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营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吉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ISBN:781071173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运动营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陈吉棣1
第一章 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工作内容3
第二章 营养对运动员健康、机能、运动能力和恢复的影响5
第一节 合理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后的恢复5
第二节 与运动能力下降有关的营养因素6
第三节 营养措施加速运动后恢复6
第三章 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8
第二篇 运动营养的生理、生化基础 陈吉棣11
第一章 运动与能量13
第一节 运动能量代谢的特点13
第二节 运动能量和总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14
第三节 运动能量的来源16
第四节 运动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17
第五节 运动员能量的需要量及其评定18
第六节 能量营养与运动能力20
第七节 不同运动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20
第二章 运动与糖(碳水化合物) 陈吉棣31
第一节 糖的概念31
第二节 运动中糖营养的特殊生理功能31
第三节 糖的代谢33
第四节 补糖的意义、方法和作用35
第五节 运动员的糖需要量38
第六节 糖的食物来源38
第一节 蛋白质的概念、生理功能和代谢42
第三章 运动与蛋白质 陈吉棣42
第二节 运动对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44
第三节 运动对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46
第四节 过量补充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副作用47
第五节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48
第四章 运动与脂肪 常翠青50
第一节 脂肪的概念、生理功能和代谢50
第二节 运动中脂肪营养的作用与代谢55
第三节 运动对脂肪需要的影响60
第四节 运动员的脂肪需要量60
第五节 脂肪的食物来源61
第一节 水、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代谢63
第五章 运动与水和电解质 艾华63
第二节 酸碱平衡75
第三节 运动员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特点78
第四节 运动性脱水和预防84
第五节 运动补液85
第六章 运动与矿物质 艾华91
第一节 运动与钙营养代谢和需要91
第二节 运动与铁营养代谢和需要98
第三节 运动与锌营养代谢和需要105
第四节 运动与硒营养代谢和需要111
第七章 运动饮料 史小才120
第一节 运动饮料的成分与分类120
第二节 运动饮料的科学特征和基础121
第三节 运动饮料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129
第一节 概述142
第八章 运动与维生素 陈吉棣142
第二节 运动与维生素B1144
第三节 运动与维生素B2146
第四节 运动与维生素B6149
第五节 运动与维生素B12151
第六节 运动与维生素C153
第七节 运动与维生素A157
第八节 运动与维生素D159
第九节 运动与维生素E161
第三篇 运动员在不同情况下的营养167
第一节 运动员赛前饮食营养与竞赛能力169
第二节 赛前预防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营养措施169
第一章 运动员在比赛期的膳食营养 陈吉棣169
第三节 比赛期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170
第四节 比赛前期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171
第五节 比赛当日赛前一餐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172
第六节 比赛途中的饮食营养措施173
第七节 比赛后的饮食营养措施173
第八节 运动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其预防174
第九节 赛前常用营养强力物质175
第十节 抗氧化剂与运动能力181
第二章 运动、营养与体重 周琴璐184
第一节 运动、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184
第二节 身体成分中体脂的评定185
第三节 运动员减体重的适宜程度185
第四节 运动员快速减轻体重期对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186
第五节 运动员长期控制体重期对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189
第六节 神经性厌食和食欲过盛对健康的影响191
第七节 致病性的减体重行为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92
第八节 运动员控制体重和减体重期的饮食营养措施193
第九节 运动员增体重的营养措施195
第三章 热环境下运动训练的营养问题和措施 艾华197
第一节 热环境下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影响197
第二节 运动机体的热适应200
第三节 高温环境对运动员营养代谢的影响202
第四节 饮食营养措施205
第五节 补液措施205
第一节 寒冷环境对机体的影响208
第四章 寒冷环境下运动训练的营养问题和措施 艾华208
第二节 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210
第三节 低温对运动员营养代谢的影响211
第四节 低温条件下运动训练的营养措施213
第五章 高原环境下运动训练的营养问题和措施 艾华217
第一节 高原环境的特点217
第二节 高原缺氧对运动员生理的影响218
第三节 高原环境对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221
第四节 运动员在高原的饮食营养措施223
第六章 运动员旅行中的营养问题和措施 常翠青229
第一节 食物的可利用性和安全性229
第二节 体重变化230
第三节 脱水231
第四节 时差231
第五节 腹泻和其他感染性疾病232
第七节 其他医学问题233
第八节 制定进食措施和策略233
