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工作实务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鸿武,曹随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1289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978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9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工作实务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领导工作概述1
一 领导工作的内涵与外延1
领导1
领导工作的基本内容4
领导工作的延伸5
二、领导工作的历史发展8
领导工作的原始萌芽8
强权专制9
现代领导10
三、领导工作的理论基础12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12
当代系统理论17
四、领导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联系与区别19
管理19
领导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联系和区别20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工作的基本特征21
市场经济及其特征21
市场经济与领导工作23
六、领导工作与领导艺术24
领导艺术的内涵24
领导艺术的特征26
领导艺术的分类28
七、提高领导艺术的原则与方法30
提高领导艺术的原则31
提高领导艺术的方法32
领导艺术的现代化36
第二篇 领导决策39
一、决策--行动的先导39
决策的概念39
决策的行为的特征40
决策与决策科学的历史及现状42
二、决策分类45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45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45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47
定量决策与定性决策49
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50
单项决策与序费决策52
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53
三、决策体制54
决策系统54
信息系统55
智囊系统57
决策体制的科学化61
四、决策主体63
决策主体的基本概念63
决策主体的类型64
决策主体的素质能力66
决策人才的培养69
五、决策程序70
决策程序概述70
决策的一般程序71
六、决策方法79
线性规划79
决策树81
动态规划83
层次分析86
七、决策中的人工智能89
电子计算机史话89
电脑技术与决策分析90
决策支持系统92
第三篇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95
一、用人概述95
确立用人目标95
树立新的人才观96
分清被用使者的不用类型97
明确不同的用人方式99
掌握用人的基本原理100
二、用人是领导之本103
领导者要善于用人103
用人的基本原则106
三、人才的分类与特征110
人才的涵义和基本特征110
人才的分类及其意义112
四、怎样发现人才114
发现人才的原则114
发现人才的基本方法117
五、选拔人才的方略120
注意选才标准的实用性121
注意选才方法的有效使用122
选拔人才时应当避免的错误倾向124
当前人才选拔工作中的重点125
六、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的权力责任和义务126
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的权力责任126
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权力责任关系的误区128
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的义务129
第四篇 掌权用权的艺术131
一、权力的产生及历史演变131
权力的产生131
权力的演化133
三、权力的概念及特征136
权力的概念136
权力的结构及分类138
权力的特征及西方权力理论144
三、权力的行使148
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148
权力的行使方式及程度150
领导者的用权艺术151
领导者的授权及权力协调153
四、权力的制约156
权力制约的思想渊源156
权力制约的实质158
权力制约在实际中的操作160
五、权力与权威162
权力与权威概述162
