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塑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塑料](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849929.jpg)
- 金国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2749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4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6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塑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工程塑料分类1
二、工程塑料发展简史2
三、工程塑料主要性能特征3
第二节 国外发展现状4
第三节 国内发展概况9
二、工程塑料的合金化及复合化仍是开发高性能合成材料的重要途径11
一、应用创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将不断取得新进展11
第四节 世纪之交展望11
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3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聚酰胺16
第一节 概述16
一、发展概况16
二、现状19
一、单体——己内酰胺生产工艺21
第二节 尼龙6生产工艺21
二、尼龙6聚合29
三、当前技术水平42
四、发展动向42
第三节 尼龙66生产工艺43
一、中间体的合成43
二、尼龙66盐的制备59
三、尼龙66的制备工艺59
四、其他生产尼龙66的方法64
第四节 其他聚酰胺生产工艺65
一、尼龙101065
二、尼龙1173
三、尼龙1274
四、尼龙4680
五、尼龙610、612、121281
六、芳香族尼龙86
七、共聚尼龙91
第五节 结构与性能96
一、尼龙的化学结构97
二、主要品种的红外光谱图97
三、一般特性97
四、尼龙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00
第六节 尼龙的共混改性106
一、玻璃纤维增强改性106
二、填充改性技术109
三、阻燃改性技术109
四、增韧改性技术111
五、聚酰胺合金114
六、聚酰胺改性的发展趋势125
第七节 成型加工与应用125
一、聚酰胺的加工特性125
二、成型方法与设备126
三、成型工艺126
四、聚酰胺系列品种的成型工艺128
五、聚酰胺系列品种的应用131
一、市场消费及需求135
第八节 市场消费及需求135
二、发展趋势138
参考文献139
第三章 聚碳酸酯141
第一节 概述141
一、发展概况141
二、发展现状143
一、碳酸二苯酯146
第二节 主要原料146
二、双酚A149
三、光气151
四、一氧化碳152
第三节 聚碳酸酯的合成153
一、合成工艺路线概况153
二、传统酯交换法154
三、光气化法157
四、非光气酯交换法161
五、非光气界面缩聚法162
六、双酚A羰基化法162
七、开环聚合法163
八、固相缩聚法163
第四节 聚碳酸酯结构与性能164
一、聚碳酸酯的结构164
二、聚碳酸酯的性能167
三、聚碳酸酯的性能指标及主要牌号177
四、改性及新型聚碳酸酯183
第五节 加工和应用199
一、聚碳酸酯的加工特性199
二、聚碳酸酯的注塑200
三、聚碳酸酯的挤出205
四、聚碳酸酯吹塑成型工艺206
五、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板材208
六、聚碳酸酯工程塑料的应用209
七、新技术进展211
第六节 聚碳酸酯的市场及趋势212
一、市场需求及消费状况212
二、发展趋势216
参考文献218
第四章 聚甲醛220
第一节 概述220
第二节 工艺技术221
一、单体合成222
二、聚合及后处理229
三、技术经济分析234
四、当前技术水平237
五、发展动向238
第三节 结构与性能240
一、主要性能240
二、树脂的牌号241
三、树脂改性250
一、加工252
第四节 加工与应用252
二、应用259
第五节 市场消费及需求260
—、消费构成261
二、生产及消费情况261
参考文献262
第五章 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264
第—节 概述264
第二节 工艺技术266
一、单体2,6-二甲酚的合成266
二、2.6-二甲酚的聚合268
三、后处理278
四、当前技术水平及发展动向279
第三节 结构与性能279
一、树脂主要性能279
二、树脂的改性282
一、加工特性286
第四节 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的加工与应用286
二、成型加工工艺287
三、成型工艺条件289
四、应用领域290
第五节 市场消费及需求291
参考文献292
第一节 概述295
一、发展概况295
第六章 热塑性聚酯295
二、现状297
第二节 工艺技术303
一、主要原料303
二、聚合及混配308
三、技术经济分析320
四、当前技术水平323
五、发展动态324
第三节 结构与性能326
一、物理性能326
二、力学性能328
三、热性能332
四、电性能333
五、化学性能335
六、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335
七、突出的摩擦和磨耗特性337
八、极易阻燃的性能337
九、其他性能337
第四节 改性和新型热塑性聚酯339
一、新型热塑性聚酯339
二、PBT树脂的改性344
三、PET树脂的改性356
第五节 加工和应用368
一、热塑性聚酯的成型加工特性368
二、PBT的成型加工375
三、PBT的应用378
四、PET的成型加工380
五、PET的应用383
六、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的加工和应用384
