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巴东罗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巴东罗坪](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038584.jpg)
-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55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巴东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巴东罗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一 巴东罗坪遗址位置图1
壹 前言1
图二 巴东罗坪墓葬、遗址位置图2
图三 罗坪车口遗址探方分布图4
图四 泰山庙遗址探方分布图5
图五 A车口遗址遗迹分布平面图6
图五 B车口遗址遗迹分布平面图7
图五 C车口遗址遗迹分布平面图8
图六 泰山庙遗址遗迹分布平面图9
贰 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11
一、地层堆积11
(一)车口遗址11
图七 车口遗址T1406四壁剖面图12
图八 车口遗址T1607四壁剖面图13
图九 车口遗址T1908四壁剖面图14
(二)泰山庙遗址16
图一○ 泰山庙T0305四壁剖面图17
二、文化分期18
表一 车口、泰山庙遗址地层分期对应表18
图一一 CT1609⑨层下柱洞分布图19
(一)柱洞19
一、遗迹19
叁 周代遗存19
(二)灰坑20
图一二 TH2平、剖面图20
图一三 TH2出土器物21
图一四 CH18、CH25平、剖面图23
图一五 CH18、CH25、CH55、CH65出土陶器24
图一六 CH55平、剖面图25
图一七 BLCH65平、剖面图26
(一)陶器26
二、遗物26
表二 周代地层陶片陶系统计表27
表三 泰山庙遗址第8层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27
图一八 周代陶器纹饰拓片28
图一九 周代陶鬲29
图二○ 周代陶鬲30
图二一 周代陶鬲31
图二二 周代鬲足32
图二四 周代陶甗腰、甗34
图二三 周代陶甗34
图二五 周代陶鼎、耳、盖35
图二六 周代陶鼎足36
图二七 周代陶釜、甑37
图二八 周代陶罐39
图二九 周代陶罐、小罐、簋40
图三○ 周代陶瓮41
图三一 周代陶瓮42
图三二 周代陶盆44
图三三 周代陶盆45
图三四 周代陶盂46
图三五 周代陶壶、盖、盖纽、盘、盂形器、圈足47
图三六 周代陶盖豆、豆48
图三七 周代陶豆、豆把49
图三八 周代陶纺轮、圆饼、板瓦、筒瓦50
(二)铜、铁、石器51
图三九 周代铜罐、残片、伞盖弓帽、鱼钩、带钩、环形饰52
图四○ 周代铜镞53
(一)分期55
图四二 周代铁锛、石斧、石刀55
图四一 周代铁斧、铁锄55
(三)动物遗骸55
三、分期与年代55
表四 周代文化层、遗迹主要陶器型式统计表56
表五 东周主要陶器陶系分期统计表57
表六 东周主要陶器纹饰分期统计表58
表八 周代陶器鬲、罐、瓮、盆、盂纹饰综合分期统计表59
表七 周代陶器鬲、罐、瓮、盆、盂陶系综合分期统计表59
(二)年代59
四、小结60
(一)周代地层典型探方出土主要遗物61
五、周代资料辑录61
表九 汉代文化层出土周代陶片百分数统计表61
表一○ 泰山庙遗址第9层典型探方主要遗物统计表61
表一一 泰山庙遗址第8层典型探方主要遗物统计表62
表一二 泰山庙遗址第7层典型探方主要陶器统计表65
表一三 车口遗址第10层典型探方主要陶器统计表65
图四三 TT0108、TT0205、TT0208、TT0305、TT0306第9层出土周代器物66
图四四 TT0106、TT0108第8层出土周代陶器67
图四五 TT0108第8层出土周代陶器68
图四六 TT0205、TT0306第8层出土周代器物69
图四七 TT0305第8层出土周代器物70
图四八 TT0208、TT0305、TT0306第7层、CT1106、CT1908第10层出土周代陶器71
表一四 车口遗址第9层典型探方主要遗物统计表71
图四九 CT1305、CT1405、CT1406、CT1506、CT1510第9层出土周代器物72
