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
  • 苗书梅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1311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官制-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选官制度1

第一节 科举取士制度2

一、宋以前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2

二、宋代科举考试法规的完备6

三、贡举科目及其考试内容的变化12

四、制举与词科27

五、科举录取名额的扩大与特奏名34

六、科举取士制度中存在的问题44

第二节 学校考选制度46

一、太学的发展与舍选法的创立46

二、舍选法的全面推广及其演变49

第三节 恩荫补官制度54

一、宋代荫补制度的特点55

二、荫补入仕人的政治地位66

三、恩荫补官泛滥的原因69

第四节 军员转补与军功补官72

一、军员转补72

二、军功补官78

三、拣汰离军人补授制度79

四、招降补官81

五、保甲补官82

六、借补入官83

第五节 摄官制度86

一、摄官的录用资格88

二、摄官的考选法88

三、摄官的名额限制89

四、摄官的转正法90

第六节 流外入仕与杂色补官92

一、吏人出职制度92

二、杂色补官97

第七节 选官制度与冗官问题104

一、宋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104

二、官僚队伍出身的基本统计107

三、选官制度变化的根源108

四、选官制度与冗官问题112

第二章 官员除授制度136

第一节 特旨除授137

第二节 堂除制度145

一、堂除制度的产生146

二、堂除制度的发展及其与吏部差注的关系147

三、堂除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157

第三节 吏部差除制度162

一、吏部铨选机构的沿革162

二、常调官的差除程序167

三、吏部差除制度评议173

第四节 诸司奏辟法176

一、宋代奏辟法的沿革177

二、奏辟法的实施180

三、奏辟条法及其特点190

四、奏辟法小议195

第五节 定差法196

一、定差法的沿革197

二、定差法的基本内容200

三、定差法的意义203

第六节 权摄官制206

一、权摄官及其任用原则206

二、地方权官的恶性增加及其危害213

三、权摄官增加的原因216

第七节 关于“破格差注”222

一、破格阙的确立222

二、破格差注的实施224

第三章 任用官员的重要原则226

第一节 考试任用法226

一、宋初试判之制及其废除227

二、试刑法229

三、铨试、呈试法的形成和发展238

四、实施铨试、呈试法的意义251

第二节 定期轮任制度254

一、宋以前历代地方官任期制的演变255

二、宋代地方官任期制的确立及其实施256

三、地方官频易之弊及其原因263

第三节 荐举保任制度268

一、宋代荐举制的形成及其演变270

二、荐举制的主要内容288

三、实施荐举保任制的利弊297

第四节 回避制度304

一、宋以前回避制度概述305

二、宋代亲属回避法的发展308

三、宋代地区回避法的完善320

四、实行回避法的原则327

五、实行回避法的意义330

第五节 宗室、外戚、宦官任用制度334

一、宗室任用制度334

二、外戚任用制度341

三、宦官任用制度348

第四章 官员管理制度358

第一节 考课制度358

一、考课的内容及其发展阶段359

二、考核的办法371

三、宋代考课法的地位与特点376

第二节 磨勘制度381

一、磨勘制度的确立381

二、磨勘制度的内容390

三、磨勘制度的特点及意义406

第三节 叙迁制度413

一、幕职州县官的循资及改官制度414

二、京朝官转官制度430

三、武臣叙迁制度438

四、文武官员资序关升制度453

第四节 黜降制度466

一、宋代官员黜降法的适用范围466

二、宋代官员黜降法的主要类别471

三、宋代黜降官员管理制度482

第五节 俸给制度492

一、宋代俸给制的演变492

二、宋代俸给的类别501

三、俸给的支付513

四、宋代俸给制的特点516

五、宋“制禄之厚”评说519

第六节 致仕制度523

一、宋代致仕制度的演变524

二、致仕的方式与过程531

三、致仕官的待遇534

四、官员致仕后的活动544

五、致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547

附录:参考文献554

后记5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