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
  • 殷莉,韩晓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1086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社会习惯语-对比研究-英语、汉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言、文化、民俗、习语概说1

一、文化1

(一)文化的概念1

(二)文化的属性3

1.社会性3

2.历史继承性4

3.时代性4

4.民族性5

5.系统性5

(三)中英文化的特异性6

二、文化与语言7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8

(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9

1.价值观念10

2.社会心态10

3.交际方式10

4.语言的表达形式11

5.语言的词汇意义11

三、民俗与文化12

(一)民俗的定义12

1.文化遗留物说13

2.精神文化说13

3.民间文学说14

4.传统文化说14

(二)民俗的分类15

(三)民俗的特性17

1.民俗的集体性和模式性17

2.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17

3.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18

4.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18

5.民俗的规范性与服务性19

(四)民俗与文化20

四、习语21

(一)英汉习语的广义称谓21

(二)英汉习语的分类21

1.英语习语的分类21

2.汉语习语的分类22

(三)英汉习语的特征23

1.习语的民族性23

2.习语的民间性24

3.习语的比喻性25

(四)习语与民俗26

第二章 英汉习语与节日民俗28

一、节日概说28

(一)节日28

(二)节日的社会功能28

1.弘扬民族文化29

2.增强民族凝聚力29

3.节日是对民众施以文化濡化的重要途径30

二、以岁时节令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31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34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35