表一五 泰山庙遗址第6、5层典型探方周代主要遗物统计表73
(二)晚期地层典型探方出土周代主要遗物73
图五○ TT0205、TT0207、TT0503第6层出土周代器物75
图五一 TT0503第6层、TT0105、TT0205第5层出土周代陶器76
图五二 TT0207、TT0208、TT0308第5层出土周代器物77
表一六 车口遗址第8、7、6、5、4、3、2层典型探方周代主要遗物统计表78
图五三 CT1609第8层、CT1209、CT1410、CT1508、CT1808第7层出土周代器物81
图五四 CT1410第7层出土周代铁器82
图五五 CT0506、CT1009第6层、CT1008、CT1108、CT1608、CT1908第5层出土周代器物83
图五六 CT0704、CT0908、CT1410第4层出土周代器物84
图五七 CT1510、CT1607第4层出土周代器物85
图五八 CT1707、CT1812、CT1908、CT2113、CT2213第4层出土周代器物86
图五九 CT0506、CT1107、CT1610、CT1805第3层、CT1808第2层出土周代器物87
(三)晚期遗迹单位出土周代主要遗物88
表一七 泰山庙遗址、车口遗址灰坑出土周代主要遗物统计表88
图六○ TH1出土器物90
图六一 TH3、TH5、TH6出土周代陶器91
图六二 CH4、CH11、CH16、CH51、CH64出土器物92
表一八 车口遗址灰沟、井周代主要遗物统计表93
图六三 CG9、CG14、CJ1、CJ2、CJ6出土器物94
一、遗迹95
(一)柱洞95
肆 汉代遗存95
图六四 CT0606柱洞分布图96
表一九 T0606④层下柱洞登记表96
(二)房基(护坡建筑基址)96
图六五 CF5平、剖面图97
图六六 CF5出土陶器98
图六七 CF7平、剖面图98
(三)灰坑99
图六八 CH1平、剖面图99
图六九 CH1出土陶器99
图七○ CH2、CH5平、剖面图100
图七一 CH2、CH5出土陶器100
图七二 CH3平、剖面图101
图七三 CH3出土陶器101
图七四 CH10平、剖面图102
图七五 CH10出土陶器102
图七六 CH11平、剖面图103
图七七 CH11出土陶器104
图七八 CH13、CH16平、剖面图105
图七九 CH13、CH16出土陶器106
图八○ CH23平、剖面图107
图八一 CH23出土陶器107
图八二 CH28平、剖面图109
图八三 CH28出土陶、铁器109
图八四 CH32平、剖面图110
图八五 CH32出土陶器110
图八六 CH33平、剖面图110
图八八 CH34平、剖面图111
图八七 CH33出土陶器111
图八九 CH34出土陶器112
图九○ CH35平、剖面图112
图九一 CH35出土陶器113
图九二 CH42平、剖面图113
图九三 CH42出土陶器114
图九四 CH51、CH56平、剖面图114
图九五 CH51、CH56出土陶器115
图九六 CH58、CH62平、剖面图116
图九七 CH58、CH62出土陶、石器117
图九九 CH63出土陶器119
图九八 CH63平、剖面图119
图一○○ CH64、CH67平、剖面图120
图一○一 CH64、CH67出土陶、铜器120
图一○二 CH68平、剖面图121
图一○三 CH68出土陶器122
图一○四 CH71、CH74平、剖面图122
图一○五 CH71、CH74出土陶器123
图一○六 TH1平、剖面图123
图一○七 TH1出土陶器124
图一○八 TH1出土陶器126
图一○九 TH4平、剖面图127
图一一○ TH5平、剖面图128
图一一一 TH5出土陶器129
图一一二 TH6平、剖面图130
图一一三 TH6出土陶器130
(四)灰沟130
图一一四 CG5平、剖面图131
图一一五 CG5出土陶器131
图一一六 CG7平、剖面图132
图一一七 CG9、CG18平、剖面图132
图一一八 CG9、CG18出土陶器133
(五)井134
图一二○ CG19出土陶器134
图一一九 CG19平、剖面图134
图一二二 TG3出土陶器135
图一二一 TG3平、剖面图135
图一二三 CJ1平、剖面图136
图一二四 CJ1出土陶、铁器137
图一二五 CJ3、CJ4平、剖面图138
图一二六 CJ3、CJ4出土陶器138
图一二七 CJ5平、剖面图139
图一二八 CJ5出土陶、铁器140
(六)墓葬141
图一二九 CJ7平、剖面图141
