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催化剂生产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催化剂生产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2301193.jpg)
- 赵九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2953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催化剂生产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1.1对工业固体催化剂的要求2
目录2
1.2工业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5
1.2.1浸渍法5
1.2.2沉淀法7
1.2.3混合法7
1.2.4热熔法、沥滤法7
1.3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10
参考文献11
2.1催化剂的物理结构13
第二章 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13
2.1.1催化剂的比表面、密度和孔结构14
2.1.2孔结构模型及其分类18
2.1.3微球模型中孔径与颗粒的关系19
2.2催化剂物理结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22
2.2.1孔结构对内表面利用率的影响23
2.2.2孔结构对选择性的影响27
2.2.3孔结构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31
2.3催化剂的化学结构32
2.3.1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与载体32
2.3.2催化剂的活性表面35
2.3.3催化剂化学结构的测试37
参考文献38
第三章原料的准备40
3.1原料40
3.1.1选择原料的要求40
3.1.2催化剂的配方计算41
3.1.3纯水的制备44
3.2溶液的制备46
3.2.1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47
3.2.2盐类的溶解48
3.2.3金属的溶解49
3.2.4提高溶解度的措施51
3.3溶解速度53
3.4溶解设备55
参考文献56
第四章沉淀与胶凝57
4.1沉淀生成的化学原理57
4.1.1沉淀剂的选择57
4.1.2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的pH值59
4.2沉淀物从溶液中的析出61
4.2.1溶液的过饱和度61
4.2.2微小晶粒的溶解度63
4.2.3晶核生成机理及生成速度64
4.2.4影响晶核析出速度的因素67
4.2.5晶粒(沉淀粒子)的长大68
4.2.6影响晶体长大的因素70
4.3胶凝73
4.3.1溶胶的生成73
4.3.2溶胶的稳定性76
4.3.3溶胶的凝结80
4.3.4胶凝作用、胶溶作用和触变现象82
4.4.1颗粒长大85
4.4沉淀物的老化85
4.4.2晶型完善及晶型转变86
4.4.3凝胶的脱水收缩88
4.5沉淀中杂质的带入89
4.5.1因吸附而引起的共沉淀89
4.5.2因生成固溶体而产生的共沉淀91
4.5.3因包藏或吸留而引起的共沉淀91
4.6沉淀条件的选择92
4.6.1制取活性表面的条件92
4.6.2氢氧化物沉淀生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93
4.6.3操作条件对沉淀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96
4.7均匀沉淀97
4.8.1共沉淀产物的均匀性100
4.8共沉淀100
4.8.2共沉淀产生复盐化合物103
4.8.3超均匀共沉淀法103
4.9沉淀物的洗涤105
4.10沉淀物的过滤107
4.11沉淀设备108
参考文献109
5.1载体112
5.1.1对载体的要求112
第五章浸渍112
5.1.2载体的性质113
5.1.3载体的预处理114
5.1.4新型的载体114
5.2载体的浸渍116
5.2.1载体的润湿现象116
5.2.2浸渍液的选择119
5.2.3活性组分附载量和浸渍液浓度120
5.2.4浸渍速度122
5.2.5活性组分的晶粒度125
5.2.6多组分浸渍127
5.3活性组分的浓度分布128
5.3.1溶质的吸附129
5.3.2溶质在载体微孔内的分布131
5.3.3影响活性组分浓度分布的因素133
5.4浸渍操作与设备135
5.4.1浸没法135
5.4.2喷洒法135
5.4.3传送带式浸渍136
5.4.4流化床浸渍法136
5.5吸附法附载活性组分138
5.5.1溶质组分和溶液的pH值139
5.5.2吸附时间143
5.5.3竞争吸附144
5.6离子交换法附载活性组分147
5.6.1在硅胶上的离子交换147
5.6.2在硅酸铝上的离子交换149
5.6.3在沸石上的离子交换149
5.6.4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153
5.7均相络合催化剂的固体化153
5.7.1物理吸附法154
5.7.2化学键合法155
参考文献157
6.1干燥159
第六章热处理159
6.1.1干凝胶孔结构的形成160
6.1.2干燥对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影响162
6.1.3干燥过程中水溶性溶质的迁移163
6.1.4干燥设备166
6.2煅烧169
6.2.1热分解169
6.2.2再结晶171
6.2.3热分解再结晶对氧化物比表面和孔结构的173
影响173
6.2.4氧化物晶型的变化178
6.2.5烧结180
6.2.6固相反应186
6.2.7煅烧条件的选择190
6.2.8煅烧设备192
6.2.9煅烧过程的热量衡算193
6.3还原196
6.3.1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的还原反应197
6.3.2还原过程中金属微晶的生成机理199
6.3.3还原过程动力学200
6.3.4影响还原过程的因素202
6.3.5还原过程对金属分散度的影响205
6.3.6还原过程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206
参考文献208
7.1催化剂颗粒的形状与大小209
第七章成型209
7.2固体粉料的筛分与混合212
7.2.1固体粉料的筛分212
7.2.2粉料的混合212
7.3粉末颗粒的聚集及聚集体的强度213
7.3.1粉末颗粒的聚集213
7.3.2聚集体的强度215
7.4粘合剂和润滑剂的选择217
7.5.1压缩成型法219
7.5成型方法219
7.5.2挤出成型法223
7.5.3转动造粒法225
7.5.4喷雾成型法227
7.5.5油中成型法229
参考文献233
第八章 催化剂制造方法的选择234
8.1催化剂的制造方法234
8.2制造方法对催化剂化学组成和相组成235
的影响235
的影响239
8.3制造方法对催化剂比表面和晶粒大小239
8.4催化剂制造方法的评比242
参考文献246
第九章活性氧化铝247
9.1活性氧化铝的生产247
9.1.1生产方法247
9.1.2生产工艺计算252
9.2氢氧化铝制造258
9.2.1铝离子的水解和聚合259
9.2.2溶胶的生成和凝聚261
9.2.3凝胶的老化和结晶氢氧化铝的生成263
9.3.1氧化铝的分类269
9.3氧化铝的分类和生成269
9.3.2氧化铝的生成270
9.4氧化铝的孔结构271
9.4.1氧化铝孔体积的形成271
9.4.2氧化铝的孔结构274
9.4.3添加剂对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279
9.5氧化铝的表面282
9.5.1催化和吸附作用对氧化铝表面的要求282
9.5.2氧化铝表面的形成283
9.5.3影响表面的因素284
参考文献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