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院前急救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院前急救医学
  • 赵珊,朱明伟,曲彦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510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91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948页
  • 主题词:急救-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院前急救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院前急救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3

第一章 院前急救的任务和设备3

第一节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和内容3

第三节 院前的急救的常用抢救技术、器械和药品5

一、必须掌握的现场急救技术5

二、应备的急救器械和设备5

三、必备的抢救药品5

四、车辆装备6

第二章 急救技术操作规范7

第一节 徒手心肺复苏术7

一、呼吸、心搏骤停的诊断要点7

二、徒手心肺复苏方法7

三、后继治疗9

四、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和终止抢救标准9

第二节 心脏电除颤和电复律10

一、作用机制11

二、心脏电复律器11

三、适应证11

四、禁忌证12

五、操作步骤12

六、复律后的维持14

七、并发症及处理14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15

一、原则15

二、选择对象15

三、禁忌证15

四、溶栓步骤15

五、监测项目16

六、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16

七、溶栓治疗的并发症16

八、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后1周内再闭塞指征17

九、疗效估价17

第四节 洗胃术18

一、催吐洗胃术18

二、胃管洗胃术18

第五节 气管插管术20

一、经口气管插管术21

二、经鼻腔气管插管术22

三、气管切开插管术23

第六节 吸痰术24

第七节 简易呼吸器的应用25

第八节 导尿术27

第九节 胸腔穿刺术28

第十节 腹腔穿刺术29

第十一节 心包腔穿刺术30

第三章 常见内科急症的症状和处理32

第一节 心悸3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2

二、临床表现32

三、实验室检查33

四、诊断步骤33

五、治疗原则及方法33

第二节 高热3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4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34

第三节 呼吸困难3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4

二、临床表现35

三、治疗原则及方法36

第四节 昏迷3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6

二、临床表现36

三、诊断步骤37

四、治疗原则及方法37

第五节 抽搐3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7

二、临床表现38

三、辅助检查3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8

五、治疗原则及方法38

第六节 胸痛3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9

二、临床表现3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2

四、急救措施43

第七节 腹痛4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5

二、临床表现4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48

第八节 咯血50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50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50

第九节 上消化道出血5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1

二、临床表现5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53

四、治疗55

第十节 下消化道出血5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6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57

三、治疗59

第十一节 尿潴留5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9

二、临床表现60

三、辅助检查6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0

五、治疗61

第十二节 血尿6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1

二、临床表现62

三、辅助检查6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2

五、治疗63

第四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64

第一节 体液的调节和酸碱平衡64

一、体液的组成64

二、体液的调节65

三、判断酸碱平衡失常的指标67

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常68

一、失水68

二、水过多和水中毒71

三、低钠血症72

四、高钠血症74

第三节 钾代谢失常75

一、钾缺乏和低钾血症75

二、高钾血症76

第四节 镁代谢失常77

一、镁缺乏和低镁血症77

二、镁过多和高镁血症78

第五节 钙代谢失常79

一、低钙血症79

二、高钙血症80

第六节 酸碱平衡失常82

一、代谢性酸中毒82

二、代谢性碱中毒84

三、呼吸性酸中毒85

四、呼吸性碱中毒86

五、混合性酸碱平衡障碍86

第五章 休克89

第一节 概述8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89

二、临床表现92

三、辅助检查9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93

五、治疗94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9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99

二、临床表现99

三、辅助检查10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00

五、治疗100

第三节 失水性休克100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10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1

二、临床表现101

三、辅助检查10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01

五、治疗102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10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4

二、临床表现104

三、辅助检查10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05

五、治疗105

第六节 创伤性休克10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6

二、临床表现107

三、辅助检查10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07

五、治疗107

第七节 过敏性休克10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8

二、临床表现108

三、辅助检查10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09

五、治疗109

第六章 猝死111

第一节 心搏骤停111

一、概述11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12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114

四、心肺脑复苏术115

五、心肺脑复苏方法的重新评价124

六、心脏性猝死高危病人的处理126

七、院外心搏骤停的复苏技术128

第二节 运动性猝死130

一、概述130

二、运动性猝死的常见病因130

三、运动性猝死的促发因素131

四、运动性猝死的预防132

五、运动员心脏综合征134

第三节 可能引起运动性猝死的心脏疾病137

一、Q-T间期延长综合征137

二、Brugada综合征137

三、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39

四、肥厚型心肌病140

五、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157

六、主动脉瓣狭窄166

七、二尖瓣脱垂综合征175

八、马方综合征179

第七章 败血症18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84

二、临床表现185

三、辅助检查18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86

五、治疗186

第八章 多脏器功能衰竭188

第一节 概述18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88

二、临床表现18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88

四、治疗原则188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18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89

