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复器具基础学概要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康复器具基础学概要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77977.jpg)
- 靳尔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2140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康复训练-医疗器械-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康复器具基础学概要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
第一节 金属的力学性能1
一、强度2
二、塑性5
三、硬度6
四、冲击韧度11
五、金属疲劳的概念14
第二节 金属的工艺性能16
一、铸造性能16
二、锻造性能16
三、焊接性能16
四、切削加工性能17
第二章 铁碳合金18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基本相19
一、铁素体19
二、奥氏体19
三、渗碳体20
第二节 铁碳相图21
一、铁碳相图的分析21
二、铁碳合金的分类24
三、铁碳合金的组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24
四、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性能随成分变化的规律31
五、铁碳相图的应用32
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34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35
一、奥氏体的形成35
二、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影响因素37
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38
一、过冷奥氏体及其转变方式39
二、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40
三、马氏体转变45
第三节 退火与正火47
一、退火48
二、正火49
第四节 淬火51
一、淬火工艺51
二、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55
三、淬火缺陷56
第五节 回火57
一、淬火钢在回火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57
二、回火方法及其应用59
第六节 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60
一、表面淬火60
二、化学热处理62
第七节 热处理新工艺简介65
一、形变热处理65
二、真空热处理66
三、可控气氛热处理66
四、激光热处理66
五、电子束表面淬火67
第八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67
一、零件和工具的失效形式及选材的一般原则67
二、热处理的技术条件69
第四章 碳素钢与合金钢73
第一节 钢的分类与编号73
一、钢的分类73
二、钢的编号74
第二节 常存杂质对钢的影响77
一、锰77
二、硅77
三、硫77
四、磷78
五、非金属夹杂物78
第三节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78
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79
二、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81
三、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82
第四节 结构钢84
一、工程结构用结构钢84
二、机械零件用结构钢87
三、其他结构钢94
第五节 工具钢97
一、刃具钢97
二、模具钢103
三、量具钢106
第六节 特殊性能钢107
一、金属的腐蚀107
二、常用不锈钢107
第五章 非铁金属111
第一节 铝及铝合金111
一、铝112
二、铝合金的分类及热处理113
三、常用变形铝合金115
四、铸造铝合金117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121
一、纯铜121
二、黄铜122
三、青铜125
第三节 钛及钛合金127
一、钛127
二、钛合金128
第四节 轴承合金129
一、对轴承合金性能的要求130
二、轴承合金的组织特征130
三、常用轴承合金131
附录表134
第六章 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基础151
第一节 切削运动与要素151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151
二、切削用量152
第二节 车削加工154
一、概述154
二、车床155
三、车削加工范围158
第三节 铣削加工161
一、概述161
二、铣床163
三、铣削加工范围164
第四节 刨削、拉削加工167
一、刨削概述167
二、刨削类机床169
三、拉削加工简介171
第五节 磨削加工173
一、概述173
二、磨床174
三、磨削加工范围176
第六节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180
一、基本概念180
二、工件的安装和夹具183
三、机械工艺规程的制定186
第一章 高分子材料195
第一节 概述195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述195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196
三、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196
四、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197
第二节 塑料198
一、塑料198
二、塑料的种类198
三、塑料在假肢行业中的作用199
第三节 丙烯酸类树脂200
一、概述200
二、生产原理201
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质203
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途205
第四节 聚氨酯205
一、概述205
二、聚氨酯的生成原理206
三、聚氨酯泡沫塑料210
四、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213
第五节 聚乙烯214
一、概述214
二、聚乙烯的性能214
三、聚乙烯的用途218
第六节 聚丙烯220
一、概述220
二、聚丙烯的性能221
三、聚丙烯的主要用途228
第七节 环氧树脂228
一、概述228
二、环氧树脂的特点229
三、环氧树脂在黏合方面的应用230
四、环氧树脂的增加剂233
第八节 聚氯乙烯235
一、概述235
二、聚氯乙烯的性能235
三、聚氯乙烯塑料236
第九节 聚乙烯醇239
一、概述239
二、聚乙烯醇的性质240
三、聚乙烯醇的主要用途240
四、聚乙烯醇薄膜配方及生成工艺241
第十节 塑料助剂242
一、助剂在塑料加工中的地位242
二、助剂的类别和作用242
三、助剂应用中的一些问题245
第二章 橡胶247
第一节 概述247
一、橡胶在康复器具行业和医疗卫生方面的作用247
二、橡胶248
第二节 合成橡胶的品种及特性250
一、合成橡胶的制造及分类250
二、合成橡胶的品种及特性250
第三节 橡胶配合剂253
第三章 皮革、纤维和木材256
第一节 皮革和人造革256
一、天然皮革256
二、人造革257
第二节 纤维258
一、天然纤维258
二、化学纤维258
第三节 木材259
第一章 概论261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61
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61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符号264
第二节 液压传动的特点265
一、液压传动的优点265
二、液压传动的缺点266
第三节 液压传动的应用和发展266
一、液压传动在各类机械中的应用266
二、液压传动技术发展概况267
第二章 液压传动基础269
第一节 液压油269
一、液压油的性质269
二、液压传动用油的要求274
三、液压油的类型274
四、液压油的选择274
五、液压油的污染与控制276
第二节 液体静力学基础278
一、液体的静压力及其特性278
二、液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279
三、压力的传递280
四、绝对压力、相对压力、真空度281
五、液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283
第三节 流体动力学基础284
一、基本概念284
二、连续性方程286
三、伯努利方程287
四、动量方程289
第四节 管路内压力损失计算291
一、沿程压力损失291
二、局部压力损失291
三、管路系统的总压力损失292
第五节 液体流经小孔和间隙的流量292
一、液体流经小孔的流量292
二、液体流经间隙的流量294
第六节 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297
一、液压冲击297
二、空穴现象298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04
第一节 液压泵概述304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304
二、液压泵的性能参数305
第二节 齿轮泵308
一、齿轮泵的工作原理308
二、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309
三、低压齿轮泵的结构310
四、齿轮泵的困油311
五、中高压齿轮泵311
六、内啮合齿轮泵313
第三节 叶片泵313
一、定量叶片泵314
二、双联叶片泵317