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163
提高权威的途径163
六、权力与权术166
权术概说166
权术的历史167
科学地用好权力169
七、丧失权力的教训171
丧失权力的原因171
丧失权力的表现172
重新获取权力的途径174
八、掌权者的共同素质175
领导者的政治素质175
领导者的知识素质176
领导者的能力素质178
领导者的心理素质180
领导者的身体素质181
第五篇 领导指挥的原则与方法183
一、指挥183
指挥的概念和意义183
指挥的职能、内容、作用185
二、指挥的基本原则188
指挥的基本原则188
指挥的方式和途径193
三、提高指挥能力的技巧197
能力素质与指挥能力197
提高指挥能力的技巧199
四、有效指挥的基本条件200
有效指挥的含义和内容200
有效指挥的基本条件201
五、指挥现象分析203
知已知彼,成竹在胸203
审时度势,多谋善断204
灵活机动,随机应变205
六、树立领导者的指挥权威207
领导者与指挥权威207
树立领导指挥权威的原则和途径209
七、遵循科学的指挥程序213
拟定实施计划213
动员组织力量214
落实责任,组织协调214
及时检查,认真总结215
第六篇 领导者的组织艺术217
一、组织的本质与特征217
组织概述217
组织的构成要素218
组织的本质与功能220
组织学理论与领导者的工作222
二、领导与组织222
领导概述222
领导行为与组织要素224
领导与组织的关系227
三、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228
组织结构228
组织设计231
工作设计233
四、领导者对组织的综合协调234
综合协调的内容235
组织之间的合作240
协调组织矛盾的方法与艺术242
五、信息沟通的能力249
信息沟通249
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251
领导者信息沟通能力的具体内容253
六、控制组织的能力257
非正式组织257
领导者利用和控制非正式组织的艺术259
控制组织的手段261
组织控制的艺术263
七、组织变革的能力268
组织变革的原因268
组织变革的步骤270
领导者组织改革的策略272
第七篇 处理与上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275
一、如何开始与上级交往275
了解上级275
留下好印象279
加强与上级的交往281
二、下级的表现与上级赏识285
赢得赏识的原理285
谈吐动人289
善于表现293
三、积极配合上级工作296
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296
善于配合上级工作299
坦然面对批评305
四、如何对待上级的失误307
提批评意见的正确方式307
促使上级改变错误决定310
尽力减少错误的损失315
五、正确处理与上级的矛盾317
尽量缓和矛盾317
怎样对待官僚主义的上级320
正确对待上级的打击报复324
六、与上级交往的误区与教训326
超炎附势326
狂妄自大329
弄虚作假330
有禁不止332
拉拢腐蚀334
第八篇 领导者如何处理与下级的关系337
一、上级的德才与下级的拥戴337
才识337
情感340
宽容341
形象344
官德346
二、上级的权力与对下级的指挥350
内在性权力350
外在性权力354
劝说性权力357
三、上级的激励与下级的反应364
人的需要与人际关系364
精神激励与感情投资366
上级的教育与下级的接受372
四、民主作风与上下级关系374
集思广益374
利用智囊377
合理授权381
职工参与383
五、识才用才与领导和人才的关系386
如何发现人才386
科学使用人才390
正确识别和任用下级干部394
六、处理上下级关系的误区与教训398
喜欢奉承398
听信谗言399
玩弄权术401
独断专行403
第九篇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与艺术405
一、领导工作效率概述405
领导工作效率的含义405
领导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406
二、领导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408
三、领导者运筹时间的艺术412
认识自己的时间412
领导者运筹时间的指导原则414
领导时间管理的方法416
领导时间运筹的艺术418
四、领导利用秘书的艺术419
对秘书工作的简要认识419
领导者挑选和培养秘书的方法和艺术421
领导者使用秘书的方法和艺术422
五、开会的艺术424
会议及其形式425
主持会议的艺术426
提高会议效率的艺术428
会议主体应具备修养、品质430
六、用脑的艺术431
人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431
用脑的艺术432
七、休息的艺术437
休息的重要性437
休息的方式及每一方式的作用438
第十篇 领导者的口才艺术443
一、现代领导者口才的重要性443
