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世英文集: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世英文集: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9
  • 美在自由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张世英文集: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审美意识的哲学基础3

第一章 中欧两种不同的“在世结构”:“主—客二分”式和“人—世界融合”式3

一、“主—客二分”和“人—世界融合”两种在世结构的含义、区别与关系3

二、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7

第二章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14

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14

二、审美意识的特点:超越性17

三、审美意识给人以自由22

第三章 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25

一、传统哲学把哲学与惊异对立起来25

二、审美意识的惊异主要因超越主客二分而激起28

三、缺乏审美意识或诗意的传统哲学的终结30

四、惊异是哲学和审美意识(诗意)的灵魂31

第四章 艺术中的隐蔽与显现35

一、典型说及其哲学基础35

二、显隐说及其哲学基础36

三、真理的场所——艺术品40

四、中国古典诗论的“隐秀”说44

五、超越在场与功利追求48

第五章 审美意识:超越有限50

一、理论50

二、历史57

第六章 论想象65

一、从柏拉图到胡塞尔关于想象的思想发展历程65

二、想象的多层次界定:审美幻想把逻辑上不可能的东西纳入万物一体之中72

第七章 艺术哲学的新方向80

一、欧洲传统艺术哲学建立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基础上81

二、欧洲现当代哲学置审美意识于超越主客二分的本体论基础之上82

三、艺术哲学的新方向要求艺术作品通过“在场的东西”显示“不在场的东西”86

四、把“在场的东西”与“不在场的东西”综合为一的途径是想象88

五、从重抽象性普遍概念到重具体现实89

第八章 审美价值的区分93

一、黑格尔论艺术价值的区分93

二、超越有限性的程度决定审美价值的高低96

第二编 审美与语言107

第九章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107

一、欧洲古典哲学到现当代哲学的转向107

二、语言学转向110

三、语言意义的转换114

四、“大言”与“小言”118

第十章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124

一、语言的诗性124

二、诗的语言与非诗的语言的区别129

三、中国古典诗的语言的特征和要求131

第十一章 语言意义的意义137

一、语言意义的几种意义137

二、人生的“在世结构”决定语言的不同意义140

三、多注重一点语言的道德意义和审美意义147

第三编 美与真善153

第十二章 美与真善153

一、古希腊时期153

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155

三、近代156

四、现当代159

五、真善美统一于“万物一体”161

第十三章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163

一、中欧哲学史上几种道德观的启示163

二、审美意识超越道德意识167

三、欧洲一些思想家关于道德与审美关系问题的论述172

四、审美意识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175

第十四章 科学与审美178

一、欣赏自然美是由科学通向审美的起点178

二、美使科学的普遍性变得具有生命力181

三、由科学到审美的主要通道是想象185

四、科学和审美的共同特点是自由的精神188

第十五章 现实·真实·虚拟193

一、亚里士多德:“诗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193

二、虚拟的重要意义196

三、真实(真理)的层次198

四、艺术的真实201

第四编 欧洲审美意识与人的自我主体性211

第十六章 基督教与审美211

一、基督教的美学观点把审美意识提升到了超越现实的高度211

二、基督教美学观点在文学方面的体现215

三、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审美意识仍回旋着对上帝神性的追思219

四、审美与宗教的结合223

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228

一、“后现代主义”孕育于“现代性”之中228

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230

三、德里达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233

四、“后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234

第十八章 欧洲美学思想与自我238

一、中欧两种不同的自我观238

二、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在孕育中243

三、中世纪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被蒙上了宗教神秘主义的阴影248

四、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的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脱下了基督教宗教神学的外衣而展露自身251

五、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整体而更充分地表现了自由和个体性的特征261

第十九章 欧洲现代画派的哲学——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表现264

一、欧洲现代画派由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表现主义的转化264

二、西方现代画派的表现主义与中国古代重“神似”的画论之间的差异267

三、“后期印象派”与“野兽派”重主体、重自我表现的精神268

四、立体派的表现主义重在表现自我的想象力与理性271

五、抽象派超越物象的自我表现精神274

六、吸取一点西方重主体、重自我表现的精神,是中西会通应走的艺术道路277

第二十章 欧洲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280

一、欧洲现代画派的特点及其局限性280

二、后现代艺术对科学和理性的批判281

三、后现代艺术反传统的特点283

四、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284

五、对欧洲后现代艺术特点的反思与吸收287

第五编 美与人生境界293

第二十一章 论境界293

一、境界的含义及其在中欧哲学史上的意义293

二、境界的形成296

三、不同境界之间的沟通问题298

四、用“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思想精神提高和沟通不同的精神境界300

第二十二章 哲学之美303

一、后现代艺术由视觉美转向人生的哲学思考303

二、割裂哲学与审美的欧洲传统哲学应当终结,哲学应以提高人生境界为己任308

三、欧洲“后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大都具有哲学与审美相结合的优点313

四、道家哲学与欧洲后现代艺术的“相通”与“不同”315

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之美316

第二十三章 人生的四种境界318

一、欲求境界318

二、求知境界319

三、道德境界322

四、审美境界327

五、四种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330

第二十四章 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神圣性333

一、从美在声色到美在自由333

二、艺术的本质在于进入神圣的“澄明”之境335

三、“生活的艺术化”在于以艺术的神圣之光照亮生活339

四、中欧两种不同的“生活艺术化”341

第二十五章 美在自由348

一、欧洲“美在自由”思想的孕育、成长和发展的过程348

二、在中国的“意象”说中,“美在自由”的思想有待争取独立和伸展354

结语359

第二十六章 审美意识的三重超越——再论美在自由361

一、最低层次的超越:“感性美”361

二、第二层次的超越:“理性美”363

三、第三层次的超越:“超理性之美”364

四、“超越”的双重含义365

五、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超理性之美”的特色367

六、最高的审美境界“超理性之美”存在于三重超越“之间”369

第二十七章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审美的人”373

一、从最低欲求的意识到求知的意识373

二、求知意识的两个层次374

三、道德意识的两个层次376

四、审美意识的三个层次381

五、在意识发展的最高境域中,真善美融为一体384

第二十八章 化丑为美,意在自由389

一、丑何以能具有审美意义389

二、化丑为喜391

三、化丑为崇高392

四、化丑为悲394

五、各种化丑为美的目的都在于达到自由之境396

附录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自我399

一、先秦儒家以表现“互依型自我”之“仁”德为美和道家以表现“无我”为美的美学思想400

二、秦汉至唐宋时期以无我为美和以自我表现为美之遇合406

三、明末清初走向以自我表现为美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