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第二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第二册
  • 何兹全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第二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叁〕封建社会(一)——战国到东汉末——1

一、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1

(一)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1

第二册1

(二)魏初的富强和李悝2

(三)吴起及其在楚国的变法4

(四)商鞅在秦国的变法6

(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2

(六)申不害相韩15

(七)各国国家机构的中央集权化15

1.相15

2.郡县制度17

3.国家的租赋收入19

4.官吏俸禄20

(一)铁器的使用21

(二)农业技术的改进21

二、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21

(三)农田水利23

(四)小农经济和土地买卖集中24

(五)手工业27

(六)商业和商人28

三、秦的统一31

(一)各国间的兼并战争31

1.马陵之战31

2.乐毅伐齐32

3.田单败燕33

4.长平之战34

(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与人民的反抗斗争35

1.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35

2.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斗争37

(三)秦与六国的斗争39

1.合从连横39

2.远交近攻和行反间计55

(四)秦统一六国63

四、战国时期的文化67

(一)诸子思想67

1.墨子67

(1)墨子传略67

(2)墨子的思想70

2.老子76

(1)老子传略76

(2)老子的思想77

3.庄子79

(1)庄子传略79

(2)庄子的思想79

4.孙子83

(1)孙子传略83

(2)孙子的军事思想83

5.孟子85

(1)孟子传略85

(2)孟子的思想86

6.邹衍92

(1)邹衍传略92

(2)邹衍的思想93

7.名学94

(1)惠施的巧辩94

(2)公孙龙的白马论和坚白论95

(3)墨经中的名学98

(4)荀子论正名100

8.荀子102

(1)荀子传略102

(2)荀子的思想102

9.韩非子109

(1)韩非传略109

(2)韩非子的思想109

(二)诗人屈原120

1.屈原传略120

2.屈原的作品123

(三)自然科学知识125

1.数学125

(1)数理知识125

(2)数学著作126

2.天文学127

3.物理学128

4.化学130

5.医学130

(1)医药知识130

(2)名医扁鹊132

(3)医药学的古典著作134

6.地理学136

五、秦统一国家政治机构的建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137

(一)称始皇帝137

(二)出巡和刻石纪功139

(三)营造宫殿和骊山陵141

(四)立郡县和任刑罚142

(五)焚书坑儒145

(六)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销兵品,迁富豪147

(七)治驰道148

(八)伐匈奴,巩长城148

(九)击南越,戍五岭148

六、秦末农民战争和汉朝的建立149

(一)秦二世的贪暴149

(二)陈胜、吴广起义150

(三)起义军推翻秦的统治154

1.项羽和刘邦154

(1)项羽154

(2)刘邦155

2.起义军入关158

(1)刘邦入关158

(2)钜鹿之战和项羽入关160

3.参加反秦起义的各阶层人物164

(四)楚汉战争和汉朝的建立169

(一)汉初统治者对人民的让步174

1.减轻剥削174

七、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74

2.黄老“无为之治”177

3.社会经济的恢复178

(二)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179

1.史记、汉书所记各地经济情况179

2.个体小农经济184

3.地主、贵族的田庄187

4.公田和屯田188

5.水利和农业191

6.畜牧业198

7.大商买、盐铁业、手工业199

8.西汉的郡县和户口204

(一)汉承秦制的国家组织214

1.官制214

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214

2.法律和刑罚219

3.兵制222

4.赋税223

5.货币224

6.历法225

(二)汉初皇权和封国的矛盾225