人类社会与口才443
现代领导者与口才444
口才艺术的基本准则444
现代领导者口才艺术的基本准则446
二、领导者主持会议的口才艺术447
会议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447
会议主持人的职责448
领导者主持会议的口才艺术的特点448
领导者主持会议口才艺术的基本要求449
主持会议的有关技巧450
三、领导者的演讲艺术454
演讲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454
演讲的定义、特征及分类456
演讲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457
领导演讲的基本技巧458
四、领导者的谈判口才462
谈判的一般原理463
谈判的程序464
谈判的语言技巧465
五、领导者提高口才的途径471
口才与领导者的知识索养471
认真学习口才的各种技巧472
提高语言要表达能力474
良好的口才来自于长期有磨炼476
第十一篇 领导者的文字能力479
一、文章的基本结构479
说明文的文章结构479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481
记叙文的文章结构482
二、怎样写调查报告484
什么是调查研究484
领导为何要重视调查研究484
调查研究的类型及其基本方法485
调查报告的具体写作方法494
三、领导者经常接触的公文497
公文简介497
公文产生效能和权威的条件498
公文的生产效能和权威的条件498
公文的特点499
公文的总体构成500
公文的写作要求501
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504
公文的种类及其具体写作方法508
四、如何写讲话搞514
讲话稿的种类和特点514
讲话稿的格式和写法515
五、怎样写报告517
怎样与综合报告517
怎样定专题报告519
怎样写论证报告及评估报告521
怎样写述职报告522
怎样写外贸商情调研报告523
六、怎样写就职演说529
就职演说的概念及特点529
就职演说的写作要求530
就职演说的格式530
七、怎样写工作计划、规划及工作要点530
工作计划530
规划531
工作要点531
八、怎样写工作研究532
九、怎样写工作总结及汇报提纲533
怎样写工作总结533
怎样写汇报提纲534
第十二篇 领导者的思维艺术535
一、领导思维概述535
思维、思维科学、思维方法535
思维方式536
领导思维及其特点538
二、领导思维的结构与程序540
思维结构的概念及历史探源540
领导思维结构542
领导思维程序544
三、领导思维分类546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547
超前思维与动态思维548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550
单一思维与全方位思维552
四、领导者的科学思维555
领导者科学思维概述555
领导系统思维557
五、领导者的辩证思维560
领导者辩证思维概述560
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方法561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565
从抽象与具体的方法567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568
六、领导活动中心的思维及思维误区569
领导活动中的思维569
领导思维误区573
七、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575
思维能力与实践575
加强思维训练577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578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580
第十三篇 领导者的职务晋升583
一、晋升的涵义与形式583
晋升的涵义583
晋升的目的584
晋升的形式584
二、晋升者的素质和资格588
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和资格588
晋升者的素质589
三、晋职的外部条件595
紧扣时代脉搏595
健全组织制度596
协调人际关系597
广开信息渠道599
把握晋职机遇599
四、晋职的心理分析602
晋职的心理素质602
气质与晋职604
性格与晋职606
动机与晋职607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差异609
晋职心理障碍611
努力克服主客观心理障碍613
实现纵横心理沟通614
五、晋升的障碍与排除614
自我障碍614
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618
环境差异方面的障碍620
六、晋职的“得”与“失”621
