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部审计价值 求新·求实·求易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部审计价值 求新·求实·求易 第2版
  • 张庆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780169632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内部审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部审计价值 求新·求实·求易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充满活力的阳光事业——内部审计职业1

内部审计的价值主张——为企业增加价值3

充满活力的阳光事业——内部审计职业5

内部审计:“经济警察”吗8

你的企业建立内部审计了吗11

独立性与内部审计的组织安排13

内部审计外包——利用外部资源增加企业价值19

审计行动的准绳——内部审计标准21

内部审计的职业要求23

第二章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29

公司治理的本质:激励+约束3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2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34

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桥梁39

审计委员会中的财务专家41

第三章 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内部控制45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47

内部控制溯源48

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精要53

超越COSO——其他框架文件59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管理职能与内部控制目标61

防患于未然——内部控制的设计66

相辅相成——内部控制的类型68

百密难免一疏——内部控制的局限性70

学以致用——中国内部控制的解决方案72

第四章 有的放矢——审计对象的选择79

内部审计工作的导航图——审计流程81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对审计对象的理解82

大浪淘沙——被审计对象的选择86

思路清晰——影响被审计对象选择的因素88

积极选择——内部审计对象选择的方法89

分秒必争——制定审计日程安排96

第五章 审计准备——你做好了吗101

见机行事做准备——明确内部审计业务类型103

审计准备也应顾全大局106

看清庐山真面目——明确内部审计目标和范围108

审计更要以人为本109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111

内部审计中的航海图——审计方案制定113

制定审计时间预算122

礼貌的选择——审计通知书123

第六章 现场审计实施——内部控制测试与风险评价127

审前准备工作的延伸——内部控制的初步调查129

精心设计一份“合适”的内部控制调查表134

编制流程图——来不得一点偷懒136

内部控制初步测试——寻找薄弱环节139

它是否令人满意——控制风险的评价141

证实你的判断——扩大性测试145

内部控制要素的审查重点与评价标准147

现场实施的收尾工作149

第七章 以理服人——审计证据153

用事实说话——审计证据的概念155

审计证据分类是在故弄玄虚吗157

有所为有所不为——获取审计证据时应考虑的因素163

事半功倍的审计证据收集方法166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从潜在证明力到充分证明力的转换170

充分、相关、可靠——内部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171

串起分散的珍珠——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174

收集证据时的精神状态——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176

审计证据的处理仍须谨慎177

第八章 审计证据的载体——工作底稿181

解读工作底稿的重要性183

工作底稿的编制也要有标准185

必不可少的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分级复核187

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188

第九章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内部审计抽样191

审计抽样并非“管中窥豹”——正确认识审计抽样193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对抽样规则的理解196

审计统计抽样的基本技术与方法201

定量的抽样技术——变量抽样207

第十章 内部审计中的人际关系217

为什么人际关系如此重要219

良好的个人形象——有效人际关系的基础220

需求与人际关系222

有效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223

解决内部审计中的冲突232

参与审计——一种新的尝试237

第十一章 做出你的结论——审计报告241

及时性——审计报告的关键243

减少误解的关键——总结会议244

教你几招:审计报告的写作技巧245

报告的基本模式和注意事项248

你对已审计的业务活动有什么看法250

审计报告是一个不断检查和修订的过程252

审计报告的发送与归档253

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的日常沟通——中期报告254

第十二章 后续审计——没完没了261

什么是后续审计263

后续审计中的三大角色264

后续审计实战——后续审计的前前后后266

后续审计中几个技巧273

第十三章 审计质量的保证——内部审计管理277

有效管理的保障——内部审计管理体系279

人力资源——最重要的价值280

审计计划管理282

监督——质量管理的核心283

谁来审计内部审计部门286

几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288

第十四章 内部审计的传统领域——财务审计295

经营业务起点的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297

高效率的保证——业务循环审计法297

购货与付款可靠性的检验——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302

生产循环审计305

企业理财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10

货币资金的可靠性审查——货币资金循环审计317

第十五章 财务审计的发展——管理审计321

科学管理——管理审计应运而生323

管理审计——一个需要明确的定义324

管理审计的内容与重点326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大有作为328

管理审计的程序与方法332

第十六章 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335

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337

价值增值型审计——内部审计新趋势338

参考书目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