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垄断法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反垄断法原理
  • 孔祥俊著(最高人民法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803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7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9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垄断法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反垄断法概述1

引言:“在企业变成一头垄断的野猪时,防止它到处乱撞”1

第一节 反垄断法的概念2

一、纷乱不一的法律部门称谓2

二、反垄断法的概念7

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8

一、反垄断法的支柱内容8

二、反垄断法基本内容的立法例举10

第三节 竞争法与竞争政策11

一、广义的竞争政策与狭义的竞争政策11

二、积极的竞争政策与消极的竞争政策13

三、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13

第四节 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向14

一、反垄断法的发展动态14

二、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14

三、确定性、可预见性与自由裁量性15

四、从政治性到技术性的转变16

五、经济全球化与竞争执法的国际合作18

第五节 反垄断法的经济宪法意义19

一、“经济宪法”称谓的由来19

二、反垄断法成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内在原因23

三、我国应当确立反垄断法的“经济宪法”地位28

第二章 反垄断法的立法体例29

引言: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回事吗?29

第一节 反垄断法立法体例概述29

第二节 合并立法的立法例30

一、澳大利亚的合并立法30

二、东欧与俄罗斯转轨国家的合并立法31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合并立法33

第三节 分立立法的立法例33

一、分立立法的两种类型33

二、德国的分立立法34

三、瑞士的分立立法35

四、日本和韩国的分立立法37

五、法国的分立立法38

六、意大利的竞争立法39

第四节 制定法与判例法并存的法律体例40

一、概述40

二、美国的反托拉斯法与不公平交易行为法40

三、英国竞争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43

第五节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区分基础43

一、若干典型的区分观点43

二、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区分基础的理论分析46

第六节 我国竞争立法体例简论48

一、我国竞争立法体例的变迁与现状48

二、我国竞争立法体例探讨49

第三章 反垄断法的过去和现在52

引言:反垄断法是由几粒种子发展起来的茂密森林52

第一节 美国反托拉斯法52

一、导论52

二、普通法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关系54

三、谢尔曼法61

四、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67

五、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修改72

六、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特点73

七、反托拉斯判例法要览75

第二节 欧盟竞争法79

一、欧盟竞争法与罗马条约79

二、欧盟竞争法的基本框架80

第三节 德国反限制竞争法81

一、德国反限制竞争法概述81

二、1998年第六次修订概况82

第四节 法国竞争法83

一、禁止反竞争行为的规则83

二、禁止特定的限制贸易行为的规则84

三、合并控制的规则86

第五节 英国竞争法87

一、1998年竞争法之前的竞争法87

二、1998年竞争法93

第六节 澳大利亚贸易行为法与竞争政策改革97

一、概述97

二、综合性的国家竞争政策98

第七节 瑞士卡特尔及类似贸易行为的法律105

一、卡特尔及类似贸易行为法概述105

二、卡特尔及类似行为法律的基本内容106

第八节 日本反垄断法109

一、日本反垄断法的制订背景109

二、日本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110

三、反垄断法实施的概况117

四、反垄断法未能充分实施的原因124

第九节 东欧及俄罗斯等转型国家的反垄断立法127

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立法概况127

二、反垄断立法中的特殊问题128

第十节 我国反垄断法概况129

一、我国现行反垄断立法129

二、现行法律规定的垄断行为分析130

三、反垄断行政执法机关133

四、反垄断法的制订133

五、我国反垄断法应采用“竞争法”或者“维护公平竞争法”的名称136

第十一节 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竞争法137

一、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与竞争法的一般关系137

二、竞争立法和执法的国际动态138

三、经济全球化对反垄断法具体制度的影响:以美国为例144

四、竞争法的国际化与国际合作151

五、WTO的竞争政策155

六、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将对我国竞争立法和执法的影响和要求157

第四章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164

引言:效率、公平与消费者保护164

第一节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概说165

第二节 多元化的立法目的169

一、立法目的的立法体例169

二、社会福利、经济效率与其他社会目标171

三、反垄断法与市场竞争机制:保护竞争而不是竞争者176

四、反垄断法与经济民主178

五、反垄断法与消费者福利179

六、反垄断法与经营者的利益179

第三节 反垄断法立法目的比较181

一、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立法目的181

二、欧盟竞争法的目的194

三、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的立法目的196

四、原苏东转轨国家的反垄断法立法目的199

第四节 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201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201

