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
  • 马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962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政治和经济学分析1

1.1 助学贷款经济伦理分析:教育成本分担的原理1

1.1.1 成本分担的机理:从分享收益到分担成本的逻辑2

1.1.2 成本分担的条件:从逻辑走向实践的依据5

1.1.3 成本分担的争论:源自技术层面和战略层面8

1.2 助学贷款经济行为分析:潜在信用资源的开发10

1.2.1 学生为什么需要贷款:需求分析11

1.2.2 学生为什么能够贷款:条件分析12

1.2.3 学生为什么愿意借贷款:收益分析14

1.3.1 担保机制的重要性:缺陷的弥补16

1.3 助学贷款经济制度分析:资助可循环的规则16

1.3.2 学生守信与不守信:博弈论分析17

1.3.3 正式与非正式规则约束:可行性分析19

1.4 助学贷款的政治学分析:共同问题与共同目标21

1.4.1 减轻公共预算压力22

1.4.2 保障教育机会平等23

1.4.3 维护社会经济公平25

第2章 助学贷款实证考察:要素与特性分析27

2.1 助学贷款的类型27

2.1.1 常规贷款28

2.1.2 收入比例贷款28

2.2 助学贷款的基本特征29

2.1.3 毕业税29

2.2.1 正外部性30

2.2.2 不确定性30

2.2.3 相对矛盾性31

2.2.4 政府参与性32

2.3 助学贷款的要素33

2.3.1 助学贷款的要素33

2.3.2 助学贷款的职能和机构35

2.3.3 助学贷款的效率37

2.4 助学贷款的问题与局限39

2.4.1 助学贷款的一些错误观念39

2.4.2 助学贷款的问题和局限42

2.5 基本结论43

第3章 发达国家助学贷款:共性分析46

3.1 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情况46

3.1.1 发达国家学费政策改革46

3.1.2 发达国家助学贷款发展阶段48

3.1.3 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影响49

3.2 最近工业国家对助学系统进行改革的原因51

3.2.1 现行助学系统有效性的问题51

3.2.2 现行助学系统公正性的挑战51

3.2.3 学生过重的债务负担的担忧52

3.3 发达国家助学系统的新特征52

3.3.1 对贷款的依赖性增强53

3.3.2 配合高等教育“私有化”54

3.3.3 慈善捐款成为重要资金来源55

3.3.4 学生课外兼职收入增加56

3.4 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最新趋势57

3.4.1 寻求第四分摊者57

3.4.2 调整承担者的经济负担58

3.4.3 高等教育分摊比例的最新变化59

3.5 基本结论60

第4章 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经验与教训:案例分析61

4.1 无体系时代:美国助学贷款体系61

4.1.1 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治理62

4.1.2 美国高等教育成本与学生资助63

4.1.3 美国高等教育的助学贷款体系67

4.1.4 美国助学贷款的管理与启示70

4.2 奖贷结合体:日本助学贷款政策73

4.2.1 日本助学贷款政策的发展阶段73

4.2.2 日本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75

4.2.3 日本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78

4.3 全球视角下的本土方案:澳大利亚 HECS 计划81

4.3.1 HECS 出台的主要背景81

4.3.2 HECS 的基本内容83

4.3.3 对 HECS 的评估86

4.3.4 基本结论89

5.1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91

第5章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共性分析91

5.1.1 主流的教育发展观92

5.1.2 高等教育迅速扩充93

5.1.3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93

5.1.4 高等教育外部效益差94

5.2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94

5.2.1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情况94

5.2.2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规模和覆盖面97

5.2.3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的选择97

5.2.4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和条件98

5.2.5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的追收99

5.3.1 财务可持续性差100

5.3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100

5.3.2 目标定位不明确101

5.3.3 政策实施不连贯101

