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策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策研究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2869781.jpg)
- 张泽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39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33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1710页
- 主题词:方针政策(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方针政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策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20世纪中国政策回顾与社会发展历程3
第一编 改革开放政策与民主政治发展历程3
邓小平政策思想的基本观点3
改革开放20年综述7
我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回顾12
我国改革历程的回顾17
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演讲与展望21
我国近20年的政治发展历程31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42
新一轮机构改革综述44
我国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工作回顾50
地方行政管理理论与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综述51
从行政管理改革进程谈社会事务管理改革55
行政监察工作十年回顾58
第二编 农村改革与农业政策62
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南62
首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66
政府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70
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71
关于农业产业化—些重大问题讨论77
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81
改革开放20年来棉花和棉纺工业发展的回顾84
第三编 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92
我国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92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95
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103
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折变化及作用107
我国税制改革回顾111
中国人民银行五十周年历程116
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历程与展望122
我国货币市场改革与发展127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回顾140
对当前通货紧缩的若干认识146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152
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157
国债依存度过高的风险和对策162
我国外贸理论的回顾165
我国产业现状与产业政策展望170
我国工业发展回顾175
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179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回顾182
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194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纺织工业197
我国质量管理的回顾与展望199
第四编 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202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回顾202
我国工资分配政策回顾205
住房制度改革的回顾207
住房分配货币化理论探讨213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回顾216
我国保险业发展回顾与展望222
第五编 国家资源管理政策226
我国的资源国策226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回顾229
我国土地法治回顾240
第六编 社会公用事业政策244
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244
二十年科技发展的回顾250
我国教育体制发展历程回顾252
我国出版业的现状与走向256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综述264
我国电信业回顾与发展现状268
改革开放20年邮政发展成就回顾276
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演变的回顾与展望279
第七编 对外事务与民族宗教政策286
我国外交战略及展望286
我国国际战略的演变及跨世纪目标290
我国国防战略的四次重大调整296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回顾与展望300
我国五十年军事外交的回顾305
对中美关系框架的政策分析308
我国民族工作回顾与展望315
我国民族政策发展历程318
我国宗教工作回顾329
我国政府宗教工作机构的历史沿革332
第二部分 中国现行政策337
第一编 国家机构改革政策337
第一章 国务院机构改革337
第二章 人事制度改革352
第三章 党风廉政建设372
第四章 法制建设381
第二编 农业政策390
第一章 农村和农民390
第二章 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414
第三章 扶贫政策424
第三编 经济政策432
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432
第二章 非公有制经济451
第三章 经济贸易489
第四章 消费者权益及税务、工商行政管理506
第五章 技术监督、统计和审计546
第六章 金融体制557
第七章 宏观经济管理582
第四编 社会保障政策597
第一章 职工医疗保险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597
第二章 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社会劳动保障605
第三章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636
第四章 社会福利652
第五编 国家资源管理政策668
第一章 能源668
第二章 信息产业678
第三章 土地、矿产、海洋和水利管理703
第四章 国家文物及旅游景区管理717
第六编 社会公用事业政策734
第一章 环境保护734
第二章 交通运输管理766
第三章 科教兴国791
第四章 计划生育及妇女儿童权益844
第五章 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884
第六章 邮政926
第七章 反走私和禁毒932
第七编 对外事务及民族宗教政策933
第一章 民族宗教事务933
第二章 港澳台问题936
第三章 外交国防军事问题958
第三部分 21世纪中国政策走向与发展规划991
第一编 体制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政策走向991
新世纪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99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998
我国法制改革和法治化过程1001
行政改革与体制创新1010
政府机构改革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1014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走向1018
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政策走向1022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走向1024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028
第二编 农业与农村政策走向1037
新世纪的农业概念1037
21世纪初的我国农业展望104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1050
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策略1054
乡镇企业进入新世纪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措施1056
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1058
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方针的几个问题1061
21世纪初叶我国反贫困战略构想1066
第三编 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走向1073
21世纪初我国经济前景1073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1077
面向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1080
21世纪我国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1083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87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纲领性文件1097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里程碑1101
跨世纪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1106
国企改革思路1117
国企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思路1121
非公有制经济展望1123
我国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政策1124
关于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政策1127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1132
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构想1134
关于促进轻工中小企业、集体企业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136
论知识经济1140
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思路1146
我国消费体制改革的关键1150
利用税收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政策1151
扩大最终消费的政策选择1155
产业政策近期工作要点1157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116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点1164
全国计划会议要点1165
不同行业的战略调整特点1166
全国经贸工作会议要点116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行产业化的决定1168
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政策建议1174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远非完善1179