成功必须付出621
严格干部奖惩制度622
不以“得”喜,不以“失”忧623
第十四篇 领导与法制625
一、领导者的法律意识625
法律意识的概念与特征625
领导者法律意识的主要内容626
领导者法律意识的意义和作用628
领导者培养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630
二、领导者的宪法意识632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632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633
国家制度634
经济制度635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36
我国的国家机构638
三、公务员与公务员法641
公务员与公务员法的涵义641
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和纪律642
公务员的录用、考核与激励643
国家公务员的晋升与任免644
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交流与回避645
国家公务员的工作保险福利647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与管理监督647
四、领导与经济法648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648
我国经济法的作用650
经济法律关系650
经济法律行为652
经济纠纷的调解和仲裁653
经济诉讼655
五、领导工作与民法知识656
我国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656
民事法律关系657
所有权658
合同制度659
知识产权660
第十五章 领导者的公共关系663
一、领导者公共关系概述663
领导者公共关系的本质663
领导者公共关系的方法与艺术的性质与研究对象666
二、领导者的公关方法与艺术的基础667
领导者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667
领导者的公关素质668
领导者的公关活动与公关手段670
三、领导者的公关活动过程的方法与艺术673
领导者公关的自我评价673
领导者公关的决策与设计的艺术与方法674
领导者公关实施的方法与艺术675
领导者公关结果的分析评定676
四、领导者对待各种类型公共关系的方法和艺术677
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关系677
上下级领导者之间的关系679
各部门领导者之间的关系681
党政领导之间的关系683
领导集体中各成员间的关系685
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的关系686
领导者与亲友之间的关系688
领导者各种公共关系的相互作用及调节690
五、领导者的形象设计的方法与艺术692
领导者的公关形象概述692
领导者获得威信的艺术695
领导者公关中的幽默艺术696
领导者的倾听艺术698
领导者的公关语言艺术701
领导者的态势语言艺术705
第十六篇 中外领导案例分析鉴赏709
一、决策运筹709
楚文王使用连环计败敌709
南文子从小见大识诡计709
孙膑计减军灶诱骗庞涓709
田忌赛马710
岳飞计败金军“拐子马”710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711
毛泽东深思熟虑出兵朝鲜712
毛泽东导演乒乓外交713
邵逸夫勇拍有声电影714
营造东方休斯敦715
朝阳人治贫先治愚715
郭芳枫的未雨绸缪716
决策在先的厂长鲁冠球717
以煤养电的能源输出718
近水楼台的引资之道719
拍卖庐山名人别墅720
列宁果敢决策保存实力720
列宁高瞻远瞩巧妥协721
拿破仑决策失误败走莫斯科722
希特勒兴奋过渡不得善终723
肯尼迪围而不打解危机724
俾斯麦海之战724
路透社抢先一着奠基业725
老范德比死前设巧计726
丘吉尔化敌为友谋根本726
哈默敢为天下先727
迪斯尼创办乐园728
日本人既道“不”,也说“然”728
贝·布托巧布迷魂阵730
皮诺切特推行市场经济救智利730
科林斯居安思危731
卡尔森灵活多变求发展731
杰里·柴的成功之道732
保罗·尼妥审时度势变战略733
基辛格外交善运筹733
穆加贝精心治国734
玛里奥特以高质量摆脱困境735
斯特恩对症下药回天有术735
穆巴拉克真戏假作偷袭成功736
差猜陷入矛盾旋涡落大难737
尼克松“水门”落水难上浮737
布什失策又失时738
一家欢喜一家愁739
二、知人善任740
商汤重才甘拜奴隶为相740
齐恒公用人不疑741
管仲片言解危难741
刘邦善用人所长742
贾谊忠心扶汉室743
曹操不念旧恶重用陈琳744
李世民放手用人744
李世民用人知长短745
李世民不计前嫌用昔敌746
武则天比才选壮746
清世宗重才更护才747
康熙用才不为人言遮眼747
毛泽东委傅作义以重任748