5.3.4 官僚主义管理方式102

5.3.5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103

5.4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条件103

5.4.1 国家强制力的组织保证104

5.4.2 完善的资金管理系统105

5.4.3 健全的助学贷款法律体系105

5.4.4 有效的贷款资格筛选机制106

5.4.5 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106

5.4.6 深入的公众意识唤醒运动107

5.5 基本结论108

第6章 发展中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与教训:案例分析110

6.1 寻求突破:菲律宾助学贷款计划110

6.1.1 菲律宾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111

6.1.2 菲律宾的助学贷款计划112

6.1.3 SNPLP 运作失败的原因118

6.1.4 基本结论122

6.2 滚动基金抑或开放式承诺:泰国助学贷款计划123

6.2.1 泰国助学贷款计划基本情况123

6.2.2 泰国助学贷款计划主要内容124

6.2.3 泰国助学贷款的财务分析130

6.2.4 贷款项目的可行性:滚动基金还是开放式承诺134

6.3 南橘北枳:埃塞俄比亚收入比例贷款计划136

6.3.1 收入比例贷款的内涵137

6.3.2 埃塞俄比亚的高等教育及融资138

6.3.3 埃塞俄比亚 HECS 型收入比例贷款的引入140

6.3.4 启示143

第7章 中国现行助学贷款:政策评估和实践分析145

7.1 中国助学贷款政策出台背景145

7.1.1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146

7.1.2 教育财政资源供给不足146

7.1.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改革147

7.1.4 贫困生就学难问题日趋尖锐148

7.2 中国助学贷款政策的演变151

7.2.1 第一阶段:独家承办,提供担保,风险分担152

7.2.2 第二阶段:明确体系,放松担保,取消补偿153

7.2.3 第三阶段:扩大范围,放宽条件,确定核销154

7.2.4 第四阶段:实行“四定”“三考核”155

7.3 中国助学贷款政策特征分析156

7.3.1 行政推动特征156

7.3.2 社会福利性质157

7.3.3 助学兴教特质158

7.3.4 消费信用特征159

7.3.5 一项最为宽松的信贷政策159

7.4 中国助学贷款开展情况评价160

7.4.1 整体取得较大进展160

7.4.2 行际结构很不理想162

7.4.3 校际结构矛盾突出164

7.4.4 区域结构很不平衡164

7.4.5 信贷风险逐步显露166

7.4.6 生源地助学贷款亦步亦趋167

7.5 中国助学贷款制度缺陷分析169

7.5.1 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运作的矛盾难以调和170

7.5.2 逆向选择、信贷配给与道德风险问题并存171

7.5.3 风险难规避、学生负债保障约束机制缺位172

7.5.4 贴息主体的双重性造成对部分学生的歧视174

7.5.5 奖、助、贷、减、勤等资助措施难成有机整体175

7.6 基本结论176

8.1 目标定位:几个需要把握的核心问题178

第8章 中国助学贷款的未来:修正与改革178

8.1.1 合理分担教育成本179

8.1.2 以资助需求为导向181

8.1.3 公共政策政府参与182

8.1.4 贷款工程总体有效性183

8.2 修正思路:几个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84

8.2.1 放眼全球借鉴经验184

8.2.2 立足国情求真务实185

8.2.3 “一揽子”系统规划186

8.3 改革方案:一项中国特色的助学贷款系统工程187

8.3.1 中国教育金融框架的构建188

8.3.2 助学贷款方案的要素修正193

8.3.3 创建中国教育银行的设想200

8.3.4 收入或有贷款机制的引进203

8.3.5 助学贷款规模的总体测算204

8.4 配套规划:助学贷款网络系统与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206

8.4.1 助学贷款网络系统目标207

8.4.2 助学贷款网络系统规划208

8.4.3 毕业前学生信用档案评估211

8.4.4 毕业后学生信用跟踪评估212

附录213

1.欧洲和北美部分国家助学贷款213

1.1 丹麦213

1.2 德国214

1.3 荷兰216

1.4 瑞典217

1.5 加拿大220

2.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助学贷款224

2.1 香港224

2.2 印度227

2.3 印度尼西亚231

2.4 韩国236

2.5 马来西亚239

2.6 新加坡243

3.1 巴西247

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助学贷款247

3.2 智利251

3.3 哥斯达黎加256

3.4 巴拿马260

3.5 秘鲁266

4.非洲部分英语国家助学贷款273

4.1 博茨瓦纳273

4.2 加纳276

4.3 肯尼亚281

4.4 尼日利亚285

4.5 津巴布韦290

主要参考文献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