1.贵族传统势力对恢复封国的要求225

2.汉初的封国228

3.封国和皇帝的矛盾229

4.吴楚七国之乱232

(三)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和政策237

1.削弱封国237

2.平准、均输、盐铁专卖、统一货币238

3.打击豪强241

4.推尊儒术和统制思想242

5.汉朝人对武帝的评价243

1.匈奴人的社会和生活244

九、西汉时期的边疆各族及其与汉朝的关系244

(一)匈奴244

2.冒顿单于时匈奴的强大245

3.匈奴和汉的经济文化交流247

4.匈奴与汉的和战248

(二)西域252

1.西域各国252

2.汉通西域256

(三)羌257

1.羌人的生活和习俗257

2.羌人的逐渐强盛258

3.西汉统治者对羌人的战争259

(四)南方各族261

1.南粤261

2.闽粤263

3.西南夷265

1.贾谊传略268

十、西汉前期的学术文化268

(一)贾谊268

2.贾谊的思想269

(二)淮南子270

1.刘安和淮南王书270

2.淮南子的思想271

(三)董仲舒272

1.董仲舒传略272

2.董仲舒的思想273

(四)司马谈和司马迁277

1.司马谈、司马迁传略277

2.司马谈论六家要指280

3.司马迁的史学和史记281

(五)文学285

1.歌、辞285

2.赋285

(六)历法291

3.散文291

(七)医学292

十一、西汉后期的阶级矛盾293

(一)西汉后期阶级矛盾的加深293

1.武帝末的政治危机和农民起义293

2.统治者对人民让步295

3.地主、官僚、贵族的土地兼并296

4.农民的贫困和流亡298

5.铁官徒与人民起义303

6.统治者以公田假贫民和赦徒作304

7.限田限奴议304

(二)王莽的改制305

1.王莽的出身305

2.改制的内容306

3.改制引起的混乱309

1.赤眉起义310

(一)赤眉、绿林起义310

十二、赤眉、绿林起义和东汉的建立310

2.绿林起义315

3.河北的农民军317

(二)东汉政权的建立317

1.南阳大地主刘秀集团建立东汉政权317

2.释放奴婢320

3.度田321

4.皇帝集权和尚书权重322

(一)治河和兴修水利324

十三、东汉的社会经济324

(二)农业和小农经济326

1.土地垦殖326

2.农业生产327

3.小农经济331

(三)畜牧业332

(四)手工业332

1.世家豪族335

(五)豪强大地主田庄的发展335

2.豪族地主的田庄和土地掠夺336

3.豪强地主的依附人口338

4.佃耕和佣作340

5.东汉地主、官僚贵族生活的奢侈341

(六)东汉后期土地失耕情况的严重343

1.农民离开土地和土地失耕343

2.以公田假农民344

(七)东汉时期的郡县设置和户口垦田数345

十四、东汉时期的边疆各族及其与汉朝的关系346

(一)匈奴346

(二)西域351

(三)羌和氐353

(四)西南各族354

1.南“蛮”354

2.西南夷357

1.鸟桓360

(五)东北各族360

2.鲜卑362

3.扶馀364

4.挹娄365

十五、东汉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66

(一)皇帝、外戚的斗争366

(二)豪放地主内部(士族、外戚)的斗争374

(三)党锢(士族和宦官的斗争)376

十六、东汉后期的阶级矛盾和农民战争382

(一)羌人反抗东汉统治者的战争382

(二)流民和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385

(三)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390

1.张角领导的农民战争390

2.河北的农民军392

3.宗教形式所反映的农民斗争纲领394

1.灾异、符命、图谶说399

(一)宗教迷信399

十七、西汉后期到东汉末的学术文化399

2.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404

(二)王充406

1.王充传略406

2.王充的思想407

(三)科学和发明创造410

1.张衡410

(1)张仲景和他的著作411

3.医学411

2.蔡伦和纸的创造411

(2)华佗413

(四)经学414

1.西汉经学414

2.刘歆争立古文经415

3.东汉经今古文的争论和综合417

(五)许慎的说文解字420

1.班固和汉书424

(六)史学424

2.荀悦和汉纪426

(七)童谣和民歌427

1.桓帝初的童谣427

2.桓帝时巴郡民剌郡守李盛歌427

3.汉末江淮间童谣427

十八、秦汉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28

(一)朝鲜428

(二)日本428

(三)中亚细亚及以西诸国429

(四)印度430

(五)海外交通431

附录433

(一)关于战国时期铁器、手工业和商业的考古发现433

(二)战国两汉铁器金相学的考查443

本书第二册引用书目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