文体工作和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工作177

二、工会职工体育工作179

三、工会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工作182

一、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性质与基本特征184

第一节 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意义184

第九章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184

一、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185

第二节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内容185

二、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意义185

二、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186

一、集体合同订立的原则190

第三节 集体合同订立的原则与操作程序190

二、集体合同订立的操作程序及方法191

一、集体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94

第四节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194

二、集体合同的终止196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197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性质与作用197

第五节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197

三、工资集体协商的运作198

二、进一步规范集体协商和解决集体合同履行难的问题200

一、坚持和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总体要求200

第六节 坚持和完善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200

三、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202

二、劳动争议的种类205

一、劳动争议的含义205

第十章 工会劳动争议处理工作205

第一节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205

三、劳动争议处理制度206

一、劳动争议调解概述207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207

四、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207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209

三、劳动争议调解程序213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和原则220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220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221

三、仲裁员和仲裁庭222

四、劳动仲裁的程序223

五、仲裁时效、仲裁期限和仲裁裁决的执行224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226

第四节 劳动争议诉讼226

六、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地位与作用226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227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227

四、工会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228

一、源头参与229

第一节 我国工会参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229

第十一章 工会保障工作229

第二节 工会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230

二、建立监督机制230

四、协助相关部门调处社会保险争议231

三、协助政府做好“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作231

一、代表职工强化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参与和监督231

二、帮助广大职工依法享有各项社会保障待遇231

一、搞好宏观参与,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232

第三节 工会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的作用232

三、切实搞好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补充社会保障的作用233

二、加大监督力度,促进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233

一、做好职工生活福利工作的重要性234

第四节 职工生活福利工作234

二、职工生活福利工作的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235

三、职工生活福利工作的基本内容236

四、切实维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237

二、送温暖工程及帮扶解困活动238

一、困难职工群体需要工会帮扶238

第五节 积极协助党政做好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工作238

三、建立职工补充保障体系239

五、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低保”工作240

四、做好退休人员及伤残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推动管理服务的社会化240

七、发展职工劳动福利事业241

六、开展医疗帮困241

一、我国职工互助保险的由来、性质和作用242

第六节 工会举办职工互助保险事业242

二、我国职工互助保险的发展状况245

三、工会应继续做好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工作246

第七节 工会社会保障工作的新任务247

二、继续参与社会保障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248

一、加大监管力度248

一、劳动保护的特点252

第一节 劳动保护工作概述252

第十二章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252

三、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253

二、劳动保护的意义253

一、工会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工作的依据和权力255

第二节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依据及其方针任务255

二、工会群众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256

三、工会群众劳动保护工作的任务256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新要求257

第三节 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257

二、规范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中的劳动保护工作258

一、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262

第一节 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262

第十三章 工会女职工工作262

二、女职工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264

二、重点维护女职工劳动就业权266

一、重视加强源头参与保护女职工特殊利益266

第二节 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266

五、努力提高女职工素质,增强女职工自我维护意识267

四、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267

三、关心女职工生活,为女职工解除后顾之忧267

四、主动协调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女职工工作268

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268

第三节 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方法268

一、围绕目标任务,针对特点开展工作268

二、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68

二、依法履行维护职责,注重解决女职工实际问题269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女职工工作269