二、临床表现18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89

四、治疗190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1

二、临床表现19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91

四、治疗191

第四节 急性胃黏膜病变19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2

二、临床表现19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92

四、治疗192

第五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19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3

二、临床表现19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94

四、治疗194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95

二、临床表现195

三、辅助检查19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6

五、治疗196

第二篇 临床各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救治201

第一章 常见急性传染病201

第一节 概述201

一、传染病的特征201

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203

三、传染病的诊断205

四、传染病的治疗206

五、传染病的分类与预防207

第二节 出疹性病毒性疾病209

一、麻疹209

二、风疹210

三、水痘211

四、单纯疱疹213

五、带状疱疹214

第三节 病毒性胃肠炎215

一、轮状病毒性肠炎215

二、诺沃克病毒性肠炎215

三、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感染216

第四节 狂犬病21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18

二、临床表现21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19

四、治疗219

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22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0

二、临床表现22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21

四、治疗221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22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2

二、临床表现22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23

四、治疗223

第七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22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5

二、临床表现22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26

四、治疗226

第八节 斑疹伤寒228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22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8

(二)临床表现22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29

(四)治疗230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23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31

(二)临床表现23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31

(四)治疗232

第九节 伤寒23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32

二、临床表现23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33

四、治疗234

第十节 白喉23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36

二、临床表现23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37

四、治疗238

第十一节 百日咳23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39

二、临床表现23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40

四、治疗240

第十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241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241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243

第十三节 细菌性痢疾24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44

二、临床表现24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45

四、治疗245

第十四节 霍乱24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48

二、临床表现24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50

四、治疗250

第十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5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53

二、临床表现25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54

四、治疗255

第十六节 鼠疫25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56

二、临床表现25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57

四、治疗257

第十七节 炭疽病25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58

二、临床表现25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59

四、治疗259

第十八节 破伤风26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60

二、临床表现26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61

四、治疗261

第十九节 猩红热26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63

二、临床表现26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64

四、治疗264

第二十节 疟疾26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65

二、临床表现26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66

四、治疗266

第二十一节 旅游者腹泻26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68

二、临床表现26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68

四、治疗269

第二章 呼吸系统常见急症270

第一节 气胸270

一、自发性气胸270

二、外伤性气胸272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7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7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73

三、治疗和预防273

第三节 流行性感冒27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74

二、临床表现274

三、辅助检查27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75

五、治疗276

六、预防276

第四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7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76

二、临床表现277

三、辅助检查27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77

五、治疗277

六、预防277

第五节 细菌性肺炎27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78

二、临床表现278

三、辅助检查27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80

五、治疗280

第六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28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81

二、临床表现282

三、辅助检查28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83

五、治疗284

第七节 急性肺原性心脏病28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85

二、临床表现285

三、辅助检查28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86

五、治疗287

第八节 支气管哮喘28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87

二、临床表现288

三、辅助检查28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89

五、治疗291

第九节 急性呼吸衰竭29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96

二、临床表现296

三、辅助检查29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96

五、治疗297

第十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9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99

二、临床表现299

三、辅助检查30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00

五、治疗300

第十一节 肺栓塞30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02

二、临床表现302

三、辅助检查30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04

五、治疗307

第十二节 肺水肿310

一、肺水肿的诊断与治疗310

二、高原肺水肿312

三、肺复张后肺水肿313

第三章 循环系统常见急症314

第一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31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14

二、临床表现31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17

四、治疗317

五、预防325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32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26

二、临床表现326

三、辅助检查32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27

五、治疗328

六、预防332

第三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33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33

二、治疗334

第四节 心律失常335

一、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35

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38

三、房性心动过速341

四、心房扑动345

五、心房纤颤348

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62

七、室性早搏365

八、室性心动过速367

九、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综合征)373

十、短QT综合征376

十一、心室扑动与颤动378

十二、房室传导阻滞379

十三、预激综合征382

十四、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388

第五节 高血压急症39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90

二、临床表现390

三、治疗392

第六节 心绞痛407

一、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407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407

三、临床表现407

四、辅助检查408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409

六、治疗410

七、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与治疗特点418

八、不稳定性心绞痛424

九、变异型心绞痛434

十、X综合征437

十一、女性心绞痛441

第七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4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46

二、临床表现447

三、辅助检查44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48

五、治疗449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死465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465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492

(一)心源性休克492

(二)急性二尖瓣返流499

(三)室间隔穿孔503

(四)左室游离壁破裂507

(五)室壁瘤510

(六)心包炎513

(七)梗死后综合征516

(八)栓塞518

(九)精神行为障碍518

三、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519

(一)非Q波心肌梗死519

(二)右室心肌梗死522

(三)心房梗死528

(四)无痛性心肌梗死529

(五)老年人心肌梗死530

(六)青年人心肌梗死531

(七)女性心肌梗死534

(八)婴幼儿心肌梗死536

(九)妊娠心肌梗死536

(十)可卡因滥用所致的心肌梗死538

第九节 猝死型冠心病539

第十节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3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39

