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颈肩腰腿痛应用解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颈肩腰腿痛应用解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76721.jpg)
- 邵福元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2419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15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933页
- 主题词:颈肩痛(学科: 人体解剖学) 腰腿痛(学科: 人体解剖学) 颈肩痛 人体解剖学 腰腿痛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颈肩腰腿痛应用解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头部1
第一节 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1
一、境界与分区1
二、体表标志1
三、体表投影5
第二节 颅骨6
一、脑颅骨6
(一)额骨6
(二)顶骨8
(三)枕骨10
(四)蝶骨12
(五)颞骨15
(六)筛骨18
二、面颅骨19
(一)上颌骨19
(二)鼻骨22
(三)泪骨22
(四)颧骨22
(五)腭骨23
(六)犁骨25
(七)下鼻甲25
(八)下颌骨25
(九)舌骨27
三、颅的整体观28
(一)颅顶面观28
(二)颅后面观28
(三)颅内面观29
(四)颅底外面观31
(五)颅前面观32
(六)颅侧面观35
四、新生儿颅骨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36
第三节 颅骨的连结38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38
二、颅骨的滑膜关节(颞下颌关节)38
(一)颞下颌关节的结构38
(二)颞下颌关节的性质及运动43
第四节 头部软组织43
一、颅顶部的软组织43
(一)额顶枕区44
(二)颞区48
(三)颅顶部神经51
(四)颅顶部血管53
(五)颅顶部的淋巴引流58
二、面部的软组织58
(一)面部各层59
(二)血管69
(三)面部的淋巴结及淋巴引流77
(四)面部的神经支配79
第五节 颅腔内容物85
一、脑85
(一)脑干86
(二)小脑102
(三)间脑106
(四)端脑111
二、脑神经120
(一)嗅神经121
(二)视神经121
(三)动眼神经121
(四)滑车神经123
(五)三叉神经123
(六)展神经124
(七)面神经124
(八)前庭蜗神经126
(九)舌咽神经126
(十)迷走神经126
(十一)副神经129
(十二)舌下神经130
三、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132
(一)感觉传导通路132
(二)运动传导通路138
(三)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142
四、脑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44
(一)脑的被膜144
(二)脑的血管148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153
(四)脑屏障154
第六节 头部常用穴位断面解剖156
一、颅顶区156
二、颞区156
三、眶区157
四、口鼻区158
五、颧颊区160
六、额区164
第二章 颈部170
第一节 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170
一、境界与分区170
(一)境界170
(二)分区170
二、体表标志172
三、体表投影174
第二节 颈椎176
一、颈椎共同特点176
(一)椎体176
(二)椎弓178
(三)棘突178
(四)横突178
(五)关节突179
(六)椎间孔(管)180
(七)椎孔(管)181
二、不同颈椎的特点184
(一)第1颈椎184
(二)第2颈椎185
(三)第7颈椎186
三、颈椎的畸形变异186
(一)寰枕融合187
(二)齿突畸形187
(三)半椎体188
(四)颈椎先天性融合畸形189
(五)颈椎裂190
(六)颈椎椎弓不连191
(七)颈椎滑脱191
(八)颈肋191
第三节 颈椎的连结192
一、寰枕关节192
二、寰枢关节192
三、颈椎椎间关节196
四、钩椎关节197
五、颈椎的韧带198
六、颈椎椎间盘200
第四节 头颈部的运动204
第五节 颈部软组织205
一、皮肤205
二、筋膜205
(一)颈浅筋膜205
(二)颈深筋膜206
(三)颈后部筋膜208
(四)筋膜间隙208
三、颈部肌肉211
(一)颈前外侧部(固有颈部)肌肉211