五、依靠积极分子开展工作269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工会女职工工作269

三、动员组织女职工开展建功立业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270

四、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271

一、工会法律工作的作用272

第一节 工会法律工作的作用与职责272

第十四章 工会法律工作272

二、工会法律工作的职责273

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对象和内容275

第二节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275

二、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构和监督员276

第三节 工会法律援助278

三、职工法律援助的实施形式279

二、工会法律援助的主要方式和内容279

一、工会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279

一、工会法律咨询服务280

第四节 工会法律服务280

二、工会信访工作283

三、工会代书工作285

一、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重要性289

第一节 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概述289

第十五章 工会经济技术工作289

二、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特点290

四、加强对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组织领导292

三、工会做好经济技术工作的重要作用292

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294

第二节 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主要内容294

二、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295

三、职工技术协作活动296

四、职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297

五、劳动模范工作298

一、新形势下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新特点与要求299

第三节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工会经济技术工作299

二、进一步做好民主管理中的经济技术工作302

三、积极探索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新路子305

二、工会财务工作的作用311

一、工会财务工作的任务311

第十六章 工会财务和经费审查工作311

第一节 工会财务工作的任务和作用311

一、工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312

第二节 工会财务管理体制312

一、预算收入的编制方法313

第三节 工会预算管理313

二、工会财务管理级次的划分313

三、工会经费分成比例的划分313

二、预算支出的编制方法314

三、工会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315

四、督促行政依法拨交工会经费316

三、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的收交工作316

第四节 工会会费和经费的收交工作316

一、会员交纳会费的意义316

二、健全会费收交制度316

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17

一、工会固定资产的分类317

第五节 工会固定资产管理317

一、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318

第六节 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318

三、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318

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319

三、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作用320

四、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对象321

一、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意义322

第一节 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现实意义与基本内容322

第十七章 职工素质工程与工会干部队伍建设322

二、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323

一、明确指导思想与具体内容324

第二节 工会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中的任务324

四、积极做好制度机制建设与典型示范325

三、努力创造丰富多样的形式与载体325

二、做好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325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广大职工326

第三节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途径326

五、加强组织领导工作326

二、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327

三、提高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328

一、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330

第四节 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要求330

二、强化“四个意识”331

三、提高五种能力333

五、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334

四、培养高水平的理论素养334

七、努力成为“三家”336

六、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336

二、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举措338

一、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338

第五节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338

一、基层工会主席的产生343

第一节 基层工会主席的产生与职责权限343

第十八章 基层工会主席的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343

二、基层工会主席的角色特征344

三、基层工会主席的基本职责346

四、基层工会主席的基本权限348

一、基层工会主席要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351

第二节 基层工会主席的领导方法351

二、群众路线方法352

三、调查研究方法355

四、民主评议与民主咨询方法359

五、说服教育方法361

一、基层工会主席要努力掌握领导艺术363

第三节 基层工会主席的领导艺术363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364

三、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367

四、决策艺术369

五、授权艺术371

六、演讲艺术373

七、谈话艺术376

八、表扬艺术379

九、批评艺术381

十、开会的艺术382

一、基层工会主席要努力学习385

第四节 提高基层工会主席的素质与修养385

三、基层工会主席要善于总结386

二、基层工会主席要勤于实践386

四、基层工会主席要勇于接受监督388

五、基层工会主席要乐于做社会活动家3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修正)393

第一部分 法律393

第二编 工会工作常用法律法规篇3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4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公布)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428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第270号修订)439

第二部分 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4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7月6日 国务院令第117号)440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4年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6号发布根据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令第174号修订)445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办发[1997]27号1997年7月16日)446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 1998年12月14日)448

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258号令 1999年1月22日)451

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02年6月3日)455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 国务院令第375号)458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国务院令第423号)46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2004年12月15日 国办发[2004]90号)474

基层工会工作暂行条例(1984年5月3日全国总工会书记处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476

第三部分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476

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1992年4月14日全国总工会第121次书记处会议通过)481

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中做好工会工作的意见(1995年2月8日 总工办发[1995]4号)484

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关于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见(1995年5月15日)487

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1995年8月17日 全国总工会)489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1995年8月17日,全工发[1995]12号)494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试行办法(1995年8月17日)498

全总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改善和提高离退休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的意见》的通知(1997年8月20日)501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会员会籍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2000年9月11日 总工发[2000]18号)502

关于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意见(中华全国总工会 2000年10月18日)504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0年11月8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9号)50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工作的通知(2001年11月13日 劳社部发[2001]18号)5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2001年11月14日)512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2001年12月31日 总工发[2001]16号)514

