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以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以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为中心](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2991118.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以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概述5
1.2.1 中国大陆6
1.2.2 我国台湾13
1.2.3 德国17
1.2.4 日本19
1.2.5 英美法系国家21
1.2.6 小结23
1.3 研究的意义24
1.4 研究的方法25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27
第2章 强制规范的含义及类型研究30
2.1 强制规范的含义30
2.1.1 强制规范的用法整理31
2.1.1.1 词语的选择31
2.1.1.2 基本含义37
2.1.2 与权利义务性规范的关系45
2.1.3 与法的强制性47
2.1.4 强制规范与违法49
2.1.4.1 大陆法系49
2.1.4.2 英美法系51
2.2 强制规范的分类52
2.2.1 广义的强制规范和狭义的强制规范52
2.2.2 强制规范(狭义)和禁止规范53
2.2.3 民法上的强制规范和民法外的强制规范54
2.2.3.1 关于名称55
2.2.3.2 关于标准57
2.2.3.3 关于划分的意义60
2.2.4 效力规范与纯粹管理规范(单纯取缔规范)61
2.2.5 绝对强制规范和相对强制规范62
2.2.6 意思表示上的强制规范和事实行为上的强制规范65
2.2.7 对一方的强制和对双方的强制67
2.3 关于强制规范的主要立法例68
2.3.1 区分立法例69
2.3.2 混合立法例70
2.3.3 规范目的保留条款立法例71
2.3.4 无规范目的保留条款立法例72
2.3.5 立法例条款的功能72
第3章 强制规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公序良俗;诚实信用;法律规避74
3.1 强制规范与公序良俗74
3.1.1 公序良俗的含义74
3.1.2 公序良俗在我国现行法上的规定76
3.1.3 对二者关系的认识79
3.2 强制规范与诚实信用83
3.2.1 诚实信用的含义83
3.2.2 诚实信用在我国法上的规定86
3.2.3 对二者关系的认识87
3.3 强制规范与法律规避96
3.3.1 法律规避的含义96
3.3.2 我国法上的法律规避98
3.3.3 对二者关系的认识101
第4章 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的一般关系研究103
4.1 培育私法自治观念,建立市民社会氛围:公法、公共权力与私法104
4.2 强制规范存在的价值前提:有比对合同自由的维护更重要的价值109
4.3 法解释是确定强制规范对合同效力影响的根本途径112
4.4 强制规范的规范基础重要的价值观念的诸种表现与利益考量115
4.4.1 利益是强制规范背后的规范基础115
4.4.2 利益的诸种表现117
4.4.3 利益与利益衡量119
4.5 类型化是辅助法解释的重要方法121
4.6 国情中抵消因素的扣除122
4.7 法律制度的统一与分离125
4.8 法律明确规定了违反后果的情形129
第5章 强制规范对合同效力影响关系的进一步确定研究(一):法解释131
5.1 通常解释方法字面解释132
5.1.1 字面解释的含义132
5.1.2 对合同法§52(5)的字面解释133
5.1.3 对具体强制规范的字面解释134
5.1.4 小结140
5.2 特殊解释方法规范目的解释之最高原则140
5.2.1 目的解释141
5.2.2 对于合同法§52(5)的目的解释143
5.2.2.1 §52(5)的适用方法143
5.2.2.2 具体规范目的对§52(5)在适用上的要求144
5.2.2.3 对§52(5)的目的限缩145
5.2.2.4 §52(5)的规范构成147
5.2.3 对于具体强制规范的目的解释方法及利益衡量149
5.2.3.1 利益比较150
5.2.3.2 强制规范所保护利益的探明151
5.2.3.3 利益衡量的具体方法156
5.2.4 目的解释与法官造法168
5.3 有关的具体解释情形169
5.3.1 民法上的有关规定169
5.3.1.1 关于可撤销情形的预先约定排除169
5.3.1.2 关于民事责任规定的规范性质170
5.3.1.3 合同法关于违约金的规定171
5.3.1.4 关于合同法§53174
5.3.1.5 关于建筑工程承包177
5.3.2 一般民法以外的规范解释178
5.3.3 小结180
第6章 强制规范对合同效力影响关系的进一步确定研究(二):类型化之解释规则182
6.1 一般解释规则的“例外”类型化183
6.1 公法上强制规范的特殊性183
6.1.1.1 公法上强制规范的一般特征183
6.1.1.2 纯粹管理规范184
6.1.2 财产惩罚的预防可能性186
6.1.3 法律和平和法律安定性的利益考量188
6.1.4 合同已经履行对违法合同效力的影响:履行与未履行189
6.1.4.1 履行行为对效力影响的原因190
6.1.4.2 已履行行为对效力影响的理论基础:结果考量的导向功能和法律的安定性194
6.1.5 强制规范所调整的当事人的范围:一方违法和双方违法196
6.6 合同当事人的主观恶意:双方恶意与一方恶意201
6.2 个案事实特征的类型化205
6.2.1 按照单个合同发展的自然阶段划分206
6.2.1 合同的订立形式违法206
6.2.1.2 合同的周围情势违法208
6.2.1.3 合同的内容违法210
6.2.1.4 合同的履行违法211
6.2.2 按照调整事项范围的分类214
6.2.2.1 资格类214
6.2.2.2 期间、价格和利息管制类222
6.2.2.3 制度保护类223
6.2.3 类型以及解释方法的竞合225
第7章 强制规范违反之后果研究227
7.1 违反后果概述227
7.1 违反强制规范的私法上后果的法律依据229
7.1.2 §52(5)中“法律、行政法规”范围的目的解释—强制规范的形式范围229
7.1.3 违反强制规范后果的形式232
7.2 效力瑕疵无效(狭义)、相对无效、效力待定和可撤销240
7.2.1 作为各种效力瑕疵情形的上位概念241
7.2.2 狭义的无效243
7.2.3 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244
7.2.4 不同效力瑕疵情形与强制规范之间的关系248
7.3 部分无效249
7.3.1 部分无效的一般含义250
7.3.2 部分无效与强制规范违反禁止251
7.3.2.1 法律禁止违反情形下的部分无效的依据251
7.3.2.2 无效范围的解释依据252
7.3.2.3 典型的违反法律强制规范时的部分无效情形253
7.4 无效的转换和确认255
7.4.1 无效行为的转换255
7.4.2 无效行为的确认256
7.4.2.1 确认行为的一般理论256
7.4.2.2 确认与强制规范违反258
7.4.2.3 确认制度与我国法259
7.5 强制规范违反的时间点与效力260
7.5.1 法律行为缔结时违反260
7.5.2 法律行为缔结后违反261
7.5.3 法律行为缔结后禁止性法律被取消261
第8章 结语总结与问题展望263
8.1 本文总结263
8.1.1 研究起点263
8.1.2 解决思路264
8.1.3 一点心得267
8.2 问题展望268
参考文献270
致谢与声明279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