(二)颈后部(项部)肌肉220
四、颈部动脉224
(一)颈总动脉及其分支224
(二)锁骨下动脉232
五、颈部静脉239
(一)颈外静脉240
(二)颈内静脉240
(三)椎静脉243
(四)颈深静脉243
(五)甲状腺下静脉243
六、颈部淋巴系统244
(一)颈部淋巴结244
(二)颈部淋巴管249
七、颈部神经249
(一)舌咽神经249
(二)迷走神经252
(三)副神经254
(四)舌下神经254
(五)颈神经的后支255
(六)颈神经的前支256
(七)颈部交感神经系统262
第六节 颈椎病的解剖基础271
第七节 颈部常用穴位断面解剖273
一、颈外侧区273
二、项区275
第三章 胸部282
第一节 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282
一、境界与分区282
(一)境界282
(二)分区282
二、体表标志283
三、胸部体表定位的标志线285
第二节 骨性胸廓287
一、胸椎287
(一)胸椎的一般形态287
(二)各部胸椎的形态290
(三)胸椎的畸形变异291
二、胸骨291
(一)胸骨的一般形态291
(二)胸骨的变异293
三、肋294
(一)肋骨294
(二)肋软骨297
(三)肋骨的变异298
四、胸廓299
第三节 胸壁骨的连结300
一、肋的连结300
(一)肋椎关节300
(二)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303
(三)肋骨与肋软骨的连结305
(四)肋软骨间关节305
(五)肋间韧带联合305
二、胸骨各部之间的连结306
(一)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结306
(二)胸骨体与剑突间的连结306
三、胸椎的连结306
第四节 胸廓的运动306
(一)平静呼吸306
(二)深呼吸307
第五节 胸部软组织307
一、皮肤307
二、筋膜309
(一)胸前区、胸外侧区的筋膜309
(二)胸背筋膜310
三、胸部肌肉310
(一)胸前区及胸外侧区肌肉310
(二)胸背部肌肉315
(三)膈318
四、胸部动脉319
(一)肋间前动脉319
(二)肋间后动脉320
五、胸部静脉321
(一)胸部浅静脉321
(二)胸部深静脉322
六、胸部神经325
(一)胸神经325
(二)自颈丛来的分支330
(三)自臂丛来的分支330
(四)胸部的交感干330
七、胸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333
(一)胸部的浅淋巴管333
(二)胸部的深淋巴管和淋巴结333
第六节 胸部常用穴位断面解剖335
一、胸前区335
二、胸背区335
第四章 腰骶(尾)部345
第一节 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345
一、境界与分区345
(一)境界345
(二)分区345
二、体表标志345
第二节 腰骶(尾)部骨骼347
一、腰椎347
(一)腰椎的一般形态347
(二)腰椎的畸形变异357
二、骶骨363
三、尾骨366
第三节 腰骶(尾)部连结367
一、韧带连结367
二、关节连结370
三、椎间盘377
四、腰段脊柱的运动386
第四节 腰骶(尾)部软组织387
一、皮肤387
二、浅筋膜387
三、深筋膜387
四、腰骶(尾)部肌肉389
五、腰骶(尾)部血管395
(一)肋下动脉、静脉396
(二)腰动脉、静脉396
(三)髂腰动脉、静脉399
(四)骶正中动脉、静脉399
(五)骶外侧动脉、静脉399
六、腰骶(尾)部神经399
(一)腰神经的后支400
(二)腰神经的前支403
(三)骶神经的后支407
(四)尾神经的后支408
(五)骶神经及尾神经的前支409
(六)腰部交感神经干409
(七)盆部交感神经干411
第五节 腰骶部解剖特点及腰痛412
第六节 脊柱曲度414
一、脊柱生理曲度的形成414
二、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的因素414
三、脊柱曲度的生理意义415
四、脊柱的曲度异常及其临床重要性416
(一)脊柱侧凸416
(二)腰椎曲度与慢性腰痛418
第七节 腰骶(尾)部常用穴位断面解剖418
第五章 腹前外侧壁423
第一节 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423
一、境界与分区423
(一)境界423
(二)分区423
二、体表标志423
三、体表投影424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的软组织425
一、皮肤426
二、浅筋膜427
三、腹深筋膜427
四、腹前外侧壁肌肉及其形成的结构428
(一)腹外斜肌428
(二)腹内斜肌430
(三)腹横肌432
(四)腹直肌433
(五)锥状肌433
(六)白线433
(七)弓状线434
(八)腹直肌鞘435
(九)腹股沟管436
五、腹膜外组织438
六、前腹膜壁层438
