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读邓小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读邓小平
  • 龚育之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998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邓小平(1904~1997)-人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读邓小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平与伟业&龚育之 石仲泉1

一、从旅欧少共到开国元勋3

(一)出国的勤工俭学者,归来的共产党员3

(二)奔赴国内革命的战场6

(三)在抗日的最前线10

(四)在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转战东西12

(五)经营西南,和平解放西藏14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16

(一)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16

(二)十年探索的曲折历程19

(三)关于工业整顿和对反右倾运动的甄别平反23

(四)关于包产到户25

(五)关于知识分子问题26

(六)关于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28

三、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的核心31

(一)领导核心是历史形成的31

(二)深受器重的“副帅”32

(三)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一次被打倒33

(四)复出和全面整顿36

(五)“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二次被打倒39

(六)再一次复出和拨乱反正40

(七)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毛泽东作出科学的历史评价44

(八)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格局的特点——政治领导和理论创造的核心不担任第一把手职务50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3

(一)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这个理论产生前的直接酝酿54

(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个理论的开始形成56

(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这个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逐步发展,形成主题61

(四)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这个理论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展开,形成轮廓66

(五)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标志,这个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71

五、政治交代、理论遗产、历史评价76

(一)亲自主持编辑和逐篇审定邓选第三卷76

(二)一代伟人的逝世83

(三)又一次历史关头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回答86

第二篇 思想与理论&杨春贵101

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106

(一)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7

(二)破除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道路119

(三)破除超阶段的“左”的思想,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125

(四)破除抽象谈论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134

(五)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思想,坚持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44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151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56

(二)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62

(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8

(四)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特征176

(五)没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文化特征181

三、关于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86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186

(二)有步骤、分阶段地建设社会主义202

(三)以改革为重要动力建设社会主义220

(四)在对外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230

(五)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240

(六)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251

第三篇 精神与品格&周小文263

一、世人的评价265

(一)毛泽东的评价265

(二)同事和部下的评价267

(三)人们对不同年代邓小平的评价269

(四)悼词中的评价270

(五)国际社会的评价271

二、邓小平的精神与品格273

(一)坚定的政治信仰273

(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78

(三)非凡的政治胆略283

(四)着眼大局的战略头脑290

(五)伟大的求新精神295

(六)敏锐的洞察能力300

(七)多谋善断的干练作风308

(八)举重若轻的工作方法312

(九)严宽相济的领导风范314

(十)严格自律的品行修养317

三、邓小平精神品格的来源和影响324

(一)邓小平精神与品格的来源324

(二)邓小平精神与品格的长远影响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