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铜梁土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铜梁土壤
  • 铜梁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铜梁土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工作总结1

第一章 基本情况9

一、地理位置9

二、社会经济情况9

(一)行政区划及土地概况9

(二)农业结构9

(三)工交概况10

(四)农业机械化情况11

(五)水利设施11

(六)施肥水平11

第二章 土壤形成条件20

第一节:气侯条件20

一、研究气候条件的意义20

二、主要气象要素及特点20

(一)热量资源丰富冬暖春早20

(二)雨量充沛但季节分配不均21

(三)日照尚足22

(四)灾害性天气22

三、气候与土壤23

第二节 、地质条件与母质类型24

一、地质构造24

(一)县内地质构造特征25

(二)构造形迹描述25

二、地层展布与母质类型26

(一)三迭系27

(二)侏罗系27

(三)弟四系29

第三节 、地貌条件30

一、铜梁县地貌发育简史30

二、地形、地质对土壤的作用31

三、铜梁县主要地貌类型31

第四节:水文、水系34

一、水系及流域34

二、水资源34

(一)地表径流34

(二)外来径流35

(三)地下水35

三、水资源利用35

四、对土域的影响36

第五节:生物因素37

一、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37

二、我县的植被区划和资源38

三、解放以来我县植被变迁史38

四、我县区域土壤与植被39

五、我县农作物种类及耕轮作制40

六、土壤动物40

第三章 我县土壤特点、分布与分类41

第一节:土壤的形成特点41

一、全县土壤以岩性土为主,物理风化强热,肥力水平特殊。41

二、水稻土资源雄厚42

三、生物循环旺盛44

四、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发展45

五、低山区土壤向富铝化方向发展46

第二节 、土壤分布规律46

一、土类分布规律46

二、土属的分布规律46

三、土种的分布规律47

第三节 、土壤分类系统49

一、土壤分类的意义和目的49

二、土壤分类和命名的原则49

三、土壤分类体系和分类依据及示例50

第四章 土壤类型的性态特征52

第一节 水稻土类52

一、潮土田土属53

二、暗紫色水稻土属58

三、灰棕紫色水稻土属68

四、红棕紫色水稻土属77

五、棕紫色水稻土属84

六、矿子黄泥水稻水稻土属88

七、冷沙黄泥田土属95

八、老冲积黄泥水稻土属100

第二节 潮土类105

一、灰棕潮土土属106

二、紫色潮土土属107

第三节:紫色土类108

一、暗紫泥土属109

二、灰棕紫泥土属119

三、红棕紫泥土属126

四、棕紫泥土属132

第四节 黄壤土类136

一、冷沙黄泥土属137

二、矿子黄泥土属141

三、老冲积黄泥土属146

四、森林冷沙黄泥土属147

第五章 土壤分区及改良利用151

第一节 土壤分区的原则和依据151

第二节 分区概述152

Ⅰ 涪江河谷新老冲积土区152

Ⅱ 浅中丘宽谷红棕紫泥土区155

Ⅲ 浅丘宽谷与中丘中谷灰棕紫泥土区160

Ⅳ 山麓深中丘暗紫泥土区167

Ⅴ 低山槽谷山地黄壤土区170

附:铜梁县农业土壤分区范围表183

第六章 土地资源评价183

第一节 农业土壤183

一、农业土壤利用现状183

二、土壤资源的特点184

三、土壤生产力评级199

第二节 土地资源201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201

二、土地利用简评203

三、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205

第七章 土地资源的战略性开发与改良培肥意见208

第一节 我县2000年农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设想208

一、合理种用土地资源的战略目标208

二、我县2000年农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208

(一)、农耕地利用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209

(二)、林地的调整与利用209

(三)、广开草料来源积极发展畜牧业210

(四)、五十万亩水面资源的潜力与利用210

(五)、非耕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11

第二节 我县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14

一、我县土壤资源的优势和劣势214

(一)、我县土壤资源的三大优势214

(二)、我县土壤资源的劣势214

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促使我县粮经生产向“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发展的建议215

(一)、多层次综合开发稻田资源的设想216

(二)、高效益利用坡耕地的建议216

1、利用丘陵紫色土大力营建桔柑园216

2、利用田坎土壁建立7万亩良桑基地积极发展蚕业生产217

3、利用石灰岩土壤发展黄花生产218

4、利用河谷土壤发展甘蔗间作蘑茹218

5、利用城镇附近优势建立菜鱼基地218

6、利用低山及非耕地资源建立林木基地219

7、积极发展名特产品和传统产品219

第三节 土壤的改良与培肥220

一、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低产田土220

(一)、水土林综合治理改土改制防冲220

(二)、治沟除潜改田改制增收221

1、开沟排水防治冷毒221

2、水旱轮作消除次生冷育化221

3、半旱式栽培 垄稻沟鱼 产值翻番222

4、综合治理 防治水稻坐篼222

5、改酸治瘦 客土培肥222

二、广辟肥源 培养地力222

(一)、积极发展生猎222

(二)、利用各种农田隙地大力发展绿肥生产222

(三)、努力发展沼气积极积制土杂肥223

三、合理施肥 培肥土壤 降低成本 做到增产增收224

(一)、对当前施肥上的几点建议224

1、有无机肥配合施用224

2、合理施用氮肥224

3、因土施用磷肥224

4、对路施用钾肥225

5、针对性施用微肥225

(二)肥料施用的发展方向225

附小麦的因土配方施肥一览表226

专题部分227

1、改良土壤 夺取柑桔的优质高产227

2、水稻配方施肥试验233

土壤普查工作人员名单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