二、临床表现540

三、辅助检查54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41

五、治疗543

第十一节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54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45

二、临床表现547

三、辅助检查55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51

五、治疗551

第十二节 心脏压塞55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53

二、临床表现553

三、辅助检查55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55

五、治疗555

第十三节 血管迷走性晕厥55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56

二、临床表现558

三、辅助检查55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59

五、治疗560

第十四节 动脉瘤56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62

二、临床表现563

三、辅助检查56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63

五、治疗564

第十五节 主动脉夹层56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66

二、临床表现567

三、辅助检查56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69

五、治疗569

第十六节 体循环栓塞57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72

二、临床表现573

三、辅助检查57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74

五、治疗574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急症576

第一节 急性胃炎57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76

二、临床表现57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577

四、治疗577

五、预后578

第二节 肝内胆管结石57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78

二、临床表现57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579

四、治疗579

第三节 胆总管结石57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79

二、临床表现579

三、辅助检查58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80

五、治疗580

第四节 急性胆囊炎581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581

二、临床表现581

三、辅助检查58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82

五、治疗582

第五节 急性胰腺炎58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83

二、临床表现584

三、辅助检查58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85

五、治疗585

六、预防587

第六节 肝性脑病58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88

二、临床表现588

三、辅助检查58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89

五、治疗589

六、预后590

第五章 泌尿系统常见急症591

第一节 尿路感染59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91

二、临床表现591

三、辅助检查59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92

五、治疗593

第二节 肾结石59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95

二、临床表现595

三、辅助检查59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96

五、治疗597

第三节 肾梗阻性疾病59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98

二、临床表现599

三、辅助检查59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99

五、治疗600

第四节 肾乳头坏死60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01

二、临床表现601

三、辅助检查601

四、诊断要点602

五、治疗602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60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02

二、临床表现603

三、并发症604

四、实验室检查605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605

六、治疗606

七、预防608

第六章 代谢内分泌系统常见急症609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9

一、诱因和发病机制609

二、临床表现60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10

四、治疗611

五、预后613

第二节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613

一、诱因和发病机制613

二、临床表现614

三、实验室检查614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14

五、治疗615

第三节 低血糖症61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16

二、临床表现617

三、实验室检查61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17

五、治疗617

第四节 甲状腺危象61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1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618

三、治疗618

第五节 黏液性水肿昏迷61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19

二、临床表现619

三、实验室检查61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20

五、治疗620

六、预后621

第六节 肾上腺危象62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21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621

三、治疗622

第七节 嗜铬细胞瘤62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22

二、临床表现622

三、辅助检查62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24

五、治疗624

第八节 垂体危象62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25

二、临床表现626

三、辅助检查62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27

五、治疗627

第七章 神经系统常见急症629

第一节 脑出血62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29

二、临床表现629

三、辅助检查63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30

五、治疗631

六、预后632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63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32

二、临床表现633

三、辅助检查63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34

五、治疗635

第三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3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35

二、临床表现636

三、辅助检查63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36

五、治疗636

六、预后637

第四节 脑血栓形成63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37

二、类型637

三、临床表现638

四、辅助检查638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638

六、治疗639

第五节 脑栓塞64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40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641

三、治疗642

第六节 癫痫持续状态642

一、诊断要点642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643

第八章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644

第一节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644

一、终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644

二、排除体内未吸收的毒物644

三、加速毒物的排泄645

四、解毒剂的应用646

五、对症治疗648

第二节 常用医用药物中毒648

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648

二、安眠酮中毒649

三、导眠能中毒649

四、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649

五、吩噻嗪类(氯丙嗪类)药物中毒650

六、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毒650

第三节 农业杀虫药中毒655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655

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659

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661

四、其他农药中毒662

第四节 有害气体中毒665

第五节 有机溶剂中毒667

第六节 金属中毒669

第七节 动物性中毒671

一、毒蛇咬伤671

二、毒虫咬伤672

三、蟾蜍中毒673

四、河豚毒素中毒674

五、犬咬伤674

六、猫抓病675

第八节 植物性中毒675

第九节 酒精中毒678

一、一次大量饮酒后中毒分期678

二、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678

三、预防679

第九章 意外伤害680

第一节 淹溺68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80

二、临床表现680

三、实验室检查68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81

五、治疗681

第二节 中暑68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81

二、临床表现682

三、实验室检查68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82

五、治疗683

六、预防684

第三节 电击68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84

二、临床表现684

三、实验室检查68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85

五、治疗685

第四节 冻僵68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86

二、临床表现686

三、实验室检查68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87

五、治疗687

第五节 高原病68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87

二、临床表现688

三、辅助检查68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89

五、治疗689

六、预防690

第六节 晕动病69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90

二、临床表现69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90

四、治疗690

五、预防691

第七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69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91

