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争工程论 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方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战争工程论 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方法学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战争工程论 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方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借我一双慧眼吧!1

第一重迷雾:如何认识和理解战争1

第二重迷雾:如何研究和把握战争4

找到透视迷雾的慧眼6

第1章 理解战争复杂性——如何认识世界、认识战争10

1.1 世界是由系统组成的10

1.1.1 我们知道和不知道的10

很多的疑问困扰我们10

谁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2

萨达姆的军队为何一夜蒸发?13

“茉莉花革命”的幕后黑手是谁?14

1.1.2 简单系统和牛顿科学15

牛顿思想与拉普拉斯决定论16

不可重复是伪科学?17

1.1.3 复杂系统和“新科学”18

复杂系统不可简单简化18

整体论、系统论19

复杂性是由于不认识吗?21

1.1.4 战争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22

复杂适应性系统23

1.2 战争系统的复杂性25

1.2.1 适应性导致了系统结构演化25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26

死亡是进化的唯一老师27

交互才是系统的基础29

1.2.2 不确定性是战争的固有属性30

确定性的终结31

战争系统中的不确定性34

战争理论科学基础的转变36

特立独行的军事理论家博伊德37

不确定性是由于信息不够吗?40

“你要创新吗?去拥抱不确定性吧!”42

1.2.3 涌现性产生整体效果43

什么是涌现:复杂系统的性质43

简单规则造就复杂结果:谁在指挥鸟群在飞45

涌现何时发生:十分之一的反对派48

南方冰灾和福岛核电站演化出的灾难50

混沌理论与蝴蝶效应52

涌现的层次性:希尔伯特梦想和哥德尔定理54

不同层次的不同规律:印第安部落为什么消失56

描述涌现:微观宏观联系是关键58

1.2.4 网络中心战理论与复杂性科学59

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前世今生59

网络中心战与复杂性理论62

1.3 复杂系统理论的新发展64

1.3.1 小世界理论64

六度分隔:我们的世界有多大?64

弱关系的力量:怎样找工作?66

小世界模型的建立68

1.3.2 无尺度网络70

巴拉巴西和艾伯特的冒险70

幂律和无尺度网络71

无尺度网络本质上反映人类的活动74

认识战争复杂性76

第2章 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如何理解时代和战争的变化77

2.1 我们处在什么时代77

2.1.1 信息化战争的门槛77

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夜晚77

本·拉登的“现代化军队”79

网络时代的战争传奇81

2.1.2 历史的回声84

农业时代:季节化的常备军84

大规模杀伤与死亡生产线87

斯塔里与“空陆一体战”88

2.1.3 工商文明与战争空间的突破92

马汉的《海权论》与地理扩张92

麦金德与霸权扩张93

杜黑的《制空权》与空间扩张94

2.1.4 不同时代的碰撞95

多种特征共存的信息时代96

战争的时代混血儿97

我们的思维属于哪个时代?98

2.2 信息革命引起的战争变化100

2.2.1 网络化是最重要的本质变化101

重心迁移与网络化的指挥体制101

力量观念与网络化的作战组织104

网络化的战争“基础设施”:牙齿与尾巴106

新涌现出来的网络化空间108

网电空间中的马其诺防线110

信息的利用能力:卖海带为什么能发财112

2.2.2 精确化是最基本的能力变化113

将“压路机”变为“手术刀”114

“宝石路”激光炸弹的诞生115

精确指挥需要精确数据116

精确指挥的不同层次117

一对一的精确保障118

2.2.3 快速创新是最核心的时代变化119

创新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119

“以敌为师”与“非对称威胁”121

技术突袭与“导弹打卫星”123

创新需要主动设计:斩首行动的免费转播124

创新需要准确预测:巴杰管线126

2.2.4 人才和体制是最需要的基础变化127

不受欢迎的专业人员127

蒸汽铁甲船的工程师129

贴近实战的训练革命130

体制上的变化132

2.3 信息时代呼唤新的战争方法学133