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2001年12月31日 总工发[2001]16号)516

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2001年12月31日 总工发[2001]16号)51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指导意见(2002年8月13日)519

全国职工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评选办法(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03年2月19日)52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贯彻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通知(2003年4月18日 劳社部发[2003]9号)522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2003年7月9日 统发[2003]41号)525

中国工会章程(2003年9月26日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527

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奖奖励暂行办法(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03年12月24日)535

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1月20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22号公布)536

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543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宣传落实《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总工发[2004]8号)546

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2004年2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四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548

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中华全国总工会 2004年4月7日)551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工作的意见(2004年4月8日 总工发[2004]12号)554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组织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的劳务工加人工会的通知(2004年8月4日 总工发[2004]31号)558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试点工作的意见(2004年8月9日 总工发[2004]33号)560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2004年9月28日)562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2004年12月23日 总工发[2004]56号)56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2005年2月6日 劳社部发[2005]5号)57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建设部 全国总工会 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2005年4月18日 劳社部发[2005]9号)574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通知(2005年5月11日 总工发[2005]23号)577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试行)(2005年6月22日)580

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2005年7月4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582

一、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89

切实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西藏邮政工会 何邦林589

第三编 工会工作实践篇589

强机制 重实效 高起点推进“创争”活动深入发展 湖北省电力工会 刘勤594

完善高校师德建设机制 促进高教事业和谐发展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林建民 滕日清596

强势推进两争一树活动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江苏省扬州市总工会 田纪荣599

适应新的形势坚持“四化”方向 努力创建高效绩机关工会 山东省青岛市直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 侯方杰 赵鹏603

深化创争活动 建学习型团队 推动企业不断跨越发展 青海石油管理局工会 牟纲606

诚信守法 立企之本 江苏省泰州市总工会 罗维真610

落实“五个五” 开创新局面 推动工会工作与时俱进跨越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岳会民 陶镛612

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实现寿光教育新的跨越 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工会 郎丰坡 陈月凤614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广西钦州市教育工会 李荣桂616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工会 薛增县618

实施四项工程 坚持五大原则 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组织建设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教育工会 闫溢泉 李彦波621

廉洁从教 厚德育人 推动我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再上新台阶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工会 纪静怡624

深入开展“创争”活动 激励职工岗位成才 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 徐士刚629

精心打造“真情融教”服务品牌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教育体育局 戴新阁633

理性思考 发展提高 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湖北省赤壁市教育工会 王社林 马平华636

开展群体创优活动 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浙江省平湖市教育工会 戈健 戴建国639

积极探索 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建设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工会 林小君643

不断加强师德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工会 沈桂学646

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 争做教职工群众“贴心人”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工会 常军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会 杨石萍648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扎实推进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云南省昆明供电局西区供电分局工会 宋永忠650

切实加强师德师纪建设 推动昌黎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河北省昌黎县教育工会 刘学辉653

全面发挥工会独特优势 积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山东省阳谷县总工会 吴黎明656

强化信息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辽宁省凌海市教育工会 吴春恒 吴莹659

加强农村学校师德重塑 促进文成教育稳步发展 浙江省文成县教育工会 陈挺兴661

弘扬爱生敬业奉献精神 奏响师德建设的最强音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教育工会 王庆霞 吴文飞665

以学习振兴企业 靠人才壮大白林 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工会 徐宜东 唐明670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调查分析及工会做好师德建设工作的探索 河北工业大学 于令梅 柴智672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扎实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工会 齐荫玲676

加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 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四川省川北医学院工会 陈卫星 卢虹678

把握精髓 突出重点 紧扣创新发展抓“创争” 中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工会 王立 孙茂庭682

加强教育 悉心引导 把“创争”活动推向深入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工会 熊亚平685

深入开展劳动竞赛 倾力铸就世纪丰碑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袁如德687

以“五心”凝人心 促中心 贵州省赤水河航道处工会 刘元方690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努力实现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的目标任务 河北峰峰集团薛村矿工会 赵有理694

