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系统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系统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890717.jpg)
- 蔡晓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555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生态系生态学(学科: 研究生) 生态系生态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系统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特点3
第二节 生态系统概念的拓展6
第三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新阶段12
第四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4
第二章 生态系统的结构、原理及重要特征20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与作用20
第二节 生态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22
第三节 层级系统理论27
第四节 生态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30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建模及评述32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35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39
第一节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基本原则39
第二节 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涵41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52
第四节 生态系统服务估价的重要意义54
第四章 全球变化56
第一节 全球变化概念及其模式56
第二节 全球变化的内涵57
第三节 全球变化的不同假说63
第四节 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65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68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68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作用69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74
第四节 关键种77
第五节 冗余种81
第六节 铆钉假说和冗余假说84
第七节 生物多样性现状、受威胁及其形成原因86
第八节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趋势90
第六章 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hypothesis93
第一节 Gaia假说的形成和发展93
第二节 Gaia假说主要论点94
第三节 Gaia假说不再是臆想97
第二篇 生态系统功能105
第七章 生态系统的物种流动105
第一节 物种流的含义105
第二节 生物入侵生态学106
第三节 物种流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09
第四节 植物的种子流111
第五节 动物的迁移114
第六节 环境异质性是物种流动的生态因素121
第八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23
第一节 生态系统是个热力学系统123
第二节 能量流动的途径和速率125
第三节 食物链长度假说126
第四节 食物网结构理论131
第五节 食物网的控制机理135
第六节 能量动力学分析138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43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143
第二节 水循环是物质循环的核心145
第三节 氮、磷、硫循环146
第四节 有毒物质的迁移和转化150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循环153
第六节 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156
第七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收支161
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163
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163
第二节 信息的度量165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特点168
第四节 生态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环节169
第五节 信息化的生态系统171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处理系统182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流194
第一节 价值流概述194
第二节 衡量价值的新概念197
第三节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价值流199
第四节 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的价值流201
第十二章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204
第一节 初级生产204
第二节 初级生产者的不同光合途径207
第三节 全球初级生产量计算模式及其全球分布210
第四节 次级生产214
第五节 生物生产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17
第十三章 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分解作用223
第一节 资源分解作用及其意义223
第二节 生物分解者及其作用224
第三节 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228
第四节 难降解资源的分解234
第三篇 自然生态系统241
引论241
第十四章 森林生态系统242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242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特点和生产力244
第三节 森林生态系统工作的新进展250
第四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252
第十五章 草原生态系统255
第一节 草原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255
第二节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57
第三节 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259
第十六章 荒漠和苔原生态系统262
第一节 荒漠生态系统的分布、基本特征262
第二节 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63
第三节 荒漠化是对人类的严峻挑战265
第四节 荒漠化防治266
第五节 苔原生态系统的分布、基本特点268
第六节 苔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71
第七节 苔原的保护与利用271
第十七章 湿地生态系统272
第一节 湿地分布、主要特点272
第二节 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274
第三节 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物质循环275
第四节 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益277
第五节 中国的湿地生态系统278
第六节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280
第十八章 水域生态系统284
第一节 淡水生态系统284
第二节 海洋生态系统288
第四篇 生态系统演化和管理295
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295
第一节 生态系统发育的特点295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演替297
第三节 生命的出现与生态系统的形成299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进化301
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304
第一节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304
第二节 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则、评估要点和指标305
第三节 生态系统健康的度量309
第四节 加强生态技术和工程管理,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310
第五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13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