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据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据法学
  • 陈瑞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证据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3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3

一、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3

二、刑事证据法的体系7

三、刑事证据法的功能10

四、两个理论问题14

第二章 刑事证据法的渊源19

一、刑事证据法的主要法律渊源19

二、2012年《刑事诉讼法》20

三、《司法鉴定管理规定》22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23

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24

六、刑事证据法的渊源与证据法理论27

第三章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29

一、证据裁判原则30

二、实质真实原则34

三、无罪推定原则38

四、证据合法原则43

五、直接和言词原则46

六、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52

七、中国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体系56

第二部分 证据61

第四章 证据的概念61

一、“证据事实”与“证据载体”62

二、“事实说”的缺陷64

三、“材料说”的确立66

四、证据的定义67

第五章 证明力与证据能力70

一、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70

二、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71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73

四、对“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比较75

五、中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77

六、证明力79

七、证据能力86

第六章 证据的理论分类91

一、证据理论分类概述91

二、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93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95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97

五、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101

第七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105

一、物证与书证106

二、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110

三、鉴定意见112

四、笔录证据115

五、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120

六、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23

第八章 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128

一、鉴真问题的提出128

二、鉴真的性质130

三、鉴真方法133

四、鉴真的诉讼功能137

五、违反鉴真规则的法律后果139

六、鉴定检材的鉴真问题141

第九章 鉴定意见的审查规则145

一、多维视角下的鉴定意见145

二、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与排除规则146

三、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150

四、专家证人出庭作证问题151

五、鉴定意见规则的制度空间154

第十章 被告人口供规则157

一、被告人口供规则概述157

二、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158

三、口供排除规则161

四、口供印证规则163

五、口供补强规则165

第十一章 证人证言规则170

一、证人证言规则概述170

二、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171

三、非法证言排除规则176

四、证人出庭作证制度178

五、证言印证规则182

第十二章 侦查人员的证人地位186

一、侦查人员作证问题概述186

二、作为“定罪事实提供者”的证人188

三、作为“量刑事实提供者”的证人189

四、作为“程序事实提供者”的证人191

五、侦查人员提交的说明材料193

六、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197

第三部分 司法证明203

第十三章 司法证明的概念与要素203

一、证明与查明203

二、司法证明的定义205

三、审判构造与司法证明206

四、司法证明的基本要素208

五、审判前程序中的事实认定210

第十四章 证明对象213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213

二、证明对象的分类216

三、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218

四、免证事实221

第十五章 证明责任223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23

二、英美法中的举证负担与说服负担225

三、大陆法中的结果责任与行为责任227

四、中国刑事证据法中的证明责任230

五、证明责任的转移与倒置234

六、被告人的证明责任236

七、证明责任与法官的真相探知活动241

第十六章 证明标准244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244

二、英美法中的证明标准247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标准250

四、中国法中的证明标准252

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254

六、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261

第十七章 推定264

一、推定的性质264

二、中国刑事法中的推定269

三、推定的功能274

四、推定与司法证明277

五、推定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可证明性284

第四部分 证据规则289

第十八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89

一、强制性的排除与自由裁量的排除289

二、可补正的排除293

三、程序审查优先原则294

四、证明责任的分配297

五、非法证据排除的裁判程序299

第十九章 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304

一、“瑕疵证据”的主要分类304

二、“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306

三、对瑕疵证据进行补正的正当性311

四、程序瑕疵的补正与治愈315

第二十章 新法定证据主义——一种以限制证明力为核心的证据理念319

一、新法定证据主义的提出319

二、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制度320

三、新法定证据主义在中国的兴起324

四、新法定证据主义的潜在风险330

第二十一章 证据相互印证规则334

一、作为证明力要求的印证规则334

二、作为证明标准的印证规则338

三、对印证规则的反思341

四、印证规则的未来346

第二十二章 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350

一、程序性裁判与证据规则350

二、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理念351

三、程序证据的证据能力355

四、证明责任358

第二十三章 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361

一、量刑程序与证据规则361

二、量刑证据审查判断的基本理念362

三、量刑证据的证据能力367

四、证明责任371

参考文献374

索引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