立足实践途径 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 刘胜696

二、切实为职工说话办事,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699

落实职工劳权 构建和谐企业 山东省威海市总工会 李凤俊699

加强工会维权能力建设 健全“五位一体”维权机制 山东省济南市总工会 陈延河702

念好职代会“三字经” 在企业改制中发挥好维权作用 山东省莱芜市总工会 朱学胜 郝敏707

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江苏省扬州市总工会 唐荣清 田纪荣710

构建维权长效机制 依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总工会 赵岩714

完善工会领导下的维权机制 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天津市河东区总工会 王宝福717

积极探索“小三级”工会组织形式 努力落实“组织起来 切实维权” 四川省攀枝花市总工会720

创建职工法律援助体系 筑牢职工维权基石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总工会 殷国庆724

组织起来 切实维权 推动工会工作与时俱进 福建省漳州市总工会 王正刚 吴皓浩726

强化服务意识 创新工作机制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陕西省西安市总工会 苗宗魁 冯桂萍730

坚持“五个注重” 切实增强维权实效 陕西省宝鸡市总工会 齐桢 牛毅732

积极推进务工人员入会工作 切实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梁世来 冯鸿志736

创新工会工作方式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湖北省襄樊市总工会 杨柳 张亚黎 郭亮738

以人为本 依法规范 从劳动合同入手抓好职工维权的源头参与 浙江省诸暨市总工会 陈峰740

求真务实 真诚服务 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和维权工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总工会 李红卫744

设立维权指导员 扎实推进女职工维权工作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总工会 周霞 吴越 李红灯747

多举措铸就传统品牌新形象 新途径推动维权工作再发展 山东省莱州市总工会 马旭光751

抓好学校工会维权工作 推动教育改革健康发展 山东省胶州市教育工会 远立月 战德锐754

切实搞好工会维权服务 提高工会工作的影响力 山东省定陶县教育工会 侯明来 郝建来757

加强企业工会职工社会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和谐稳定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总工会 王全科 季文华761

立足中心城市区位实际 强化街居工会维权职能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总工会 郑世英 叶文龙763

找准工作定位 突出维护职能 在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山东省栖霞市总工会 田长青766

努力突出工会维护职能 切实做好职工保障工作 山东省莱西市总工会 赵启虎770

切实履行维权职能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总工会 肖俊 许建家772

紧跟形势 转变观念 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维权能力——浅谈高校工会维权新思路 四川大学工会 邓觉新775

立足基层 破解难题 探索建立村联合工会维权新机制 浙江省慈溪市总工会 虞卡娜779

构建“五位一体”维权机制 推进教育工会女教师维权工作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工会 李坚783

切实做好非公企业维权工作 努力促进民营经济和谐发展 吉林省梅河口市总工会 时云国785

构建职工法律“大维权”工作格局 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协调发展 黑龙江省宁安市总工会 关泽林 田立明789

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 切实发挥工会维权职能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总工会 陈昆德 叶栋春792

重维权 办实事 努力探索女职工维权工作新思路 河南省永城市总工会 苏永领 冉中乐 郭玉华795

组建绿色产业工会 创新农民工维权机制 福建省平和县总工会 周建明 张山梁798

全面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 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山东省安丘市教育工会 李清花 张振升801

努力发挥教育工会职能 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湖南省常宁市教育工会 尹健805

工会维权 职工受益 企业增效——南浔区建立工会维权预警新机制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总工会 徐阿坤 宋明霞807

构建维权机制 运用法律手段 提高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能力 浙江省天台县总工会 夏祥勤 徐友江809

探索“企业集群职代会”发展模式 开创非公企业工会维权新局面 浙江省长兴县总工会 臧庆祥 王敏812

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 推动涟水县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江苏省涟水县总工会 陈景国814

创新机制 规范运作 推动维权工作新发展 浙江省德清县供电局工会 高健 雷江平816

加强农民工劳动就业培训 促进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总工会 秦道杰820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浙江省浦江县总工会 王正斌822

