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2965972.jpg)
- 郭熙保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7697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长阳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长阳经济发展状况与战略思路1
一、长阳的经济发展状况2
(一)经济总量2
(二)经济结构6
(三)城市化率9
(四)财政收支10
二、长阳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15
(一)发展的优势15
(二)发展的劣势25
三、长阳未来的发展目标与任务26
四、长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27
(一)特色农业推动战略——培育龙头,突出优势28
(二)新型工业驱动战略——做大总量,强化新型33
(三)以城促乡发展战略——以城带乡,城乡互动37
(四)旅游产业拉动战略——发挥优势,打造品牌40
(五)劳务输出带动战略——搞好服务,双管齐下44
(六)环境与经济互动战略——深化认识,相互促进47
(七)脱贫富民战略——注重效益,稳步推进50
五、长阳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55
(一)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和改革开放观55
(二)营造环境——重在改善硬环境和软环境57
(三)优化结构——力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1
(四)培植龙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64
(五)扩大招商——注重提高招商马安商的效果67
(六)转移劳力——提高转移的规模与实效69
(七)统筹城乡——发挥城镇带动农村的作用70
(八)扶贫开发——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对接71
(九)完善社保——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事业73
第二章 长阳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76
一、长阳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76
(一)农业基本状况76
(二)农业发展水平77
(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0
(四)根本出路:农业产业化82
二、农业产业化及其战略意义83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83
(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84
(三)长阳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85
三、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定位88
(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原则88
(二)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布局89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92
四、农业产业化战略的组织实施105
(一)直面市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05
(二)打造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106
(三)机制创新,利益连接,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动力110
(四)完善政府职能,铺设农业产业化“高速公路”113
(五)合理定位,化解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矛盾115
第三章 长阳工业化发展战略117
一、工业化程度比较分析117
(一)工业化水平比较117
(二)工业化进程比较119
(三)工业部门结构比较120
二、工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机遇121
(一)工业发展状况121
(二)工业发展机遇124
三、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127
(一)工业发展的宏观制约因素127
(二)工业发展的微观制约因素130
四、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132
(一)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132
(二)工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136
五、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选择137
(一)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战略137
(二)工业化集聚发展战略141
(三)产业链延伸战略143
六、工业化发展的实施对策144
(一)树立工业强县观念,科学规划工业发展144
(二)科学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145
(三)完善融资体制,解决资本短缺145
(四)强化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中146
(五)规范企业运作,提高管理水平148
(六)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148
(七)加快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151
(八)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151
第四章 长阳旅游产业发展战略153
一、旅游产业在长阳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53
(一)旅游业是全面拉动长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153
(二)旅游业是实现长阳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途径154
(三)旅游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出路155
(四)旅游业也能直接促进城镇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155
(五)旅游业还有利于提高农村资源的使用价值,提高农民收入155
(六)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对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有效保护156
二、长阳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与现状156
(一)长阳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背景156
(二)长阳旅游资源特征与发展状况158
(三)长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61
三、长阳旅游业发展优势与机遇163
(一)长阳旅游业发展具有的优势163
(二)长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64
(三)长阳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65
(四)长阳旅游发展机会识别及未来发展的方向166
四、长阳旅游产业发展战略168
(一)长阳旅游产业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168
(二)长阳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170
五、旅游产品开发175
(一)旅游产品开发思路175
(二)旅游产品谱系175
(三)核心旅游产品项目策划176
(四)旅游产业空间布局181
(五)客源市场定位181
六、旅游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183
(一)政府职能定位183
(二)旅游产业组织建设185
七、旅游资源保护186
(一)开发保护原则186
(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187
(三)文化旅游资源保护188
第五章 长阳城镇化发展战略190
一、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190
(一)城镇化是长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190
(二)城镇化是长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191
(三)城镇化是促进长阳经济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191
(四)城镇化是提高长阳农民收入的有力保证191
(五)城镇化是推进长阳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192
(六)城镇化是长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93
二、长阳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93
(一)长阳城镇化发展的现状193
(二)长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5
三、长阳城镇化的目标与模式197
(一)旅游带动型城镇化198
(二)工业推动型城镇化200
(三)商贸集聚型城镇化203
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路205
(一)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与个人的作用,走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道路206
(二)加强生态保护,走以旅游带动的城镇化道路208
(三)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走以工业园区推动的城镇化道路209
(四)结合各种效益,走适度集中的城镇化道路210
(五)进行户籍改革,走制度创新的城镇化道路211
(六)调整土地政策,走城乡互动的城镇化道路212
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213
(一)完善科学规划,建设城镇网络体系214
(二)规划城区布局,加强城镇建设216
(三)加大改革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219
(四)加强法规意识,规范城建管理220
(五)改进就业体系,实行制度创新221
(六)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镇经济221
(七)推动城乡建设,完善城建系统222
第六章 长阳劳务经济发展战略223
一、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23
(一)乡城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223
(二)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长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25
二、劳务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27
(一)长阳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227
(二)政府在发展劳务经济中的推动作用232
(三)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36
三、劳务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思路239
(一)发展劳务经济的总体目标及有利条件239
(二)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思路242
四、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实施对策245
(一)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245
(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250
(三)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创造宽松的转移就业环境255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257
(五)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创新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方式261
(六)完善劳务输出品牌化营销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262
第七章 长阳扶贫开发战略264
一、扶贫开发的战略意义264
(一)扶贫开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64
(二)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65
(三)扶贫开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266
(四)扶贫开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267
二、长阳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268
(一)国家有针对性扶贫计划的实施(1986—1993年)268
(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269
(三)新时期的农村扶贫策略(2001—2010年)270
三、长阳的贫困现状与问题273
(一)贫困的含义及标准273
(二)贫困的现状275
(三)致贫的原因分析278
(四)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281
四、长阳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和战略283
(一)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机遇283
(二)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285
(三)长阳扶贫开发的基本原则286
(四)长阳扶贫开发的模式选择288
五、长阳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对策294
(一)创新扶贫开发理念294
(二)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模式297
第八章 长阳生态文明发展战略300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300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300
(二)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建设301
二、长阳资源、环境的现状和问题302
(一)资源与环境状况302
(二)存在的问题307
三、长阳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与对策310
(一)发展生态农业313
(二)发展生态工业318
(三)发展生态林业323
(四)发展生态旅游326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