图一三○ CJ7出土陶器141
表二○ 陶瓮棺型式统计表142
图一三一 巴东罗坪猪脑壳包墓葬分布图142
图一三二 巴东罗坪叫花子坡、花园墓葬分布图143
图一三三 汉墓陶器纹饰拓片145
图一三四 汉墓出土筒、板瓦纹饰拓片146
图一三五 汉墓出土铜钱拓片147
图一三六 JM1采集品及遗物147
图一三七 JM1平、剖面图148
图一三八 JM1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49
图一三九 JM5平、剖面图150
图一四○ JM5陶瓮棺151
图一四一 JM5随葬品151
图一四二 HM2平、剖面图152
图一四三 HM2遗物153
图一四四 HM2遗物153
图一四五 YM1平、剖面图155
图一四六 YM1墓砖拓片155
图一四七 YM1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56
图一四八 YM1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57
图一四九 JM4平、剖面图158
图一五○ JM4券顶平面图159
图一五一 JM4墓底排水沟平、剖面图160
图一五二 JM4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61
图一五三 JM4遗物161
图一五四 JM4随葬品162
图一五五 ZM1平、剖面图163
图一五六 ZM1墓砖及填土遗物164
图一五七 ZM1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65
图一五八 ZM2平、剖面图167
图一五九 ZM2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68
图一六○ ZM2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69
图一六一 ZM3券顶平面图170
图一六二 ZM3平、剖面图171
图一六三 ZM3墓底排水沟平、剖面图172
图一六四 ZM3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73
图一六五 ZM3随葬品及填土遗物175
图一六六 ZM3随葬品176
图一六七 JM3平、剖面图177
图一六八 JM3随葬品178
图一六九 HM1平、剖面图179
图一七○ HM1陶瓮棺180
图一七一 HM1随葬品181
图一七二 HM1随葬品182
图一七三 JM2平、剖面图183
图一七四 JM2随葬品184
图一七五 JM2随葬品185
图一七六 JM2随葬品186
图一七八 HM3陶瓮棺187
图一七七 HM3平、剖面图187
图一七九 HM3随葬品188
二、遗物188
(一)陶器188
表二二 汉代地层陶片纹饰统计表189
表二一 地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统计表189
图一八○A 汉代陶器纹饰拓片191
图一八○B 汉代陶器纹饰拓片192
图一八一 汉代陶片文字拓片193
图一八二 汉代陶瓮194
图一八三 汉代陶瓮195
图一八四 汉代陶瓮196
图一八五 汉代陶盆197
图一八六 汉代陶盆、缸199
图一八七 汉代陶罐、双沿罐201
图一八八 汉代陶器耳、器盖纽、壶202
图一八九 汉代陶盂、釜204
图一九○ 汉代陶甑、盘、豆、盏206
图一九一 汉代陶熏盖、支座、支垫208
图一九二 汉代陶权209
图一九三 陶权纹饰拓片210
图一九四 汉代陶拍、纺轮、网坠211
表二三 车口遗址出土陶网坠统计表212
图一九五 汉代陶瓦当215
图一九六 汉代瓦当、筒瓦、板瓦纹饰拓片216
图一九七 汉代瓦当、砖纹饰拓片217
图一九八 汉代筒瓦、板瓦218
图一九九 汉代陶砖219
图二○○ 汉代陶圆饼、球、环形陶圈220
图二○一 汉代瓷碗、罐、盏221
(二)青瓷器221
(三)铜器222
图二○二 汉代铜簪、伞盖弓帽、足、环、削刀、鱼钩、镯、丝片222
表二四 汉代铜钱登记表223
图二○三 汉代铜钱拓片225
图二○四 汉代铜钱拓片226
(四)铁器226
图二○五 汉代铁刀、钩、块状铁器、管形铁器、钎227
(五)玉、石器227
图二○六 汉代玉璧、石镞、石圆饼、石球、石锛、石斧、石刀228
图二○七 汉代石锤、石凿、石刮削器、砺石、臼形石器、石器229