紧扣时代发展主题 努力提高维权质量 福建省沙县总工会 郭洲雄825

依法维权 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四川省射洪县总工会 李晓曦 崔兴远827

维权服务求稳定 务实创新谋发展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教育工会 张新社830

建立职工援助中心 积极探索维权工作新机制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总工会 赵小咸833

提高综合素质 履行基本职责 努力推进基层工会维权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广平县支行 李虎臣835

完善维权机制 促进企业发展 青海石油管理局工会 牟纲837

为女职工“岗位成才 素质达标” 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工会联合会 张青彦 孙宝凤841

对现阶段中国高校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南开大学工会 王巍845

关注教师的精神利益 学校工会工作的着力点 浙江省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宁海学院工会 魏东平850

加强工会劳动保护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湖南省电力安装工程公司工会 蒋荣社 李海清853

加强国企工会维权机制建设 切实发挥工会维护职能作用 武汉钢铁集团工会 马启龙 叶丽珠 王勇856

合作共事 依法维权 不断提高合资独资企业工会工作水平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刘胜利 任庆祥860

切实履行工会基本职能 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浙江省海盐县港航管理处工会 步振康864

认真学习《决议》精神 切实履行维护职能 中国华北冶金建设公司工会 任宝亭866

构建企业长久安全 维护职工最大权益 西安铁路局安康机务段工会 王鹏869

加强工人阶级队伍建设 维护广大会员根本权益 福建石化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石厂 陈明新873

搭建民主公开平台 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天津科林自行车有限公司工会 李树增877

服务大局促发展 创新机制抓维权 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中石化江汉油田采油厂工会 张龙柱880

建设扶贫帮困长效机制 真心实意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利益 中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程显武 陈建安882

做实维权工作 彰显工会活力 安徽阜阳华源纺织有限公司工会 张军885

发挥劳福事业载体作用 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好事 陕西省西凤酒厂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张建峰 崔建新888

三、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893

发挥国企改制中工会组织作用 促进哈市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总工会 程毅敏893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积极推进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 河北省唐山市总工会 张化民 董大成895

开展“和馨行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浙江省温州市总工会 陈建新 余心琛900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河南省三门峡市总工会 武跃峰 韩卫东 王庆华903

努力提高协商代表的综合素质 有效促进集体协商规范化建设 浙江省舟山市总工会 林胜国907

参与调处外资企业的劳资矛盾 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总工会 王连成 丁建敏909

推动非公企业建立和谐劳资关系 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福建省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 林致凡913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推动维权工作创新发展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总工会 田永和916

促进维权维稳相互联动 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总工会 相世杰918

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江苏省东海县总工会 霍红梅 张志超920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实现发展双赢目标 江苏省洪泽县总工会 张维金922

加强领导 力求实效 扎实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创建活动 河北省磁县总工会 贾爱春 董步武925

构建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长效机制 促进学校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发展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工会 吕炳荣929

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工会作用 努力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福建省宁化县总工会 张仁福931

积极协调劳动关系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安徽省蒙城县总工会 袁士松933

浅议实施集体合同制度的有关探讨 四川省盐亭县总工会 杨昭武936

努力探索维权新路 积极参与劳动仲裁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总工会 余扬中940

综合治理 重在预防 系统调处企业劳动争议 中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工会 杨杰943

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用 协调企业劳动关系 建设和谐纤城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侯家为946

四、扶贫济困,排忧解难,着力打造工会帮扶工作品牌950

开拓两大市场 构筑五大平台 强化工会促进再就业长效机制 山东省烟台市总工会 吕志海950

怀着感情 尽心竭力 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天津市河西区总工会 张炳素953

创新帮扶举措 促进和谐发展 着力构建困难职工生存与发展权益保障新机制 江苏省连云港市总工会 蒋颂华956

试论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 对再就业的促进作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总工会 杨维华 李友生959