2.3.1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挑战134

信息革命真的到来了吗?134

战争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的“升级换代”135

战争研究管理的方法与途径136

2.3.2 信息时代的战争方法学137

胜利者不善于吸取教训137

时代的战争方法学138

第3章 战争工程思想——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方法学140

3.1 什么是战争工程思想140

3.1.1 以复杂系统思想为指导141

信息化加剧了复杂性142

复杂系统理论的指导作用143

3.1.2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145

3.1.3 以工程方法为手段146

战争管理需要工程方法146

麦克纳马拉的国防大改革147

3.1.4 以战争管理为核心150

战争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150

美军联合体制大变革152

战争管理的困难155

3.1.5 以战争取胜为目标157

对抗性和残酷性157

目标是博取最大的利益158

3.2 战争工程方法产生的背景159

3.2.1 对战争工程的“医学”解释159

中医的经验积累159

西医的物理化学161

战争的“医学工程”方法162

3.2.2 美军的战争工程思想164

美军是技术型军队164

美军的战争工程化理念166

向谁学习:“言必称美军”还是“夜郎自大”167

3.2.3 钱学森思想的重要影响169

3.3 关于战争工程的几个问题171

3.3.1 战争工程与战争艺术的关系171

取代不了的战争艺术171

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172

3.3.2 战争工程与军事理论的关系173

搭起连接军事理论和科学技术的桥梁173

促进军事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174

提供了虚拟实践的平台175

第4章 战争工程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应用基础176

4.1 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思想176

4.1.1 用系统思想看待信息化战争176

战争系统的无限空间:阿凡达的世界177

系统涌现:综合集成的目标178

战斗效能的量子化现象:萨达姆的部队一夜蒸发?180

指挥控制与信息系统:为什么S200失效?183

4.1.2 体系与体系性质185

什么是“体系”185

体系仍是系统,但是特殊的系统187

涌现是体系的基本特征187

体系涌现性:“三个鸡蛋”的联合理论189

体系的成长性:不能建造,只能演化190

体系能力的相对性:田忌赛马与NBA球赛191

体系的脆弱节点:首都机场的桥193

体系的级联失效:美加大停电194

战争目的达成:体系的“马桶效应”194

4.1.3 体系工程与系统工程196

体系组分系统开发的独立性196

体系开发的动态演化:如何拿到“大钻石”197

强调软因素的影响198

在复杂背景基础上发展199

4.2 技术基础:现代信息技术200

4.2.1 技术基础之一:计算、网络与智能200

计算的变迁:从数字化到云计算200

网络化:从阿帕网到万维网203

“长尾”理论和“平坦”世界206

C4ISR与全球信息栅格208

物联网与“智慧地球”210

智能化:从“深蓝”到“更深的蓝”212

如何判断机器有了智能:图灵测试215

文本理解与“沃森”217

信息技术的发展:“奇点”临近220

4.2.2 技术基础之二:仿真与模拟221

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途径222

认识世界的第三条道路:虚拟实践223

什么是仿真与模拟?225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核试验与气候仿真227

智能个体仿真229

群体仿真:《指环王》战士为什么逃跑230

虚拟世界:《第二人生》的崛起231

世界六大仿真难题234

建模的困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235

4.2.3 技术基础之三:决策和控制237

系统控制与控制论237

复杂系统控制:金融风暴与政府救市238

社会管理与舆论控制239

复杂系统的指挥控制241

4.3 应用基础:信息化转型242

4.3.1 信息化转型是应用的基础242

观念转变最重要:“不换观念就换人”242

理论转型是最基础的转变244

手段转变:学会看战争系统的“CT片”247

人才转型:培养战争工程师的队伍248

4.3.2 路线图:转型发展的工具249

“始于技术、成于管理”的时代工程250

路线图是信息化转型的工程化工具251

第5章 战争工程方法与系统——贯穿战争始终的系统工程253

5.1 战争分析工程253

5.1.1 战争分析是获取需求的起点253