(六)动物遗骸230
表二五 罗坪遗址出土汉代动物遗骸登记表230
三、分期与年代231
(一)分期231
表二六 汉代文化层、遗迹主要陶器型式登记表232
表二七 汉代主要陶器分组表235
(二)年代236
四、小结237
五、汉代资料辑录238
(一)汉代地层典型探方出土主要遗物238
表二八 车口遗址第8层典型探方主要遗物统计表238
图二○八A 汉代主要陶器分期图………………………………………………………………(插页)图二○八B 汉代主要陶器分期图………………………………………………………………(插页)图二○九 CT1306、CT1406、CT1506、CT1609第8层出土汉代器物239
表二九 车口遗址第7层典型探方主要陶器统计表239
图二一○ CT1508、CT1509、CT1808第7层出土汉代陶器240
表三○ 车口遗址第6层典型探方主要陶器统计表240
表三一 车口遗址第5层典型探方主要遗物统计表241
图二一一 CT0504、CT0505、CT0506、CT1109、CT1408、CT1508、CT1510、CT1610、CT1808、CT1908第6层出土汉代陶器242
图二一二 CT0704、CT0908、CT1008、CT1306、CT1409、CT1410、CT1608、CT1610、CT1707、CT1912第5层出土汉代陶器243
表三二 车口遗址第4层典型探方主要遗物统计表244
表三三 泰山庙遗址第6层典型探方主要遗物统计表246
图二一三 CT0305、CT0404第4层出土汉代陶器247
图二一四 CT0405、CT0504、CT0505第4层出土汉代陶器248
图二一五 CT0704、CT0908第4层出土汉代陶器249
图二一六 CT1510、CT1607、CT1811第4层出土汉代器物250
图二一七 TT0207、TT0502、TT0503、TT0603、TT0903第6层出土汉代陶器251
(二)晚期地层典型探方出土汉代主要遗物252
表三四 车口遗址第3、2层典型探方汉代主要陶器统计表252
图二一八 TT0105、TT0205第6层出土汉代器物252
图二一九 CT0704、CT0806、CT1006、CT1108第3层出土汉代陶器255
图二二○ CT1407、CT1408、CT1508第3层出土汉代陶器256
图二二一 CT1509、CT1610、CT1710第3层出土汉代陶器257
图二二二 CT1711、CT1712第3层及CT1210、CT1307、CT1310、CT1809第2层出土汉代陶器258
表三五 泰山庙遗址第5、2层典型探方汉代主要遗物统计表259
图二二三 TT0105、TT0205、TT0207第5层出土汉代陶器261
图二二四 TT0208、TT0307、TT0903第5层及TT0208第2层出土汉代器物262
(三)晚期遗迹单位出土汉代主要遗物263
图二二五 CF1、CF2、CF3、CF10 出土汉代陶器263
表三六 车口遗址房基出土汉代主要陶器统计表264
表三七 车口遗址灰沟出土汉代主要遗物统计表264
图二二六 CG1、CG11、CG17、CG20、CG22出土汉代器物266
图二二七 唐代墓葬平面图267
伍 唐代遗存267
一、墓葬267
(一)墓葬形制267
(二)随葬器物267
图二二八 唐代墓葬随葬器物268
二、遗物269
(一)瓷器269
图二二九 唐代瓷罐、双沿罐、盘口壶、单把壶、擂钵、唾壶270
图二三○ 唐代瓷碗、瓷高足盘、陶瓦当272
图二三一 唐代“开元通宝”铜钱拓片273
三、年代273
(二)陶器273
(三)铜器273
四、小结274
(二)随葬器物275
(一)墓葬形制275
一、墓葬275
陆 宋代遗存275
图二三二 JM6平面图276
图二三三 JM6随葬品277
图二三四 JM6A型瓷壶278
图二三五 JM6随葬瓷器279
图二三六 JM6随葬瓷器280
图二三八 JM6Ⅱ式瓷盏281
图二三七 JM6Ⅱ式瓷盏281
图二三九 JM6随葬品283
表三八 JM6铁刀登记表284
图二四○ JM6随葬品284
二、遗物285
(一)瓷器285
图二四一 宋代瓷罐、双沿罐、罈、瓮、壶、瓶286
图二四二 宋代瓷钵287
图二四三 宋代瓷擂钵、灯289
图二四四 宋代瓷碗290
图二四五 宋代瓷碗292
图二四六 宋代瓷盏293
图二四七 宋代瓷盏294
图二四八 宋代瓷盘、杯295
图二四九 宋代瓷碟、洗、盆296
图二五○ 宋代瓷盆297
(二)铜钱298
图二五一 宋代黑瓷碗、罐、钵298