发挥工会神圣职能作用 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咸宁市工会劳动安全、保护工作的调查 湖北省咸宁市总工会 黄召林962

动真心 用真情 办真事 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 群力构建和谐社会 江苏省泰州市供电公司工会 张建平 姜晓梅966

真情服务老人 奉献促进和谐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总工会 王晓蕊968

情系困难职工 创新帮扶机制 湖北省黄石市总工会 曹淑明 金炳扬971

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湖南省郴州市教育工会 侯全国975

“四送”暖人心 帮扶见真情 湖北省鄂州市总工会 周莉红977

健全长效机制 提高帮扶实效 湖北省潜江市总工会 刘金玉 宋家斌 胡忠平979

加强非公企业民主管理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湖北省当阳市总工会 张国富 李帮文 向罗勇982

情系职工倾心“双联” 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湖南省益阳市总工会985

切实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 努力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总工会 杨建中 王月来 孙武斌989

扎实开展“三杯竞赛”活动 深入推进扶贫解困工作——黑龙江省哈尔滨平房区“三杯竞赛”活动总结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总工会 何伟992

建章立制 大胆创新 扎实开展“送温暖”工作 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工会 郑春风993

创立公司担保机制 做好小额贷款扶持 福建省尤溪县总工会 林光贵995

不断推进送温暖工程 有效化解贫困教职工难题 山东省沂南县教育工会 汪春霞998

实践“三个代表” 坚持“四个结合” 扎实推进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 黑龙江省宾县总工会 王一1002

强化措施 力求实效开创“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新局面 黑龙江省通河县总工会 林英杰 谷秀英1005

充分发挥教育工会作用 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福建省宁化县教育工会 张仁锟1008

履行职责 奉献爱心 全力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黑龙江省依兰县总工会 黄玉坤1012

着力建筑“四帮扶”格局 努力实现“一帮一”目标 黑龙江省巴彦县总工会 闫志义1014

创新双联机制 构建和谐桃江 湖南省桃江县总工会 吴建军1016

东方集团爱心帮扶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安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刘艳1020

五、推进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023

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湖北省恩施州教育工会 汪文忠1023

切实加强非公企业民主管理 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安徽省芜湖市总工会 李敏锐1026

健全机制 规范运行 推进厂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江苏省泰兴市总工会 樊德意1029

保持先进性 开创新局面 扎实推进校务公开的深入发展 四川省都江堰市教育工会 夏良弟1032

以求真务实精神推动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福建省莆田市总工会 傅祖德1034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厂务公开工作新发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总工会 宋秀云 李建国1036

切实抓好校务公开工作 努力创办南开优质教育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工会 宋立有1039

加强校务公开工作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天津市武清区教育工会 张印芹 姚士海1041

推进达标进档活动 深化校务公开工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工会 孙莲如1046

实施基层工会主席直选 推进工会民主化进程 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工会 周元明1051

加强民主管理、监督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工会 陈兴元1054

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 实现工会工作新的跨越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总工会 梁文琴1057

实行工会代表常任制 推进工会民主政治建设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总工会 牟德富 俞贺林1060

努力深化校务公开 扎实推进民主治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工会 王志中1063

新时期中小学民主管理亟待加强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教育工会 叶宝福1065

切实加强校务公开工作 促进乐清教育和谐发展 浙江省乐清市教育工会 瞿维肖1071

探索职工民主管理“权源” 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 浙江省诸暨市总工会 张建国1074

积极推行非公企业工会民主直选 有效加强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建设 浙江省余姚市总工会 王军善 陈营江1076

推行厂务公开 深化民主管理 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浙江省丽水市总工会 范小巧1080

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 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浙江省东阳市总工会 杨颖 周龙山1083

坚持依靠方针 深化局务公开 努力构建辽源邮政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吉林省辽源市邮政局 李中青 霍风起1086

非公有制企业推进民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省沅江市总工会 张咏梅 丁璞 彭坤培1090

