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瓷与越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瓷与越窑](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873394.jpg)
- 林士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2636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瓷与越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序一 叶文程1
上编2
第一章 浙东的汉代窑址2
一 宁波的瓷窑遗存2
1.瓷窑遗址的内涵2
序二 汪济英4
(1)鸡步山类型窑址4
(2)谷童岙类型窑址5
序三 周时奋6
(3)玉缸山类型窑址6
(3)玉缸山类型窑址7
(1)制作工艺与原料7
3.探讨的几个问题7
(1)鸡步山类型窑址7
(2)谷童岙类型窑址7
2.年代与器物演变7
(2)釉料的科学运用8
(3)窑具改进与创新8
(4)瓷器的装饰艺术8
二 上虞的瓷窑遗存9
1.瓷窑遗存的内涵9
(1)瓷窑遗址的分布9
(2)瓷窑遗址的分期10
2.年代与器物演变10
3.窑炉的考古发掘11
(1)古代龙窑的清理12
(2)古代龙窑的结构13
(3)龙窑的烧成技术14
(4)浙东龙窑的构造14
4.汉窑发现的影响15
第二章 发达的浙东青瓷24
一 青瓷的出土概况24
二 早期青瓷的分期33
1.创始期--东汉晚期33
2.发展期--东吴时期34
3.繁荣期--西晋时期36
5.低落期--南朝时期38
4.停滞期--东晋时期38
三 几个问题的结论39
1.专用冥器的组合39
2.典型器物的演变40
3.各时代流行纹饰40
四 动物形象的运用40
1.形象类动物塑造41
2.拟形类动物塑造41
3.装饰类动物塑造42
第三章 青瓷中的黑釉瓷61
一 历史悠久的黑瓷61
二 典型器物与年代62
三 黑瓷的技术指标63
四 黑釉应用与传播64
第四章 青瓷人物堆塑罐67
一 人物堆塑罐由来67
二 堆塑罐出土情况68
三 罐的特征与年代71
四 罐的纪年与演变72
五 与罐共存的青瓷74
六 人物堆塑罐属性75
第五章 浙东青瓷的产地86
一 绍兴的制瓷遗迹86
1.典型瓷窑址剖析86
2.出土的典型器物88
1.重点瓷窑址剖析90
二 上虞的瓷窑遗迹90
2.瓷器性能与窑炉92
第六章 南朝时浙东瓷业107
一 宁波云湖窑试掘107
二 上林湖鳖裙山窑109
三 萧山戴村上董窑111
第七章 浙东早期的窑具120
一 窑具的出土情况120
二 各时代典型窑具120
1.东汉时期120
2.吴晋时期123
3.南朝时期123
1.垫具窑具的演变124
四 窑具演变与改进124
三 窑具上书的铭文124
2.泥珠与间隔窑具125
五 制品的装烧工艺125
下编132
第一章 慈溪上林湖瓷都132
一 上林湖窑区132
1.上林湖瓷窑分布132
2.典型窑址的器物137
3.优秀的青瓷作品137
4.上林湖窑胎与釉140
5.上林湖龙窑窑炉146
6.重新确立的观点150
1.地理位置与窑址152
二 杜白湖窑区152
2.遗物堆积与遗迹153
3.烧造器物与窑具153
4.窑址烧造的年代156
5.杜湖窑区的兴衰158
6.匣钵出现的年代158
7.与上林湖的关系158
三 银锭湖窑区158
1.瓷窑遗存的剖析159
2.九龙寺类型器物161
3.“官窑型”之器物163
一 绍兴地域的瓷窑192
第二章 绍兴地区的越窑192
1.绍兴上灶官山窑194
二 重点窑址的介绍194
2.上虞窑寺前窑址195
第三章 明州乐钱湖窑场202
一 位置与窑址分布202
二 窑址产品与时代203
三 窑址的烧造年代205
四 瓷业发达的原因205
五 制品选料与造型206
六 制品釉色与装饰206
七 与上林湖窑关系207
一 越地贡窑的设置219
第四章 “贡窑”与秘色瓷219
二 越地贡窑的性质220
三 越地贡窑的器物220
四 秘色瓷器的产地221
五 秘色瓷制作工艺224
六 秘色瓷器的分期224
七 秘色瓷器的研究225
1.制品的产地讨论226
2.秘色瓷器的概念226
3.秘字含义的探索226
4.秘色瓷窑场性质226
6.关于秘色瓷分期227
5.秘色瓷烧造上限227
7.关于八棱净水瓶228
8.五代越窑的地位228
9.秘色瓷质量等级228
第五章 越窑青瓷铭文器229
一 唐代越窑铭文器229
1.铭文器类与分类229
2.各类铭文之探索230
二 吴越时期铭文器231
1.铭文器类与分类231
2.各类铭文之探索231
2.各类铭文之探索233
四 瓷业体系的划分233
1.铭文器类与分类233
三 北宋时期铭文器233
第六章 茶具与医药用具238
一 茶文化历史悠久238
二 越窑生产的茶具238
三 茶文化影响深远240
四 越窑与医药用具242
第七章 越窑的装饰艺术245
一 装饰艺术的分期245
1.唐装饰工艺分期245
2.五代时期的装饰247
3.北宋时期的装饰248
二 典型器物的纹样251
三 越窑与金银制品252
一 窑具的出土情况269
第八章 越窑的装烧工艺269
二 各时代典型窑具271
三 刻写铭文的窑具274
四 窑具的综合研究276
1.窑底垫具的演变276
2.泥珠与间隔窑具276
3.匣钵出现与使用277
第九章 越窑技艺的传播284
一 对国内瓷业影响284
1.婺州龙泉与越窑284
3.越窑与耀州青瓷285
2.越窑与江西瓷业285
4.越窑与临汝窑业286
5.越窑与绩溪青瓷286
6.越窑与福建青瓷287
7.越窑装饰与定窑287
8.黑釉对各窑影响287
二 对世界瓷业影响287
1.埃及与波斯地区288
2.越窑在朝鲜半岛288
3.越窑在日本列岛296
4.技术交流的思考297
一 陶瓷之路始发港300
第十章 越瓷的贸易市场300
二 陶瓷出土与分期301
1.中唐贞元朝一期301
2.中唐元和朝二期301
3.晚唐大中朝三期303
4.开运至雍熙朝期304
5.嘉定至咸淳朝期305
6.至大至至治朝期306
三 越瓷国内外市场307
1.国内市场的拓展307
2.国际市场的拓展309
四 陶瓷之路的航线312
1.地理环境与资源326
第十一章 越窑兴盛与衰落326
一 兴盛的历史原因326
2.产品精致与外销327
3.陶成先得贡吾君327
二 衰落的历史原因328
1.北宋官窑的创建329
2.贡窑的重新确立329
3.越瓷自身的缺陷330
第十二章 越窑器物的鉴定332
一 越瓷鉴定的要领332
二 越窑仿品的特征336
[附]作者有关陶瓷方面的发掘报告、简报和论文目录338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