什么是“需求”254

需求应该由谁确定:谁是老板?255

从分析出发寻找问题256

用工程的方法得到需求258

环境分析是获得需求的前提:“明天的陆军”259

需求与创造需求:DARPA的作用261

5.1.2 战争分析的方法与系统263

作战运筹分析:“二战”出现的明星263

系统分析法:为什么不受空军欢迎266

探索性分析:从数据挖掘到数据耕耘268

讨论式对抗模拟:《翌日》之核扩散研究270

技术对抗模拟: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273

综合集成研讨厅方法:从定性到定量275

“集思广益”还是“真理在少数人手里”278

5.2 战争设计工程281

5.2.1 战争设计的目的是追求主动281

寻求主动权的战争设计281

战争想定也是战争设计:《斩首“台独”》284

通过演习了解未来的新型战争286

5.2.2 美军战争设计的实践287

美国核战争计划的变迁287

快速决定性作战:伊拉克战争试验289

基于效果作战:红极一时的理论明星290

对基于效果作战质疑:没有孩子的洗澡水292

空海一体战:针对中国的战争设计293

5.2.3 战争设计的方法与系统295

战略规划的设计:以美军为例296

PPBS与PPBE系统297

作战设计:马蒂斯的解决方案299

沙基昌的“战争设计工程”301

5.3 战争实验工程303

5.3.1 科学实验、社会实验与战争实验303

实验是科学之母304

什么是实验:小镇来了新医生305

社会科学实验:管理实验307

社会科学实验:经济实验308

社会科学实验的难题310

从野战演习到作战实验311

战争实验与战争实验工程314

战争复杂性问题316

5.3.2 计算实验与战争模拟317

计算实验方法317

复杂系统仿真与基于主体建模319

战争模拟与仿真320

战争模型的可信度问题324

5.3.3 计算机兵棋推演326

兵棋起源:“一夜回到200年前”326

手工兵棋与兵棋推演328

计算机兵棋系统329

兵棋与模拟的异同331

补上缺失的兵棋“链环”332

5.3.4 社会仿真与大尺度战争模拟334

社会仿真:战争间接效果的模拟334

社会仿真的内容和方法335

社会仿真实践:“天花袭击”与“经济影响”337

大尺度战争建模:镜像世界339

5.4 战争管控工程341

5.4.1 战争管控工程的基本概念341

战争管控:使态势朝有利方向转化341

战争管控工程:战争的ICU343

有什么样的战争就会有什么样管控方法344

不同类型的战争管控系统345

复杂系统指挥控制的五种类型346

战场自同步:李云龙哥们的战斗349

5.4.2 战争管控的方法和手段350

博伊德的OODA指挥控制环350

战争管控的方法与工具351

美军转型中提出的三个概念352

5.5 战争评估工程355

5.5.1 战争评估内容与系统356

能力和风险评估:战略决策的基础356

威胁评估:威胁判断与早期预警358

作战与行动效果评估360

5.5.2 作战净评估361

马歇尔的老树新花361

什么是作战净评估?362

作战净评估的应用363

第6章 关于战争系统研究的几个问题——复杂性、预测及科学方法365

6.1 对复杂性的理解365

6.1.1 科学地认识复杂性365

复杂性是不是固有属性365

认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367

真理的相对性:爱因斯坦的遗憾368

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371

6.1.2 复杂系统的因果关系373

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373

如何远离“超临界状态”:放火还是救火?376

弗格森:大国崩溃可能骤然发生378

能否找到“引起风暴的蝴蝶”381

“不靠谱”的经济学理论383

6.2 关于科学预测的问题386

6.2.1 预测的基础和条件386

什么能够预测,什么不能?386

科学预测不是算命389

预测的尴尬391

预测的时间点与“让马说话”393

整体把握下的预测:“仁川登陆”395

6.2.2 复杂系统预测的难点396

预测难在对拐点的判断396

“黑天鹅”事件397

“赚钱”的软件与不赚钱的股市399

6.2.3 复杂系统预测方法的探索401

寻找什么样的规律:综合国力分析401

战争预测的新手段:如何找到本·拉登404

网络计算预测战争406

网络产生的群体智慧408

计算社会科学:还需要100年的进步411

是否有“计算战争科学”?413

6.3 关于科学的态度与方法414

6.3.1 关于科学的态度414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14

追根溯源:“我的汽车会过敏”416

6.3.2 关于科学的方法418

“阿猫、阿狗也治国”418

研究的逻辑与明确的方法419

要了解尽可能准确的信息421

定量还是定性422

严谨精确还是“实用、管用、好用”424

结束语 研究才刚刚开始426

参考文献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