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才基础训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柏恕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山东齐鲁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08327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才基础训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1
第一讲 发声技训练1
一、气息控制训练1
(一)气息与发声的关系2
(二)胸腹联合呼吸训练2
(三)气息的运用7
二、吐字归音训练10
(一)吐字归音及其基本要领10
(二)吐字归音训练11
三、共鸣训练22
(一)共鸣和人体的共鸣器官22
(二)共鸣训练23
四、声音弹性训练26
(一)什么是声音弹性26
(二)如何使声音富有弹性27
五、特殊技巧训练36
(一)气音36
(二)颤音37
(三)拖腔37
(四)泣诉38
(五)笑语38
(六)拟声39
(七)顿音40
(八)喷口和气口41
第二讲 心理素质训练44
一、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44
(一)胆怯44
(二)自卑44
(三)自傲45
二、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45
(一)心理稳定,思维清晰45
(二)增强信心,消除自卑46
(三)苦练敢说,驱走胆怯47
三、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47
(一)话题训练47
(二)自我暗示训练47
(三)目光接触训练48
(四)应急反应训练49
(五)角色心理适应训练49
第三讲 听知训练50
一、听话及其作用50
二、听知训练的内容和方式51
(一)听记51
(二)听话联想力53
(三)听话理解力54
(四)听话概括力56
(五)听话组合力57
第四讲 思维能力训练59
一、口语交际与思维59
(一)思维是靠言语表达其结果59
(二)思维能力是口语交际的灵魂59
二、思维与表达训练60
(一)思维观察力训练60
(二)思维条理性训练60
(三)思维速度训练61
(四)思维广度训练63
(五)思维深度训练66
第五讲 态势语训练67
一、态势语训练的要求67
(一)协调得体67
(二)自然优美68
(三)简练适度68
二、态势语训练68
(一)表情68
(二)手势70
(三)姿态73
(四)界域75
第六讲 适应语境训练76
一、适应内语境训练76
(一)语脉接引77
(二)顺承转接77
(三)避实就虚77
(四)谐趣岔答78
二、适应外语境训练79
(一)交际对象79
(二)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80
(三)交际场合80
(四)社会环境81
下编83
第七讲 朗读训练83
一、停连83
(一)语法停连83
(二)强调停连84
(三)停连的方法85
二、重音87
(一)语法重音87
(二)强调重音88
(三)重音的表现方法89
三、语势91
四、语速92
五、节奏94
(一)轻快型94
(二)沉稳型95
(三)舒缓型95
(四)强疾型95
第八讲 对话训练97
一、什么是对话97
二、对话训练的内容98
(一)对象的明确性98
(二)观点的正确性98
(三)内容的丰富性98
(四)语言的通俗性98
(五)话题的灵活性99
(六)反应的敏捷性99
(七)言语的启发性99
三、对话训练的意义和方式99
(一)对象明确性的训练99
(二)观点正确性的训练100
(三)内容丰富性的训练101
(四)语言通俗性的训练102
(五)话题灵活性的训练103
(六)反应敏捷性的训练103
(七)言语启发性的训练104
第九讲 即席发言训练105
一、什么是即席发言105
二、即席发言的训练107
(一)即兴思考训练108
(二)故事接龙训练109
(三)即兴介绍训练109
(四)触景生性,有感而发训练111
(五)命题即兴演讲训练112
第十讲 演讲训练119
一、什么是演讲119
二、学习演讲的途径120
三、演讲训练123
(一)诵读训练123
(二)模仿124
(三)试讲124
(四)专题演讲训练124
第十一讲 辩论训练125
一、什么是辩论125
二、辩论训练127
(一)准备127
(二)辩论128
(三)评议128
附录一、二、三152
第十二讲 朗诵训练152
一、学习朗诵152
(一)什么是朗诵152
(二)朗诵的作用152
(三)朗诵技巧154
二、朗诵训练159
(一)训练程序159
(二)朗诵的排练162
三、朗诵文本音声设计164
(一)设计诵谱的原则164
(二)诵谱使用符号及说明165
(三)诵谱示例166
主要参考书目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