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北盆地构造特征与构造样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传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417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构造盆地-研究-华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华北盆地构造特征与构造样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底结构及结晶基底的形成1
第一节 基底结构1
一、华北盆地重磁场特征1
二、重磁异常特征与结晶基底结构1
第二节 华北盆地结晶基底的形成12
第二章 盖层的形成和演化14
第一节 区域地震大剖面解释综述14
一、构造层的特征14
二、地震构造层简述14
第二节 中晚元古代箕状断陷发展阶段21
一、中上元古界地震地质构造层的特征21
二、中晚元古代的构造演化26
第三节 古生代至二叠纪拗隆相间构造发展阶段28
一、早古生代拗隆相间构造发展阶段28
二、晚古生代拗隆相间构造发展阶段31
三、三叠纪拗隆相间构造发展阶段34
第四节 侏罗纪—白垩纪断拗结构发展阶段38
一、华北盆地及其周边侏罗系—白垩系构造分区38
二、侏罗系—白系构造层沉积特征38
三、侏罗纪—白垩纪的构造演化46
第五节 第三纪断拗结构发育阶段47
一、下第三系构造层的特征48
二、上第三系构造层的特征75
三、第三纪构造演化75
第三章 断拗结构形成的动力学模式77
第一节 新生代断拗结构形成的动力学模式77
一、有关含油气盆地箕状断陷形成机理77
二、华北盆地断拗结构的形成机理83
第二节 侏罗纪—白垩纪断拗结构形成的动力学模式90
第三节 中晚元古代—古生代—三叠纪断拗结构形成机理94
一、中晚元古代箕状断陷形成的机理94
二、古生代—三叠纪拗陷结构形成的机理94
第四章 箕状断陷构造样式97
第一节 箕状断陷构造样式97
一、对翘型构造样式(渤海湾—苏北式)97
二、反翘型构造样式97
三、单翘型构造样式102
第二节 箕状断陷传递带102
一、S型箕状断陷传递带102
二、同向倾斜箕状断陷传递带103
三、反向倾斜箕状断陷传递带103
四、垂直倾斜拉张构造样式传递带103
第三节 箕状断陷构造样式与油气的关系114
一、箕状断陷发育阶段控制了沉积类型的旋回性114
二、箕状断陷生油构造层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114
三、箕状断陷、断陷沉降中心的转移控制了生油层的迁移115
四、箕状断陷的地热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的热演化117
第五章 伸展构造样式119
第一节 翘倾断块构造样式119
一、滑动断阶高潜山构造样式119
二、翘倾断块潜山构造样式119
三、顺向断鼻构造样式129
四、反向屋脊断块构造样式129
五、逆牵引构造样式129
六、重力滑动堑背型构造样式133
七、逆同生断层(滑覆)构造样式135
八、地层补偿堑背型构造样式144
第二节 垂直构造样式147
一、地层溶蚀垮塌堑背型构造样式147
二、底辟构造样式149
三、沉积压实构造样式183
第六章 压缩构造样式197
第一节 古生代的逆断层197
第二节 晚白垩世逆断层198
第三节 晚第三纪逆断层200
第七章 走滑构造样式207
第一节 走滑构造的基本特征207
一、扭断裂带主断面产状近于直立插入基底向上向外散开呈花状结构207
二、扭断裂带在平面上应具平移断点211
三、扭断裂带两侧地震信息有所变化211
四、扭断裂带在平面上多呈直线延伸212
五、扭断裂带两侧同期褶皱和断层呈雁列式展布212
第二节 华北盆地走滑构造实例220
一、渤海湾雁列断块构造样式220
二、济阳帚状构造样式220
三、黄骅入字形断裂构造样式221
四、冀中雁列形断裂构造样式221
五、黄骅孔古3井区正花状构造样式222
第三节 走滑构造与油气的关系224
一、走滑运动加速含油气盆地油气运移和富集224
二、扭断裂促使油气圈闭的形成225
三、扭应力能形成圈闭中的优良储集层225
第八章 反转构造样式226
第一节 概述226
第二节 构造反转作用226
第三节 反转构造运动学分析228
一、反转程度分析228
二、反转率229
三、生长指数231
第四节 反转构造样式类型231
一、正反转构造样式231
二、负反转构造样式236
第五节 反转构造与油气的关系244
一、正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244
二、负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244
第九章 非褶断构造样式245
第一节 地层型非褶断构造样式245
一、地层不整合构造样式245
二、地层超覆构造样式250
第二节 岩性型非褶断构造样式255
一、三角洲圈闭构造样式256
二、冲积扇圈闭构造样式260
三、古河道砂岩圈闭构造样式273
四、透镜状砂岩圈闭构造样式277
五、砂岩上倾尖灭构造样式284
六、生物礁块圈闭构造样式285
第十章 复合构造样式及复式油气藏303
第一节 反向翘倾断块(低潜山)构造带303
一、古潜山油气藏303
二、低潜山披覆背斜构造样式油气藏304
三、逆牵引背斜构造样式油气藏304
四、砂岩上倾尖灭构造样式油气藏304
五、地层超覆构造样式油气藏304
六、生物灰岩、礁块构造样式油气藏304
七、浅层背斜构造样式次生油气藏304
第二节 半地垒高凸(隆)起构造带305
一、滑动断阶潜山构造样式油气藏305
二、半地垒残丘构造样式油气藏305
三、反向屋脊断块高潜山残丘构造样式油气藏305
四、地层超覆构造样式油气藏305
五、地层不整合构造样式油气藏305
六、冲积扇构造样式油气藏306
七、正、负反转构造样式油气藏306
第三节 中央背斜构造带306
一、基岩隆起堑背型构造油气藏306
二、盐(膏)底辟群堑背型构造样式油气藏307
第四节 斜坡构造带307
一、地层超覆构造样式油气藏308
二、地层不整合构造样式油气藏308
三、基岩翘倾断块潜山披覆背斜构造样式油气藏308
四、反向屋脊断块构造样式油气藏308
五、顺向断鼻构造样式油气藏308
六、反向翘倾潜山断块构造样式坡上山油气藏309
七、逆牵引背斜构造样式油气藏309
八、砂岩上倾尖灭构造样式油气藏310
九、地层溶蚀垮塌构造样式潜山断块油气藏310
十、滑覆构造样式油气藏312
第五节 断陷内深洼槽各类构造砂体岩性带312
一、正花状构造样式油气藏312
二、岩性非背斜构造样式油气藏312
参考文献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