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2393663.jpg)
- 陈玉成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33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生物防治(环境污染)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类型1
一、生物修复的概念1
二、生物修复的产生与发展4
三、生物修复的类型5
第二节 生物修复的特点与应用6
一、生物修复的特点6
二、生物修复的应用实例7
三、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9
第三节 生物修复的原则及可处理性试验10
一、生物修复的原则10
二、生物修复的可处理性试验11
第四节 生物修复工程设计14
一、场地信息收集14
二、技术查询15
三、技术路线选择15
四、可处理性试验15
五、修复效果评价15
六、实际工程设计16
第二章 生物修复的机理17
第一节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17
一、有机污染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过程17
二、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反应类型21
一、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转化23
第二节 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23
二、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与吸附26
第三节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30
一、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30
二、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机理32
三、几类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33
第四节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35
一、植物修复重金属的机理36
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运移39
第五节 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物的修复48
一、微生物对氮磷富营养物的修复48
二、植物对氮磷富营养物的修复51
三、生态系统对氮磷富营养物的修复52
第三章 影响生物修复的受体特性53
第一节 土壤受体特性53
一、土壤物理学特性对生物修复的影响53
二、土壤胶体物质对生物修复的影响54
三、土壤化学平衡对生物修复的影响58
四、土壤络合-螯合平衡对生物修复的影响58
五、土壤氧化还原平衡对生物修复的影响59
六、土壤酸碱平衡对生物修复的影响61
第二节 地表水受体特性63
一、地表水体的组成与性质63
二、地表水体的污染-自净对生物修复的影响67
三、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69
一、地下水的种类与特征71
第三节 地下水受体特性71
二、包气带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73
三、污染物随地下水的运移75
四、地下水污染的特点79
第四节 大气受体特性80
一、大气的组成80
二、影响大气污染修复的气象动力因素81
三、影响大气污染修复的气象热力因素83
第四章 影响生物修复的污染物特性88
第一节 优先污染物与目标污染物88
一、污染物的概念与内涵88
二、优先污染物88
第二节 污染物化学结构对生物修复的影响89
三、目标污染物89
一、有机物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的影响90
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预测97
第三节 污染物的降解方式对生物修复的影响99
一、共代谢的含义99
二、参与共代谢的微生物、基质及其产物100
三、共代谢的机制102
四、共代谢的环境意义103
五、共代谢的研究展望103
第四节 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对生物修复的影响104
一、污染物的溶解度105
二、污染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106
三、非水溶相液体的利用108
四、污染物的吸着性109
五、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112
第五章 影响生物修复的环境条件114
第一节 影响微生物修复的非生物因子114
一、温度114
二、酸碱度116
三、氧气供应117
四、营养物质118
五、共存物质121
第二节 影响微生物修复的生物因子124
一、微生物的协同作用124
二、微生物的捕食作用126
第三节 影响植物修复的环境因子127
一、酸碱度128
二、氧化还原电位128
三、共存物质130
四、污染物间的复合效应132
五、植物营养物质134
六、植物激素135
七、生物因子136
第六章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137
第一节 原位微生物修复137
一、生物通风修复137
二、生物强化修复139
三、土地耕作修复142
一、植物修复的特点143
第二节 原位植物修复143
四、化学活性栅修复143
二、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144
三、放射性污染的植物修复153
四、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153
第三节 原位生态修复155
一、概述155
二、技术关键155
第四节 异位生物修复158
一、预制床修复158
二、堆制式修复160
三、生物反应器修复165
一、河流水体曝气修复171
第一节 自然净化修复171
第七章 污染河流的生物修复171
二、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173
三、生物试剂添加修复173
第二节 陆生生态修复176
一、河水土地渗滤修复系统176
二、土地渗滤修复类型177
三、土地渗滤修复效果181
四、土地渗滤修复设计183
第三节 水生生态修复183
一、水生生态修复的类型183
二、水生生态修复流程187
一、湿生生态修复技术的类型188
第四节 湿生生态修复188
二、自然湿地修复技术189
三、构造湿地修复技术190
第五节 微污染饮用水源的生物修复192
一、生物滤池修复192
二、生物转盘修复193
三、生物流化床修复193
四、生物接触氧化修复194
第八章 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196
第一节 富营养化的微生物修复196
一、深水曝气修复196
二、生物试剂添加修复198
第二节 富营养化的水生植被修复199
一、水生植被修复的优化设计200
二、水生植被修复的技术途径207
三、水生植被的收割利用211
第三节 富营养化的生物操纵修复213
一、生物操纵的基本概念213
二、生物操纵途径215
三、生物操纵修复的展望218
第四节 底泥环境疏浚修复221
一、底泥对湖泊的潜在污染221
二、底泥环境疏浚的特点222
三、底泥环境疏浚的调查223
四、底泥环境疏浚设备的选型223
五、堆场余水及污染底泥处置226
第九章 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229
第一节 抽提-处理修复229
一、泵-处理修复229
二、气体抽提修复234
第二节 空气吹脱修复242
一、空气吹脱现场中试244
二、空气吹脱设计245
第三节 原位工程生物修复248
一、工艺类型248
二、原位工程生物修复设计250
三、典型原位生物修复系统251
一、自然生物修复过程253
第四节 地下水的自然生物修复253
二、自然生物修复反应参数254
三、自然生物修复评价255
第十章 污染海洋的生物修复257
第一节 海洋石油污染的修复257
一、海洋石油污染的分布与赋存形态257
二、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258
第二节 海洋赤潮污染的修复262
第三节 海洋农药污染的修复263
第十一章 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265
第一节 有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265
一、有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过程265
二、有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工艺267
第二节 无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273
一、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274
二、硫化氢的微生物修复278
第三节 污染大气的植物修复279
一、绿色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修复279
二、绿色植物对降尘的修复281
三、绿色植物对生物性污染物的修复283
四、绿色植物的释氧修复283
第十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的生物修复285
第一节 矿山废石场的生物修复285
一、废石场修复的类型285
二、废石场修复程序285
第二节 露天采矿场的修复287
二、有覆盖层的浅采矿场修复288
一、无覆盖层的浅采矿场修复288
三、无覆盖层的深采矿场修复289
四、有覆盖层的深采矿场修复289
第三节 矿山尾矿库的植物修复290
一、限制尾矿库植物修复的因素290
二、尾矿库植物修复程序292
三、尾矿库植物修复的注意事项293
第四节 垃圾场的生物修复294
一、垃圾场生物修复的限制因素294
二、垃圾渗滤液的土地生态修复295
三、垃圾场的生物修复实例296
参考文献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