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管理学总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地管理学总论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266828.jpg)
- 陆红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158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土地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管理学总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1
一、土地的涵义1
二、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3
三、土地的功能4
四、土地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4
五、土地的基本特性5
第二节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7
一、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7
二、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8
三、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0
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11
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13
一、土地管理的涵义13
二、土地管理学的产生14
第四节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8
一、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18
二、土地管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9
三、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20
复习思考题22
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23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23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23
二、行为原理23
三、动力原理25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26
一、系统管理的概念26
二、整分合原理27
三、相对封闭原理28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29
一、动态管理的概念29
二、动态相关原理29
三、弹性原理31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31
一、效益管理的概念31
二、整体效应原理32
三、规律效应原理33
复习思考题33
第三章 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34
第一节 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行为模式34
一、政府对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必要性34
二、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行为模式35
三、政府失灵与对策36
第二节 土地管理的目标设置、任务和原则38
一、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38
二、土地管理的任务和原则41
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45
一、组织的涵义和特点45
二、组织设计和组织结构46
三、土地管理组织结构49
第四节 土地管理职能运作60
一、土地管理的计划职能60
二、土地管理的组织职能63
三、土地管理的控制职能64
四、土地管理的方法65
复习思考题69
第四章 地籍管理70
第一节 地籍管理概述70
一、地籍与地籍管理70
二、地籍管理的内容和原则72
第二节 土地调查74
一、地籍调查74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80
三、土地条件调查83
第三节 土地分等定级86
一、土地分等定级概述86
二、城镇土地定级89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95
第四节 土地登记102
一、土地登记的概念和法律依据102
二、土地登记的特点、原则和类型106
三、初始土地登记的内容、程序和主要文件108
四、变更土地登记的内容、程序116
五、国外土地登记制度及借鉴118
第五节 土地统计120
一、土地统计的概念120
二、土地统计的任务和内容122
三、土地统计类型122
四、土地统计表和土地统计图123
五、土地统计分析125
第六节 地籍档案管理131
一、地籍档案管理的概念和任务131
二、地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132
三、地籍档案的分类和编目132
四、地籍档案的鉴定和统计133
五、地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134
复习思考题134
第五章 土地权属管理135
第一节 土地制度135
一、土地制度概述135
二、土地制度变迁及其经济学分析136
三、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及其形成142
第二节 土地产权145
一、土地产权及其基本属性145
二、我国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146
三、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148
第三节 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内容149
一、土地权属管理的法律依据149
二、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149
三、土地权属管理的内容150
第四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认与流转管理150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认150
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151
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159
四、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管理162
五、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管理164
第五节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认与流转管理166
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确认166
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涵义和背景168
三、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172
第六节 土地征收174
一、土地征收的概念174
二、土地征收补偿与安置标准175
三、土地征收与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权限177
四、土地征收的程序178
第七节 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182
一、土地权属纠纷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182
二、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的原则和依据183
三、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的程序183
复习思考题185
第六章 土地利用管理186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管理186
一、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素186
二、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和目标190
三、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193
第二节 农用地保护199
一、各类农用地利用的特点199
二、农用地保护的重点201
第三节 引导建设用地有序扩展205
一、建设用地利用的特点205
二、引导建设用地有序扩展206
第四节 保护、协调生态环境209
一、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209
二、保护、协调生态环境的重点210
第五节 实施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手段211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11
二、土地用途管制221
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226
四、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强土地调控230
复习思考题232
第七章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233
第一节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概述233
一、城市土地市场的基本概念233
二、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概述240
第二节 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242
一、城市土地供需范畴242
二、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平衡模型与调控机制244
三、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三维立体结构”250
四、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政策工具252
五、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制度创新——土地储备制度256
第三节 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259
一、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259
二、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的依据262
三、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政策和制度263
四、城市地价动态监测267
五、地价指数270
六、我国台湾省及其他国家城市土地市场的价格管理简介273
第四节 城市土地市场微观管理276
一、对土地市场客体的管理276
二、对土地市场主体的资质审查277
三、对土地市场交易程序的规范277
四、土地市场中介管理280
复习思考题282
第八章 土地信息管理283
第一节 土地信息283
一、信息与土地信息283
二、土地信息的特征284
三、土地信息的内容286
第二节 土地数据286
一、数据与土地数据286
二、土地数据的类型287
三、土地数据的特征289
四、土地数据库289
第三节 土地信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290
一、土地信息的数据采集290
二、土地信息的数据处理291
第四节 土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93
一、土地管理信息化293
二、土地信息管理294
三、土地管理信息系统294
四、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295
第五节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架构297
一、基础硬软件平台297
二、共享数据平台300
三、网络通讯平台301
四、信息服务平台303
五、核心应用平台303
第六节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304
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305
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步骤305
第七节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示例307
一、JLUPMIS的建设背景307
二、系统定义307
三、系统总体设计310
四、系统详细设计316
五、系统的实现318
六、系统的调试安装320
复习思考题321
第九章 我国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简介322
第一节 我国港台地区土地管理简介322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土地管理简介322
二、台湾地区土地管理简介328
第二节 国外土地管理简介331
一、日本土地管理简介331
二、美国土地管理简介334
三、德国土地管理简介338
四、俄罗斯土地管理简介340
复习思考题344
第十章 土地管理案例分析、操作实务345
第一节 农地非市场价值研究案例:大城市(武汉)边缘农地非市场价值研究345
一、武汉市农地生态特征(略)345
二、武汉市农地非市场价值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345
三、农地非市场价值数据的获取与问卷的设计350
四、农地非市场价值估算353
第二节 城市用地扩张机制与调控对策——以武汉市为例369
一、问题的提出369
二、武汉市概况370
三、武汉市用地扩张机制371
四、调控对策377
第三节 城镇土地定级案例379
一、城镇土地定级工作程序379
二、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与权重确定380
三、土地定级因素作用分值及网格点总分值计算382
四、土地级别的确定387
第四节 农用地分等案例390
一、农用地分等的工作程序390
二、资料收集整理与外业调查391
三、因素指标区划分与分等因素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392
四、分等单元划分与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393
五、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395
六、农用地利用等指数计算396
七、农用地等指数计算397
八、农用地等别划分399
九、成果分析399
复习思考题401
附录1 地籍调查表及填写说明402
附录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408
附录3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411
附录4 土地登记申请书416
附录5 土地登记审批表418
附录6 国有土地使用证420
附录7 集体土地所有证421
附录8 集体土地使用证422
附录9 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423
附录10 我国现行土地统计报表423
附录11 国有土地使用权投标须知433
附录12 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须知436
附录13 拍卖成交确认书439
附录14 农用地转用方案441
附录15 补充耕地方案442
附录16 征收土地方案444
附录17 供地方案446
附录18 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448
参考文献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