表三九 宋代铜钱登记表298
三、年代299
图二五二 宋代铜钱拓片299
四、小结301
柒 明代遗存302
一、遗迹302
(一)柱洞302
(二)房基(护坡建筑基址)302
图二五三 CT0506③层下柱洞分布平面图303
图二五五 CF1平、剖面图304
图二五四 CF9平、剖面图304
图二五六 CF1、CH17、CF4出土瓷碗、钵、盘305
(三)灰坑305
图二五七 CF4平、剖面图306
(四)灰沟306
图二五八 CH17、CH44平、剖面图307
图二五九 CG1平、剖面图308
图二六○ CG1出土明代青花瓷碗309
图二六一 CG1出土明代瓷碗310
图二六二 CG11平、剖面图310
图二六三 CG11、CG15出土明代瓷碟、碗311
图二六四 CG15平、剖面图311
图二六五 TG2平、剖面图312
图二六六 TG2出土明代瓷器313
图二六七 TG4平、剖面图314
图二六八 TG4出土陶瓦脊饰、瓷碗、盘、壶315
图二六九 CG17平、剖面图316
图二七○ CG17出土瓷碗、碟、杯、壶、铜盘、铅权、釉陶壶317
图二七一 CG17出土明代青花瓷碗318
图二七二 CG17出土明代青花瓷碗320
图二七三 CG17出土明代青花瓷碗、盘321
图二七四 CG20平、剖面图322
二、遗物322
(一)瓷器322
图二七五 CG20出土明代青花瓷碗、杯323
图二七六 明代青瓷罐、瓮、缸、壶、瓶324
图二七七 明代青瓷钵、擂钵、盂、洗、盒325
图二七八 明代青花瓷碗327
图二七九 明代青花瓷碗328
图二八○ 明代青花瓷碗329
图二八一 明代青花瓷碗330
图二八二 明代青花瓷碗331
图二八三 明代青花瓷碗332
图二八四 明代青花瓷碗333
图二八五 明代瓷杯334
图二八六 明代青花瓷盘335
图二八七 明代青花瓷盘、碟336
图二八八 明代青花瓷盘337
图二八九 明代白瓷碗、杯338
(二)陶器339
图二九○ 明代白瓷盘、碟339
图二九一 明代陶罐、器盖、釉陶壶、炉、罐340
图二九二 明代陶筒瓦、瓦当、板瓦、滴水、瓦脊饰341
图二九三 明代铜盘、镯、簪342
(三)铜、铁、锡、银、铅器342
图二九四 明代铜簪、钗、耳环、锥形器、管状器、棒形器、顶针箍、铜钱拓片343
(四)石器344
图二九五 明代铁刀、片状铁器、棒形铁器、块状铁器、银钗、银丝、锡块、铅权、石碾槽345
(五)动物遗骸345
(一)分期346
表四○ 罗坪遗址出土明代动物遗骸登记表346
三、分期与年代346
(二)年代347
四、小结347
捌 清代遗存349
一、遗迹349
(一)柱洞349
(二)房基(护坡建筑基址)349
(三)灰坑349
图二九六 CT0706②层下柱洞平面分布图350
二、遗物350
(四)灰沟350
图二九七 CF3平、剖面图351
(一)瓷器351
图二九八 TH3平、剖面及出土遗物图352
图二九九 CG2平、剖面图352
图三○○ TG1平、剖面图352
图三○一 清代青瓷罐、瓮353
图三○二 清代青瓷缸、壶、瓶353
图三○三 清代青瓷钵、擂钵、灯、盆354
图三○四 清代青花瓷罐、罈、钵356
图三○五 清代青花瓷碗356
图三○六 清代青花瓷碗357
图三○七 清代青花瓷碗358
图三○八 清代青花瓷碗底359
(二)陶器360
图三○九 清代青花瓷杯360
图三一○ 清代青花瓷杯、碟、羹匙361
(三)铜、铁、银器362
图三一一 清代白瓷碗、杯、洗362
图三一二 清代陶砂锅、炉、瓦当362
图三一三 清代铜器363
图三一四 清代铜钱拓片364
图三一五 清代铜钱拓片365
表四一 清代铜钱登记表366
(四)玉、石器367
(五)动物遗骸367
图三一六 清代铁、银、玉、石器368
表四二 罗坪遗址出土清代动物遗骸登记表368
三、年代368
四、小结369
玖 结语370
附表372
附表一 车口遗址第10层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2
附表二 车口遗址第9层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2
附表三 车口遗址第8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3
附表四 车口遗址第7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3