二、我国反垄断法应当确立的立法目的211

第五节 保护竞争与保护合同自由214

一、保护竞争自由是反垄断法的基点214

二、反垄断法由合同自由到保护竞争自由的演化216

三、合同自由及其对竞争的限制227

第五章 反垄断法的政策方法229

引言:杀死会下金蛋的大鹅缺乏远见吗?229

第一节 概说233

第二节 结构方法234

一、市场结构及其要素234

二、结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236

第三节 行为方法239

一、行为方法的内容239

二、行为方法与结构方法的关系240

第四节 运行方法244

第六章 竞争与竞争关系246

引言:保价运输与货物保险是否有竞争关系?246

第一节 竞争概说248

一、“竞争”概念在反垄断法上的意义248

二、有效竞争:反垄断法追求的基本目标248

三、竞争的涵义251

第二节 竞争关系255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竞争关系255

二、狭义的竞争关系与广义的竞争关系260

第七章 相关市场的界定274

引言:机票打折为何引起铁路警惕?274

第一节 相关市场概述275

一、相关市场的概念275

二、相关市场的类型276

三、相关市场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认定情况277

四、界定相关市场的法律意义279

第二节 产品市场281

一、产品市场的概念281

二、界定产品市场的模式和要素282

三、产品市场的界定标准283

第三节 地理市场和时间市场291

一、地理市场291

二、时间市场296

第八章 限制竞争协议总论297

引言:“同行经营者之间的谈话多以阴谋抬高价格而告终”吗?297

第一节 限制竞争协议概述298

一、限制竞争协议的涵义298

二、限制竞争协议的概念和特征305

三、限制竞争协议与合并的区别308

四、限制竞争协议的危害性309

五、实施协议行为的前提条件309

第二节 限制竞争协议的分类311

一、促进竞争的协议与损害竞争的协议311

二、水平协议与垂直协议314

三、主导限制协议与附属限制协议318

第三节 限制竞争协议类型的立法321

一、限制竞争协议类型的立法体例321

二、禁止规定适用范围的立法体例322

第四节 反限制竞争协议典型立法例举323

一、美国谢尔曼法第1条323

二、罗马条约第85条328

三、澳大利亚法有关限制竞争的合同、安排或者谅解的规定341

四、英国竞争法的规定349

五、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的规定356

六、匈牙利竞争法的禁止规定358

第五节 限制竞争协议的形式359

一、限制竞争协议的形式概述359

二、限制竞争的协议和合同361

三、协同行为371

四、贸易协会或者行业协会的决议378

第六节 自身违法规则与合理分析规则382

一、自身违法规则与合理分析规则概述382

二、自身违法规则与合理分析规则的利弊分析384

三、自身违法规则与合理分析规则的关系387

四、自身违法规则的由来及适用范围388

五、合理分析规则的适用389

六、评估限制竞争协议的一般原理与分析框架393

第九章 水平限制协议401

引言:同业者的“聚会”更令人生疑401

第一节 水平协议类型概述402

第二节 固定价格404

一、固定价格概述404

二、固定价格的立法概况407

三、美国对固定价格的禁止规定408

四、欧盟竞争法中的固定价格协议424

五、澳大利亚贸易行为法对价格协议的规定428

第三节 划分市场行为430

一、划分市场行为的概念430

二、美国反托拉斯法上的划分市场行为430

第四节 联合抵制435

一、联合抵制的概念435

二、促进竞争与反竞争的联合抵制的识别436

三、美国反托拉斯法对联合抵制的态度437

第五节 联营446

一、联营的概念446

二、反垄断法对联营的态度446

第六节 其他水平限制竞争协议448

一、出口卡特尔448

二、贸易协会448

三、确定标准的协议449

四、限制广告的协议449

第十章 垂直限制协议451

引言:非竞争对手之间的游戏451

第一节 垂直限制协议概述451

一、垂直限制协议的概念451

二、垂直限制协议的类型452

三、垂直限制协议的利弊分析453

四、垂直限制协议的竞争政策分析455

第二节 垂直限制协议的立法和执法概况455

一、对垂直限制协议的立法和执法态度概述455

二、欧盟对垂直限制协议的立法和执法456

三、美国对垂直限制协议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458

四、其他国家对垂直限制协议的立法和执法463

第三节 维持转售价格466

一、维持转售价格的概念466

二、反垄断法对维持转售价格的态度466

第四节 独家交易协议472

一、独家交易协议的概念472

二、独家交易协议的立法比较473

第五节 选择性交易制度476

一、选择性交易制度的概念476

二、选择性交易制度的立法比较477

第六节 特许协议479

一、特许协议的概念479

二、特许协议的立法比较480

第七节 搭售483

一、搭售的概念483

二、搭售立法比较484

第十一章 独占控制制度489

引言:市场势力是市场主体左右市场价格等的能力489

第一节 独占概述492

一、独占的概念492

二、集体独占496

三、独占的原因、利弊以及反垄断法的控制497

第二节 禁止滥用独占地位的立法概况500

一、禁止滥用独占地位立法的基本要素501

二、罗马条约第86条的禁止规定502

三、美国反托拉斯法上的独占化503

四、德国反限制竞争法上的独占控制505