三、高压叶片泵的特点318
四、变量叶片泵319
第四节 柱塞泵324
一、径向柱塞泵324
二、轴向柱塞泵325
第五节 液压泵的选用328
第六节 液压马达329
一、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330
二、叶片式液压马达331
三、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332
第四章 液压缸335
第一节 液压缸的分类和特点335
一、活塞缸335
二、柱塞缸338
三、摆动缸339
四、其他液压缸340
第二节 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344
一、液压缸内径和活塞杆直径的确定344
二、液压缸壁厚的确定345
三、液压缸其他尺寸的确定346
第一章 机械制图347
第一节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347
一、图纸幅面(GB4475.1—84)347
二、比例(GB44572—84)348
三、字体(GB4457.2—84)349
四、图线(GB4457.4—84)349
五、尺寸注法(GB4458.4—84)349
第二节 投影基础353
一、投影的基本知识353
二、两投影面体系与三投影面体系354
三、直线的投影357
四、平面的投影363
五、立体的投影367
第三节 机件的表达方法372
一、视图373
二、剖视图376
三、剖面图385
四、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389
五、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392
第四节 零件图393
一、零件图的内容393
二、零件图的绘制393
三、零件图的尺寸标注395
四、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398
五、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409
六、典型零件图例分析413
第五节 装配图418
一、装配图的内容418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419
三、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421
四、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421
五、装配结构合理性简介423
六、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424
第二章 机械传动基础434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434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434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442
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445
第二节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450
一、摩擦轮传动450
二、带传动453
第三节 螺旋传动468
一、螺纹的种类及应用468
二、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474
第四节 链传动和齿轮传动482
一、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482
二、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485
三、渐开线齿形488
四、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492
五、渐开线齿轮啮合特点501
六、其他齿轮传动简介504
七、齿轮的根切、最少齿数、变位、精度和失效511
八、蜗杆传动524
第五节 轮系534
一、轮系的应用与分类534
二、定轴轮系535
第一章 直流电路547
第一节 电路与电路图547
一、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547
二、电路图548
第二节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550
一、电流551
二、电压与电位553
三、电动势556
四、电功率和电能558
第三节 电路的基本定律559
一、欧姆定律559
二、基尔霍夫定律563
第四节 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567
一、电阻的串联电路567
二、电阻的并联电路570
三、电阻的混联电路572
第五节 电路定律的应用575
一、焦耳定律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575
二、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576
三、电位的计算577
四、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579
第六节 电容器581
一、电容器的基本概念581
二、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现象582
三、电容器的连接584
四、电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种类588
第二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598
第一节 正弦交流电598
一、交流电的基本知识598
二、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599
三、发电机磁极对数、转速与电动势频率的关系601
第二节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603
一、正弦量的最大值603
二、相位、初相位604
三、相位差605
第三节 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606
一、有效值606
二、平均值608
第四节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609
一、正弦量的解析式表示法609
二、正弦量的曲线表示法610
三、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10
第五节 纯电阻电路613
一、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613
二、纯电阻电路中的功率615
第六节 纯电感电路617
一、纯电感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617
二、感抗620
三、纯电感电路中的功率621
第七节 纯电容电路623
一、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624
二、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容抗625
三、纯电容电路的功率626
第八节 单相串联交流电路627
一、电阻和电感串联的交流电路628
二、电阻、电感和电容相串联的交流电路632
第九节 单相并联交流电路636
一、电阻、电感串联再与电容相并的电路636
二、功率因数的提高637
第十节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641
一、串联谐振641
二、并联谐振643
第十一节 相量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644
一、正弦量的相量分析法644
二、复数及其四则运算645
三、相量分析法应用举例647
第三章 三相交流电路651
第一节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651
第二节 三相电源绕组和三相负载的连接653
一、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653
二、三相负载的连接656
第三节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659
一、负载星形连接时的计算659
二、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的计算660
第四节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661
一、负载星形连接时的分析661
二、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的分析664
第五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665
第六节 非正弦交流电及其谐波668
一、非正弦交流电的产生668
二、非正弦波的分解669
三、非正弦量的有效值、平均值670
四、非正弦量的功率671
第四章 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674
第一节 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和标志674
一、电工仪表的分类674
二、常用电工仪表的型号675
三、常用电工仪表的标志678
第二节 电工指示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678
一、仪表的误差与准确度678
二、对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682
第三节 常用电工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682
一、度量器683
二、常用电工测量方法683
三、测量误差的分类684
四、测量误差的消除方法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