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559498.jpg)
- 任美锷编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绪论3
一、面积、位置与疆域3
二、中国自然地理总特点5
第二章 地貌7
一、地貌的基本轮廓7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10
(一)地质构造对中国巨地貌轮廓形成的作用10
(二)气候对中国地貌形成的影响15
(三)地表物质对地貌的影响18
三、中国地貌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19
第三章 气候21
一、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1
二、大气环流与季风进退28
(一)大气环流基本特征28
(二)季风进退29
三、影响我国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天气系统31
(一)寒潮31
(二)梅雨34
(三)台风36
四、气温与热量资源39
(一)气温分布39
(二)气温年变化与四季46
(三)生长期和霜期48
五、降水及其动态51
(一)降水量的空间分布51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雨日53
(三)降水变率55
(四)降水强度57
(五)湿润程度58
六、中国气候在自然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61
第四章 陆地水65
一、流域和水系65
(一)流域概况65
(二)水系的一般特征68
二、河川径流的主要特征70
(一)河川径流资源70
(二)水量平衡73
(三)年径流的地理分布74
(四)年径流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79
(五)河流的泥沙84
三、湖泊与沼泽88
(一)湖泊88
(二)沼泽91
四、中国陆地水在自然景观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93
第五章 植被和土壤95
一、植被与土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95
(一)植被与土壤形成的现代作用过程96
(二)植被与土壤形成的自然历史因素99
(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101
二、植被与土壤的分布规律103
(一)水平分布规律103
(二)垂直分布规律107
(三)隐域性植被与土壤的特征及分布规律109
三、中国植被与土壤在自然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111
第六章 综合自然区划114
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和意义114
二、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115
三、本书的自然区划方案124
第二篇 区域分论133
第七章 东北区133
一、温带湿润森林景观和森林草原景观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134
(一)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135
(二)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137
(三)温带湿润森林与森林草原景观139
(四)沼泽与草甸143
二、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与自然区划147
(一)大兴安岭北部亚区148
(二)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亚区150
(三)松嫩平原亚区153
三、自然条件改造利用的主要问题155
(一)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和沼泽的改造利用155
(二)森林资源的更新157
(三)松花江流域的水利建设158
第八章 华北区160
一、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黄土景观161
(一)黄土的分布及其形成161
(二)黄土对华北区景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64
(三)水热条件167
(四)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植被与土壤170
二、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与自然区划174
(一)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亚区178
(二)华北平原亚区179
(三)黄土高原亚区185
三、自然条件的利用与改造188
(一)干旱的治理188
(二)洪涝的防治190
(三)盐碱的治理191
(四)水土保持问题192
第九章 华中区195
一、季风型亚热带景观195
(一)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96
(二)水资源与水文特征199
(三)过渡性的植被和土壤201
二、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与自然区划204
(一)江汉、秦岭亚区(华中区北部)206
(二)江南、南岭亚区(华中区南部)220
三、自然条件的利用与改造240
(一)热水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241
(二)长江的综合开发利用242
(三)红壤丘陵的改良利用244
第十章 华南区246
一、热带自然景观247
(一)湿热的热带气候247
(二)河流径流丰富、汛期长250
(三)热带性植被与土壤251
(四)热带动物与珊瑚254
(五)热带农业植被256
二、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与自然区划257
(一)两广、闽南及台湾亚区258
(二)雷州、海南亚区269
(三)南海诸岛亚区274
三、热带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278
(一)冬季低温对发展热带作物的影响279
(二)季节性干旱与栽培热带作物的因地制宜措施279
(三)强风的危害及其防御措施280
第十一章 西南区282
一、热带山原景观的主要特征284
(一)四季如春286
(二)干季与湿季交替十分明显288
(三)热带山原植被和土壤及其垂直带结构289
二、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与自然区划293
(一)云南高原亚区294
(二)横断山脉亚区298
(三)滇南山间盆地亚区300
三、热带山原土地的垂直利用与农业生产309
第十二章 内蒙区312
一、温带草原景观313
(一)草原植物群落及其分布313
(二)温带半干旱气候的特征317
(三)草原土壤321
二、自然景观的区域分异与自然区划323
(一)内蒙东部亚区323
(二)内蒙中部亚区325
(三)内蒙西部亚区328
三、草原合理利用与沙漠治理330
(一)合理利用水草资源330
(二)草原粮料基地的建立331
(三)沙漠治理332
(四)消灭鼠害333
第十三章 西北区334
一、干旱荒漠景观的形成及其最主要特征335
(一)干旱的气候335
(二)高山与大盆地在荒漠景观形成中的作用338
(三)内陆河流与高山冰川342
(四)荒漠植被与土壤344
(五)荒漠中的动物界347
二、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与自然区划348
(一)北疆亚区349
(二)天山山地亚区352
(三)南疆亚区358
(四)阿拉善、河西亚区362
(五)祁连山地亚区365
(六)柴达木盆地亚区367
三、自然的利用与改造370
(一)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371
(二)风沙危害与防风固沙372
(二)土壤盐渍化的防治373
第十四章 青藏区375
一、高原寒漠、草甸、草原景观375
(一)最年青的强烈隆起的高原376
(二)高原气候特征379
(三)冰川和多年冻土384
(四)内陆水系与湖泊386
(五)高原植被与土壤388
(六)高原动物392
二、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与自然区划394
(一)川西、藏东分割高原亚区395
(二)东部高原亚区403
(三)藏北高原亚区408
(四)阿里高原亚区410
(五)藏南谷地与喜马拉雅高山亚区411
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20
第十五章 小结423
主要参考文献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