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写作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写作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866740.jpg)
- 吴伯威等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088·1433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写作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教学要点〕1
第一节 写作的重要意义1
(一)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记载手段1
(二)写作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手段3
(三)写作是一种智能的开发手段4
第二节 写作的基本原理5
(一)感知的积累5
(二)表达的设计8
(三)文章的制作11
第三节 写作的综合能力12
(一)写作能力的定义12
(二)写作能力的结构14
(三)写作能力的测试20
第四节 写作的实践要求29
(一)文风的形成29
(二)文面的规范34
(三)修改的方法38
〔例文与简析〕43
〔练习〕47
上编 智能训练54
第一章 捕捉与采集54
〔教学要点〕54
第一节 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54
(一)材料、素材、题材54
(二)观念来自丰富材料的概括55
(三)形象取于典型材料的提炼56
(五)构思谋篇出于材料的调遣和组织58
(四)知识获自精确材料的说明58
第二节 从社会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材料59
(一)观察生活60
(二)体验生活64
第三节 从文字资料中广泛地采集材料70
(一)资料摘抄71
(二)读书札记73
〔例文与简析〕75
〔练习〕79
第二章 理解与开掘81
〔教学要点〕81
第一节 主题是文章的思想支柱81
(一)主题、标题,命题81
(二)主题是文章的灵魂83
(三)主题是文章的统帅86
第二节 在全面理解反映对象的基础上提炼主题87
(一)记人必须理解人的性格88
(二)叙事必须理解事的意义90
(三)写景必须理解景的作用91
(四)状物必须理解物的特征92
(五)抒情必须理解情的缘由92
(六)说理必须理解理的关键94
第三节 在深入开掘事物意义的前提下深化主题95
(一)人物从思想性格方面开掘96
(二)事件从社会意义方面开掘97
(三)景物从情意作用方面开掘98
(四)情理从逻辑关系方面开掘99
〔例文与简析〕101
〔练习〕106
第三章 推导与想象108
〔教学要点〕108
第一节 思路是思维活动的轨迹108
(一)思路、思绪、思想108
(二)开拓思路的意义110
(三)形成思路的条件111
第二节 逻辑形式方面推导性思路的培养113
(一)总与分的推导115
(二)因与果的推导118
(三)正与反的推导119
(四)触类旁通的推导121
第三节 形象组合方面想象性思路的培养122
(一)联结想象123
(二)幻化想象125
(三)假设想象126
〔例文与简析〕127
〔练习〕132
第四章 组合与贯连134
〔教学要点〕134
第一节 结构是布局谋篇的总体设计134
(一)结构的重要意义134
(二)结构的主要形式135
(三)结构的基本原则136
第二节 遵循规律进行组合138
(一)以事件发展为序138
(二)以思想认识为序139
(三)艺术组合方式140
第三节 把握脉络进行贯连143
(一)理清文脉144
(二)作好缝连148
〔例文与简析〕150
〔练习〕154
第五章 语感与笔力157
〔教学要点〕157
第一节 语言是写作的表达工具157
(一)语言的功能158
(二)语言的修养161
第二节 培养准确敏锐的语感162
(一)储备语言材料163
(二)辨析语言特点167
(三)加强语言实践171
第三节 锻炼得心应手的笔力173
(一)叙述,生动活泼174
(二)描写,维妙维肖175
(三)解说,分毫不爽176
(四)议论,入木三分176
(五)抒情,淋漓尽致177
(六)语言,应变自如178
〔例文与简析〕179
〔练习〕183
中编 表达训练188
第六章 记人与叙事188
〔教学要点〕188
第一节 人物理解与事件开掘188
(一)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189
(二)怎样才能深刻地展示事件的社会意义191
(一)自叙与他叙194
第二节 叙述技法194
(二)仰叙与俯叙197
(三)概叙与细叙198
(四)连叙与截叙200
(五)明叙与隐叙202
(六)顺叙与倒叙203
(七)合叙与分叙204
第三节 叙述语言206
(一)动作感206
(二)连贯性208
〔例文与简析〕210
〔练习〕216
〔教学要点〕219
第七章 写景与状物219
第一节 景象作用与物态特征220
(一)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景”的辅助作用220
(二)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物”的形神特征227
第二节 描写技法231
(一)工笔描写与写意描写232
(二)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234
(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235
第三节 描写语言237
(一)形象化237
(二)深刻性239
〔例文与简析〕240
〔练习〕242
第一节 事理剖析与语义解释244
〔教学要点〕244
第八章 析理与释义244
(一)怎样科学地剖析事理245
(二)怎样全面地解释语义251
第二节 说明技法254
(一)归类说明与定义说明254
(二)诠释说明与注解说明257
(三)举例说明与引用说明258
(四)比喻说明与比较说明261
(五)叙述介绍与描写介绍263
(六)图表说明与文字说明266
(七)提问说明与谈话说明269
(八)拟人说明与故事说明269
(一)精确性273
第三节 说明语言273
(二)通俗化275
〔例文与简析〕276
〔练习〕279
第九章 论是与斥非281
〔教学要点〕281
第一节 论证过程与破斥步骤282
(一)论证过程282
(二)破斥步骤293
第二节 议论技法297
(一)直接法与间接法297
(二)并列法与递进法299
(三)对比法与引伸法300
(四)单向法与多向法302
(一)逻辑?303
第三节 议论语言303
(二)感染力307
〔例文与简析〕310
〔练习〕312
下编 篇章综合训练316
第十章 记叙文体与新闻写作316
〔教学要点〕316
第一节 记叙文体317
(一)记叙文体的基本特征317
(二)记叙文体的结构形式320
(三)记叙文体的谋篇技法323
第二节 新闻写作338
(一)消息338
(二)通讯348
(三)报告文学356
第三节 散文练习362
(一)散文的写作要求362
(二)散文的种类366
(三)散文的写作方法368
〔例文与简析〕371
〔练习〕377
第十一章 说明文体与教学写作378
〔教学要点〕378
第一节 说明文体379
(一)说明文体的基本特征379
(二)说明文体的结构形式382
(三)说明文体的谋篇技法386
(一)教材390
第二节 教学写作390
(二)讲稿392
(三)教案394
第三节 知识小品练习396
(一)知识小品的写作要求396
(二)知识小品的构思立意400
第四节 解说词403
(一)解说词的种类403
(二)解说词的特点与写作要求403
〔例文与简析〕409
〔练习〕412
第十二章 议论文体与理论写作413
〔教学要点〕413
(一)议论文体的基本特征414
第一节 议论文体414
(二)议论文体的结构形式416
(三)议论文体的谋篇技法421
第二节 理论写作423
(一)学术论文424
(二)短评434
第三节 演说词练习440
(一)演说词的写作要求441
(二)演说词的写作方法445
第四节 调查报告和总结449
(一)调查报告449
(二)总结454
(三)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区别458
〔例文与简析〕458
〔练习〕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