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闽东区福宁片四县市方言音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闽东区福宁片四县市方言音韵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234027.jpg)
- (日)秋谷裕幸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6148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闽语-音韵学-方言研究-福建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闽东区福宁片四县市方言音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前言1
1.1 闽语闽东区福宁片的调查研究1
1.2 本书的对象和目的2
1.3 四县市方言的研究文献2
1.3.1 综合类2
1.3.2 福鼎方言3
1.3.3 霞浦方言3
1.3.4 寿宁方言3
1.3.5 柘荣方言4
1.4 本书中所使用的本字和中古音切4
1.4.1 果摄4
1.4.2 假摄4
1.4.3 遇摄4
1.4.4 蟹摄4
1.4.5 止摄5
1.4.6 效摄5
1.4.7 流摄6
1.4.8 咸摄6
1.4.9 深摄6
1.4.10 山摄6
1.4.11 臻摄7
1.4.12 宕摄7
1.4.13 江摄7
1.4.14 梗摄7
1.4.15 通摄8
1.5 本书体例说明8
1.5.1 音标8
1.5.2 同音字汇8
1.5.3 字音对照9
1.5.4 中古音韵地位10
1.5.5 其他10
1.6 本书中方言材料来源及其归属10
1.7 中古音音序索引11
1.8 闽东区福宁片示意图19
2 福鼎市白琳方音20
2.1 概说20
2.2 声韵调21
2.2.1 声母21
2.2.2 韵母22
2.2.3 单字调22
2.2.4 二字组连读变调23
2.3 福鼎市境内闽东区方言的内部差异24
2.3.1 撮口呼韵母24
2.3.2 虞韵知章组、仙薛韵合口舌齿音和烛韵白读音24
2.3.3 元月韵开口24
2.3.4 药韵开口白读音和昔韵开口白读音25
2.3.5 通摄开口三等见晓组25
2.3.6 入声25
2.3.7 单字调26
2.3.8 小结26
2.4 同音字汇26
2.5 福鼎方言字音对照44
3 霞浦县长春方音58
3.1 概说58
3.2 声韵调59
3.2.1 声母59
3.2.2 韵母59
3.2.3 单字调61
3.2.4 二字组连读变调61
3.3 与霞浦城关方言比较63
3.3.1 止摄开口精庄组63
3.3.2 城关的[oi]韵和长春的[?i oi]韵63
3.3.3 城关的[?u? ou?]韵和长春的[? o?]韵63
3.3.4 城关的[?u?ou?]韵和长春的[?u?o?]韵64
3.3.5 声65
3.3.6 小结65
3.4 同音字汇65
3.5 霞浦方言字音对照85
4 寿宁县斜滩方音99
4.1 概说99
4.2 声韵调100
4.2.1 声母100
4.2.2 韵母101
4.2.3 单字调103
4.2.4 二字组连读变调103
4.3 与寿宁城关方言比较104
4.3.1 变韵104
4.3.1.1 遇摄模韵104
4.3.1.2 遇摄三等104
4.3.1.3 止摄脂之韵开口104
4.3.1.4 流摄尤韵105
4.3.1.5 咸山摄舒声开口二四等105
4.3.1.6 深臻曾梗摄舒声开口三四等105
4.3.1.7 宕江摄舒声开口105
4.3.1.8 通摄舒声三等105
4.3.1.9 入声105
4.3.2 假摄以及山摄一等帮组、合口见晓组、梗摄的入声106
4.3.3 蟹摄开口三四等白读音、止摄支韵开口和止摄脂之韵开口106
4.3.4 咸山摄开口二四等白读音和通摄一等白读音、曾摄开口一等、梗摄开口二等文读音106
4.3.5 山摄开口三等元韵见晓组和宕摄开口三等阳韵见晓组107
4.3.6 山摄合口三等仙薛韵和元月韵见晓组107
4.3.7 臻摄合口三等谆术韵舌齿音107
4.3.8 宕摄开口药韵、梗摄开口昔韵和通摄烛韵108
4.3.9 入声108
4.3.10 小结——兼论斜滩方言的归属108
4.4 同音字汇110
4.5 寿宁方言字音对照129
5 柘荣县富溪方音143
5.1 概说143
5.2 声韵调144
5.2.1 声母144
5.2.2 韵母144
5.2.3 单字调145
5.2.4 二字组连读变调146
5.3 与柘荣城关方言比较147
5.3.1 介音147
5.3.2 城关[uε oi]韵和富溪[?i]韵147
5.3.3 咸山摄开口三四等多数和开口二四等少数147
5.3.4 山摄开口三等元韵见晓组和宕摄开口三等阳韵见晓组147
5.3.5 辅音韵尾148
5.3.5.1 鼻音韵尾148
5.3.5.2 塞音韵尾148
5.3.6 古清去声的演变148
5.3.7 小结149
5.4 同音字汇149
5.5 柘荣方言字音对照166
6 四县市方言的音韵特点180
6.1 声母的特点180
6.1.1 齿间擦音180
6.1.2 全浊声母180
6.1.3 尖团182
6.1.4 古清擦音183
6.1.5 非组和晓组183
6.1.6 非、敷、奉母的白读183
6.1.7 微母的白读184
6.1.8 读[t]声母的来母字184
6.1.9 心母的白读184
6.1.10 从母的白读185
6.1.11 知、彻、澄母185
6.1.12 庄组的白读186
6.1.13 章组和精组186
6.1.14 读k组的章组字187
6.1.15 书母的白读187
6.1.16 船、禅母188
6.1.17 日母的白读189
6.1.18 舌齿音里比较特殊的读音189
6.1.19 读[?]声母的见、晓母字190
6.1.20 疑母190
6.1.21 匣母的白读191
6.1.22 云母的白读193
6.1.23 以母的白读193
6.1.24 脂韵合口的以母193
6.1.25 见晓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194
6.2 韵母的特点194
6.2.1 变韵194
6.2.2 撮口呼194
6.2.3 果摄195
6.2.3.1 歌韵和戈韵195
6.2.3.2 歌韵和戈韵帮组的白读195
6.2.3.3 戈韵端精组和见晓组的白读196
6.2.3.4 戈韵“过、夥”197
6.2.3.5 果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197
6.2.4 假摄197
6.2.4.1 麻韵“麻、沙、鲨”197
