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
  • 邵龙宝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82482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大学生(学科: 思想修养) 大学生 思想修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的伦理意蕴与价值目标1

案例导读1

第一节 大学是什么2

一、大学的定义2

二、大学的内涵与特征2

三、理想的大学是怎样的6

第二节 上大学学什么9

一、学习求真的执著9

二、学会设计自己的未来11

三、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13

四、 学会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13

一、学习生活的新变化15

第三节 如何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15

二、如何顺利渡过适应期18

三、如何适应“自我”、发展“自我”21

教学参考23

第二章 确立科学的学习观24

案例导读24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观26

一、学习概述26

二、大学学习的一般特点28

三、确立科学的学习观32

第二节 学会有效学习36

一、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37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9

三、培养优良的学风42

一、知识观的历史演变44

第三节 学会优化知识结构44

二、最佳知识结构的标准是什么46

三、如何优化知识结构48

教学参考52

第三章 智能结构与创造力的培养53

案例导读53

第一节 智能结构的意蕴与运作机遇54

一、智能结构的意蕴54

二、智能结构的运作机理56

三、智力与理性的关系57

第二节 情商与成功智力58

一、情商的内涵及其起源58

二、情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59

三、成功智力的内涵与培养60

第三节 努力成为创造型人才65

一、创造的定义及其内涵65

二、创造型人才的基本要素与特性67

三、如何培养创造力68

教学参考72

第四章 学会与人交往74

案例导读74

第一节 什么是人际交往75

一、人际交往的实质75

二、人际交往的功能76

三、人际交往的要素与方式78

四、人际交往的形态及其水平79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81

一、首因效应81

二、吸引效应82

三、定势效应83

四、晕轮效应和移情作用84

第三节 怎样进行人际交往84

一、交往障碍与个性心理85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原则87

三、交往艺术与技巧89

教学参考91

第五章 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93

案例导读93

第一节 健康新观念95

一、什么是健康95

二、WHO的健康观96

三、开发自己的健商97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98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98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99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防治10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06

二、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及其防治107

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115

教学参考118

第六章 完善个性 健全人格119

案例导读119

第一节 人格概述122

一、人格的概念122

二、人格的类型126

第八章 “文化自觉”与爱国127

一、人格障碍的界定128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其成因128

二、人格障碍的类型129

三、大学生人格障碍发生的原因131

第三节 完善个性 健全人格133

一、健康人格的六大原则133

二、完善个性,健全人格135

教学参考137

第七章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138

案例导读138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社会作用139

一、道德的起源139

二、道德的本质142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143

一、公民道德的主要内容145

第二节 公民道德与社会公德145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148

三、社会公德149

第三节 道德品质与修养151

一、道德品质151

二、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53

三、道德修养的途径155

教学参考156

案例导读157

第一节 爱国主义的基本含义158

一、爱国是爱山河、爱人民、爱国家的统一159

二、爱国是情感、觉悟和意志行为的统一161

三、爱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163

一、什么是“文化自觉”164

第二节 “文化自觉”与爱国164

二、“文化自觉”的产生和发展165

三、“文化自觉”与爱国168

第三节 建构先进文化与培养爱国情操170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170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173

三、培养爱国情操175

教学参考178

第九章 网络发展的伦理思考179

案例导读179

第一节 网络时代对人类的伦理影响181

一、网络的广泛运用,可以促进道德的进步181

三、网络对传统的为人处事方式的影响183

二、网络带来的道德负面影响183

第二节 网络社会面对的伦理难题185

一、关于隐私的新的界定186

二、信息所有权的共享与独有187

三、言论自由与垃圾信息187

四、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危机188

五、非人格化——网络给人性健全带来的难题188

第三节 网络道德建设的原则和规范189

一、网络道德建设的原则191

二、网络道德建设的规范19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摘录)194

教学参考195

第十章 恋爱、婚姻与家庭196

案例导读196

一、爱情的本质197

第一节 爱情的本质与道德要求197

二、爱情的道德特征198

三、爱情的道德要求199

第二节 家庭、婚姻与性爱的价值与意义201

一、婚姻的意义与价值201

二、性爱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发生机理202

三、性爱的价值与意义206

第三节 如何培养爱的能力和责任214

一、培养主动去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能力214

二、寻找爱情的支撑点217

三、正确对待失恋217

四、防止畸形恋219

教学参考220

案例导读221

第十一章 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221

第一节 对传统集体主义的反思与辨析222

一、马克思怎样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22

二、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225

第二节 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考察与批判227

一、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经历的三个阶段227

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根本对立230

三、个人主义不适合我国国情231

第三节 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的新形态232

一、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与集体232

二、团队精神是市场经济中集体主义的新形态233

教学参考235

第十二章 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236

案例导读236

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38

第一节 增强环境道德意识238

二、人类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240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思想基础是树立环境道德意识243

第二节 儒家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245

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246

二、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247

第三节 大学生应加强环境道德修养250

一、大学生面临道德修养的新课题251

二、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目标253

教学参考256

第十三章 基因伦理与科技道德257

案例导读257

第一节 基因伦理的兴起极其内涵258

一、基因伦理的兴起258

二、基因伦理的内涵259

三、一项责任重大、全新的道德课题260

第二节 基因技术带来的益处与问题261

一、关于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261

二、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263

三、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问题266

第三节 基因技术的道德调控269

一、科技在价值上可否中立269

二、生物科学家的社会责任270

三、加强对基因技术的道德调控271

教学参考273

第十四章 求职择业的价值定位与技巧274

案例导读274

第一节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困惑275

二、大学毕业生择业难的原因276

一、当前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概况276

三、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困惑277

第二节 求职择业的价值定位278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演变278

二、大学择业取向中的价值观279

三、求职择业中的竞争原则282

第三节 求职择业的准备与技巧283

一、求职择业的各种准备283

二、求职择业要处理好五个关系285

三、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286

教学参考289

第十五章 弘扬民族精神 继承优良的道德传统291

案例导读291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294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294

二、爱国主义的传统298

三、“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300

第二节 继承优良的道德传统304

一、敬老孝亲304

二、勤学、尊师307

三、诚实守信311

第三节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314

一、对待传统道德的曲折历程314

二、对待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标准316

三、继承、借鉴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317

教学参考318

参考文献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