五、日本反垄断法中的垄断状态507

六、澳大利亚的独占控制制度508

七、匈牙利滥用支配地位的禁止制度514

八、我国台湾公平交易法的独占控制制度515

第三节 独占政策的方法: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516

一、结构主义516

二、行为主义517

三、动态分析与对独占行为的规制518

四、独占与市场进入障碍518

第四节 市场力量与独占地位520

一、市场力量与独占地位概述520

二、市场力量或者独占地位的认定526

第十二章 滥用支配地位行为535

引言:任何具有权力的企业都倾向于滥用权力535

第一节 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概念537

一、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概念和特点537

二、界定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主客观两种模式538

第二节 禁止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立法概况541

一、概括式与例举式的立法体例541

二、滥用行为的例举式立法542

第三节 管制滥用行为的行为方法和结构方法545

一、行为方法:欧盟竞争法545

二、结构方法:美国谢尔曼法第2条禁止的独占化546

第四节 剥削性滥用行为和反竞争滥用行为551

一、滥用行为的两种基本分类551

二、欧盟竞争法上的剥削性滥用行为和反竞争滥用行为553

第五节 不公平定价、超高定价与掠夺性定价560

一、超高定价561

二、欧盟的不公平定价行为562

三、美国的掠夺性定价566

四、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570

五、对掠夺性定价的总结571

第六节 拒绝交易行为573

一、拒绝交易概述573

二、美国反托拉斯法中的拒绝交易574

三、欧盟竞争法中的拒绝供应579

四、澳大利亚贸易行为法中的拒绝交易580

第七节 歧视待遇行为580

一、歧视待遇行为的概念580

二、价格歧视581

第八节 其他滥用支配地位行为583

一、施加影响行为583

二、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行为584

三、拒绝获得技术585

第九节 管制独占行为的方式585

一、概述585

二、管制方法的立法586

第十三章 合并控制588

引言: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并案遭抵制说明了什么588

第一节 合并的概念592

一、反垄断法上的合并的概念592

二、合并界定与合并控制范围的典型立法594

第二节 合并控制立法举例597

一、美国控制合并的立法597

二、欧盟控制合并的立法600

三、澳大利亚合并控制立法605

第三节 合并的类型605

一、合并的分类依据概述605

二、水平合并606

三、垂直合并606

四、混合合并607

第四节 合并控制的原因和意义608

一、合并控制的一般原因和意义608

二、水平合并对竞争的损害分析610

三、垂直合并是否具有反竞争性611

四、混合合并是否需要监管612

第五节 合并控制政策的方法612

一、结构政策与行为政策612

二、限制干预主义和积极干预主义613

三、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与支配标准614

第六节 合并控制的分析方法和步骤615

一、概述615

二、市场界定616

三、认定介入相关市场的企业及其市场份额617

四、认定合并产生的潜在的不利后果617

五、进入障碍618

六、效率抗辩619

七、合并控制分析方法举例619

第七节 合并申报和核准制度623

一、欧盟合并的申报和核准制度623

二、美国的合并申报和核准制度627

三、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合并申报和核准制度630

第八节 反竞争的合并的救济方法635

一、反竞争的合并的救济方法概述635

二、反竞争的合并的救济方法立法比较636

第十四章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的关系639

导言: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之权639

第一节 概述639

第二节 反垄断法禁止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立法举例641

一、美国禁止滥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概况641

二、欧盟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享有与使用的区分645

三、其他国家的有关规定648

第三节 禁止滥用知识产权的反竞争行为的国际规范650

一、概述650

二、对付许可协议中的反竞争行为的国际立法尝试651

三、联合国贸发会议技术转让行为法典草案651

四、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许可中的反竞争行为的控制652

第四节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反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定与立法建议655

