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焦润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5336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梁启超(1873~1929)-法学-思想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族危机意识与近代变法的时代潮流7
一、近代民族危机意识的勃兴7
1.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意识的形成7
2.民族危机意识的加深及扩展9
二、“亡国史鉴”以警示国人12
1.剖析各国亡国的原因13
2.披露亡国之民的悲惨处境18
三、对近代国际关系及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20
1.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20
2.“变法”为图存之前提24
第二章 法律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形成26
一、法律思想的理论来源26
1.来源于从古代至近代的本土思想资源26
2.来源于老师康有为的相关思想29
3.来源于西方近代的政治法律思想35
二、宪政法律思想之初成37
1.早期法律思想的形成及特点37
2.早期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38
三、变革旧法的步骤及实现途径45
1.从“开民智”、“开绅智”再到“开官智”46
2.广泛采鉴西方法律制度49
第三章 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介绍与引进52
一、社会契约学说的介绍与引进52
1.霍布斯、斯宾诺莎社会契约学说的介绍与引进53
2.卢梭社会契约学说的介绍与引进57
二、三权分立学说的介绍与引进65
1.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65
2.三权分立学说的介绍与解读67
三、乐利主义伦理学说及其立法理论的介绍与引进75
1.对“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的立法原则及其学说的介绍75
2.对边沁相关学说的评价80
四、民族与国家理论的介绍与引进85
1.对伯伦知理国家理论的介绍与评价86
2.对伯伦知理和波伦哈克政体理论的介绍与评说89
3.对伯伦知理民族理论的介绍与评说95
第四章 本土法律资源的开发100
一、对中国法律起源问题的讨论100
1.对古代先哲法律起源说的剖析100
2.对“法”字及相关语源的诠释104
二、对先秦各派法律思想的解读107
1.儒家法律思想之解读109
2.法家法律思想之解读117
3.墨家法律思想之解读135
4.道家法律思想之解读140
三、关于中国传统政法观念及其思潮流向之阐扬143
1.传统民本与民权观念在上古之发达143
2.人治与礼治为中国悠远之观念147
3.关于法治主义未能成为主流文化传统之论述149
四、对中国传统成文法的梳理与讨论158
1.对历代成文法的梳理与讨论158
2.对中国传统成文法的研讨与评价170
第五章 中国特色宪政道路的设想179
一、关于国家及其形成问题的讨论179
1.对国家概念的界定179
2.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探讨180
二、关于近代国家与国民问题的讨论183
1.近代国家与国民观的形成183
2.“新民”的内涵185
3.“新民”的理论来源及其指向188
三、关于国体与政体问题的讨论190
1.国体与政体的概念界定190
2.判断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标准191
四、关于近代国家相关制度问题的讨论192
1.“厘订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193
2.国会必须经人民选举而产生194
3.改造政府为解决中国落后问题之关键195
4.自治与自由为宪政之基础196
5.国民应有相应的权利也应有相应的义务198
五、关于中国宜采君主立宪模式的讨论201
1.君主立宪制之优于君主专制的认识201
2.君主立宪亦优于共和立宪的论辩208
六、通过“开明专制”构筑走向君主立宪桥梁之设想210
1.“开明专制”的理论内容210
2.实行开明专制作为宪政制度过渡的理由214
3.梁启超开明专制论的评价218
第六章 西方宪政制度的介绍与选择222
一、联邦制的介绍与选择222
1.联邦制为国体的一种过渡形态222
2.选择联邦制应注意的问题223
二、共和制的介绍与选择224
1.介绍欧美历史上共和制的六种形式224
2.历史上共和制的利弊分析及选择225
三、各国国会制度的介绍与选择231
1.关于国会权力的界定231
2.二院制国会与一院制国会的考查233
3.对各国左院的考察与选择236
4.对各国右院的考察与选择241
5.关于中国国会的职权问题248
四、责任内阁制的介绍与移植253
1.对责任内阁的理解253
2.内阁的组成规则256
3.内阁的责任问题257
五、政党制度的介绍与移植264
1.近代政党的本质265
2.政党必备的几个条件266
3.中国政党政治的前途268
4.关于政党内阁的构想269
第七章 建设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创设274
一、法治国家所需之宪法精神274
1.国权与民权相调和的精神274
2.立法权与行政权相调和的精神278
3.中央权与地方权相调和的精神281
二、宪法创制的基本原则284
1.提出“主权在国”说284
2.“国民特会”为最高之权力机关284
三、责任内阁与政治家关系的理想设定286
1.政治家“必须以国家利害为前提”286
2.政治家“必须建立一有系统之政策”287
3.政治家必须理解现代宪政制度的精神实质288
结论290
1.关于梁启超法律思想的“变”与“不变”问题290
2.关于梁启超在法学上的贡献问题295
3.关于研究梁启超法律思想的当代价值问题300
参考文献302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