第三节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引流439
一、浅组439
(一)动脉439
(二)静脉440
(三)淋巴结和淋巴管441
(四)皮神经441
二、深组441
(一)动脉441
(二)静脉442
(三)淋巴结与淋巴管443
(四)深组神经443
第四节 腹部常用穴位断面解剖444
第六章 脊髓和脊神经根446
第一节 脊髓的外部形态446
第二节 脊髓内部结构的一般形式449
第三节 脊髓的核团与细胞柱451
一、后角(柱)451
二、中间带453
三、前角(柱)453
第四节 脊髓细胞构筑分层454
第五节 脊髓的传导束457
一、上行传导束458
二、下行传导束462
三、固有束466
第六节 脊髓的功能467
第七节 脊髓的被膜469
一、硬脊膜469
二、脊髓蛛网膜471
三、软脊膜471
第八节 脊神经根472
一、脊神经根的组成472
二、脊神经根的粗细和方向475
三、脊神经根行程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476
第九节 脊髓的血供477
一、脊髓的动脉477
二、脊髓的静脉481
第十节 脊髓的病变482
一、脊髓横断482
二、脊髓半横断482
三、前角综合征482
四、后索综合征482
五、肌萎缩性侧索硬化482
六、联合变性或后侧索硬化482
七、脊髓空洞症483
八、脊髓不同节段损害的特点483
第七章 上肢484
第一节 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484
一、境界与分区484
(一)境界484
(二)分区484
二、体表标志484
三、主要血管、神经干的体表投影489
第二节 上肢骨489
一、上肢带骨489
二、自由上肢骨495
第三节 上肢骨的连结508
一、肩关节508
(一)肩肱关节508
(二)胸锁关节521
(三)肩锁关节523
(四)喙锁关节524
(五)肩胛骨与胸壁间的连结524
二、肘关节528
三、桡骨与尺骨的连结537
四、手关节539
第四节 上肢的软组织554
一、上肢皮肤及浅筋膜554
二、上肢深筋膜559
(一)肩胛筋膜559
(二)三角肌筋膜559
(三)腋筋膜559
(四)臂筋膜559
(五)前臂筋膜561
(六)手筋膜563
三、上肢肌570
(一)上肢带肌570
(二)臂肌577
(三)前臂肌580
(四)手肌586
(五)上肢局部结构591
四、上肢血管593
(一)上肢动脉593
(二)上肢静脉607
五、上肢的淋巴结和淋巴管615
(一)上肢的淋巴结615
(二)上肢的淋巴管618
六、上肢神经619
(一)臂丛在锁骨上部发出至上肢的分支619
(二)臂丛在锁骨下部发出至上肢的分支619
(三)臂丛的上肢终末支621
第五节 上肢经脉、经筋的有关解剖642
一、上肢经脉、经筋的循行642
(一)手太阴642
(二)手厥阴642
(三)手少阴645
(四)手阳明645
(五)手少阳646
(六)手太阳647
二、上肢常用穴位断面解剖648
(一)肩部648
(二)腋区651
(三)上臂部651
(四)肘部652
(五)前臂部653
(六)腕部654
(七)手部655
第八章 下肢670
第一节 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670
一、境界与分区670
(一)境界670
(二)分区670
二、体表标志671
(一)骨性标志671
(二)肌性标志673
三、体表投影674
第二节 下肢骨674
一、下肢带骨674
二、自由下肢骨679
第三节 下肢骨的连结699
一、下肢带连结699
(一)骶髂关节699
(二)髋骨与脊柱的韧带联合701
(三)耻骨联合702
(四)髋骨的固有韧带703
(五)骨盆704
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707
(一)髋关节707
(二)膝关节716
(三)胫骨与腓骨的连结746
(四)足关节748
(五)足弓759
第四节 下肢软组织761
一、皮肤761
二、下肢筋膜763
(一)盆筋膜、髂筋膜和臀部筋膜763
(二)大腿筋膜765
(三)小腿筋膜768
(四)踝关节周围的深筋膜770
(五)足部深筋膜773
三、下肢肌肉774
(一)髋肌775
(二)大腿肌781
(三)小腿肌787
(四)足肌792
(五)下肢的局部结构795
四、下肢血管801
(一)下肢动脉801
(二)下肢静脉813
五、下肢的淋巴结和淋巴管818
(一)下肢的淋巴结819
(二)下肢的淋巴管820
六、下肢神经821
(一)腰丛821
(二)骶丛827
第五节 下肢经脉、经筋的有关解剖845
一、下肢经脉、经筋的循行845
(一)足大阴850
(二)足厥阴851
(三)足少阴852
(四)足阳明854
(五)足少阳856
(六)足太阳857
二、下肢常用穴位断面解剖860
(一)臀区860
(二)腹股沟区862
(三)股区862
(四)膝、腘区866
(五)小腿区867
(六)踝区871
(七)足区875
参考文献880
英汉索引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