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教育哲学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北京普教干部培训中心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750391491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教育哲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哲学1
一、教育和哲学的亲缘1
二、教育哲学的四种形态2
三、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4
四、教育哲学的内容8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9
一、培训教师的一门重要课程10
二、有助于认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12
三、有助于形成一套价值观念13
四、促进思考,提高理论思维水平14
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15
六、哲学、教育学与教育哲学17
第三节 关于基础教育哲学19
一、研究基础教育哲学之必要19
二、基础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0
二、研究教育本质的意义22
一、教育本体论22
第一节 综述22
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22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讨论的述评24
四、西方教育本质观述评27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矛盾31
一、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是教31
育存在的依据31
二、对教育起源和教育发展的解释37
一、教育是传递经验的活动38
第三节 教育的本质38
二、教育是引导人的发展的价值活动41
三、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促进43
四、结语44
第三章 人与教育46
第一节 人性论与教育46
一、各种人性论与教育观点46
二、关于人性的基本看法50
第二节 人的潜能与教育52
一、人有无潜能?人的潜能是什么?53
二、人的潜能有哪些?有多大?55
三、人的潜能是如何实现的?57
四、最近发展区的思想60
五、人的潜能与教育61
第三节 主体性64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64
二、主体性作为教育的目标66
三、主体性作为教育的原则和手段68
第四节 学生观69
第四章 教育的价值与规范72
第一节 教育价值一般72
一、教育价值论72
二、教育价值的涵义和性质73
三、教育的价值的内容77
四、所谓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78
五、教育价值的比较与等级80
第二节 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要83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84
二、个人发展的需要85
一、教育对两种需要的综合处理86
第三节 教育价值选择、整合、评价的标准86
二、对各种教育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处理88
三、代价与效益90
第四节 教育的规范91
一、教育的价值与教育的规范之关系91
二、教育的规范的内容92
第五章 基础教育的性质与价值93
一、基础教育的性质94
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性质94
二、基础教育的几个特点97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价值101
一、基础教育与人的成长发展101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105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目的与任务107
一、英才教育与普及教育108
二、促进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111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114
第一节 课程之理论119
第六章 基础教育课程之哲学119
一、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120
二、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126
第二节 基础教育之课程内容129
一、“基础”的含义及课程选择依据129
二、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133
三、基本学习技能与基本生活知识137
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139
五、美的素质与健康的身体141
第三节 课程之组织142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142
二、多样化145
三、综合化146
第七章 基础教育政策与体制之哲学149
第一节 教育中的平等与效率149
一、平等与效率149
二、教育中的平等与效率152
三、教育不平等及其原因156
四、努力促进教育的平等159
一、问题及其分析的价值163
第二节 就近入学之分析163
二、问题背后的价值观念165
三、制定政策与解决问题的价值权衡166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基础教育之体制170
一、关于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几种观点170
二、关于基础教育的运行机制174
第一节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177
一、教育规律概述177
第八章 基础教育方法论177
二、认识和利用教育规律179
三、教育活动的一般分析182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中的教育方式187
一、启发式与注入式187
二、权威式与民主式190
三、规范式与运行式192
四、教学类型195
第三节 教学方法与技术198
一、教学方法的综合198
二、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202
第一节 矛盾论与平衡论204
一、矛盾论204
第九章 历史呼唤辩证的教育哲学204
二、前人对平衡理论的探索205
三、什么是平衡208
四、平衡规律及其意义210
第二节 辩证教育学的思想源流212
一、中国古代的辩证教育思想212
二、杜威的辩证教育思想214
斯基的辩证教育学216
三、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巴班216
第三节 为什么要建立辩证的教育哲学218
一、教育本身充满矛盾性和辩证性219
二、教育实践需要辩证思维220
三、未来社会需要一种辩证教育观222
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方223
法论提供了思维方法的基础223
第四节 辩证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224
一、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的观点224
二、适度、平衡、综合的观点227
三、抓重点和具体分析的观点230
四、动态的、过程的观点230
第十章 教育概念和问题的哲学分析233
第一节 分析的教育哲学233
一、教育哲学的三种方式233
二、分析教育哲学的特点及发展235
三、哲学分析的意义237
四、哲学分析的方法239
一、知识的概念241
第二节 教育概念的哲学分析241
二、学习的概念242
三、教学的概念244
四、教育的概念246
五、教育与国际接轨248
第三节 教育问题的分析250
一、何谓问题250
二、对问题的分析252
主要参考文献255
后记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