拿破仑唯才是用,不拘一格749
阿涅利敢用强人不怕超已749
克罗克精心挑选培养人才750
罗斯福敢用有争议的人750
马歇尔提拔重用艾森豪威尔751
伊士曼知人善任751
李光耀举才纳贤752
约翰逊善揽英才752
戴高乐大胆用人753
松下用人有方754
吴庆瑞知人善任754
甘地甘当伯乐扶持青年755
伊丽莎白一世聚才有方755
福特一世重用专家治厂756
爱因斯坦拒绝当总统756
松下坚持欲出产品先出人才757
巧妙用人的松下幸之助757
盛田昭夫的高水平人才竞争术758
土光敏夫妙在用人759
金勋爵重用马歇尔759
托马斯培训员工增后劲760
李秉喆“三星”建人才“保垒”760
三、权力权术761
孟佗百金买一拜761
司马懿深谋远虑取帅印762
李世民先发制人登皇位762
秦桧口蜜腹剑排异己763
朱元璋缓称王763
胤 以退为进取皇位764
张之洞看风使舵明哲保身765
蒋介石拂袖而去为升迁765
蒋介石行左实右攫取实权766
阎锡山两面三刀谋权扩军766
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767
庇隆利用工会维护统治768
罗伯斯庇尔审时度势推销自我768
戴高乐巧做有实权的非独裁者769
全斗焕铁血强权镇南韩770
朴正熙偏心惹祸灾771
撒切尔夫人抓住机遇胜对手772
撒切尔夫人利用战争提高威望772
甘地隔岸观火当总理773
从黑格辞职看权力争斗773
克林顾匠心独运入主白宫774
田中角荣投奔“大将”当首相775
竹下登自立门户一举夺魁776
特纳抓住时机平步青云776
竹下登四面攀附八方邀宠777
里根改换门庭当州长778
里根得陇望蜀当总统779
中曾根勇闯政坛780
罗卡尔大器早成露才华781
萨达特韬光养晦781
科拉松以诚实赢大选782
四、组织指挥783
黄忠以逸待劳杀敌783
韩世忠拥兵自重救旧主783
朱元璋设伏败敌784
年羹尧兵贵神速785
毛泽东高瞻远瞩战辽沈785
毛泽东敲山震虎收北平786
刘伯承出奇制胜歼日军786
屋大维雄才大略安帝国787
伊丽莎白一世治国有方788
罗伯斯庇尔操纵舆论除国王789
罗伯斯庇尔治乱有方790
拿破仑以退为进败奥军790
拿破仑从宗教中悟治国奥秘791
华盛顿在不结盟中积蓄力量792
杰斐逊民主治国792
华盛顿以法治国防暴政793
俾斯麦“铁血”统一德意志794
彼得大帝励精图治创强国794
罗斯福治国有方留美名795
凯末尔以党治国796
斯大林虚虚实实骗德军797
阿连德掌权不稳失政权797
布什老谋深算施骗术798
梅内姆治国重国情798
卢泰愚善体青年稳政局799
里根的为政之道800
李光耀坚定自强解危难801
蒙哥马利沉着冷静挽危局802
吉田茂唯实不迷信西方803
苏亚雷斯治国有方803
科尔振兴经济获成效803
金诺克治党有方804
中曾根多才多艺治国家804
五、上下关系805
伊尹佐君有方805
楚庄善解臣之过805
龙阳君借机哭诉更得宠806
汉昭帝明察善断保霍光807
石显斯诈获宠807
曹操移恶定军心808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808
隋文帝问计灭陈809
李世民智训蔚迟敬德810
李世民痛哭魏征810
狄仁杰旁敲侧击谏皇上811
李纲委婉荐人才812
李林甫攀附权贵当国相812
秦桧工于心计谋再起813
岳飞以喻劝皇上813
赵鼎上谏下抚解矛盾814
海瑞下棋谏皇帝814
王士俊冒险告上司815
周恩来赤胆忠心送毛泽东816
毛泽东虚怀纳言改变战略方针817
周恩来智救廖承志817
居鲁士以德为本众心归818
丰臣秀吉善于体恤人难818
奥金莱克在违命抗争中获胜819
维多利亚女王委婉拒要求819
华盛顿善做政治带头人820
华盛顿宽容大度化敌为友821
林肯常“洗人民澡”821
马琴利善用“忍道”822
罗斯福巧拒约瑟夫822
霍普金斯抓住根本搞突破823
戈尔创办戈尔伙伴公司824
布什低姿态讲实效824
修瓦普刺激工人竞争意识825
六、赏罚激励825
晋文公度势赏计825
刘邦封赏稳政权825
李广身教胜言传826
李光前智揽职工826
诸葛亮平等待人激人勇827
曹操奖罚分明励众人828
刘备将心比心感徐庶829
李世民奖忠于敌829
李世民赏罚分明829
唐玄宗穷途泪感将士830
李大钊做工作评重于批830
毛泽东不责败军之将831
周恩来“贵人贱物”831
刘伯承用兵严慈相济832
泰王激将斩王储832
恺撒以善待天下广收民心833
恺撒重奖轻罚善抚将士833
拿破仑身教重于言教834
巴顿守信寄雪茄835
瓦尔兰律人先律已835
沃尔沃使工作适应员工835
库特善用东方人情味836
华尔连锁店的管理模式837
石田善于调和劳资关系837
吉姆以人为中心办公司838
莱因斯道夫培育体坛明星赚钱839
惠普重人之道839
本田宗一郎的共同经营法840
玛丽带头搞推销840
石田的系统化激励841
罗斯福感化安抚退伍军人842
圣鞠斯特严格治军振士气842
七、公关协调843
毛遂奋起自荐立奇功843
晏子使楚不辱使命843
唐睢不辱使命844
蔺相如完璧归赵844
苏秦为推高见说四方845
墨子以理巧喻止战争846
苏秦出使韩国搞合纵847
子贡临危出使保国安847
李世民使不安者自安848
李世民通婚求和848
李瑞河利用乡情经营849