附表五 车口遗址第6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4
附表六 车口遗址第5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4
附表七 车口遗址第4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5
附表八 车口遗址第3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5
附表一○ 车口遗址第8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6
附表九 车口遗址第2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6
附表一一 车口遗址第7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7
附表一二 车口遗址第6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7
附表一三 车口遗址第5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8
附表一四 车口遗址第4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8
附表一五 车口遗址第3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9
附表一六 车口遗址第2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79
附表一七 泰山庙遗址第9层出土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0
附表一八 泰山庙遗址第8层出土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0
附表一九 泰山庙遗址第7层出土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1
附表二○ 泰山庙遗址第6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1
附表二二 泰山庙遗址第4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2
附表二一 泰山庙遗址第5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2
附表二三 泰山庙遗址第3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3
附表二四 泰山庙遗址第2层出土周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3
附表二五 泰山庙遗址第6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3
附表二六 泰山庙遗址第5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4
附表二七 泰山庙遗址第4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4
附表二八 泰山庙遗址第3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4
附表二九 泰山庙遗址第2层出土汉代陶片陶系、纹饰统计表385
附表三○ 车口遗址周代柱洞登记表385
附表三一 车口遗址汉代柱洞登记表385
附表三二 车口遗址明代柱洞登记表390
附表三三 车口遗址清代柱洞登记表392
附表三四 泰山庙遗址清代柱洞登记表393
附表三五 车口遗址建筑遗迹登记表394
附表三六 罗坪遗址周代灰坑登记表396
附表三七 罗坪遗址汉代灰坑登记表396
附表三八 罗坪遗址明、清灰坑登记表402
附表三九 罗坪遗址汉代灰沟登记表403
附表四○ 罗坪遗址明、清灰沟登记表404
附表四一 罗坪车口遗址水井登记表406
附表四二 墓葬登记表407
附录409
巴东罗坪遗址动物遗骸研究报告409
英文提要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