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建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建构](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2767043.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艺术人类学与非遗理论研究3
重塑“写艺术”的话语目标——论艺术民族志的研究与书写&方李莉3
中国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反思与民族志书写方式的转变&王永健21
地方性、地方感与艺术民族志的创新&孟凡行29
艺术人类学:从符号交流到物质文化研究&尹庆红41
论西方艺术哲学与艺术人类学间的分歧及成因&李世武51
人类学·性别研究·文化批评&李祥林65
2006—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与特征&安丽哲78
艺术人类学与音乐研究的范式&熊晓辉85
当代中国时尚的情感结构——审美人类学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及其实践&王杰97
美学的人类学转向与当代美学的发展&向丽102
“乡愁乌托邦”与特色古镇审美空间的意境生成&陈顺尧119
雅克·玛奎特对审美人类学的总体建构&孙文刚128
喜马拉雅区域的艺术表征&宋颖146
被“忽略”的传统美术——从两项敦煌艺术复制技艺谈起&赵欢153
非遗语境中民间艺人社会身份的构建与认同——以山东潍坊年画艺人为例&荣树云163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大议题的再识别——以鲁西南鼓吹乐为例&林琳173
非遗传承与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基于吉林省部分非遗传承人群的田野考察&李祖送18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复州皮影戏为例&郑晓丽185
身体的技术化显现:视觉研究的新近范式&李丹舟193
多重语境下少数民族艺术的文本存在和意义建构——丽江纳西族东巴画的“后现代语境”&赵伟206
第二部分 造型艺术研究217
少数民族题材新年画管窥&色音217
人际关系视角下宜漂人与宜兴紫砂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以丁蜀镇潜洛村为例&朱翊叶221
艺术人类学视阈下的南沟剪纸现象阐释&张景明230
从小炉匠到非遗传承人:鹤庆新华村工匠群体的角色转变与文化自觉&杨柳238
广西凤梧师公面具的神性艺术世界&韦秀玉 甘月华247
承传与嬗变: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艺术的功用——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石庆秘 康晓蕴255
身份·场域·图像——其加达瓦黑白木刻艺术及其图式实践的艺术人类学意义&潘宏艳266
洮岷民间信仰图像研究&牛乐273
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广东省广宁剪纸田野调查与思考&林强285
假人之技:陶艺创作中“代笔”问题的多重面相&李松杰 李兴华291
川工木雕镇江王菩萨及其文化表征&李东风302
民间艺术的审美转向及其困境&季中扬307
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桂丽314
世态风物与人文关照交错下的艺术镜像——论宋代风俗画中的文士情、意境美与诗性真&程波涛320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旅游工艺品研究——以藏族唐卡与黑陶为例&丁金枝 林越英(云旦晋美)328
基于女权主义视角的身体消费与包装设计研究&许斌 卢菁菁337
“7”“十”“卐”的原始物像:欧亚草原天鹅岩画图像语言解析&王毓红349
第三部分 表演艺术研究365
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与身份认同——以云南西双版纳与缅甸景栋的比较研究为例&杨民康365
中国民族音乐学界“音乐与认同”研究述评——以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魏琳琳374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反本质主义思考&赵书峰381
文化宗教与入世情怀——一个藏传佛教教派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认同&杨曦帆392
音乐如何体现认同——以新宾“满族传统仪式音乐”为实例&张林400
陕北民歌的保护与发展——从西方民歌的复兴与繁荣谈起&强东红412
论《乐记》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品格&董波421
中缅傣掸族群佛寺大鼓音声的艺术隐喻&申波426
国家在场与地方戏曲保护——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宛梆剧种研究之一&赵倩430
野台京曲:日据时期京班参与台湾民间演剧及其文化意义&简贵灯439
彝族花鼓舞民间自组织“花鼓会”的结构与功能&黄龙光447
“本性恐惧”与“拟制从容”:人类学视域下西南少数民族丧葬舞蹈的功能与文化研究&叶笛457
逃逸与融合:山地社会里的非遗传承——以三岔傩戏为例&吴昶463
第四部分 民俗文化研究473
敦煌女性观音图像叙事与民间传说叙事的互动与文化传播——兼谈我国观音信仰的本土化与女性化&邢莉473
数码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关于兔子的一些笑话”为例&王杰文481
被凝视与表演的文化传承及重构——以景颇族文化展演中的视觉艺术分析为例&罗瑛488
新宾满族自治县萨满音乐研究&杨巍498
文化重建与历史记忆:三个民歌传人的当下观察&杨英504
达斡尔族民歌“哭腔”的文化根基与内涵&王宜敏 金顺爱515
土族婚礼仪式区域特征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苏娟524
壮族歌圩的变迁与运作——以广西田阳敢壮山歌圩为例&平锋532
土家族丧葬仪式吹打乐的人类学阐释&李晓艳545
中国传统色彩的自我传承与对外传播——以海外唐人街色彩为例&范雨 孙路552
艺术人类学视阈中的河洛“狮子鼓”文化生态研究&丁永祥 楚惬557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构与认同——以藏族音乐为例&次仁朗杰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