1.萌芽期(先秦以前)35

2.定型期(汉代)36

3.融合转化期(魏晋南北朝)36

4.变异期(唐宋)37

5.稳定期(明清以后)37

(三)中国传统节日分类38

1.宗教和祖先祭祀38

2.农业耕作38

3.人伦孝悌39

4.驱瘟辟邪39

三、汉语习语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40

(一)中国岁时节日民俗40

(二)汉语习语与节庆活动41

1.春节41

2.中秋节44

3.元宵节45

4.端午节47

5.清明节49

6.盂兰盆节(佛教徒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则称之为中元节)50

(三)汉语习语与节日饮食51

(四)汉语习语与节日禁忌53

四、以宗教为主的西方传统节日55

五、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节日民俗56

(一)以宗教为主的英语国家节日民俗56

(二)英语习语与节庆活动57

1.圣诞节(Christmas)57

2.复活节(Easter)59

3.万圣节前夕(Halloween)61

4.愚人节(April Fool's Day)63

5.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63

6.其他节日64

(三)英语习语与节日饮食64

(四)英语习语与节日禁忌66

六、中西方相似的节日67

(一)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和圣诞节)67

1.持续不断的节庆活动67

2.团圆主题68

(二)表达爱的节日68

1.传说故事68

2.故事结局69

3.庆祝方式70

(三)鬼节70

灯的渲染70

(四)纪念特殊人物的节日(端午节和复活节)71

1.集体活动71

2.避邪意愿的巧合71

七、中西方节日民俗差异溯源72

(一)信仰系统72

(二)价值取向73

(三)传统生产方式74

八、中英节日引发的联想74

(一)内倾与外倾74

(二)平衡和谐与实用主义75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76

(四)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78

第三章 英汉习语与居住民俗80

一、居住民俗概论80

(一)居住民俗的概念80

(二)居住民俗的形成81

二、英语习语与居住民俗83

(一)英语国家民间建筑特点83

1.美国民居83

2.英国民居84

(二)民间建筑与习语85

1.建筑材料与习语85

2.建筑结构与习语87

3.居住习俗与习语92

(三)石头在西方民间建筑中的作用及相关习语94

(四)居住民俗禁忌96

三、汉语习语与居住民俗96

(一)中国主要民间建筑类型96

1.洞穴居96

2.干栏式建筑97

3.帐篷型97

4.上栋下宇型97

(二)中国民间建筑特点98

1.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98

2.对称平衡99

3.横向的建筑形式99

4.群体的组合100

(三)民间建筑与习语100

1.建筑材料与习语100

2.建筑结构与习语102

3.建筑风俗、装饰与习语105

(四)居住的习俗与风水、禁忌106

1.选址习俗与禁忌106

2.造房习俗与禁忌107

(五)中国的“庭院”情结108

四、英汉习语与中英国家的“围墙”情结与“篱笆”情结108

(一)英语国家民居的“篱笆”情结108

1.英语中与栅栏(fence)、树篱(hedge)有关的习语109

2.篱笆在西方民间建筑中的作用110

3.“篱笆”情结与传统居住文化心理110

(二)中国民间建筑的“围墙”现象111

1.汉语中与“围墙”有关的习语112

2.围墙在中国民间建筑中的作用112

3.“围墙”现象与传统居住文化心理113

第四章 英汉习语与饮食民俗115

一、饮食民俗概说115

(一)饮食民俗的概说115

(二)饮食民俗的形成与发展115

1.饮食民俗形成的前提116

2.饮食民俗的形成与发展117

(三)饮食民俗的范围121

1.日常食俗惯制121

2.节日礼仪食俗惯制121

3.信仰上的饮食惯制121

二、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饮食民俗123

(一)英语国家饮食民俗123

1.日常食俗123

2.节日食俗126

(二)与饮食有关的习语126

1.主食127

2.肉、鱼类、蛋类132

3.蔬菜类137

4.水果139

5.饮料141

6.调料142

7.其他(饮食方式、烹调手法、器皿炊具、用具等)142

三、汉语习语与汉民族饮食民俗144

(一)汉民族饮食民俗144

1.日常食俗144

2.节日食俗147

(二)与饮食有关的习语149

1.主食149

2.蔬菜150

3.肉类150

4.水果151

5.饮料151

6.调味料152

7.其他(饮食方式、烹调手法、器皿炊具、用具等)153

四、英汉习语与中英饮食民俗之差异154

(一)饮食观不同——好吃与节制155

1.中国饮食观念的渊源155

2.西方饮食观念的宗教渊源156

(二)饮食的地位不同——“食”为先与“色”为先159

(三)“吃”的对象不同——无所不吃与有所不吃162

(四)饮食取向不同——美味与营养164

(五)就餐方式不同——合餐与分餐166

(六)就餐工具不同——筷子与刀叉168

五、英汉习语中相关饮食的隐喻169

(一)饮食习语中隐喻的文化重合170

1.饮食的重要性170

2.饮食习惯171

3.其他172

(二)饮食隐喻中的不对等172

1.喻体不同而语义对等172

2.语义对应空缺175

3.共有食物词词义概念不一致177

六、英汉饮食民俗中的象征性食物178

(一)英语民族象征性食物179

1.bread(面包)179

2.wine(葡萄酒)180

3.honey(蜂蜜)181

4.milk(牛奶)182

5.apple(苹果)183

6.egg(蛋)183

(二)汉族象征性食物184

1.谐音象征184

2.类比类185

(三)汉英象征性食物所蕴藏的文化内涵186

1.多子多福的生育观187

2.团圆和睦的家庭观188

3.年年有余的财富观188

4.跃龙门的人生观188

5.延年益寿的长寿观189

第五章 英汉习语与数字民俗190

一、汉语习语与中国数字民俗190

(一)汉语习语与中国民间的“喜”、“吉”数字191

1.“三”191

2.“六”192

3.“八”193

4.“九”194

5.“十”195

(二)汉语习语与数字禁忌196

1.“四”196

2.“五”197

3.“七”198

4.“七十三”、“八十四”及其他199

5.“初一”和“十五”199

二、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数字民俗200

(一)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民间的“喜”、“吉”数字200

1.“three”201

2.“seven”202

3.“eight”203

4.“nine”204

(二)英语习语与数字禁忌204

1.“thirteen”204

2.“six”206

3.“Friday”207

三、英汉数字民俗差异溯源207

(一)宗教渊源207

(二)神话传说根源209

(三)民族文化心理基础209

第六章 英汉习语与姓名民俗211

一、姓名概说211

(一)姓名、语言与文化211

(二)姓名的结构212

(三)人名的意义215

1.符号意义215

2.心理意义215

3.文化意义216

4.哲学意义216

二、汉民族姓名民俗与习语217

(一)汉民族姓氏的历史渊源217

1.汉民族姓氏的历史发展217

2.汉民族姓氏的来源218

(二)汉族姓名的建构方式与文化内涵220

1.姓名排列顺序220

2.字辈谱221

3.姓名中的避讳原则222

(三)汉民族名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225

1.取名用字的历史渊源225

2.名字的性别差异227

3.名字的文化内涵229

三、英语民族姓名民俗与习语230

(一)英语民族姓的历史渊源230

1.姓的历史发展230

2.姓的来源231

(二)英语民族姓名的结构与文化内涵232

(三)英语民族人名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233

1.英语民族人名的来源及含义233

2.英语民族名字的文化内涵235

四、汉英姓名的文化差异235

(一)汉英姓氏的文化差异236

1.汉英姓氏各自的历史渊源、数量与作用236

2.汉民族姓氏的概括性与英语民族姓民的表述性237

3.汉民族姓氏的避丑求美性与英语民族姓氏的随意性237

(二)汉英名字的文化差异238

1.汉语名字的规定性与英语名字的描写性238

2.汉语名字的伦理、宗法色彩与英语名字的宗教、神话色彩238

(三)汉英姓名结构的文化差异239

(四)汉英姓名民俗所折射的亲子关系240

参考文献241

热门推荐