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法制特点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志兴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2109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代法制特点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宋代立法的特点1
一、常设专门立法机构,立法程序日趋严密1
(一)常设专门机构负责立法事务1
(二)立法程序日趋严密3
二、继受前代法律,保持律典、敕令相对稳定10
(一)沿用、修订唐及五代法律10
(二)保持律典、敕令的相对稳定11
三、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适时、频繁立法13
(一)制定颁布大量宣、敕、指挥13
(二)频繁编修《编敕》14
(三)频繁编修“敕令格式”综合法典16
(四)编例以补律、敕、令、格、式之不足18
(五)编录“续降指挥”以备适用18
四、法律形式多样,法典编纂强调“以类相从”19
(一)法律形式多种多样19
(二)法典法规的编纂实行“各分门目,以类相从”25
第二章 宋代行政法律制度的特点33
一、分散国家机关事权,削弱相权33
(一)采“二府三司”体制,三大权力核心分立33
(二)增设行政、司法机关,分散事权39
(三)限制、削弱宰相权力45
二、官吏管理制度有发展,官员设置冗滥49
(一)科举选士进一步制度化50
(二)官员设置冗滥52
(三)制定细密经济法规,严防官吏犯赃54
三、强化对官吏的监督,监察制度臻于完备57
(一)增设监察机关,扩大监察组织58
(二)重视对监察官员的选任60
(三)赋予监察官员特殊的权、责62
(四)强化监察机关的监察和互察63
(五)制定了系统的监察法规68
四、实行“强干弱枝,以文制武”的军事制度71
(一)掌兵、发兵,二权分离71
(二)文臣典兵,以文制武73
(三)任用庸将,将从中御75
(四)强干弱枝,内外相维76
第三章 宋代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87
一、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87
(一)民事主体范围的扩大87
(二)孤幼财产官府监护制度的形成96
二、物权内容的充实与发展99
(一)拾得物、增殖物归属规定的进一步完善99
(二)明确规定垦荒是私人取得土地所有权的方式101
(三)新的物权形式的出现102
(四)强化对物权的保护105
三、不动产典、卖形成独立而完备的制度110
(一)不动产典、卖程序日趋严密111
(二)典、卖不动产的禁止条件不断增加119
(三)官田的出卖有特殊规定121
(四)地上附着物的处理办法进一步完善123
四、契约形式的普遍化、法律化124
(一)买卖契约124
(二)租佃契约127
(三)租赁契约129
(四)雇佣契约130
(五)承包契约131
(六)借贷契约132
(七)担保契约136
(八)居间契约141
五、户绝资产继承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147
(一)户绝资产的法定继承150
(二)遗嘱继承制度的发展155
(三)立嗣继承形成制度158
(四)死商遗物管理和认领的规定167
第四章 宋代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178
一、刑法原则及其适用规定进一步完善178
(一)在时间效力上,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178
(二)实行“后法优于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179
(三)矜恤原则更趋宽大180
(四)厉行累犯加重原则180
(五)明确“重赃并满轻赃”不必罪法相等181
(六)自首减罪原则臻于完善182
二、刑罚制度趋于严酷186
(一)折杖之制的施行186
(二)配役及刺配刑的广泛施用187
(三)凌迟成为常用刑193
(四)增设“重杖一顿处死”刑以代绞、斩194
(五)其他法外酷刑的施用195
三、加重对某些重大犯罪的惩处196
(一)加重对“盗贼”、谋反犯罪的惩处196
(二)加重对其他严重危害统治秩序犯罪的处罚203
四、对官吏犯罪的处罚更为宽大206
(一)对官吏犯罪处罚规定的进一步放宽207
(二)在司法中对官吏犯罪大量贷死和减轻处罚210
第五章 宋代经济法律制度的特点217
一、加强对土地的宏观管理217
(一)以多种法律措施鼓励垦荒217
(二)加强对土地的清查及登记管理223
(三)制定系统的屯、营田管理制度231
(四)颁布“限田法”,限制品官的占田免役特权235
二、海上贸易管理制度有长足发展238
(一)法规已成体系,无统一法典问世238
(二)海上贸易管理制度内容详备240
(三)鼓励发展对外贸易,保护外商合法权益248
(四)实行外贸禁榷和博买制度252
(五)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253
第六章 宋代诉讼法律制度的特点260
一、分散司法事权,加强对司法的监督260
(一)增设司法机关,分散司法事权260
(二)设立并列司法机关,防止司法官员渎职266
(三)同僚异事,互纠其失269
(四)增设监察机构,加强对司法的监督272
二、规定严密的诉讼程序和制度,防止冤滥274
(一)法官回避制度274
(二)司法长官躬亲狱讼制度277
(三)鞫、谳、判分司制度278
(四)多重录问制度280
(五)翻异别勘制度281
(六)疑难案件台省杂议制度284
(七)疑狱奏谳制度285
(八)办案期限制度286
(九)法官责任制度287
三、皇帝重视对司法的监督和管理291
(一)通过直接行使审判权以加强对司法的控制291
(二)重视对司法官吏的选任和渎职的处理293
四、证据及检验制度完备,法医技术发达294
(一)证据制度日趋完备294
(二)检验制度臻于完备299
(三)法医技术发达307
五、民事诉讼制度自成一系308
(一)级别管辖上不似刑事诉讼严格309
(二)赋予百姓较大的诉权310
(三)对诉权的行使有严格的要求312
(四)案件审结后,官府必须出具“断由”315
(五)注重调解息讼316
(六)可以礼及儒家理论为审案的依据319
(七)可以原情断案,破法申情324
第七章 对宋代法制特点的评价及成因分析334
一、宋代法制的得失及历史地位334
(一)宋代法制的利弊、得失辨析334
(二)宋代法制的历史地位341
二、宋代法制特点之成因分析344
(一)社会经济、阶级关系的变化是其根本原因345
(二)政治、法律思想及观念的变化是其重要原因347
(三)有救世情怀和务实精神的士大夫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