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学 第7版=MEDICAL IMAGING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白人驹,徐克主编;韩萍,龚启勇,张雪森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学 第7版=MEDICAL IMAGING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范畴1
二、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3
三、如何学习和运用医学影像学4
第一篇 影像诊断学5
第一章 影像诊断学总论5
第一节 X线成像5
一、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5
二、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5
三、X线检查方法7
四、X线检查的安全性8
五、X线图像特点8
第二节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9
一、CT成像的基本原理9
二、CT设备与CT成像性能9
三、CT检查方法11
四、CT检查的安全性12
五、CT图像特点13
第三节 超声成像13
一、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13
二、超声设备与超声成像性能14
三、超声检查方法15
四、超声检查的安全性16
五、超声图像特点16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16
一、MRI成像的基本原理17
二、MRI设备与MRI成像性能18
三、MRI检查方法19
四、MRI检查的安全性21
五、MRI图像特点21
第五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与综合应用23
一、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23
二、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比较24
三、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24
第六节 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与影像诊断原则25
一、图像的观察和分析25
二、影像诊断原则26
第七节 影像检查的申请和影像诊断报告的应用29
一、影像检查的申请29
二、影像诊断报告的应用30
第八节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与信息放射学32
一、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32
二、信息放射学34
第九节 分子影像学36
一、分子影像学概念和成像基本原理36
二、分子影像学成像设备及技术37
三、分子影像学主要应用及前景38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40
第一节 脑40
一、检查技术40
二、正常影像表现42
三、基本病变表现45
四、疾病诊断46
第二节 脊髓61
一、检查技术61
二、正常影像表现62
三、基本病变表现63
四、疾病诊断63
第三章 头颈部68
第一节 眼部68
一、检查技术68
二、正常影像表现69
三、基本病变表现69
四、疾病诊断70
第二节 耳部74
一、检查技术74
二、正常影像表现75
三、基本病变表现76
四、疾病诊断76
第三节 鼻和鼻窦78
一、检查技术78
二、正常影像表现79
三、基本病变表现79
四、疾病诊断80
第四节 咽部81
一、检查技术81
二、正常影像表现82
三、基本病变表现82
四、疾病诊断82
第五节 喉部85
一、检查技术85
二、正常影像表现85
三、基本病变表现86
四、疾病诊断86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87
一、检查技术87
二、正常影像表现87
三、基本病变表现88
四、疾病诊断88
第七节 颈部90
一、检查技术90
二、正常影像表现91
三、基本病变表现91
四、疾病诊断92
第四章 呼吸系统95
第一节 检查技术95
一、X线检查95
二、超声检查96
三、CT检查96
四、MRI检查97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97
一、X线检查97
二、CT检查101
三、MRI检查104
第三节 基本病变表现105
一、肺部病变105
二、胸膜病变112
三、纵隔改变116
第四节 疾病诊断117
一、支气管扩张症117
二、肺炎118
三、肺脓肿120
四、肺结核121
五、弥漫性肺疾病124
六、肺肿瘤125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129
八、胸膜病变132
第五章 循环系统135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135
一、检查技术135
二、正常影像表现136
三、基本病变表现142
四、疾病诊断144
第二节 血管152
一、检查技术152
二、正常影像表现153
三、基本病变表现153
四、疾病诊断154
第六章 消化系统与腹膜腔160
第一节 食管与胃肠道161
一、检查技术161
二、正常影像表现162
三、基本病变表现164
四、疾病诊断165
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172
一、肝脏172
二、胆道系统188
三、胰腺196
四、脾202
第三节 腹膜腔和肠系膜205
一、检查技术207
二、正常影像表现207
三、基本病变表现207
四、疾病诊断208
第四节 急腹症211
一、检查技术211
二、正常影像表现212
三、基本病变表现213
四、疾病诊断216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膜后间隙222
第一节 泌尿系统222
一、肾与输尿管222
二、膀胱232
第二节 肾上腺235
一、检查技术235
二、正常影像表现235
三、基本病变表现236
四、疾病诊断236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240
一、检查技术240
二、正常影像表现240
三、基本病变表现242
四、疾病诊断242
五、妊娠与计划生育246
第四节 男性生殖系统247
一、检查技术247
二、正常影像表现248
三、基本病变表现248
四、疾病诊断249
第五节 腹膜后间隙252
一、检查技术252
二、正常影像表现253
三、基本病变表现253
四、疾病诊断254
第八章 乳腺257
第一节 检查技术258
一、X线检查258
二、超声检查258
三、MRI检查258