6.2.4.2 假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198
6.2.5 遇摄198
6.2.5.1 模韵帮组198
6.2.5.2 模韵里比较特殊的读音198
6.2.5.3 鱼韵的白读199
6.2.5.4 虞韵非组和见晓组的白读199
6.2.5.5 虞韵知精章组的白读200
6.2.5.6 遇摄三等韵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00
6.2.6 蟹摄201
6.2.6.1 咍韵201
6.2.6.2 开口二等202
6.2.6.3 怪韵见母“芥、庎”203
6.2.6.4 祭韵开口203
6.2.6.5 祭韵“蛎、漈”203
6.2.6.6 齐韵开口203
6.2.6.7 蟹摄开口韵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04
6.2.6.8 灰韵“碓、腿、雷”205
6.2.6.9 祭韵合口205
6.2.6.10 蟹摄合口韵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05
6.2.7 止摄206
6.2.7.1 支脂之韵开口精庄组的文读206
6.2.7.2 支韵开口和帮组206
6.2.7.3 脂之韵开口来母和娘母字208
6.2.7.4 脂之韵开口知庄章组的白读208
6.2.7.5 微韵开口见晓组208
6.2.7.6 止摄开口韵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09
6.2.7.7 支脂韵合口精章组209
6.2.7.8 止摄合口的读音210
6.2.7.9 脂韵合口生母210
6.2.7.10 微韵非组210
6.2.8 效撮211
6.2.8.1 豪韵211
6.2.8.2 肴韵212
6.2.8.3 肴韵並母“匏、炮”212
6.2.8.4 三、四等212
6.2.8.5 萧韵端组213
6.2.8.6 效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13
6.2.9 流摄214
6.2.9.1 尤韵和侯韵214
6.2.9.2 尤韵非组214
6.2.9.3 尤韵见晓组214
6.2.9.4 流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15
6.2.10 咸山摄215
6.2.10.1 开口一、二等 多数215
6.2.10.2 开口二 少数、四等215
6.2.11 咸摄216
6.2.11.1 三、四等216
6.2.11.2 咸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17
6.2.12 深摄217
6.2.12.1 白读217
6.2.12.2 深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18
6.2.13 山摄218
6.2.13.1 寒曷韵“懒、岸、獭”218
6.2.13.2 仙韵开口的白读219
6.2.13.3 仙韵开口“剪、别、裂”219
6.2.13.4 仙先韵明母“面、眠”219
6.2.13.5 元月韵开口219
6.2.13.6 山摄开口韵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20
6.2.13.7 桓韵端精组221
6.2.13.8 合口二、四等221
6.2.13.9 仙元韵合口222
6.2.13.10 仙韵合口“船、拳”222
6.2.13.11 仙韵合口云母“圆、院”223
6.2.13.12 月韵合口“髪、發、蕨、月”223
6.2.13.13 屑韵合口见晓组“缺、穴”224
6.2.13.14 摄合口韵包括非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24
6.2.14 臻摄225
6.2.14.1 开口一、三等见晓组225
6.2.14.2 真韵日母“忍、韧”225
6.2.14.3 谆术韵舌齿音和文物韵见晓组226
6.2.14.4 文韵非组226
6.2.14.5 文韵晓母“熏、薰”227
6.2.14.6 臻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27
6.2.15 宕摄227
6.2.15.1 阳韵开口庄组和知组少数227
6.2.15.2 药韵开口228
6.2.15.3 阳韵非组228
6.2.15.4 药韵奉母“缚”、觉韵帮母“剥”、屋韵並母“曝”229
6.2.15.5 宕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29
6.2.16 江摄230
6.2.16.1 江韵庄组“窗、双”和觉韵见组“角、壳”230
6.2.16.2 江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31
6.2.17 曾摄231
6.2.17.1 登韵开口231
6.2.17.2 曾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31
6.2.18 梗摄232
6.2.18.1 主要元音232
6.2.18.2 开口二等232
6.2.18.3 开口三、四等舒声233
6.2.18.4 庚韵影母“影、映”233
6.2.18.5 梗韵开口生母“?”和清韵开口彻母“蛏”233
6.2.18.6 昔韵开口233
6.2.18.7 合口三等234
6.2.19 通摄234
6.2.19.1 东冬屋韵一等234
6.2.19.2 东锺韵三等235
6.2.19.3 屋韵三等235
6.2.19.4 东屋锺韵三等的白读236
6.2.19.5 烛韵236
6.2.19.6 通摄里比较特殊的读音237
6.3 声调的特点237
6.3.1 七调类237
6.3.2 单字调调值237
6.3.3 次浊上声238
6.3.4 次浊去声239
6.3.5 全浊去声241
6.3.6 入声241
7 四县市各点方言的音韵分歧243
7.1 白琳方言的音韵特点243
7.1.1 存古方面243
7.1.2 创新方面244
7.1.3 其他244
7.2 长春方言的音韵特点245
7.2.1 存古方面245
7.2.2 创新方面245
7.3 斜滩方言的音韵特点246
7.3.1 存古方面246
7.3.2 创新方面246
7.3.3 其他246
7.4 富溪方言的音韵特点247
7.4.1 存古方面247
7.4.2 创新方面247
参考文献248
后记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