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船舶螺旋桨射流理论与工程计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船舶螺旋桨射流理论与工程计算](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2484953.jpg)
- 林伟豪,崔永刚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86122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船用螺旋桨-射流-船舶流体力学-工程计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船舶螺旋桨射流理论与工程计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简介1
1.1 船舶螺旋桨射流特性1
1.2 船舶螺旋桨射流的应用2
1.3 本书内容2
第2章 速度分量预测公式4
2.1 普通水射流4
2.1.1 普通水射流理论4
2.1.2 轴向动量理论4
2.2 普通水射流和轴向动量理论的局限性6
2.3 螺旋桨射流的半经验公式7
2.3.1 流出速度7
2.3.2 螺旋桨射流的收缩8
2.3.3 发展区范围8
2.3.4 发展区9
2.3.5 完成区11
2.3.6 切向速度分量12
2.3.7 径向速度分量14
2.4 结论14
第3章 数值模拟18
3.1 CFD软件的选择18
3.2 硬件的选择19
3.3 螺旋桨20
3.3.1 螺旋桨构造20
3.3.2 螺旋桨的基本特征20
3.3.3 螺旋桨的研究现状21
3.4 几何模型的创建22
3.5 网格生成23
3.5.1 非结构化网格的生成23
3.5.2 结构化网格的生成24
3.6 计算域的敏感性26
3.6.1 立方体域或圆柱体域26
3.6.2 结构化网格的域独立性26
3.6.3 非结构化网格的域独立性27
3.7 网格的敏感性27
3.7.1 结构化网格的独立性28
3.7.2 非结构化网格的独立性28
3.8 螺旋桨3D扫描和3D打印28
3.9 边界条件和连续区29
3.10 CFD控制公式29
3.11 湍流模型31
3.11.1 Standard k-ε湍流模型31
3.11.2 RNG k-ε湍流模型32
3.11.3 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32
3.11.4 Standard k-ω湍流模型32
3.11.5 SST k-ω湍流模型33
3.11.6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33
3.11.7 雷诺应力模型(RSM)33
3.12 计算要求33
3.13 网格移动34
3.14 离散格式35
3.15 近壁区处理36
3.16 求解算法36
3.17 收敛36
3.18 结论37
第4章 湍流模型76
4.1 标识76
4.2 几何分析76
4.3 结构化网格或非结构化网格77
4.4 旋转参考系法建模78
4.5 湍流模型应用79
4.5.1 结构化网格的Standard k-ε模型应用79
4.5.2 结构化网格的RNG k-ε模型应用80
4.5.3 结构化网格的Realizable k-ε模型应用81
4.5.4 结构化网格的Standard k-ω模型应用81
4.5.5 结构化网格的SST k-ω模型应用82
4.5.6 结构化网格的Spalart-Allmaras模型应用82
4.5.7 结构化网格的雷诺应力模型应用83
4.6 离散方案83
4.6.1 结构化网格的离散化格式83
4.6.2 非结构化网格的离散化格式84
4.6.3 二阶迎风格式的数值不稳定性85
4.7 提出的方案85
4.8 结论86
第5章 CFD模型的应用135
5.1 网格生成135
5.2 网格独立性检验135
5.3 最大轴向速度的衰减135
5.4 轴向速度分布136
5.4.1 流出平面处的轴向速度分布136
5.4.2 发展区范围136
5.4.3 完成区范围136
5.5 最大切向速度的衰减137
5.6 切向速度分量的分布137
5.7 最大径向速度的衰减137
5.8 径向速度分量的分布137
5.9 结论138
第6章 LDA实验设置148
6.1 实验装置148
6.1.1 螺旋桨模型149
6.1.2 缩比尺实验模型149
6.2 数据采集150
6.2.1 测量网格150
6.2.2 激光多普勒测速151
6.2.3 Dantec LDA测量系统151
6.2.4 实验154
6.2.5 误差分析155
6.3 粒子图像测速(PIV)156
6.4 结论156
第7章 实验数据分析167
7.1 轴向速度分量167
7.1.1 旋转中心的轴对称性167
7.1.2 流出速度168
7.1.3 流出速度的位置169
7.1.4 螺旋桨射流的收缩169
7.1.5 发展区长度169
7.1.6 发展区内最大轴向速度的衰减169
7.1.7 发展区内最大轴向速度位置170
7.1.8 发展区的范围170
7.1.9 完成区的范围171
7.2 切向速度分量171
7.2.1 最大切向速度的衰减172
7.2.2 切向速度分量的分布172
7.3 径向速度分量172
7.3.1 最大径向速度的衰减173
7.3.2 径向速度分量的分布173
7.4 结论173
第8章 湍流强度190
8.1 湍流强度的定义190
8.1.1 Dantec LDA系统的湍流强度定义191
8.1.2 Fluent湍流强度的定义191
8.1.3 湍流强度的参考速度192
8.2 LDA测量和CFD预测的湍流强度对比192
8.2.1 湍流强度的成分193
8.2.2 湍流强度194
8.3 船舶螺旋桨射流的湍流强度195
8.4 使用Standard k-ε湍流模型的螺旋桨射流的湍流强度196
8.5 使用RNG k-ε,Realizable k-ε,Standard k-ω和SST k-ω模型的船舶螺旋桨射流的湍流强度197
8.6 使用雷诺应力模型(RSM)的船舶螺旋桨射流的湍流强度198
8.7 使用Spalart-Allmaras模型的船舶螺旋桨射流的湍流强度199
8.8 结论200
第9章 结论和展望215
9.1 结论215
9.2 展望218
参考文献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