第六节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233
第七章 运动员发生过度训练时的营养干预措施 常翠青235
第一节 机械性过度训练236
第二节 代谢性过度训练236
第三节 过度训练综合征236
第四节 过度训练的监测和预防措施237
第五节 过度训练的治疗238
第八章 妇女运动与营养 常翠青239
第一节 能量239
第二节 脂肪的营养241
第四节 维生素营养243
第三节 糖的营养243
第五节 铁营养244
第六节 钙营养247
第九章 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 艾华252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特点252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运动员营养素的需要252
第三节 我国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状况及改进措施268
第十章 素食运动员的营养 常翠青272
第一节 素食者的类型及其定义272
第二节 素食膳食的健康效应273
第三节 素食运动员的营养问题及措施274
第四节 素食者的膳食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78
第五节 素食膳食对激素水平的影响279
第六节 素食膳食对运动员健康的影响280
第七节 素食运动员的膳食指南280
第十一章 运动性贫血与营养 周琴璐283
第一节 运动性贫血的原因283
第二节 运动性贫血的影响因素288
第三节 运动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88
第四节 运动性贫血的诊断290
第五节 运动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291
第十二章 运动、营养与自由基反应 艾华295
第一节 自由基及其清除系统295
第二节 运动与自由基反应297
第三节 营养物质对运动机体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影响300
第四篇 不同项群运动员的营养代谢特点和需要 陈吉棣311
第一章 不同项群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13
第一节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特点313
第二节 力量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特点315
第三节 灵敏、技巧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特点316
第四节 球类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特点317
第二章 不同专项运动员营养需要的特点318
第一节 中长跑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18
第二节 举重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18
第三节 体操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20
第四节 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22
第五节 团队集体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24
第六节 游泳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25
第七节 冰雪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327
第五篇 运动、营养与慢性病的防治331
第一章 运动、营养与慢性病 陈吉棣333
第一节 食量、体力活动与能量平衡334
第二节 体力活动、营养和心血管病335
第三节 体力活动、营养和糖尿病336
第四节 体力活动、营养与骨质疏松338
第五节 健身防病的体力活动量339
第六节 健身防病的合理膳食营养339
第二章 运动与肥胖 陈吉棣342
第一节 运动调节能量平衡342
第二节 运动调节体脂肪342
第三节 运动调节脂代谢基因的表达343
第四节 运动减肥的其他健康效益344
第五节 减肥的运动处方344
第三章 运动、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陈近利 陈吉棣347
第一节 运动、脂蛋白及动脉粥样硬化348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方法350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营养策略354
第四节 运动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效果的研究356
第四章 运动、营养与糖尿病 丛琳 陈吉棣364
第一节 糖尿病的现状364
第二节 糖尿病的诊断和临床表现364
第三节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65
第四节 运动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及其可能机制367
第六节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的医学检查369
第五节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369
第七节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370
第五章 运动、营养与骨质疏松 张蓉晖 陈吉棣376
第一节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概况376
第二节 运动、营养与骨质疏松378
第六章 有氧运动、基因表达和慢性病 陈吉棣385
第一节 体力活动调节能量平衡并影响肥胖相关基因的表达385
第二节 体力活动调节能量平衡,影响脂类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相关基因的表达386
第六篇 运动员营养状况的评定 常翠青393
第一章 营养调查的目的395
第二章 营养缺乏的过程和早期表现396
第一节 营养缺乏的原因396
第二节 营养缺乏发展的过程397
第三节 营养缺乏病及其表现399
第四节 营养缺乏的防治措施402
第三章 营养调查的方法404
第一节 膳食调查404
第二节 体格检查414
第三节 生化检测417
第四节 其他进展428
附录431
附录一 推荐的中国运动员膳食营养素适宜摄入量(AI值)和食谱举例431
附录二 运动员膳食指南433
附录三 食物交换份方法434
附录四 常用食物的胆固醇含量436
附录五 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表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