四、CT检查259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259
一、正常解剖结构259
二、X线检查259
三、超声检查262
四、MRI检查263
五、CT检查263
第三节 基本病变表现263
一、X线检查263
二、超声检查265
三、MRI检查266
四、CT检查269
第四节 疾病诊断270
一、乳腺纤维腺瘤270
二、乳腺增生271
三、乳腺癌272
第九章 骨关节与软组织274
第一节 骨骼275
一、检查技术275
二、正常影像表现275
三、基本病变表现280
四、疾病诊断284
第二节 关节303
一、检查技术303
二、正常影像表现304
三、基本病变表现305
四、疾病诊断307
第三节 软组织314
一、检查技术314
二、正常影像表现315
三、基本病变表现315
四、疾病诊断316
第十章 儿科影像诊断学322
第一节 儿科影像学检查技术323
一、X线检查323
二、超声检查323
三、CT检查323
四、MRI检查323
五、检查前准备324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324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4
二、胚胎脑病325
第三节 头颈部326
一、腺样体肥326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327
三、视网膜母细胞瘤327
第四节 呼吸系统328
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28
二、呼吸道异物329
第五节 循环系统330
一、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330
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330
第六节 消化系统与腹膜腔331
一、十二指肠闭锁331
二、肠套叠331
三、先天性巨结肠332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膜后间隙333
一、肾母细胞瘤333
二、神经母细胞瘤333
三、新生儿肾上腺出血334
四、子宫阴道积液334
第八节 骨关节与软组织335
一、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35
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36
三、肌间血管瘤336
第二篇 介入放射学339
第十一章 介入放射学总论339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339
一、血管介入基本器材、材料与药品339
二、血管介入基本技术342
第二节 非血管介入技术344
一、非血管介入基本器材、材料344
二、非血管介入基本技术346
第十二章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348
第一节 分支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348
一、弓上动脉狭窄、闭塞348
二、肾动脉狭窄349
三、主髂动脉闭塞症351
四、下肢动脉狭窄、闭塞352
第二节 主动脉疾病355
一、主动脉夹层355
二、腹主动脉瘤356
第三节 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358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358
二、介入技术与操作方法358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360
四、疗效评价361
第四节 静脉狭窄、闭塞性疾病361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361
二、上腔静脉综合征363
三、布-加综合征365
第五节 门静脉高压症366
一、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366
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367
三、球囊阻塞逆行性静脉曲张消融术369
第六节 颅内血管性疾病370
一、颅内动脉瘤370
二、颅内动静脉畸形371
三、颈动脉海绵窦瘘373
第十三章 非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375
第一节 胆道梗阻375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375
二、介入技术与操作方法375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376
四、疗效评价377
第二节 消化道管腔狭窄、梗阻377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377
二、介入技术与操作方法378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378
四、疗效评价379
第三节 气管、支气管狭窄379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379
二、介入技术与操作方法379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380
四、疗效评价380
第四节 囊肿与脓肿380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381
二、介入技术及操作方法381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381
四、疗效评价382
第五节 椎间盘与椎体病变382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382
二、椎体良恶性病变384
第十四章 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386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386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86
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388
三、肝癌合并症的治疗389
第二节 其他恶性肿瘤389
一、肺癌的介入治疗389
二、肾癌的介入治疗391
三、胰腺癌的介入治疗391
四、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392
第三节 良性肿瘤的介入治疗393
一、肝血管瘤393
二、子宫肌瘤394
主要参考文献39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