与时俱进 排除万难 努力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总工会 吴伯卿1093

积极深化厂务公开 努力推进民主管理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总工会 宋超英1096

以教代会和校务公开为主要途径 全面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工会 钟云华1099

实行校务公开 促进依法管理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育工会 林振鹏1103

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提升学校民主管理水平 山东省昌邑市教育工会 朱美英 万春江1104

积极推进校务公开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湖北省当阳市教育工会 康红君 艾荣贵1108

加强督导 深化公开 努力打造和谐教育品牌 山东省诸城市教育工会 杨运先 尹翠华1111

扎实推进校务公开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教育工会 杨保光 聊城实验中学 李志猛 张福起1114

深化厂务公开 加强民主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总工会 汤正国1117

努力深化厂务公开 切实推进民主管理 浙江省永康市总工会 吕正时 童伟芳1121

努力创新机制 推行三种制度 加强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民主管理 吉林省敦化林业局工会 邵斌1123

全面抓好基层工会换届 切实推行“直选”、“海选”工作 浙江省磐安县总工会 陈立秋1125

积极推进校务公开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工会 吕炳荣1128

“有效结合” “不断延伸” 扎实推进厂务公开工作 浙江省嘉善县总工会 卓钰初 钟迪良1129

把脉管理现状 巧作“三篇”文章 促进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浙江省磐安县教育工会 施逢河1132

立足嵊泗实际 实施制度创新 有效推进小型企业职工代表民主管理 浙江省嵊泗县总工会 范富强 杨宽宏1137

切实深化校务公开工作 推动苍南教育健康发展 浙江省苍南县教育工会 周迪平1138

推进民主评议干部 提高教代会质量 福建省东山县教育工会 沈舜友 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工会主席 张义忠1142

积极推行校务公开 促进学校民主管理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教育工会 陈承芳1144

加强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 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省缙云县总工会 吴飞鹏1146

努力深化校务公开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浙江省龙游县教育工会 柯根有1149

剖析问题 落实对策 不断深化非公企业厂务公开 浙江省玉环县总工会 王梦林1152

实施四个突破 努力实现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黑龙江省漠河县总工会 岳英佩 史云平1155

规范学校教代会建设 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进程 湖南省邵东县教育工会 张兴高1157

建立完善办事公开制度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福建省华安县总工会 詹木春1160

切实推行工资集体协商 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湖南省汝城县总工会 朱文平 王德全1164

全面推行企务公开 促进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上水平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工会 刘宝祥1167

立足非公企业实际 实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天津市南开区工商联私企联合会工会 苏艳辉1169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不断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天津工业大学工会 王玉娟1172

与时俱进开展校务公开工作 抢抓机遇推动学校跨越发展 天津理工大学党委1176

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切实加强民主监督 河北省邯郸学院工会 李永生 户建民1182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湖北民族学院工会 林江 刘仕英1184

坚持继往创新 强化民主管理 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李忠1187

规范厂务公开 深化民主管理 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工会 刘俊华1191

坚持民主管理 构建和谐企业 山东莱芜发电厂工会 吴钦富 郑庆生1194

搞好班组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 河北省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工会 高树增1196

建立“三项”责任制度 推动厂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工会 王明亮1198

积极实行厂务公开 搞好企业民主监督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工会 牛向东 郑晓鹏1202

坚持厂务公开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道里房产经营公司 孟祥林 刘敏1205

强化企业民主管理 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韩萍 许淑娟1209

以人为本 创新理念 积极搭建民营企业民主管理互利双赢的平台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和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王维利1212

创新理念 探索厂务公开新路 以人为本 促进民营企业持续稳步发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联强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刘沙 朱丽娟1214

立足实际 注重实效 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发展 吉林省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工会 鲁志毅 徐贵庭 李维刚1218

突出一个中心 强化四个重点 深入开展厂务公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彭文超1223

