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真假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真假论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2386161.jpg)
- 刘永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716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4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真假(学科: 研究) 真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真假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论域1
(二)意义2
(三)意图、方法、特点、标准5
一、知与所知10
(一)本章与现行认识论的关系10
(二)关于“知”与“所知”这两个术语13
(三)什么是知与所知14
1.从“我有所知”谈起14
2.三状态14
3.变形与活动15
4.活动之“所关”15
5.“知”是什么样的活动16
6.所知17
(四)实知与想知18
1.想与所想18
2.实知与想知、物质与精神18
3.“想”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19
4.“所想”的非实际性19
5.对于想的知19
6.“想”作为实际进行的活动20
(五)所知与所知之间的关联以及所知的位置20
1.关联与位置20
2.内外关联与内外位置20
3.关联的结构22
(六)关于“所知”的独立存在22
1.何谓“存在”22
2.何谓“独立于我们的活动而存在”23
3.有没有第一种意义上的独立存在23
4.有没有第二种意义上的独立存在24
5.有没有第三种意义上的独立存在24
二、什么是真假26
(一)问题的提法26
(二)什么有真假27
1.真假与“什么如何”28
2.有真假的是所知与所知之间的关联28
3.关联的真假的多种表现29
4.什么是作为真者与假者的真理与谬误29
(三)真假与标准30
1.真假的标准与实际30
2.何谓“实际的关联”31
3.对关联的实知与想知31
4.关于“实际确立”本身的实际与非实际问题32
(四)关于用主客观是否一致来说明“怎样才算真、怎样才算假”33
1.关于“主客观”的三种常见的理解33
2.按照对主客观的前两种理解就不存在主客观之间是否一致的问题34
3.通过对第三种意义上的“主客观”的适当说明可引出对“主客观一致不一致”的合理说明35
(五)真假与对错36
(六)“真”与实是、实在、事实36
三、真假的模态38
(一)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38
(二)必真与必假39
1.必然与关联39
2.必然的关联与必不然的关联40
3.必然的关联即必真的关联,必不然的关联即必假的关联42
(三)悖论42
1.严格意义上的悖论42
2.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43
3.悖论中的矛盾是逻辑矛盾45
4.悖论的形成46
(四)实真与实假46
1.含义46
2.确立47
3.转化47
(五)可真与可假48
1.含义48
2.确立48
3.可真、可假总是对同一关联而言的48
(六)绝对的真假与相对的真假49
1.绝对与相对都是对关联而言的49
2.绝对与相对的确立49
3.绝对、相对与必然、实然50
4.关于绝对与相对、必然与实然的相互转化50
5.绝对、相对与绝对真、相对真51
(七)永真与永假51
1.否定意义上的永真与永假51
2.肯定意义上的永真与永假51
(八)真假的程度52
四、真假的确证53
(一)什么是真假的确证53
(二)关于实践检验54
(三)真假与确证54
(四)直接的确证、间接的确证、不可确证55
1.概述55
2.对必真与必假的直接确证55
3.对必真与必假的间接确证56
4.关联中的各项所知的位置(外在位置)特征57
5.一次活动所占有的位置的范围58
6.对实真与实假的直接确证58
7.对实真与实假的间接确证62
(五)实证与非实证63
1.实证与非实证的一般规定63
2.第一种肯定意义上的非实证64
3.第二种肯定意义上的非实证65
4.兼有两种肯定意义的非实证65
5.哲学关联、心理学关联、物理学关联65
(六)真假的公验67
1.哲学关联的真假可公验67
2.形式科学——关于外在位置的科学——中的关联的真假也可公验68
3.其真假不能被严格公验的关联68
五、真假与善恶、美丑70
(一)什么是善恶70
1.各种不同的善恶70
2.统一的善恶71
(二)什么是美丑73
1.最一般的美丑73
2.美丑与活动74
(三)真善美之间、假恶丑之间的同与异76
1.两种同异76
2.真善美之间、假恶丑之间的第一种同与异76
3.真善美之间、假恶丑之间的第二种同与异77
(四)真假、善恶、美丑相互规定77
1.真假对善恶、美丑的规定77
2.善恶、美丑对真假的规定78
3.善恶与美丑的相互规定79
(五)关于真善美的统一79
1.谈论“统一”的两种角度79
2.关于真善美共为同一所知所具有80
主要结论84
附录87
论两种反映与反应:知与无知87
从知与所知的角度重构作为活动的意识98
“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