二、临床表现691

三、治疗692

第八节 自缢69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93

二、临床表现693

三、治疗693

第十章 外科急症695

第一节 胸部创伤695

一、诊断要点695

二、胸部创伤的现场急救原则696

第二节 重型脑创伤696

一、诊断要点696

二、颅脑创伤的早期急救原则697

第三节 多发伤697

一、严重多发性创伤的诊断要点697

二、院前抢救的任务和步骤698

第四节 烧伤699

一、烧伤严重程度的分度699

二、现场急救700

三、转送前准备工作700

第五节 四肢伤700

一、诊断要点700

二、分析与判断700

三、院前急救701

第六节 脊柱与脊髓损伤701

一、诊断要点701

二、院前急救702

第七节 腹部损伤702

一、诊断要点702

二、院前急救703

第八节 急性阑尾炎70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04

二、临床表现705

三、辅助检查70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705

五、治疗706

第九节 急性肠梗阻706

一、病因706

二、临床表现707

三、辅助检查70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707

五、治疗707

第十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0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08

二、临床表现70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709

四、治疗710

第十一节 急性腹膜炎71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10

二、临床表现711

三、辅助检查71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13

五、治疗714

第十一章 小儿及妇产科急症717

第一节 小儿惊厥717

一、诊断要点717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18

第二节 小儿急性喉炎719

第三节 意外情况下分娩719

第四节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及子痫)719

第五节 异位妊娠72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20

二、临床表现720

三、辅助检查72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22

五、治疗722

第十二章 五官科急症724

第一节 眼外伤724

一、眼外伤的现场处理724

二、眼外伤病人的转送724

第二节 鼻出血725

一、诊断要点725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25

第三节 咽外伤726

一、诊断要点726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26

第四节 喉切伤(刎颈)726

一、诊断要点726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27

第五节 急性会厌炎727

一、诊断要点727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27

第六节 小儿急性喉炎728

一、诊断要点728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28

第七节 呼吸道异物729

一、诊断要点729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29

第八节 颌骨骨折730

一、诊断要点730

二、治疗原则及方法730

第三篇 院前急救常用药物733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常用抢救药物733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733

一、作用机制733

二、临床应用733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733

四、药物相互作用734

五、制剂734

第二节 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736

一、巴比妥类736

二、苯二氮卓类737

第三节 抗癫痫药739

第四节 镇痛药741

第二章 呼吸系统急救常用平喘药物746

第一节 抗炎平喘药746

一、糖皮质激素746

二、抗过敏平喘药747

三、炎症介质拮抗药747

第二节 气道扩张药748

一、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748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749

三、M胆碱受体拮抗剂750

第三章 循环系统急救常用药物752

第一节 心肺复苏药物752

第二节 扩血管药物758

第三节 强心药760

一、概述760

二、洋地黄类制剂762

三、儿茶酚胺类强心药767

第四节 利尿药769

一、临床应用769

二、不良反应与防治770

三、利尿剂抵抗770

第五节 β受体阻断剂775

一、药理作用775

二、临床应用777

三、不良反应与防治780

四、制剂781

第六节 钙拮抗剂784

一、临床应用784

二、适应证、用法及用量786

三、不良反应与防治790

第七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796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796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800

第八节 硝酸酯类药物802

一、临床应用803

二、不良反应与防治803

三、制剂805

第九节 抗心律失常药807

一、膜稳定剂807

二、β受体阻断剂811

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811

四、钙通道阻断剂813

五、其他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813

六、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药物814

第十节 抗休克药814

一、抗休克药物分类814

二、舒张血管抗休克药814

三、收缩血管抗休克药816

四、阿片受体阻断剂819

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820

六、其他抗休克药821

第十一节 抗凝血及抗血栓形成药822

一、抗凝血药物822

二、抗血小板药物827

第十二节 溶栓药830

一、临床应用831

二、制剂832

第四章 消化系统急救常用药物834

一、胃黏膜保护剂834

二、碱性抗酸药835

三、H2受体拮抗剂836

四、质子泵抑制剂837

五、解痉药838

六、促动力药839

七、止泻药841

八、导泻药841

九、治疗肝性脑病药842

第五章 代谢内分泌系统急救常用药物847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847

一、作用机制847

二、临床应用848

三、不良反应与防治849

四、制剂850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851

第三节 抗甲状腺药854

第四节 胰岛素857

一、临床应用857

二、不良反应与防治858

三、制剂858

第六章 血液循环系统常用止血药物860

第七章 常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药物867

第一节 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物867

第二节 酸碱平衡调节药物872

参考文献875

疾病中文索引887

疾病英文索引895

药物中文索引899

药物英文索引9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