推行院务公开 完善民主管理 依靠职工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赵志忠1226

推进校务公开 促进学校发展 吉林省长春市103中学 高海燕 魏兴 刘春香1229

健全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 有效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下石河中学 齐国喜 河北省遵化市教育工会 刘金海1233

充分发挥教育工会优势 努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 许振明1236

六、加快工会组建步伐,推动基层工会工作更加活跃1240

适应发展 积极探索 努力抓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天津市总工会 张子鹏1240

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安徽省安庆市总工会 张大林1243

创新思路 积极探索 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工会建设 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工会 周元明1247

加强社区工会组织建设 切实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总工会 西景元1251

努力解决非公企业建会难题 扎实开启工会工作新局面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总工会 徐列义 张海1253

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 促进我区经济和谐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总工会 侯正中1255

建立新机制 拓展新领域 实现工会组建工作新突破 山东省乳山市总工会 李振岭1260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总工会 冯毅晶1263

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建会工作 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辽宁省凌海市总工会 马占和 李彦生 吴春恒1265

切实加强学校工会建设 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云南省个旧市教育工会 李金香1269

加强乡镇学校工会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工会 陈兴元1272

加强社区工会组建 拓展工会工作新领域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总工会 刘国海1274

坚持“四抓” 加大力度 开创新建企业建家工作的新局面 黑龙江省木兰县总工会 郭胜利1277

凝聚合力 下大气力 加快推进工会组建工作 山东省广饶县总工会 高鸣放1280

创新机制 服务会员 不断增强工会组织活力 浙江省海盐县总工会 黄云妹 杨开华1282

发挥劳模带动作用 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河北省宣化县总工会 李晓晴1285

丰富建家内涵 提升建家层次 中国人民银行安溪县支行工会 陈认1287

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 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山东省阳谷县总工会 孟庆灿1291

立足基层 规范乡镇工会 突出重点 提升维权水平 福建省闽侯县总工会 胡光礼1293

党政工齐抓共管 扎实推进建家工作 福建省东山县教育工会 沈舜友 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工会主席 张义忠1297

强本固基 务实创新 积极探索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 四川省苍溪县总工会 王中强 张豪1300

扩大覆盖面 增强凝聚力 扎实推进建立农民工工会工作 四川省茂县总工会 伍元瑜(羌族)1303

切实抓好工会组织建设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云南省绥江县教育系统工会 黄光春1306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做好学校工会工作 成都理工大学工会 何玉明1309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 扎实抓好劳务工入会工作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工会 陈文举 朱明春1312

把握主导因素 探索发展途径 扎实推进新经济组织工会工作 江苏省靖江叉车有限公司工会 陈迪兴1316

靠“贴近”服务 靠服务提高 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中心小学 王茂宝1319

“双爱双评双促”活动是加强和谐企业建设的有效载体 安徽省安庆市总工会 刘胜宽1321

七、推动工会自身改革建设,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1321

举会一致实施五大工程 凝心聚力推动港城发展——在创新与发展中不断前进的连云港工会工作 江苏省连云港市总工会 刘勇 蒋颂华1324

紧紧围绕工作方针 不断创造崭新业绩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 张海峰1327

创新体制 增强活力 开创工会职工业余文体工作新局面 四川省凉山州总工会 廖迅1330

扎实做好工会工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总工会 李广祥 滕萌1332

切实加强工会预算管理 不断健全工会经费监督机制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总工会 张元勋1335

健全机制求发展 推进普法见成效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总工会 王建明 李杰1337

创建教工小家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工会 张信华1339

积极做好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 努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教育工会 马晓静1342

立足服务 铺路搭桥 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山东省乐陵市教育工会 许英 乐陵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升勇1345

抓维权 切实履行工会职能 强素质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山东省即墨市教育工会 韩乃龙1348

以人为本 强化培训 不断提升机关工会会员素质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计生局工会 孙守花1351

发挥教育工会职能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教育工会 张安辉 薛良江1353

整合力量 全面推进 共同构建“党建带工建”长效机制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总工会 蔡建洲 姚静1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