毛泽东协调人我关系的艺术849
毛泽东重视“小人物”850
毛泽东以乡情活气氛851
周恩来深明大义劝张学良851
周恩来揖让的外交风格852
周恩来将心换心处世853
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处世哲学854
周恩来巧言居主动854
德奎利亚尔斡旋奔波促和平855
霍克协调各方利益振兴经济856
阿拉法特的政治外交856
罗斯福故弄玄虚显神秘857
勃兰特以谈代打缓和气氛857
尼克松缓解困境的惊人之举858
基辛格穿棱中东搞外交858
田中角荣建立自己的“人脉”860
艾利森的“是”字化解术860
罗斯福不因小怨图一时之快861
马隆广结盟友开拓新市场861
安列科勇于向可口可乐挑战862
布什以交伐谋打败萨达姆862
八、形象风范863
蓖宣秉公执法敢违圣旨863
周瑜大度服程普864
诸葛亮以信为本服众兵865
郭子仪敞开门府避端祸865
娄师德举贤为国不为私865
陈埙不畏权贵惩恶人866
海瑞嫉恶如仇宁折不弯867
康熙少小严律已867
赵大鲸大媚上斯下美名传868
鲁之裕却官去印保清白868
周恩来的心灵权威的管理哲学869
周恩来泰然自若处惊险870
周恩来的特殊风采871
陷入“沼泽地”的副主席872
包玉刚业精学872
霍英东刻苦耐劳谋经营873
冯景禧创业百折不挠873
邵逸夫迷人的微笑874
土井多贺子柔中见刚874
琼斯以惊人小事树声誉875
尼克松公开澄清白875
甘地初衷不改目标如一876
罗斯福多重性格显魅力876
蒙哥马利洁身自好877
林肯诚实廉洁不忘本877
洛克菲勒花钱买形象878
纳尔逊勇猛善战878
阿里注重政治形象879
博杜安助人为乐受人敬879
里根通过处理群众来信树形象880
里根卖画充义举880
里根的多面风格880
撒切尔夫人铁的意志881
莱文主动让贤881
罗卡尔敢讲真话不怕羞881
埃亚德马善良仁慈为政882
潘迪生拼命工作排孤独882
田中角荣敢作敢为883
爱德华兹认真扮好领导角色884
撒切尔夫人虚怀若谷获支持885
甘地身体力行反腐败885
拉、甘地靠清廉朴实获支持886
土光敏夫律人先律已886
美国联邦调查局长丢官记887
九、智谋方略888
杨彪借刀除逆贼888
黄盖诈降火烧敌船888
周瑜巧用反间计除敌889
张飞大智若愚巧败敌890
韩世忠调虎离山攻固垒890
李秀成围而不打困穷敌891
蔡锷佯装憨傻出樊笼891
毛泽东避实击虚出奇兵892
毛泽东诱敌深入活捉张辉瓒893
聂荣臻巧施“空城计”893
许光达巧设圈套显才智894
贺龙乔扮新娘灭敌894
李文正的“双胜共赢”经营思想895
拿破仑示弱骄敌895
俾斯麦利用对手战胜对手896
彼得大帝身先士卒896
彼得一世虚张声势攻瑞典897
威廉佯愚钻空子898
库图大佐夫金蝉脱壳898
罗斯福佯装糊涂败日军898
松下大智若愚术899
丘吉尔的“超级机密”899
柯达舍本求末挤进日本市场900
霍格勇走“真空地带”发财900
鲍洛奇自嘲式幽默广告901
艾科卡化整为零奏奇效901
奥纳西斯利用婚姻作阶梯902
田中三郎妙播“手表雨”902
吉田的展览推销法903
杜德尔顺藤摸瓜获机密903
费萨尔的“绝招”903
格林斯蒂德放长线钓大鱼904
葛罗末柯谈判有方904
约翰巧卖汽车905
基辛格巧妙完成“波罗行动”905
艾柯卡多思出奇谋906
本田不仿别人避蹊径907
杰克的人弃我取术907
山本村佑泰然自若胜美商908
艾波斯坦自己制造流行908
伊美尔装聋作哑气对手908
十、综合素质909
刘秀隐恨成大谋909
邵逸夫的精打细算与慷慨解囊910
于右任大度诙谐题招牌910
王永庆“抠门”种种911
霍英东靠一条船起家911
江副浩正耳听八方发信息财912
盛田昭夫与职工共存共荣912
哈恩自信中见潇洒913
哈桑二世临危不惧平冲突914
阿尔卑斯豪森身兼数职展才华914
凯末尔善于学习注重军队素质915
洛克菲勒以“舍我其谁”作信条916
谭仲英在冒险中开拓916
玻利瓦尔知难而进创伟业917
洛厄尔生逢其时展才华918
麦克唐纳摒弃传统创快餐919
艾柯卡从挫折中奋起920
哈默绝不放弃上帝给予的机会921
哈默经历传奇令人佩服922
潘迪生雄心勃勃买“都彭”922
萨达姆千里逃亡渡险关923
琼斯不负众望重振帝国公司924
沃尔特斯在风险中抓住机遇925
第十七篇 领导名言荟萃927
一、领导工作概述927
领导者的本质和特征927
领导者的素质与修养929
领导艺术933
二、决策935
决策的概念与作用935
决策的程序与方法936
群体决策940
三、领导者的权力与行使权力的艺术942
权力的概念与分类942
个人如何得到权力947
四、知人用人艺术谈949
以人为本949
深化对人的认识950
识人用人的艺术951
人才的选拔与培养955
五、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957
上下级关系概述957
上级如何赢得下级的信赖959
怎样与上级交往962
下级怎样赢得上级的赏识竭诚为上司做事964
下级的误区967
六、激励及赏罚艺术968
人的需求与激励968
赏罚的功能970
赏罚的原则971
激励的手段与批评的艺术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