一、我国禁止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现行规定655

二、反垄断法应当如何禁止知识产权滥用行为656

第十五章 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658

导言:反垄断法的“网开一面”658

第一节 反垄断法豁免制度概述658

一、豁免的概念和意义658

二、豁免的立法概况659

第二节 部门豁免与行为豁免660

一、部门豁免660

二、行为豁免661

三、我国豁免制度的选择661

第三节 类型豁免与个案豁免661

一、欧盟限制竞争协议豁免概述662

二、类型豁免664

三、个案豁免666

四、对申请豁免的协议的评价670

五、英国反竞争协议的豁免制度671

六、荷兰竞争法中的限制竞争协议豁免制度675

七、比例时竞争法中的限制竞争协议豁免制度678

第四节 法定类型豁免制度678

一、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的法定类型豁免制度679

二、日本反垄断法的法定类型豁免制度682

第五节 限制竞争协议的豁免登记684

一、欧盟限制竞争协议的登记制度684

二、德国的卡特尔申请登记与豁免申请686

第十六章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689

引言:反垄断之手可以伸到国外吗?689

第一节 反垄断法效力范围的概述690

一、反垄断法效力范围的概念690

二、反垄断法的地域效力690

三、法律的对人效力691

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立法比较693

一、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立法概述693

二、美国的域外管辖695

三、欧盟竞争法的规定701

四、其他国家的规定704

第三节 我国反垄断法应当规定域外效力705

一、根据后果原则规定域外效力705

二、反垄断法规定域外效力的必要性705

第十七章 反垄断执法机关707

引言:徒法不足以自行707

第一节 反垄断执法机关概述707

一、反垄断执法机关的法定性707

二、反垄断执法机关的独立性708

三、反垄断执法机关的专业性709

四、执法手段的强力性711

第二节 反垄断执法体制712

一、概述712

二、美国反托拉斯执法体制712

三、德国反垄断执法机关722

四、意大利竞争局的结构和地位723

五、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726

六、法国竞争执法机关728

七、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729

八、东欧及俄罗斯转轨国家的反垄断执法机关730

九、欧盟竞争执法机关731

第三节 反垄断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力和执法程序732

一、概述732

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调查权733

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处理权736

四、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司的执法权力739

五、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反托拉斯司的执法程序741

六、德国联邦卡特尔局的执法权力746

七、英国竞争执法当局的执法权力746

八、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执法权力748

九、意大利竞争局的执法权力749

十、东欧及俄罗斯转轨国家反垄断执法机关的权力751

十一、欧盟委员会的竞争执法权力753

第十八章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755

引言:从“买如意卡不如意”谈起755

第一节 公用企业756

一、公用企业的概念和特征756

二、我国典型公用企业的现状762

三、公用企业必须是具有法律人格的经营者763

第二节 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769

一、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定义769

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构成要件分析771

三、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具体类型775

第三节 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782

一、“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的具体类型782

二、禁止强制交易行为的立法精神782

三、如何理解“限定”的含义785

四、以无异议即视为同意的订约方式实施强制交易行为789

五、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的具体情况794

六、邮电局限定用户接受其指定的金融服务的行为794

第四节 目的要件和结果要件796

一、一起案例引起的思考796

二、强制交易行为的目的要件与结果要件803

三、行为要件与结果要件之间的关系805

第五节 质次价高商品、违法所得与滥收费用808

一、三者的法律规定与行政解释808

二、质次价高商品811

三、滥收费用812

四、违法所得813

第六节 查处公用企业等限制竞争行为的特殊问题815

一、依照部门规章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的定性和查处815

二、邮政企业强制他人接受其邮政储蓄服务的主管问题817

三、公用企业等限制竞争行为行政处罚的裁量情节819

第七节 管制行业垄断与反垄断立法821

一、引进竞争机制与打破行业垄断821

二、反垄断法如何调整行业垄断822

第十九章 行政垄断行为823

导言:滥用行政权力的垄断823

第一节 行政垄断行为概述824

一、行政垄断行为的概念和特征824

二、禁止行政垄断行为的立法过程826

第二节 行政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其危害829

一、行政垄断行为的典型形式829

二、行政垄断的成因831

三、行政垄断行为的危害性832

第三节 行政垄断行为的行政处理与司法处理834

一、行政垄断行为的行政处理834

二、法院是否有权审理行政垄断案件836

第四节 行政垄断行为应当纳入反垄断法规范844

一、完善行政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844

二、行政垄断行为应当纳入到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844

第二十章 现行法律规定的其他垄断行为848

引言:从一起教学楼工程串通投标案谈起848

第一节 限制竞争协议849

一、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草案到地方性法规的规定849

二、地方性法规的规定850

三、操纵市场价格行为854

四、串通招标投标行为858

第二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865

一、搭售以及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行为865

二、低价倾销行为867

三、价格歧视行为875

后记8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