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地震台网观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地震台网观测技术
  • 王广福,周公威等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252·1491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地震台网观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技术1

引言1

第一章 数字化世界标准地震台网(DWWSSN)观测系统4

§1.1 背景4

§1.2 概述5

§1.3 记录频带的选择5

§1.4 DWWSS系统部件9

§1.5 数据库管理12

第二章 数字化世界标准地震台网(DWWSSN)的测试与标定13

§2.1 DWWSS系统的传递函数13

§2.2 DWWSS的标定38

§2.3 DWWSS的噪声特性56

§2.4 线性度与失真63

第三章 地震研究观测台(SRO)系统78

§3.1 背景78

§3.2 地震研究观测台数据系统79

§3.3 井下地震计系统80

§3.4 SRO记录设备84

§3.5 遥测工作方式86

§3.6 场地要求86

§3.7 系统的操作和维护87

§3.8 SRO系统性能的初步评价87

§3.9 结论91

§4.1 概述95

第四章 地震研究观测台(SRO)的测试和标定95

§4.2 SRO系统描述96

§4.3 SRO的测试程序97

§4.4 SRO系统模/数转换误差99

§4.5 稳态标定103

§4.6 SRO系统噪声测试110

§4.7 非线性失真115

§4.8 地震计的定向和极性118

§4.9 SRO系统传递函数119

第五章 地震研究观测台(SRO)使用的新型事件检测器132

§5.1 工作流程概述132

§5.2 运算细节133

§5.3 检测器调节方面的经验140

§5.4 运算的速度和规模148

§5.5 正在进行的工作149

§5.6 总结149

第六章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ZSTW)151

§6.1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ZSTW)观测系统152

§6.2 ZSTW传感器系统设计156

第七章 美国数字地震台网(NDSN)的发展计划169

§7.1 背景和目的169

§7.2 NDSN记录频带的选择172

§7.3 NDSN数据记录与传输185

§7.4 NDSN系统设想188

§7.5 NDSN数据管理190

第八章 目前用于数字地震台网的某些设备和部件193

§8.1 STS-1宽频带反馈式地震计系统193

§8.2 KS 36000地震计系统198

§8.3 HCD-75高容量匣式驱动器202

§8.4 PDR-2 CompuSeis数字事件记录器212

§8.5 ISBC 86/14和80/24单板机简介218

参考文献228

第二篇 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技术229

引言229

第九章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加州短周期遥测地震系统231

§9.1 系统的频率响应及其对于研究区域地震的适用性231

§9.2 系统频率响应的计算260

§9.3 系统标准配置的响应阵列和灵敏度系数282

第十章 美国南加州地震台网的地震检测与记录系统287

§10.1 南加州台网简介287

§10.2 计算机设备287

§10.3 CEDAR之前的老式常规处理288

§10.4 CEDAR系统的常规处理289

§10.5 信号到时的自动确定292

第十一章 日本地震台网简介303

§11.1 名古屋大学遥测台网303

§11.2 北海道大学遥测台网305

§11.3 东京大学数字地震台网306

§12.1 概述308

第十二章 中国北京电信传输地震台网308

§12.2 观测系统仪器配置310

§12.3地震数据的常规及自动化处理319

参考文献323

第三篇 地震观测系统动力学特性的识别和真实地面运动波形的复原325

引言325

第十三章 综述326

§13.1 地震观测系统的标定实验、动力学特性的识别和真实地面运动波形的复原326

§13.2 测震学反演问题的解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330

第十四章 地震观测系统动力学特性的识别344

§14.1 地震观测系统动力学特性的识别并以识别出的传递函数校正记录信号344

§14.2 地震观测系统的标定(一)——参数模型351

§14.3 地震观测系统的标定(二)——采用随机二进制信号的互谱标定362

第十五章 真实地面运动的复原——积分方法375

§15.1 用逐项积分法由地震图求得真实地面运动375

§15.2 由地震图确定“地面”运动的永久位移380

§15.3 脉冲的变号阶与“真实”地面位移的复原382

第十六章 真实地面运动的复原——数字反滤波方法390

§16.1 由地震记录复原真实地面运动390

§16.2 理论和实验反褶积394

§16.3 系统反演算子的近似399

§16.4 用反复迭代褶积进行反褶积402

§16.5 双边反褶积403

§16.6 用于复原地面运动的数字滤波技术407

§16.7 用振动台实验对不同复原方法做一比较411

参考文献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