税收优惠政策将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1184
企业监管新动向1186
我国政府税费改革设想1187
交通行业费改税的十大好处、十大困难、十大对策1197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税收政策取向1200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企业改组改制涉税问题1205
国家经贸委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1208
构筑面向新世纪的中央银行管理体制1211
改善金融服务 完善再贴现管理1213
知识经济与21世纪金融发展趋势及对策1214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及监管对策1218
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政策措施1221
对21世纪我国航运业发展的若干建议1225
制定我国国际航运政策原则浅探1229
面向21世纪的港口发展趋势1233
长江经济带跨世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战略1238
机械工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纲要1243
关于机械工业「十五」“规划”和战略性结构调整说明的报告(摘要)1246
机械工业“十五”发展思路设想1248
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全面担负起装备国民经济的历史重任1249
机械工业的新机遇1253
展望21世纪的我国纺织工业1253
积极推进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1257
我国电力市场起步模式的选择1260
积极推进“十五”核电新发展1263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1266
农电体制改革的方向1270
国家电力公司发展战略构想1276
省级电力公司机构改革设想1278
省级电力公司职能机构设置原则探讨1280
中核建设集团公司跨世纪改革发展思路1282
21世纪我国石化工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战略1285
住宅产业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1291
加大激活房地产三级市场的政策力度1295
推进我国食品工业迈向21世纪1296
2000年内外贸对策1300
轿车产品结构升级与发展政策1301
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思考1304
21世纪质量管理特征1305
国家开发的新产品导向1309
《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1313
第四编 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走向1318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走向1318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132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324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创新展望1326
我国就业政策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思路1329
发展中大国就业思路的选择1333
我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1335
“十五”期间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1342
再就业工作的战略与策略问题1348
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对策1354
劳动预备制度是我国就业制度的重要政策1357
21世纪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本1359
社会保险改革是一场攻坚战1364
新型养老体系的问题与研究1367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1371
建立社会化养老保险体系问题1377
养老保险改革目标模式1378
五至十年内的我国住房政策1384
跨世纪的我国住房发展1386
我国房改的根本出路1390
住宅建设产业化科技化方向1395
制定新人口迁移政策1396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思考1397
我国可持续发展十大目标1402
第五编 国家资源管理与社会公用事业政策走向1402
土地资产配置政策1405
21世纪前期我国能源战略1408
21世纪我国生育政策研究1416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1424
我国城市化发展走向1430
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1432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1436
我国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438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1442
信息技术在当前及21世纪的战略地位1446
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政策初探1451
新形势下邮政企业发展战略1459
邮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1462
21世纪我国教育三大战略决策1464
教育将成为最大的新兴产业1468
知识经济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1470
构筑面向新世纪的新型科技体制1477
世纪之交的我国文化发展战略1480
我国文化现代化的选择与走向1484
21世纪我国出版业战略展望1486
21世纪初我国出版业发展思考1490
关于出版产业化若干问题之探讨1495
我国图书市场的特点与出版社跨世纪的市场策略1498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1504
第六编 对外事务与民族宗教政策走向1507
关于新时期的宗教工作1507
世纪之交宗教工作的思考1510
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努力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1515
我国综合国力与未来1519
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分析与思考1524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530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1547
21世纪中美关系的选择1555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跨世纪发展1562
第四部分 “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发展对策1569
第一编 “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影响与发展对策1569
第一章 “入世”后的利与弊1569
第二章 “入世”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与发展对策1572
第三章 “入世”对我国其它产业的影响1585
第一章 我国农业参与世界合作第一阶段的对策建议1588
第二编 “入世”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对策1588
第二章 我国农业参与世界合作第二阶段的对策建议1591
第三编 “入世”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与发展对策1594
第四编 “入世”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策1599
第五编 “入世”后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对策1601
第一章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主要措施1601
第二章 对国家支持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605
第三章 “入世”对石油石化各行业的影响和发展对策1606
第六编 “入世”后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对策1613
第七编 “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策1618
第一章 我国建筑业竞争力分析1621
第八编 “入世”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与发展对策1621
第二章 “入世”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1623
第三章 “入世”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对策1624
第九编 “入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与发展对策1627
第一章 “入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1627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策1629
第十编 “入世”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与发展对策1632
第一章 “入世”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1632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1633
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 加速西部地区开发步伐1641
第五部分 “西部大开发”战略1641
第一编 党政领导论“西部大开发”1641
把握大局,不失时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1642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1644
王乐泉论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646
李嘉廷提出西部大开发要抓好五个重点1648
打好西部开发大战役1648
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1650
第二编 专家学者论“西部大开发”与政策选择1656
重大的战略抉择1656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1657
西部开发的政策选择1663
拓展中西部发展的政策空间1664
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新思路及政策选择1670
通过政策倾斜加快结构调整国家采取措施促进西部开发1676
实施区域分类调控政策1676
积极实施西部人才开发战略1679
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1679
机遇再临广东1681
中西部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1681
第三编 “西部大开发”投资项目1681
陕西引导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建设1682
在大开发中求大发展1683
还西部以绿色1683
“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集锦1684
新疆敲定投资重点1685
西部主要数字指标1686
西部部分开发项目1687
铁道部投资千亿开发西部1688
农产品加工在西部开发的重要性1689
西部待投资项目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