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
  • 刘迎秋主笔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441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国民经济大调整和次高增长阶段的来临1

第一节 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的终结与次高增长阶段的来临2

一、我国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的终结2

二、国民经济次高增长阶段的来临8

三、国民经济次高增长阶段的主要特点12

第二节 决定我国经济持续次高增长的因素分析15

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与经济增长阶段15

二、决定我国经济次高增长上限的因素18

三、支持我国经济长期次高增长的因素探讨30

第三节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和结构大调整37

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37

二、大调整:解决矛盾、实现持续次高增长的必然选择43

一、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观49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分析模型49

第二章 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与中国宏观经济预测49

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与古典经济学的终结50

三、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的产生及其核心内容51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宏观分析模型53

一、凯恩斯的需求—供给分析模型53

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55

三、IS—LM 模型:希克斯和汉森对凯恩斯模型的解释58

四、克莱因对凯恩斯经济分析模型的解释60

五、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分析模型62

第三节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64

第四节 2001—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与预测73

一、“萧条经济学”回归与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有无关系73

二、对2000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绩的评价77

三、对2001—2005年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79

一、消费和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95

第一节 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95

第三章 次高增长阶段的消费和投资及其指标分析95

二、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97

第二节 消费、消费率与合理消费率103

一、消费及其相关指标103

二、我国消费率与钱纳里—赛尔昆标准比较105

三、近二十年来我国消费率的变动:特点与成因109

四、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消费率和消费增长率实证116

第三节 投资、投资率与合理投资率124

一、投资及其相关指标124

二、投资的决定:利率和收入125

三、我国投资率变动:特点与成因126

四、投资率、投资增长率的合理区间与经济增长130

五、我国近年来的投资需求不足及其纠正133

一、货币及货币供给量139

第一节 货币政策管理指标的选择139

第四章 次高增长阶段的货币政策及其指标分析139

二、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决定过程144

三、货币供应量充当货币政策管理中介指标的原因分析151

第二节 存贷差额、融资收缩与通货紧缩160

一、银行的总体贷款能力与存差160

二、存差上升、货币供给减少与融资收缩171

三、融资收缩与通货紧缩176

四、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分析178

第三节 次高增长阶段的货币政策指标选择与操作184

一、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185

二、货币政策选择与操作的策略186

三、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分析188

四、正确选择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次高增长198

第五章 次高增长阶段的财政政策及其指标分析203

一、研究适度赤字率和债务率的思路选择204

第一节 赤字率和债务率研究评述204

二、《马约》“标准”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06

第二节 财政政策理论与债务—赤字模型212

一、财政政策一般理论212

二、财政政策理论的一般模型218

第三节 寻求适度赤字规模,提高财政政策效率227

一、赤字率和债务率的决定227

二、对我国适度赤字率和债务率的几种估计231

三、完善财政政策机制,提高政府债务效率245

第六章 次高增长阶段的就业及其指标分析255

第一节 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弹性分析256

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56

二、劳动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257

三、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弹性分析262

一、失业的定义与失业问题268

第二节 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268

二、我国日益严重的城镇失业272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283

第三节 次高增长阶段的就业指标与管理285

一、失业率与经济增长及物价上涨的关系286

二、就业及对就业的目标管理289

三、治理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300

第七章 次高增长阶段的产业政策及其指标分析310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及趋势311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特点311

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其高度化趋势316

第二节 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20

一、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20

二、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25

三、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29

第三节 产业集中状况及其变化趋势331

一、当前我国产业的集中状况332

二、我国产业集中化趋势337

第四节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345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预测345

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347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349

四、今后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350

第八章 次高增长阶段的股票、期货及其指标分析352

第一节 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353

一、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353

二、反映股市状况的主要指标355

三、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361

四、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65

五、经济次高增长条件下股票市场发展展望368

一、国内外期货市场发展概况374

第二节 期货市场及其指标的选择374

二、期货市场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378

三、期货市场指标选择Ⅰ:市场流动性380

四、期货市场指标选择Ⅱ:市场效应386

五、期货市场指标选择Ⅲ:市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390

六、次高增长阶段的期货市场发展展望393

第九章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及其未来走向398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398

一、国际收支及其分析方法398

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及其未来发展399

第二节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走向估计403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深刻影响404

二、资本项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及人民币币值未来走势408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413

主要参考文献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