七、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的加千和应用385
第六节 市场消费及需求387
一、市场消费及需求387
二、发展趋势391
参考文献393
第七章 特种工程塑料397
第一节 聚苯硫醚398
一、概况398
二、工艺技术398
三、性能400
四、结构改性与共混改性405
五、成型加工406
六、应用领域411
七、市场消费及需求411
一、概况414
二、聚砜的合成414
第二节 聚砜类树脂414
三、聚砜的结构与性能415
四、加工性能419
五、应用419
第三节 聚醚酮类420
一、概况420
二、聚醚酮的合成420
三、商品聚醚酮421
四、聚醚酮的性能422
五、聚醚酮的加工与应用425
第四节 聚酰亚胺425
一、概况425
二、聚酰亚胺工程塑料商品426
三、各种聚酰亚胺工程塑料的性能427
四、聚酰亚胺工程塑料的应用434
第五节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434
一、概况434
三、LCP商品及其性能435
二、LCP的合成435
四、LCP的应用438
第六节 氟塑料438
一、概况438
二、聚四氟乙烯443
三、聚三氟氯乙烯453
四、聚偏氟乙烯457
五、聚氟乙烯461
六、四氟乙烯和全氟丙烯共聚物463
七、可熔性聚四氟乙烯466
八、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468
九、氟树脂的发展前景470
参考文献471
第八章 工程塑料合金474
第一节 概述474
一、塑料合金基本概念474
二、塑料合金的重要性475
三、塑料合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476
第二节 工程塑料合金的生产方法479
一、塑料合金生产方法概述479
二、双螺杆混炼法生产工程塑料合金483
第三节 塑料合金制造中的增容技术及相容剂493
一、增容技术493
二、相容剂的类型、作用原理及应用概况494
第四节 工程塑料合金性能设计500
一、高抗冲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01
二、防静电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04
三、导电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08
四、耐热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09
五、阻燃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10
六、阻隔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11
七、滑动、耐磨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13
八、离子交换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16
九、低热应力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17
十、低双折射性工程塑料合金的设计518
一、聚酰胺与聚乙烯、聚丙烯的共混合金519
第五节 聚酰胺合金519
二、聚酰胺与ABS树脂的共混合金524
三、聚酰胺与弹性体的共混合金525
四、聚酰胺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共混合金527
五、聚酰胺与芳香族聚酯的共混合金528
六、聚酰胺与聚苯醚以及非晶聚酰胺与橡胶的共混合金529
七、聚酰胺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合金531
第六节 聚碳酸酯合金533
八、不同品种聚酰胺之间的共混合金533
一、聚碳酸酯与聚乙烯的共混合金534
二、聚碳酸酯与ABS树脂的共混合金535
三、聚碳酸酯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合金538
第七节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543
一、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混合金543
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乙烯共聚物的共混合金545
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弹性体的共混合金545
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其他共混合金546
第八节 聚苯醚合金548
一、聚苯醚与聚苯乙烯的共混合金548
二、聚苯醚与聚酰胺的共混合金549
三、聚苯醚的其他共混合金551
第九节 其他工程塑料合金552
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合金552
二、聚甲醛共混合金553
三、聚苯硫醚共混合金555
四、聚芳酯共混合金558
五、氟树脂共混合金559
第十节 塑料合金近期研究发展动态概述563
一、理论领域内的发展动态563
二、技术领域内的发展动态564
参考文献572
第九章 工程塑料助剂576
第一节 概述576
第二节 工程塑料助剂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576
一、阻燃剂579
第三节 主要的工程塑料助剂579
二、抗氧剂585
三、光稳定剂594
四、抗静电剂614
五、化学发泡剂617
六、润滑剂620
十、成核剂620
八、抗电弧剂和抗电弧径迹剂623
九、相容剂625
附录 UL安全标准的认定与发展动向630
一、UL公司的组织机构631
二、UL安全标志与标准体系632
三、UL标准认定及跟踪服务的有关规定及新进展632
四、UL标准的变更情况634
五、UL标准测试指标在不断提高636
参考文献636
七、偶联剂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