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谢灵运集校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谢灵运集校注](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3041107.jpg)
- 顾绍柏校注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0085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56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谢灵运集校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杂诗类(编年)1
〔在江陵、建康等地为官时期:东晋义熙八年(412)——南朝宋永初三年(422)〕答中书1
赠安成 并序7
〔附〕谢瞻:于安成答灵运12
赠从弟弘元 并序13
愁霖 存目、序18
〔附〕谢瞻:答灵运18
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19
岁暮22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23
彭城宫中直感岁暮26
〔附〕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26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28
答谢咨议30
〔出守永嘉时期:永初三年(422)——景平元年(423)〕35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35
邻里相送方山40
过始宁墅41
富春渚45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47
夜发石关亭50
七里濑51
〔附〕唐·方干: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53
晚出西射堂54
登永嘉绿嶂山56
遊岭门山59
斋中读书61
登池上楼63
东山望海66
登上戍石鼓山68
种桑70
石室山72
白云曲 存目74
春草吟 存目74
过白岸亭74
读书斋76
遊赤石进帆海78
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80
遊南亭82
登江中孤屿83
白石岩下径行田85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88
过瞿溪山〔饭〕僧90
命学士讲书92
北亭与吏民别94
初去郡97
东阳谿中赠答102
〔第一次隐居故乡始宁时期:景平元年(423)——元嘉三年(426)〕104
述祖德二首 并序104
石壁立招提精舍110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112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114
南楼中望所迟客116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118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121
连句存目124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124
〔附〕颜延之:和谢监灵运130
〔在家任秘书监、侍中时期:元嘉三年(426)——元嘉五年(428)〕131
庐陵王墓下作131
初至都134
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并序135
魏太子136
王粲 并序140
陈琳 并序144
徐幹 并序146
刘桢 并序148
应场 并序151
阮瑀 并序153
平原侯植 并序155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157
〔第二次隐居故乡始宁时期:元嘉五年(428)——元嘉八年(431)〕161
入东道路161
作离合163
七夕咏牛女164
〔附〕谢惠连:七夕咏牛女165
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166
赠王琇169
酬从弟惠连170
〔附〕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173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174
登石门最高顶178
答谢惠连180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181
石门岩上宿183
山家185
〔出守临川与流放广州时期:元嘉八年(431)——元嘉十年(433)〕186
初发石首城186
道路忆山中189
入彭蠡湖口191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194
初发入南城195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196
题落峭石199
送雷次宗200
临川被收201
岭表202
登狐山202
入竦溪203
临终204
乐府诗类(不编年)207
日出东南隅行(柏梁冠南山)207
长歌行(倏烁夕星流)208
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211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213
苦寒行二首(岁岁曾冰食合;樵苏无夙饮)215
豫章行(短生旅长世)216
董逃行(春虹散彩银河)217
〔附〕晋·陆机:董逃行218
相逢行(行行即长道)219
善哉行(阳谷跃升)222
陇西行(昔在老子)224
折杨柳行(骚屑出穴风)226
顺东西门行(出西门,眺云间)228
上留田行(薄遊出彼东道)230
泰山吟(岱宗秀维岳)232
君子有所思行(总驾越钟陵)234
悲哉行(萋萋春草生)236
会吟行(六引缓清唱)239
缓歌行(飞客结灵友)243
文类(编年)245
〔两次居建康时期:东晋隆安三年(399)——南朝宋永初三年(422)〕245
谢封康乐侯〔公〕表245
佛影铭 并序247
撰征赋 并序250
庐山慧远法师诔 并序263
侍泛舟赞267
武帝诔 并序267
〔出守永嘉时期:永初三年(422)——景平元年(423)〕271
答弟书(前月十二日至永嘉郡)271
与从弟书(地无佳景)272
遊名山志 并序272
永嘉郡:横阳诸山273
楼石山273
石室山273
泉山273
赤石山274
吹台山274
步廊山274
破石山·石帆山274
新溪275
地胏山275
芙蓉山275
东阳郡:缙云山275
会稽郡:石壁山276
临江楼276
南门楼276
石门山276
神子溪277
石篑山277
横山277
浮玉山277
强中278
天姥山278
临川郡:华子冈278
与诸道人辨宗论285
答纲琳二法难〔师〕 并书——《辨宗论》续一292
答纲琳二法师书294
答纲公难294
答琳公难295
答王卫军问 并书——《辨宗论》续二297
〔附〕王弘:问谢永嘉297
〔附〕王弘:与谢永嘉书298
答王卫军问298
〔附〕王弘:重答谢永嘉书300
答王卫军书300
〔附〕竺道生:答王卫军书302
辞禄赋303
归途赋 并序304
答从弟书(出恶江至大溪)305
〔第一次隐居故乡始宁时期:景平元年(423)——元嘉三年(426)〕307
与庐陵王义真笺307
和范光禄祇洹像赞三首 并序308
佛赞309
菩萨赞309
缘觉声闻合赞309
〔附〕范泰:佛赞310
和从弟惠连无量寿颂311
答范光禄书312
〔附〕范泰:与谢侍中书313
《维摩诘经》中十譬赞八首314
聚沫泡合314
焰314
芭蕉314
幻315
梦315
影响合315
浮云315
电316
伤己赋317
山居赋 并序、注318
逸民赋346
入道至人赋347
衡山岩下见一老翁四五少年赞348
王子晋赞349
书帙铭349
昙隆法师诔 并序350
〔在京任秘书监、侍中时期:元嘉三年(426)——元嘉五年(428)〕355
庐陵王诔 并序355
《宋〔晋〕书》序357
〔附〕《晋书》数则357
《晋书》武帝论359
罗浮山赋 并序360
劝伐河北书362
〔第二次隐居故乡始宁、暂住京、出守临川、流放广州时期:元嘉五年(428)——元嘉十年(433)〕自理表366
《金刚般若经》注368
孝感赋369
感时赋 并序370
岭表赋371
文类(不编年)373
七济373
怨晓月赋373
江妃赋374
长谿赋376
〔附录一〕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377
〔附录二〕谢灵运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381
〔附录三〕谢氏家族成员简介(家族表见书后)454
〔附录四〕《隋书》等古籍中所著录的灵运著作及所纂总集470
〔附录五〕评丛475
〔附录六〕辑录所据底本及参校本一览表539
〔附录七〕主要参考书目、篇目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